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頁
皇帝也瘋狂:歷史上的玩鬧皇帝 作者:陳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但是,終於有一天,有人上書把皇帝大罵了一頓,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海青天”海瑞。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二月,時任戶部雲南司主事的海瑞向皇帝上了一封《直言天下第一事疏》,對皇帝的行為進行了尖銳的批評,指責皇帝的“修齋建醮”“相率進香”“建宮築路室”“購香市室”“一意修真”,導致“吏貪官橫、民不聊生、水旱無時、盜賊滋熾”。皇帝自以為聖明,以堯舜自詡,自號堯齋,海瑞卻說他“不及漢文帝遠甚”,比漢文帝都差遠了。還說他跟兩個兒子總也不見麵,這是薄於父子;以猜疑誹謗殺戮臣下,這是薄於君臣;盡住西苑不回宮,這是薄於夫婦,總之,這“三綱”上皇帝哪一點都不合格,“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早就引起了天下人的不滿。更為厲害的是,海瑞還說老百姓對皇帝不滿,挖苦他的年號是“嘉靖者,言家家皆淨而無財用也”,堪稱是民怨沸騰了。
皇帝本來就迷信,對祥瑞讖語之類的特別敏感,現在看到海瑞居然用他的年號來進行“惡毒攻擊”,還說得他君不君,父不父,夫不夫,簡直就一塌糊塗到不是東西,當即氣急敗壞,把海瑞的奏疏往地上一扔,對左右大喊:“快去抓住這個傢夥,別叫他跑了。”
這時,他身邊的一個太監說:“這個人向來傻氣,聽說他上奏章的時候就知道難免一死,已經買好了棺材,訣別了妻兒老小,在朝門等著判罪。他家裏僕人隨從都跑光了,這個人是不會跑的。”
皇帝聽罷一愣,他倒還沒有見過這樣的臣子,於是又把海瑞的奏章撿起來,細細地讀了起來,一邊讀,一邊嘆氣:“這個人想要做比幹,哼,朕還不是商紂王呢。”
其實明世宗心中也很矛盾。海瑞的奏章被“留中”,皇帝一個人生著悶氣,憤憤地罵海瑞為畜牲,經常因為一點小事責打身邊的宮女。宮女們暗地埋怨:“他被海瑞罵了,就拿咱們出氣。”但他內心卻不得不承認海瑞說得對。海瑞很快被抓了起來,可是怎麽定他的罪名卻讓審判官員大傷腦筋,翻遍整個《大明律》,也找不出一條關於“臣下罵皇帝”的規定,或許當年朱元璋在製定法律的時候根本就不會想到會有大臣這麽膽大包天,於是,他們隻好比照兒子罵父母,定罪為“大不敬”,判決為死刑,把審判結果上報給皇帝。皇帝對大臣一向暴虐,因上書而被他殺死的大臣也不計其數,但他現在卻難以作出決定,遲遲不給批覆。海瑞也因此大難不死,最後在皇帝死後得以出獄。
雖然罵得不留情麵,但海瑞對皇帝其實還是抱有希望的。在給皇帝的奏章結尾,他曾說天下治平並不是很困難的事,“此在陛下一振作間而已”,隻要“翻然悔悟”就能做到。但是,對於皇帝來說,即使能悔悟也還是太晚,多年服食“金丹”已經對他的身體造成了不可逆轉的損害,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十四日,一心修道的皇帝終於“屍解成仙”,功德圓滿了。他的兒子裕王朱載垕即位,是為明穆宗。
明神宗朱翊鈞
小皇帝下令抄“恩師”的家(1)
明穆宗隆慶六年(1572年)五月二十五日,病危的穆宗皇帝召集內閣大學士高拱、張居正、高儀入宮。此時,皇後陳氏、皇貴妃李氏和十歲的太子朱翊鈞已經在那裏了。穆宗抓住首輔高拱的手臨危託孤,又令司禮監太監馮保宣讀了給太子朱翊鈞的遺詔,以高拱、張居正、高儀為輔政大臣。第二天,隆慶皇帝死於幹清宮。六月初十,皇太子朱翊鈞正式即位,改元萬曆,是為明神宗。
昭陵明穆宗的遺詔中,囑咐小皇帝“要依三輔臣並司禮監輔導”,但首輔高拱和司禮監馮保的關係卻十分糟糕。高拱決定把馮保趕走,可他自己性格疏略,因為隨口說了一句“十歲的孩子如何治理天下”,反而讓馮保抓住了把柄,告訴李太後和皇帝,讓他告老還鄉去了。按照次序,張居正出任首輔,朝中的大權就落在了他手上。
張居正堪稱是明代第一流的政治家。他在位期間,主持清丈全國土地,改革賦役製度,推行一條鞭法,不但大大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也使國庫充盈,饒有餘裕。他又針對官場因循苟且的風氣,推行“考成法”,提高行政效率。此外,還採取了裁減冗吏、整頓學校,加強邊防等一係列措施。在他的大力整頓之下,明朝從武宗開始的衰頹之勢為之一變,開始出現了“中興氣象”。張居正也被明末的人讚譽為“救時宰相”。
張居正能取得這樣的成就,與他能取得皇帝絕對的信任是分不開的。
小皇帝即位的時候才十歲,作為首輔的張居正不但執掌朝政大事,也負有教育小皇帝的責任,身兼首輔與帝師二職。張居正對於國事殫精竭慮,在教導小皇帝上也是盡職盡責。他為皇帝安排了詳盡的視朝和講讀的日程表。大至朝廷用人之道,小至宮中的一些小節,都要細細地與皇帝說。小皇帝也非常聰穎,理解力很好。他本是個早慧的孩子,五歲的時候就開始接受正式的教育。他的父親穆宗皇帝一次在宮中騎馬,他看到了就勸諫父皇不要騎馬,恐怕萬一傷了聖體,會使百姓擔心。穆宗皇帝看到這麽小的孩子卻如此懂事,深受感動,從此更加喜愛他了。他小的時候,每次給生母李貴妃請安之後,都要去看望因生病而住在別宮的陳皇後,說:“娘娘寂寞,不可不往。”陳皇後也特別喜歡這個乖巧的孩子,一聽到他踢踢踏踏的腳步聲,就起來迎接,還時常拿出經書,逐段逐句問他,年僅六歲的他無不對答如流。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二月,時任戶部雲南司主事的海瑞向皇帝上了一封《直言天下第一事疏》,對皇帝的行為進行了尖銳的批評,指責皇帝的“修齋建醮”“相率進香”“建宮築路室”“購香市室”“一意修真”,導致“吏貪官橫、民不聊生、水旱無時、盜賊滋熾”。皇帝自以為聖明,以堯舜自詡,自號堯齋,海瑞卻說他“不及漢文帝遠甚”,比漢文帝都差遠了。還說他跟兩個兒子總也不見麵,這是薄於父子;以猜疑誹謗殺戮臣下,這是薄於君臣;盡住西苑不回宮,這是薄於夫婦,總之,這“三綱”上皇帝哪一點都不合格,“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早就引起了天下人的不滿。更為厲害的是,海瑞還說老百姓對皇帝不滿,挖苦他的年號是“嘉靖者,言家家皆淨而無財用也”,堪稱是民怨沸騰了。
皇帝本來就迷信,對祥瑞讖語之類的特別敏感,現在看到海瑞居然用他的年號來進行“惡毒攻擊”,還說得他君不君,父不父,夫不夫,簡直就一塌糊塗到不是東西,當即氣急敗壞,把海瑞的奏疏往地上一扔,對左右大喊:“快去抓住這個傢夥,別叫他跑了。”
這時,他身邊的一個太監說:“這個人向來傻氣,聽說他上奏章的時候就知道難免一死,已經買好了棺材,訣別了妻兒老小,在朝門等著判罪。他家裏僕人隨從都跑光了,這個人是不會跑的。”
皇帝聽罷一愣,他倒還沒有見過這樣的臣子,於是又把海瑞的奏章撿起來,細細地讀了起來,一邊讀,一邊嘆氣:“這個人想要做比幹,哼,朕還不是商紂王呢。”
其實明世宗心中也很矛盾。海瑞的奏章被“留中”,皇帝一個人生著悶氣,憤憤地罵海瑞為畜牲,經常因為一點小事責打身邊的宮女。宮女們暗地埋怨:“他被海瑞罵了,就拿咱們出氣。”但他內心卻不得不承認海瑞說得對。海瑞很快被抓了起來,可是怎麽定他的罪名卻讓審判官員大傷腦筋,翻遍整個《大明律》,也找不出一條關於“臣下罵皇帝”的規定,或許當年朱元璋在製定法律的時候根本就不會想到會有大臣這麽膽大包天,於是,他們隻好比照兒子罵父母,定罪為“大不敬”,判決為死刑,把審判結果上報給皇帝。皇帝對大臣一向暴虐,因上書而被他殺死的大臣也不計其數,但他現在卻難以作出決定,遲遲不給批覆。海瑞也因此大難不死,最後在皇帝死後得以出獄。
雖然罵得不留情麵,但海瑞對皇帝其實還是抱有希望的。在給皇帝的奏章結尾,他曾說天下治平並不是很困難的事,“此在陛下一振作間而已”,隻要“翻然悔悟”就能做到。但是,對於皇帝來說,即使能悔悟也還是太晚,多年服食“金丹”已經對他的身體造成了不可逆轉的損害,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十四日,一心修道的皇帝終於“屍解成仙”,功德圓滿了。他的兒子裕王朱載垕即位,是為明穆宗。
明神宗朱翊鈞
小皇帝下令抄“恩師”的家(1)
明穆宗隆慶六年(1572年)五月二十五日,病危的穆宗皇帝召集內閣大學士高拱、張居正、高儀入宮。此時,皇後陳氏、皇貴妃李氏和十歲的太子朱翊鈞已經在那裏了。穆宗抓住首輔高拱的手臨危託孤,又令司禮監太監馮保宣讀了給太子朱翊鈞的遺詔,以高拱、張居正、高儀為輔政大臣。第二天,隆慶皇帝死於幹清宮。六月初十,皇太子朱翊鈞正式即位,改元萬曆,是為明神宗。
昭陵明穆宗的遺詔中,囑咐小皇帝“要依三輔臣並司禮監輔導”,但首輔高拱和司禮監馮保的關係卻十分糟糕。高拱決定把馮保趕走,可他自己性格疏略,因為隨口說了一句“十歲的孩子如何治理天下”,反而讓馮保抓住了把柄,告訴李太後和皇帝,讓他告老還鄉去了。按照次序,張居正出任首輔,朝中的大權就落在了他手上。
張居正堪稱是明代第一流的政治家。他在位期間,主持清丈全國土地,改革賦役製度,推行一條鞭法,不但大大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也使國庫充盈,饒有餘裕。他又針對官場因循苟且的風氣,推行“考成法”,提高行政效率。此外,還採取了裁減冗吏、整頓學校,加強邊防等一係列措施。在他的大力整頓之下,明朝從武宗開始的衰頹之勢為之一變,開始出現了“中興氣象”。張居正也被明末的人讚譽為“救時宰相”。
張居正能取得這樣的成就,與他能取得皇帝絕對的信任是分不開的。
小皇帝即位的時候才十歲,作為首輔的張居正不但執掌朝政大事,也負有教育小皇帝的責任,身兼首輔與帝師二職。張居正對於國事殫精竭慮,在教導小皇帝上也是盡職盡責。他為皇帝安排了詳盡的視朝和講讀的日程表。大至朝廷用人之道,小至宮中的一些小節,都要細細地與皇帝說。小皇帝也非常聰穎,理解力很好。他本是個早慧的孩子,五歲的時候就開始接受正式的教育。他的父親穆宗皇帝一次在宮中騎馬,他看到了就勸諫父皇不要騎馬,恐怕萬一傷了聖體,會使百姓擔心。穆宗皇帝看到這麽小的孩子卻如此懂事,深受感動,從此更加喜愛他了。他小的時候,每次給生母李貴妃請安之後,都要去看望因生病而住在別宮的陳皇後,說:“娘娘寂寞,不可不往。”陳皇後也特別喜歡這個乖巧的孩子,一聽到他踢踢踏踏的腳步聲,就起來迎接,還時常拿出經書,逐段逐句問他,年僅六歲的他無不對答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