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得知武昌城失守,方一心以死護城時,曾國藩甚是痛心,即刻齊傳湘軍將領至堂上議事。
曾國藩言辭悲切,道:“眾將軍,我侄兒方一心為保城池,不惜拚死效命,其對大清國的忠心,日月可鑑,天地可表!本帥已奏請聖上,對其忠烈予以嘉獎。”曾國藩看過場上,指著行軍圖,繼續說道:“如今,聽聞賊兵欲分兵北上,東西夾擊,如此,則我等必爭之地安慶城定是兵力空虛,我等若能趁早將之取下,則金陵城亦勢在必得。那時,賊兵莫言北上,就是自保也無可能。況且,前些日子,聖上召我,言明已於賊兵北上必經之處布防了重兵,以保京城安然。諸位,賊兵前次北伐事敗,若想再行北伐之事,也將難逃此運。”眾將皆言甚好。這時,行風忽地請道:“主帥大人思事周密,賊兵豈有不敗之理!”曾國藩聽後,淡淡笑道:“行風將軍向來對大清國忠心不二,本帥思慮再三,由你率我湘軍前部,出奇兵取道南下,在安慶城外紮穩腳跟,待我後續兵馬到時,可合力進軍,奪下安慶城。”“大人,這......”行風神色突變。“怎麽?行風將軍,我侄兒方一心可是你的入室弟子,師徒如父子,而今是你揮軍南下,替一心討個說法的時候到了。將軍說,可是如此?”曾國藩看了看他,行風忽地言道:“末將願請命前往,懇請大人成全。”“這就是了。”曾國藩望過眾將,接著說道:“諸位將軍,我大清國湘軍之中有行風將軍、方將軍等如此忠勇之士,賊兵安敢不敗!”諸將聽後,紛紛點頭稱是。
“翼王爺,朱平將軍求見。”侍從稟道。“快請!”石達開忙放下手中書卷,隨之出了書房。
朱平得傳後,快步來至正堂。石達開賜坐,道:“朱平啊,如今安慶城外有湘軍出沒,城中守兵不足,故而求援。本王慮此,焦急萬分,隻因安慶郡乃我咽喉之地,不容有失。朱將軍,本王令你即刻率本部人馬前往,助陳玉成天將一臂之力。”“翼王,陳益凡將軍可一同前往?”“陳將軍另有他任,就讓益凡將軍留於天京城內。此次,情事緊急,唯有朱將軍領兵相往,本王才可放心。”“翼王,朱平定當不負所望!朱平告下。”言罷,朱平起身將走。“且慢!朱平接令。”石達開手拿令牌,朱平一時不知何故,竟愣在了原地。“朱將軍,本王深信於你。此令牌乃本王隨身之物,能號動安慶所部兵馬,現交於你,將軍可在任何時候調動兵馬歸己所用。所謂行軍打仗,必得力發一致。有此令牌,你去安慶行事,無人敢不聽令。望將軍親臨之處,湘軍聞風喪膽,盼將軍竭盡所能,以定天下之勢!”朱平忽地接令,道:“翼王,屬下......屬下萬死不足以報翼王知遇之恩!朱平定當不負當初誓言,為天朝而戰!翼王,屬下告退!”“將軍,請!”
(48) 赤崗嶺朱平思良計 懸
不久,朱平率軍繞道來至安慶城中。天將陳玉成與諸將商議之後,遂決定由朱平領兵直往赤崗嶺處,助陳玉成部阻住湘軍步伐,便於陳天將有充足時間準備城中防務,以應湘軍突發圍攻。朱平領命後,隨之將本部人馬駐紮於赤崗嶺外,與集賢關隔地相望,嶺的另麵便是行風駐營。
掌燈時分,朱平召來眾部下於營中議事。眾人紛紛議道:“此處無險地可守,戰之難矣!”朱平笑道:“諸位無需多慮,隻管盡心應戰。”副將忽而說道:“想必將軍已得全策。將軍,敢問於此處需守多久,方能與陳天將合兵一處?”“此次湘軍發兵,意在安慶城。若我部敗於這嶺上,則後續湘軍兵馬必定而至。那時,他大軍壓境,安慶城難保。想來,這眼前的湘軍人馬乃是探我虛實的,故萬不能讓其過這赤崗嶺,否則,安慶城必危矣!傳我令,接下數日,我等隻許與此處阻住來犯湘軍,讓其不得靠近集賢關,保城中無慮。隻待時機一到,便與城中兵力合二為一。”“那依我看,攻就是防,不如痛快點,讓他們盡數敗於這赤崗嶺上,也顯將軍之名,以為......”“不可輕敵!一直以來,翼王囑我等行事謹慎為本。攻或守,要依時機而定。諸位,可聽明白了?”“是,將軍。”“既然如此,諸位且回,務必做好應備之事,不可鬆懈怠慢!”“得令!”
待眾人走後,營中隻留朱平與副將二人。朱平忽地說道:“隨我去這赤崗嶺上。”“將軍,不可......”副將急言道。“怎麽,你怕他們趁機對我不利?”言後,朱平指著對方的營帳,道:“無需擔憂。此刻,他們還不敢踏上赤崗嶺。難道他們就不怕我等於此處埋有火藥?幾番與之交戰,他們可是吃夠了我太平軍火藥的苦。你看,這嶺上平坦無遮,該是火藥用武之地。他們自以為慮事不差,故為了不走險,便採取圍困之計,一直不曾踏上此嶺,該嶺之利雖為我有,但他湘軍想就此與我相持。須知,城中所需物資,大多得從此處相運,如此長久相持,必會亂我軍心。因而,我等兵馬不上這赤崗嶺上,他們豈會自來?”
二人來至赤崗嶺,朱平抬眼望過遠處的龍山,忽又將目光移至了嶺上。思緒稍定,朱平手指著赤崗嶺,頗為感慨,“劉將軍,”朱平看了看他,“你可知,這雖是嶺上,但這邊的人們喜稱之為‘和尚橋’。”朱平指了指嶺前,“看,若湘軍想踏上這赤崗嶺,還需過這奔來的河流。這河中之水源於大龍山上,每當天降雨水,便會在龍山西坡形成一股強大的水流,進而形成這赤龍、白龍二溪。這兩溪流至龍山楓橋處合二為一,於是成了人們所說的車津澗。兩溪之水流經此澗,於山崖處沖開了一道數十丈深的豁口,一路奔騰而下,流經了那美妙的石門湖,最終匯於這浩蕩的長江。”朱平嘆了嘆,“劉將軍,溪流尚有如此氣魄,我等身為天朝將領,又何敢遜色?”“將軍所言甚是。此役,末將必勇戰到底,誓死守住疆場。”“有劉將軍此言,何愁湘軍不破。來,我們去那邊瞧瞧。”劉副將隨朱平來至前方。“劉將軍,你可知這和尚橋是有來歷的,這段傳說一直在龍山之地流傳,想來,也頗讓人感慨。”“將軍,末將未曾得知,還望將軍細說一二。”“既然你有此興致,想聽上一聽,我說說倒也無妨。”朱平指著赤崗嶺,思緒走得更遠。
曾國藩言辭悲切,道:“眾將軍,我侄兒方一心為保城池,不惜拚死效命,其對大清國的忠心,日月可鑑,天地可表!本帥已奏請聖上,對其忠烈予以嘉獎。”曾國藩看過場上,指著行軍圖,繼續說道:“如今,聽聞賊兵欲分兵北上,東西夾擊,如此,則我等必爭之地安慶城定是兵力空虛,我等若能趁早將之取下,則金陵城亦勢在必得。那時,賊兵莫言北上,就是自保也無可能。況且,前些日子,聖上召我,言明已於賊兵北上必經之處布防了重兵,以保京城安然。諸位,賊兵前次北伐事敗,若想再行北伐之事,也將難逃此運。”眾將皆言甚好。這時,行風忽地請道:“主帥大人思事周密,賊兵豈有不敗之理!”曾國藩聽後,淡淡笑道:“行風將軍向來對大清國忠心不二,本帥思慮再三,由你率我湘軍前部,出奇兵取道南下,在安慶城外紮穩腳跟,待我後續兵馬到時,可合力進軍,奪下安慶城。”“大人,這......”行風神色突變。“怎麽?行風將軍,我侄兒方一心可是你的入室弟子,師徒如父子,而今是你揮軍南下,替一心討個說法的時候到了。將軍說,可是如此?”曾國藩看了看他,行風忽地言道:“末將願請命前往,懇請大人成全。”“這就是了。”曾國藩望過眾將,接著說道:“諸位將軍,我大清國湘軍之中有行風將軍、方將軍等如此忠勇之士,賊兵安敢不敗!”諸將聽後,紛紛點頭稱是。
“翼王爺,朱平將軍求見。”侍從稟道。“快請!”石達開忙放下手中書卷,隨之出了書房。
朱平得傳後,快步來至正堂。石達開賜坐,道:“朱平啊,如今安慶城外有湘軍出沒,城中守兵不足,故而求援。本王慮此,焦急萬分,隻因安慶郡乃我咽喉之地,不容有失。朱將軍,本王令你即刻率本部人馬前往,助陳玉成天將一臂之力。”“翼王,陳益凡將軍可一同前往?”“陳將軍另有他任,就讓益凡將軍留於天京城內。此次,情事緊急,唯有朱將軍領兵相往,本王才可放心。”“翼王,朱平定當不負所望!朱平告下。”言罷,朱平起身將走。“且慢!朱平接令。”石達開手拿令牌,朱平一時不知何故,竟愣在了原地。“朱將軍,本王深信於你。此令牌乃本王隨身之物,能號動安慶所部兵馬,現交於你,將軍可在任何時候調動兵馬歸己所用。所謂行軍打仗,必得力發一致。有此令牌,你去安慶行事,無人敢不聽令。望將軍親臨之處,湘軍聞風喪膽,盼將軍竭盡所能,以定天下之勢!”朱平忽地接令,道:“翼王,屬下......屬下萬死不足以報翼王知遇之恩!朱平定當不負當初誓言,為天朝而戰!翼王,屬下告退!”“將軍,請!”
(48) 赤崗嶺朱平思良計 懸
不久,朱平率軍繞道來至安慶城中。天將陳玉成與諸將商議之後,遂決定由朱平領兵直往赤崗嶺處,助陳玉成部阻住湘軍步伐,便於陳天將有充足時間準備城中防務,以應湘軍突發圍攻。朱平領命後,隨之將本部人馬駐紮於赤崗嶺外,與集賢關隔地相望,嶺的另麵便是行風駐營。
掌燈時分,朱平召來眾部下於營中議事。眾人紛紛議道:“此處無險地可守,戰之難矣!”朱平笑道:“諸位無需多慮,隻管盡心應戰。”副將忽而說道:“想必將軍已得全策。將軍,敢問於此處需守多久,方能與陳天將合兵一處?”“此次湘軍發兵,意在安慶城。若我部敗於這嶺上,則後續湘軍兵馬必定而至。那時,他大軍壓境,安慶城難保。想來,這眼前的湘軍人馬乃是探我虛實的,故萬不能讓其過這赤崗嶺,否則,安慶城必危矣!傳我令,接下數日,我等隻許與此處阻住來犯湘軍,讓其不得靠近集賢關,保城中無慮。隻待時機一到,便與城中兵力合二為一。”“那依我看,攻就是防,不如痛快點,讓他們盡數敗於這赤崗嶺上,也顯將軍之名,以為......”“不可輕敵!一直以來,翼王囑我等行事謹慎為本。攻或守,要依時機而定。諸位,可聽明白了?”“是,將軍。”“既然如此,諸位且回,務必做好應備之事,不可鬆懈怠慢!”“得令!”
待眾人走後,營中隻留朱平與副將二人。朱平忽地說道:“隨我去這赤崗嶺上。”“將軍,不可......”副將急言道。“怎麽,你怕他們趁機對我不利?”言後,朱平指著對方的營帳,道:“無需擔憂。此刻,他們還不敢踏上赤崗嶺。難道他們就不怕我等於此處埋有火藥?幾番與之交戰,他們可是吃夠了我太平軍火藥的苦。你看,這嶺上平坦無遮,該是火藥用武之地。他們自以為慮事不差,故為了不走險,便採取圍困之計,一直不曾踏上此嶺,該嶺之利雖為我有,但他湘軍想就此與我相持。須知,城中所需物資,大多得從此處相運,如此長久相持,必會亂我軍心。因而,我等兵馬不上這赤崗嶺上,他們豈會自來?”
二人來至赤崗嶺,朱平抬眼望過遠處的龍山,忽又將目光移至了嶺上。思緒稍定,朱平手指著赤崗嶺,頗為感慨,“劉將軍,”朱平看了看他,“你可知,這雖是嶺上,但這邊的人們喜稱之為‘和尚橋’。”朱平指了指嶺前,“看,若湘軍想踏上這赤崗嶺,還需過這奔來的河流。這河中之水源於大龍山上,每當天降雨水,便會在龍山西坡形成一股強大的水流,進而形成這赤龍、白龍二溪。這兩溪流至龍山楓橋處合二為一,於是成了人們所說的車津澗。兩溪之水流經此澗,於山崖處沖開了一道數十丈深的豁口,一路奔騰而下,流經了那美妙的石門湖,最終匯於這浩蕩的長江。”朱平嘆了嘆,“劉將軍,溪流尚有如此氣魄,我等身為天朝將領,又何敢遜色?”“將軍所言甚是。此役,末將必勇戰到底,誓死守住疆場。”“有劉將軍此言,何愁湘軍不破。來,我們去那邊瞧瞧。”劉副將隨朱平來至前方。“劉將軍,你可知這和尚橋是有來歷的,這段傳說一直在龍山之地流傳,想來,也頗讓人感慨。”“將軍,末將未曾得知,還望將軍細說一二。”“既然你有此興致,想聽上一聽,我說說倒也無妨。”朱平指著赤崗嶺,思緒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