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問題是提前暴露了我軍的作戰部署。四野主力在發動宜當戰役前,同敵人保持接觸的主要是湖北地方武裝兩個獨立師。因此,白崇禧、宋希濂錯誤地判斷四野主力尚需休整,不可能很快南下渡江。此時正值夏收季節,敵人為了達到同我軍劃江而治,長期固守長江的企圖,宋希濂部的四個軍都到宜當以北搶收糧食。這正是我軍消滅敵人的最好時機。四野根據敵我部隊的實力、所在地區,明確劃分了奔襲目標和任務,在運動中消滅敵人。但四十七軍一四一師的一部到達當陽東北觀音寺附近,由於思想麻痹,過於輕敵,遭敵第二軍突襲,傷亡損失100多人,過早暴露了我軍的作戰意圖。宋希濂發現是四野主力部隊後,立即下令全線回縮後撤。因此,當我軍趕到指定地點時,敵人已經後撤。
第二個問題,是沒能按時到達指定地點,切斷敵人退路。戰役發動前,四野給各軍下達的任務相當明確。我師的任務就是務必於7月11日前趕到鴉雀嶺,切斷敵人退路。此時我軍大都已換上了美式裝備,重武器裝備由騾馬拉運,同步兵一同行軍。騾馬在山路上行動困難,經常阻塞道路,導致部隊行軍速度緩慢。記得9日夜裏,全師走了一夜,才前進了十餘裏,而此時我們距離目標還有50多公裏。部隊首長事先也沒有考慮組織部隊輕裝前進,以致延誤了戰機,導致我師晚一日趕到鴉雀嶺。
第三個問題,也是宜當戰役最大的失誤,就是沒有將敵人全殲。特別是當我軍占領古老背渡口後,沒有主動渡江,切斷敵人退路,導致江北之敵南逃。
7月13日,我四一八團占領古老背後,繳獲了敵人一批運送傷員的渡船。我立即電報軍長曹裏懷,建議派部隊渡江,當天就可以趕到宜昌以南,截斷敵人退路。軍首長認為沒有渡江作戰任務,沒有採納。直到14日夜,一三九師剛剛趕到宜昌城北,軍長怕敵人逃跑,即令一三九師當晚進攻宜昌。由於敵人工事牢固,設防嚴密,進攻部隊的重武器裝備一時沒有跟上,當夜傷亡幾百人,仍沒有攻下宜昌。查四野戰史,當時十三兵團曾電令三十八軍明確要求十三日從古老背渡江,包圍宜昌之敵,但不知何故他們當天沒有趕到,也不知我們團已經占領了渡口。以上這三個問題,實在值得我們好好反思。
? 宜當戰役正是在南方最炎熱的氣候下發動的,部隊連續作戰,長途奔襲,追擊敵人,非常疲勞。北方戰士又不適應南方的水土氣候,染痢疾、中暑、被蚊蟲叮咬以致傳染瘧疾的人很多,非戰鬥減員嚴重。我們團上送休養的病號就多達四五百人,還不包括在團衛生隊治療的。個別連隊病號高達七八十人,身體健康的戰士隻剩下十幾個人,部隊思想不穩定,普遍存在厭南思北情緒。宜當戰役後,上級決定自8月中旬至9月上旬進行休整,主要任務是治病,建立衛生製度,改善生活,減少疾病,恢復部隊的戰鬥力。同時進行思想教育,克服厭南思北情緒,樹立克服困難,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決心。那時部隊減員很大,如敵反擊,我軍會很被動。雖然各部隊都做了應急準備,但在當時的條件下作戰確實有一定的困難。好在敵人早已喪失鬥誌,不敢輕易進攻。我們贏得了寶貴的時間,經過休整,部隊恢復了戰鬥力,9月中旬,我們進至湖南湘西,開始了一年多的剿匪戰鬥。
4、湘西剿匪記
宜當戰役結束後,經過短暫的休整,9月中旬,我四十七軍奉命繼續向南挺進。9月底,我軍抵達湖南常德、慈利、石門地區。10月上旬,為配合二野解放大西南,保障四野主力在衡寶地區作戰的側翼安全,軍委命令四十七軍挺進湘西,消滅駐守大庸的國民黨第一二二軍,並擔任經營湘西,剿匪建政任務。大庸縣,就是現在著名的風景名勝張家界,位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部,澧水上遊,是進入湘西的重要通道之一。明代初期設大庸縣,清代更名為永定縣。1914年再改為大庸縣。1988年改設省轄地級市張家界市,轄兩區兩縣,原大庸縣改為永定區。宋希濂自宜昌渡江南撤後,以國民黨川湘鄂邊區“綏靖”公署主任身份率殘軍退守巴東、慈利、大庸地區,依託鄂西、湘西一帶的山地,企圖阻止解放軍向大西南進軍。大庸是宋希濂部扼守的重要據點之一。駐防大庸的國民黨第一二二軍下轄二一七、三四五兩個師,共6000餘人。軍長張紹勛根據宋希濂的戰略意圖,在慈利、大庸一線布防。二一七師負責防守大庸城。敵人除了利用四周的山地和澧水作屏障外,還構築了一道六七裏長、一丈多高的城牆,修築明碉暗堡,控製全城;敵三四五師布防於大庸以東澧水沿線的溪口、岩口、狗子埡一線;軍統特務、一二二軍高參金亦吾,帶“湘鄂邊區反共救國軍”2000餘人,駐三岔口、小坪、大坪一帶。敵人在大庸一帶形成相互依託的防禦體係。不久前,他們又得到國民黨的空投補充,彈藥、食物充足。
依據敵情,軍長曹裏懷命令一三九師由慈利出發,沿澧水兩岸前進,向大庸城推進,作正麵進攻;一四一師由石門出發,向九溪、桑植方向推進,阻擊鄂西宋希濂部主力增援,保障一三九師左翼安全,並截斷敵人逃往川、黔的退路;我團從沅陵出發,插到大庸城西的東山坪、後坪一線,封鎖渡口,阻殲大庸城內殘敵渡澧水後向永順逃跑。10月14日,全軍開始行動。四一八團從沅陵出發,進入湘西的大山之中。我們越往北走,山越高,路越窄。許多地方隻能一個人麵貼著百尺懸崖,側身擦過。到了晚上,困難就更大了,每遇一個小溝或陡峭的地方,隻能一人接著一人,或跪或爬,手腳並用,才能通過。前麵的人過不去,後麵的人隻能原地等待,越積越多,部隊前進速度極為緩慢,且馬匹和重武器都過不去,隻好退回沅陵。部隊就這樣走走停停,我正焦急之時,軍部又來電催:限16日拂曉趕到目的地。
第二個問題,是沒能按時到達指定地點,切斷敵人退路。戰役發動前,四野給各軍下達的任務相當明確。我師的任務就是務必於7月11日前趕到鴉雀嶺,切斷敵人退路。此時我軍大都已換上了美式裝備,重武器裝備由騾馬拉運,同步兵一同行軍。騾馬在山路上行動困難,經常阻塞道路,導致部隊行軍速度緩慢。記得9日夜裏,全師走了一夜,才前進了十餘裏,而此時我們距離目標還有50多公裏。部隊首長事先也沒有考慮組織部隊輕裝前進,以致延誤了戰機,導致我師晚一日趕到鴉雀嶺。
第三個問題,也是宜當戰役最大的失誤,就是沒有將敵人全殲。特別是當我軍占領古老背渡口後,沒有主動渡江,切斷敵人退路,導致江北之敵南逃。
7月13日,我四一八團占領古老背後,繳獲了敵人一批運送傷員的渡船。我立即電報軍長曹裏懷,建議派部隊渡江,當天就可以趕到宜昌以南,截斷敵人退路。軍首長認為沒有渡江作戰任務,沒有採納。直到14日夜,一三九師剛剛趕到宜昌城北,軍長怕敵人逃跑,即令一三九師當晚進攻宜昌。由於敵人工事牢固,設防嚴密,進攻部隊的重武器裝備一時沒有跟上,當夜傷亡幾百人,仍沒有攻下宜昌。查四野戰史,當時十三兵團曾電令三十八軍明確要求十三日從古老背渡江,包圍宜昌之敵,但不知何故他們當天沒有趕到,也不知我們團已經占領了渡口。以上這三個問題,實在值得我們好好反思。
? 宜當戰役正是在南方最炎熱的氣候下發動的,部隊連續作戰,長途奔襲,追擊敵人,非常疲勞。北方戰士又不適應南方的水土氣候,染痢疾、中暑、被蚊蟲叮咬以致傳染瘧疾的人很多,非戰鬥減員嚴重。我們團上送休養的病號就多達四五百人,還不包括在團衛生隊治療的。個別連隊病號高達七八十人,身體健康的戰士隻剩下十幾個人,部隊思想不穩定,普遍存在厭南思北情緒。宜當戰役後,上級決定自8月中旬至9月上旬進行休整,主要任務是治病,建立衛生製度,改善生活,減少疾病,恢復部隊的戰鬥力。同時進行思想教育,克服厭南思北情緒,樹立克服困難,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決心。那時部隊減員很大,如敵反擊,我軍會很被動。雖然各部隊都做了應急準備,但在當時的條件下作戰確實有一定的困難。好在敵人早已喪失鬥誌,不敢輕易進攻。我們贏得了寶貴的時間,經過休整,部隊恢復了戰鬥力,9月中旬,我們進至湖南湘西,開始了一年多的剿匪戰鬥。
4、湘西剿匪記
宜當戰役結束後,經過短暫的休整,9月中旬,我四十七軍奉命繼續向南挺進。9月底,我軍抵達湖南常德、慈利、石門地區。10月上旬,為配合二野解放大西南,保障四野主力在衡寶地區作戰的側翼安全,軍委命令四十七軍挺進湘西,消滅駐守大庸的國民黨第一二二軍,並擔任經營湘西,剿匪建政任務。大庸縣,就是現在著名的風景名勝張家界,位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部,澧水上遊,是進入湘西的重要通道之一。明代初期設大庸縣,清代更名為永定縣。1914年再改為大庸縣。1988年改設省轄地級市張家界市,轄兩區兩縣,原大庸縣改為永定區。宋希濂自宜昌渡江南撤後,以國民黨川湘鄂邊區“綏靖”公署主任身份率殘軍退守巴東、慈利、大庸地區,依託鄂西、湘西一帶的山地,企圖阻止解放軍向大西南進軍。大庸是宋希濂部扼守的重要據點之一。駐防大庸的國民黨第一二二軍下轄二一七、三四五兩個師,共6000餘人。軍長張紹勛根據宋希濂的戰略意圖,在慈利、大庸一線布防。二一七師負責防守大庸城。敵人除了利用四周的山地和澧水作屏障外,還構築了一道六七裏長、一丈多高的城牆,修築明碉暗堡,控製全城;敵三四五師布防於大庸以東澧水沿線的溪口、岩口、狗子埡一線;軍統特務、一二二軍高參金亦吾,帶“湘鄂邊區反共救國軍”2000餘人,駐三岔口、小坪、大坪一帶。敵人在大庸一帶形成相互依託的防禦體係。不久前,他們又得到國民黨的空投補充,彈藥、食物充足。
依據敵情,軍長曹裏懷命令一三九師由慈利出發,沿澧水兩岸前進,向大庸城推進,作正麵進攻;一四一師由石門出發,向九溪、桑植方向推進,阻擊鄂西宋希濂部主力增援,保障一三九師左翼安全,並截斷敵人逃往川、黔的退路;我團從沅陵出發,插到大庸城西的東山坪、後坪一線,封鎖渡口,阻殲大庸城內殘敵渡澧水後向永順逃跑。10月14日,全軍開始行動。四一八團從沅陵出發,進入湘西的大山之中。我們越往北走,山越高,路越窄。許多地方隻能一個人麵貼著百尺懸崖,側身擦過。到了晚上,困難就更大了,每遇一個小溝或陡峭的地方,隻能一人接著一人,或跪或爬,手腳並用,才能通過。前麵的人過不去,後麵的人隻能原地等待,越積越多,部隊前進速度極為緩慢,且馬匹和重武器都過不去,隻好退回沅陵。部隊就這樣走走停停,我正焦急之時,軍部又來電催:限16日拂曉趕到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