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副將,相傳,原先此橋的兩岸住有多戶人家。西岸丁家有女名叫丁蓮,東頭張戶有一公子喚作張喬。兩家世代相交,待丁蓮到了出閣的年紀時,張家早早地請了媒人前去提親,一說即合。張喬與丁蓮早已情投意合,得知丁蓮即將與己成婚,張喬欣喜異常。”
“說來,就在丁蓮快要出嫁之時,她卻因先前的舊疾復發,雖經郎中精心醫治,卻落得個癡傻之症。丁蓮爹娘見此,萬分憂心,獻重金以求名醫相治,卻未曾見效。”朱平隨之一嘆。劉副將忽地問道:“這可如何是好?”朱平聽後,緩緩道來......
忽有一天,有一江湖郎中正巧路過此處,進得府上,看了丁蓮病情,連連搖頭,說道:“小姐的病情是先天所致,恐無藥可救。我多年行走江湖,卻也見過相似之症。小姐見人隻知傻笑,實不知情為何物,若能喚醒其情根,則此症可不藥而愈。但這又談何容易,除非,奇蹟出現,有人化菩提,求得紅顏生啊。”說著,這郎中大步離了丁府。丁蓮父母聽其言,更是愁苦不已。
張家父母知丁家小姐已然得此病症,遂回絕了這門親事。張喬無奈父母之命,隻是日夜思念,痛不欲生。
後來,張喬得知丁蓮之病或許可醫,便瞞著父母,獨自前來丁家。張喬一路急行,很快來至這橋上。碰巧,他見丁蓮正由貼身侍女護著,立於橋頭望著河水發愣。
“張公子,您怎麽來了?”侍女忽地問道。張喬沒有言語,看著丁蓮,一陣心酸,竟濕了眼睛。侍女見此,傷心地說道:“公子,小姐現在竟識不得任何人,每天隻是如此。想想小姐從前,誰人見了不誇,可現在......可憐我家小姐,看著怎不叫人心疼。”“蓮妹......”張喬輕聲喚著她,卻隻見丁蓮呆滯的目光望著自己,傻傻地笑著。張喬一時沒有忍住,哭出了聲音。
見張喬如此,侍女泣道:“公子也不必太過悲傷。先前有高人說過,要是有人化菩提,求得紅顏生,就可使小姐的病症不藥而愈。”
“有人化菩提,求得紅顏生......”張喬重複了幾遍,忽地看著丁蓮,道:“蓮妹,若是沒有了你,有我張喬隻是孤寂一人,雙雁豈可單行?龍山之地久傳焦、劉之戀,可見天地之間真的感情勝過肉體的生命,似人的靈魂,不因任何阻卻而止步。我張喬,父母養育,幾多年華,不曾偉大過。今日,眼見蓮妹如此,我生亦無歡。”侍女更是淚流不止。
“我明白了。”張喬看了看丁蓮。“公子,你明白什麽?”侍女止淚,問道。“我願化菩提,求得紅顏生。”“公子......小姐,你快好起來吧,快看看公子,公子他......小姐......”侍女見張喬這般,便覺他傷心過度,也似患病了一般,急得她隻是哭喊著。“我願化菩提,求得紅顏生......”說著,張喬突然從丁蓮的眼前跳入了這橋下的激流中。就在張喬翻身跳下的一剎那,丁蓮眼前一亮,腦子似被閃擊了一般。
她手扶著額頭,卻隻聽侍女拚命地喊著:“公子......”“張郎他......我剛才看到張郎跳入了這河流中。是的,我看見了張郎,我的張郎......”“小姐......”“張郎......”橋上的人拚命相喊,河裏卻沒了應聲。
“將軍,如此這般,生死兩難聚。”劉副將一旁說道。“若非巧合,那張喬投之激流中,必死無疑,然而,正於此時,隻見河裏的張喬被高高地托起,繼而被送至了岸邊......”
此刻,岸的兩側,擠滿了圍觀的眾人。大家正看到一個布衣和尚緊緊地托住張喬,待將張喬推向岸邊之時,眾人幫忙拉住了他。
眼見著河水太過湍急,加之布衣和尚早已身疲力竭,他自己還沒有移至岸邊,就已被兇猛的河水沖至了河流中。
大家一直喊叫著,見布衣和尚被淹入水中的最後一刻,他微微閉目,大聲念道:“阿彌陀佛!”岸上眾人痛哭不已。早在此前,就有幾個勇士跳入了河中,試圖救起布衣和尚,卻終因水流太急......
後來,人們看到岸邊有八個同樣裝束的出家之人痛哭流涕,對著河流喊著:“師兄......”人們上前詢問,隻聽其中一人說道:“我們師兄弟九個是來自大龍山上龍王廟裏的和尚,今日一起出寺化緣。路過橋邊時,見有人落水,我們無塵師兄就跳入河中救人,誰知......阿彌陀佛!”人們方才明白了一切。
朱平深深吸了口氣,“劉副將,張喬與丁蓮最終得以喜結連理,兩家始終不忘無塵大師之仁義。在丁、張兩家的牽動下,人們便在橋的四周刻放了九個手持寶劍,背靠石塊,腳踩石墩的武僧作為橋墩,以此懷念無塵大師,同時,也向世人宣揚這仁義之德。”朱平望向橋邊,心中感慨頗多。
“將軍,末將之前巡橋之時,仍清晰看見這橋下石墩上的武僧,原來卻有這段緣故。”“不錯。”朱平指著橋頭,“想這不安逸於山澗之中的溪水,奔騰不止,何等氣勢!我等若久留天京城內,不思進取,則甚至汗顏於這溪水,更何談‘義’字!無塵大師捨生取義,久為人們懷念。我等天朝將軍,更應尋其大義於自身,以‘義’相報天朝。”“將軍,末將及眾部下必取‘義’字而不負將軍所望。”朱平點頭,忽而說道:“劉副將,我久聞人之生命有所不同,不知你可曾聽得?”副將略作思慮,道:“末將未曾聽過。”“一般而言,眾人中的多數,他們的生命猶如用濁水和泥土做成,一見烈日,總也避免不了幹枯的結局;而像無塵大師這樣的人們,他們的生命猶如用玉石和金子做成一般,經歷百世而不消褪光澤。”劉副將聽後,言道:“人之不同,自古伊始,原為所思所做不同而致。”“的確。看泰山之上滴下的水滴,可以穿透山腳下的石塊;細細的井繩,也可將那堅固的井架磨斷。可見,執著於事,並不是虛言。試想,滄海桑田之變化,人們如何詳知?但亦有仁義之德常留天地之間。如今,陳天將讓我等親率本部人馬守於此地與湘軍周旋,為安慶城中守備爭取時間,我等豈能負了天將之重望!”“末將聞知,翼王爺在將軍臨行之時,將隨身之令牌給了將軍。將軍何不以此號令安慶郡屬地兵馬於此聚集,到時,豈不兵力充足,勝勢在望了嗎?”“劉副將,此乃翼王信任之舉。況且,我等行軍不到萬一之時,不得擾民。如此調動兵馬,一來擾民於萬分;再者,易讓對方提高警惕。”“這......”副將一時沒了言語。“退一步說,調兵尚需時日,如今湘軍已近在咫尺,安得調兵之時?”“將軍,末將明白。末將定率屬下拚死守土,決不負將軍期望!”朱平靜靜點頭,若有所思。“無塵大師......”朱平口中念道。“河水之中......”他默默自語。“將軍......”劉副將正欲開口,卻被朱平打斷了言語,“此法可行。劉副將,走,一起回營布置戰事。”
“說來,就在丁蓮快要出嫁之時,她卻因先前的舊疾復發,雖經郎中精心醫治,卻落得個癡傻之症。丁蓮爹娘見此,萬分憂心,獻重金以求名醫相治,卻未曾見效。”朱平隨之一嘆。劉副將忽地問道:“這可如何是好?”朱平聽後,緩緩道來......
忽有一天,有一江湖郎中正巧路過此處,進得府上,看了丁蓮病情,連連搖頭,說道:“小姐的病情是先天所致,恐無藥可救。我多年行走江湖,卻也見過相似之症。小姐見人隻知傻笑,實不知情為何物,若能喚醒其情根,則此症可不藥而愈。但這又談何容易,除非,奇蹟出現,有人化菩提,求得紅顏生啊。”說著,這郎中大步離了丁府。丁蓮父母聽其言,更是愁苦不已。
張家父母知丁家小姐已然得此病症,遂回絕了這門親事。張喬無奈父母之命,隻是日夜思念,痛不欲生。
後來,張喬得知丁蓮之病或許可醫,便瞞著父母,獨自前來丁家。張喬一路急行,很快來至這橋上。碰巧,他見丁蓮正由貼身侍女護著,立於橋頭望著河水發愣。
“張公子,您怎麽來了?”侍女忽地問道。張喬沒有言語,看著丁蓮,一陣心酸,竟濕了眼睛。侍女見此,傷心地說道:“公子,小姐現在竟識不得任何人,每天隻是如此。想想小姐從前,誰人見了不誇,可現在......可憐我家小姐,看著怎不叫人心疼。”“蓮妹......”張喬輕聲喚著她,卻隻見丁蓮呆滯的目光望著自己,傻傻地笑著。張喬一時沒有忍住,哭出了聲音。
見張喬如此,侍女泣道:“公子也不必太過悲傷。先前有高人說過,要是有人化菩提,求得紅顏生,就可使小姐的病症不藥而愈。”
“有人化菩提,求得紅顏生......”張喬重複了幾遍,忽地看著丁蓮,道:“蓮妹,若是沒有了你,有我張喬隻是孤寂一人,雙雁豈可單行?龍山之地久傳焦、劉之戀,可見天地之間真的感情勝過肉體的生命,似人的靈魂,不因任何阻卻而止步。我張喬,父母養育,幾多年華,不曾偉大過。今日,眼見蓮妹如此,我生亦無歡。”侍女更是淚流不止。
“我明白了。”張喬看了看丁蓮。“公子,你明白什麽?”侍女止淚,問道。“我願化菩提,求得紅顏生。”“公子......小姐,你快好起來吧,快看看公子,公子他......小姐......”侍女見張喬這般,便覺他傷心過度,也似患病了一般,急得她隻是哭喊著。“我願化菩提,求得紅顏生......”說著,張喬突然從丁蓮的眼前跳入了這橋下的激流中。就在張喬翻身跳下的一剎那,丁蓮眼前一亮,腦子似被閃擊了一般。
她手扶著額頭,卻隻聽侍女拚命地喊著:“公子......”“張郎他......我剛才看到張郎跳入了這河流中。是的,我看見了張郎,我的張郎......”“小姐......”“張郎......”橋上的人拚命相喊,河裏卻沒了應聲。
“將軍,如此這般,生死兩難聚。”劉副將一旁說道。“若非巧合,那張喬投之激流中,必死無疑,然而,正於此時,隻見河裏的張喬被高高地托起,繼而被送至了岸邊......”
此刻,岸的兩側,擠滿了圍觀的眾人。大家正看到一個布衣和尚緊緊地托住張喬,待將張喬推向岸邊之時,眾人幫忙拉住了他。
眼見著河水太過湍急,加之布衣和尚早已身疲力竭,他自己還沒有移至岸邊,就已被兇猛的河水沖至了河流中。
大家一直喊叫著,見布衣和尚被淹入水中的最後一刻,他微微閉目,大聲念道:“阿彌陀佛!”岸上眾人痛哭不已。早在此前,就有幾個勇士跳入了河中,試圖救起布衣和尚,卻終因水流太急......
後來,人們看到岸邊有八個同樣裝束的出家之人痛哭流涕,對著河流喊著:“師兄......”人們上前詢問,隻聽其中一人說道:“我們師兄弟九個是來自大龍山上龍王廟裏的和尚,今日一起出寺化緣。路過橋邊時,見有人落水,我們無塵師兄就跳入河中救人,誰知......阿彌陀佛!”人們方才明白了一切。
朱平深深吸了口氣,“劉副將,張喬與丁蓮最終得以喜結連理,兩家始終不忘無塵大師之仁義。在丁、張兩家的牽動下,人們便在橋的四周刻放了九個手持寶劍,背靠石塊,腳踩石墩的武僧作為橋墩,以此懷念無塵大師,同時,也向世人宣揚這仁義之德。”朱平望向橋邊,心中感慨頗多。
“將軍,末將之前巡橋之時,仍清晰看見這橋下石墩上的武僧,原來卻有這段緣故。”“不錯。”朱平指著橋頭,“想這不安逸於山澗之中的溪水,奔騰不止,何等氣勢!我等若久留天京城內,不思進取,則甚至汗顏於這溪水,更何談‘義’字!無塵大師捨生取義,久為人們懷念。我等天朝將軍,更應尋其大義於自身,以‘義’相報天朝。”“將軍,末將及眾部下必取‘義’字而不負將軍所望。”朱平點頭,忽而說道:“劉副將,我久聞人之生命有所不同,不知你可曾聽得?”副將略作思慮,道:“末將未曾聽過。”“一般而言,眾人中的多數,他們的生命猶如用濁水和泥土做成,一見烈日,總也避免不了幹枯的結局;而像無塵大師這樣的人們,他們的生命猶如用玉石和金子做成一般,經歷百世而不消褪光澤。”劉副將聽後,言道:“人之不同,自古伊始,原為所思所做不同而致。”“的確。看泰山之上滴下的水滴,可以穿透山腳下的石塊;細細的井繩,也可將那堅固的井架磨斷。可見,執著於事,並不是虛言。試想,滄海桑田之變化,人們如何詳知?但亦有仁義之德常留天地之間。如今,陳天將讓我等親率本部人馬守於此地與湘軍周旋,為安慶城中守備爭取時間,我等豈能負了天將之重望!”“末將聞知,翼王爺在將軍臨行之時,將隨身之令牌給了將軍。將軍何不以此號令安慶郡屬地兵馬於此聚集,到時,豈不兵力充足,勝勢在望了嗎?”“劉副將,此乃翼王信任之舉。況且,我等行軍不到萬一之時,不得擾民。如此調動兵馬,一來擾民於萬分;再者,易讓對方提高警惕。”“這......”副將一時沒了言語。“退一步說,調兵尚需時日,如今湘軍已近在咫尺,安得調兵之時?”“將軍,末將明白。末將定率屬下拚死守土,決不負將軍期望!”朱平靜靜點頭,若有所思。“無塵大師......”朱平口中念道。“河水之中......”他默默自語。“將軍......”劉副將正欲開口,卻被朱平打斷了言語,“此法可行。劉副將,走,一起回營布置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