在國會帶頭反對盟約的,是參議員亨利·卡博特·洛奇,他是握有實權的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洛奇恨威爾遜——他有一次對朋友說,他從來沒有恨一個人如此之深。這怨恨一部分來源於一樁小事:在威爾遜從政之前,洛奇享有政界“學者”之稱,可是威爾遜既是博士又當過大學校長,他一邁入政界,就從洛奇手中奪走了“學者”美譽。洛奇還認為威爾遜是懦夫:1915年5月7日,德國人擊沉了英國客輪“盧西塔尼亞號”,使128名美國人喪生,洛奇認為威爾遜是出於“害怕”而不敢立即宣戰。
最後,洛奇恨威爾遜,還因為謠傳說威爾遜對自己妻子不忠(但這一說法從未得到證實)。洛奇特別仇恨亂搞男女關係的人。他的妻子曾與前國務卿海約翰有染,讓他背過“戴綠帽子”的惡名。信奉清教的洛奇還吹毛求疵,指責威爾遜在第一個妻子死後剛7個月就娶了第二個妻子,是沒良心。
洛奇無法取消威爾遜的婚姻,但作為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他可以對國際聯盟盟約作梗。他和另一些共和黨人反對成立國聯,說這一機構會把美軍拖進世界各地的衝突之中。一位參議員問道:“難道美國公民會自願參軍,去解決巴爾幹的麻煩?”
威爾遜竭力解釋說,隻要國聯執委會(美國是執委會5個常任成員國之一)有一國反對,國聯就不會採取軍事行動。美國和每一成員國都有否決權。
盡管如此,盟約的語言還是令洛奇和許多別的共和黨人煩惱。盟約規定各國均有義務做到“尊重國聯所有成員國的領土完整和現有政治獨立,防止其遭受外來侵略”,這樣一來,他們覺得美國就會失去自己的主權。他們說,這一規定可能阻礙國會履行其憲法規定的宣戰權。
為了平息反對意見,威爾遜會見了一批有影響的參議員。但沒有起作用。一位參議員抱怨說這次會晤就像是“跟愛麗絲漫遊奇境以及跟水俁病患者一起喝茶”。威爾遜在歐洲跟世界各國領導人談判幾個月而取得成功以後,回國來反而談判成功不了,這真顯得荒誕可笑。他堅持親自去巴黎,是因為他以為最大障礙是在大洋彼岸;可是他絕沒有料到最大障礙卻是洛奇以及共和黨控製之下的國會。
洛奇利用參議院的巨大權力,玩弄詭計。他知道多數參議員總的說來是支持成立國聯的,所以他要提出一些修正案,弄得威爾遜難以招架。他還要設法讓支持盟約的參議員分裂成兩個陣營,使其中任何一方都湊不夠批準盟約所需要的2/3的多數。
但洛奇這些活動需要時間,所以他把那些最反對成立國聯的共和黨人拉進他的委員會,幫他拖延時間,要拖它幾個月。參院外交委員會光是宣讀盟約條文就拖了兩個星期。然後,他們又開聽證會,請全國各地的公民來談意見,這樣又拖了6個星期。
為了跟洛奇鬥,並防止盟約在參議院受挫,威爾遜開始到全國各地向民眾演講。他在新澤西州以及在德國都體會到,民眾隻要掌握了正確的信息,就不會讓他失望。他說,“戰場已經擺開……我們不能後退,隻能前進。”這將是威爾遜的最後一次十字軍出征,事關重大,無妥協餘地。上帝賦予他的使命,他的命運,他能留下的最後遺產,就是國聯。如果沒有國聯,威爾遜說:“我可以絕對肯定地預言,不出一代人的時間就會又有一次世界大戰。”
總統計劃在27天內跑26個城市,從他的7節車廂的專列的尾車平台上向民眾發表講演,一天達十次之多。一開頭似乎很順利,但隨專列採訪的十幾位記者很快注意到情況不妙。威爾遜在群眾麵前又笑又揮手,但一回到車廂內就臉色蒼白。他的夫人要他休息一下,到大峽穀休息一星期,但是他一口拒絕了:“現在是辦事的時候,不折不扣。”
第九章 直接向民眾說話(5)
而此時在華盛頓,參議員洛奇處心積慮要摧毀國聯,派了一批附和他的參議員到各地演講,跟威爾遜唱反調。威爾遜到哪裏,他們也跟到哪裏,力圖消除威爾遜辛辛苦苦做工作的效果。威爾遜每到一站,他的敵人也跟到一站。
在西雅圖,一台攝像機的閃光燈突然一閃,使威爾遜吃了一驚而跌坐到椅子上。他又站起來演講,在場的一位海軍將領說:“總統似乎出了問題,講話失去了他通常的力度和熱情。”一位陸軍老戰士後來也回憶說“他顯得蒼老,真是蒼老了”。
但在多數人看來,這位帶領美國衝過暴風驟雨的總統仍是一位凱旋的英雄。報界以滿腔熱情報導了總統在每個城市受到的歡迎。一家報紙說“洛杉磯高聲為總統喝彩”,另一家報紙說“民眾的激情近乎狂熱,叫好之聲不斷,一陣高過一陣”。
在鹽湖城,威爾遜在摩門大會堂向15000人演說,建築物內沒有通風,悶熱,已經有病的總統汗流浹背,襯衣一會兒就濕透了。一個晚上,他不得不多次換衣服。
三天內,他先到科羅拉多州的普韋布洛,再到堪薩斯州的威奇托。那天晚上11點半,威爾遜劇烈頭痛,難以忍受,把他的妻子伊迪絲叫到了他的房間。
伊迪絲給丈夫墊上幾個枕頭,希望他有個適當的姿勢能減輕頭痛。折騰了5個鍾頭,威爾遜才睡著了,伊迪絲一直靜悄悄地守候在他身邊。天亮後,他醒了,堅持照常洗漱刮鬍子,要照原計劃出去演說。伊迪絲隻好去找醫生。
最後,洛奇恨威爾遜,還因為謠傳說威爾遜對自己妻子不忠(但這一說法從未得到證實)。洛奇特別仇恨亂搞男女關係的人。他的妻子曾與前國務卿海約翰有染,讓他背過“戴綠帽子”的惡名。信奉清教的洛奇還吹毛求疵,指責威爾遜在第一個妻子死後剛7個月就娶了第二個妻子,是沒良心。
洛奇無法取消威爾遜的婚姻,但作為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他可以對國際聯盟盟約作梗。他和另一些共和黨人反對成立國聯,說這一機構會把美軍拖進世界各地的衝突之中。一位參議員問道:“難道美國公民會自願參軍,去解決巴爾幹的麻煩?”
威爾遜竭力解釋說,隻要國聯執委會(美國是執委會5個常任成員國之一)有一國反對,國聯就不會採取軍事行動。美國和每一成員國都有否決權。
盡管如此,盟約的語言還是令洛奇和許多別的共和黨人煩惱。盟約規定各國均有義務做到“尊重國聯所有成員國的領土完整和現有政治獨立,防止其遭受外來侵略”,這樣一來,他們覺得美國就會失去自己的主權。他們說,這一規定可能阻礙國會履行其憲法規定的宣戰權。
為了平息反對意見,威爾遜會見了一批有影響的參議員。但沒有起作用。一位參議員抱怨說這次會晤就像是“跟愛麗絲漫遊奇境以及跟水俁病患者一起喝茶”。威爾遜在歐洲跟世界各國領導人談判幾個月而取得成功以後,回國來反而談判成功不了,這真顯得荒誕可笑。他堅持親自去巴黎,是因為他以為最大障礙是在大洋彼岸;可是他絕沒有料到最大障礙卻是洛奇以及共和黨控製之下的國會。
洛奇利用參議院的巨大權力,玩弄詭計。他知道多數參議員總的說來是支持成立國聯的,所以他要提出一些修正案,弄得威爾遜難以招架。他還要設法讓支持盟約的參議員分裂成兩個陣營,使其中任何一方都湊不夠批準盟約所需要的2/3的多數。
但洛奇這些活動需要時間,所以他把那些最反對成立國聯的共和黨人拉進他的委員會,幫他拖延時間,要拖它幾個月。參院外交委員會光是宣讀盟約條文就拖了兩個星期。然後,他們又開聽證會,請全國各地的公民來談意見,這樣又拖了6個星期。
為了跟洛奇鬥,並防止盟約在參議院受挫,威爾遜開始到全國各地向民眾演講。他在新澤西州以及在德國都體會到,民眾隻要掌握了正確的信息,就不會讓他失望。他說,“戰場已經擺開……我們不能後退,隻能前進。”這將是威爾遜的最後一次十字軍出征,事關重大,無妥協餘地。上帝賦予他的使命,他的命運,他能留下的最後遺產,就是國聯。如果沒有國聯,威爾遜說:“我可以絕對肯定地預言,不出一代人的時間就會又有一次世界大戰。”
總統計劃在27天內跑26個城市,從他的7節車廂的專列的尾車平台上向民眾發表講演,一天達十次之多。一開頭似乎很順利,但隨專列採訪的十幾位記者很快注意到情況不妙。威爾遜在群眾麵前又笑又揮手,但一回到車廂內就臉色蒼白。他的夫人要他休息一下,到大峽穀休息一星期,但是他一口拒絕了:“現在是辦事的時候,不折不扣。”
第九章 直接向民眾說話(5)
而此時在華盛頓,參議員洛奇處心積慮要摧毀國聯,派了一批附和他的參議員到各地演講,跟威爾遜唱反調。威爾遜到哪裏,他們也跟到哪裏,力圖消除威爾遜辛辛苦苦做工作的效果。威爾遜每到一站,他的敵人也跟到一站。
在西雅圖,一台攝像機的閃光燈突然一閃,使威爾遜吃了一驚而跌坐到椅子上。他又站起來演講,在場的一位海軍將領說:“總統似乎出了問題,講話失去了他通常的力度和熱情。”一位陸軍老戰士後來也回憶說“他顯得蒼老,真是蒼老了”。
但在多數人看來,這位帶領美國衝過暴風驟雨的總統仍是一位凱旋的英雄。報界以滿腔熱情報導了總統在每個城市受到的歡迎。一家報紙說“洛杉磯高聲為總統喝彩”,另一家報紙說“民眾的激情近乎狂熱,叫好之聲不斷,一陣高過一陣”。
在鹽湖城,威爾遜在摩門大會堂向15000人演說,建築物內沒有通風,悶熱,已經有病的總統汗流浹背,襯衣一會兒就濕透了。一個晚上,他不得不多次換衣服。
三天內,他先到科羅拉多州的普韋布洛,再到堪薩斯州的威奇托。那天晚上11點半,威爾遜劇烈頭痛,難以忍受,把他的妻子伊迪絲叫到了他的房間。
伊迪絲給丈夫墊上幾個枕頭,希望他有個適當的姿勢能減輕頭痛。折騰了5個鍾頭,威爾遜才睡著了,伊迪絲一直靜悄悄地守候在他身邊。天亮後,他醒了,堅持照常洗漱刮鬍子,要照原計劃出去演說。伊迪絲隻好去找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