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
皇帝也瘋狂:歷史上的玩鬧皇帝 作者:陳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現在他作了皇帝,又有了張居正這樣的嚴師,自然更加刻苦,學習不斷進步。小皇帝對張居正十分尊敬,稱他為“元輔張先生”。一次張先生偶感腹痛,小皇帝就親手為他調製暖腹的湯藥。這樣親近的師生關係自然也會對張居正在處理朝政上有所幫助。當有人彈劾張居正作威作福,蒙蔽人主時,皇帝立刻毫不猶豫地予以嚴懲。萬曆五年(1577年),張居正的父親去世,按照禮製,張居正應該回鄉守孝三年,但他不願意放下手中的權力,使正在進行的改革中斷,便授意皇帝允許他“奪情”,繼續留在朝中處理政事。明朝的士大夫一向是把禮製看得很重,紛紛攻擊他“忘親貪位”,皇帝又一次表現出了對張先生的堅決支持,對那些上書之人大力打擊。到了萬曆十年(1582年)春,張先生重病,皇帝更是憂心如焚,除了召名醫、賞金銀、賜珍食之外,甚至為此落淚而吃不下飯。又給他加封“太師”銜,這是文臣中至高無上的官銜,明代從未有人在生前得到這個榮譽。還命令百官齋醮祈禱,以此來為張先生祈福。
可所有的這一切都不能挽回張居正的生命,他於六月二十日病逝。皇帝輟朝一天,給予他崇高的待遇:諡文忠,贈上柱國銜,蔭一子為尚寶司丞,賞喪銀五百兩,極具哀榮。
但是,剛剛過了兩年,皇帝就抄了張居正的家,他的長子張敬修因為不堪拷掠,自縊而死。家屬餓死十餘人,剩下的發配邊遠地方充軍,他八十歲的老母還是在首輔申時行的請求下才留有一所空宅和十頃田地。這樣的結果,恐怕是張居正生前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的吧。
為何皇帝的態度會有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或許正如後來海瑞所說的,張居正“工於謀國,拙於謀身”。小皇帝盡管是他的學生,但他畢竟是皇帝,雖然對老師恭恭敬敬,可在內心深處是不會忘記自己是至高無上的天子的。而張居正卻對這個皇帝學生十分嚴厲。一次小皇帝讀《論語》,把“色勃如也”,念成了“色背如也”。旁邊的張居正就厲聲說:“當讀勃!”把皇帝嚇了一大跳。或許張居正會覺得他這樣嚴格要求是在盡一個老師的責任,但卻在皇帝心中留下了怨恨的種子,一旦皇帝大權在握,這種怨恨就會加倍地釋放出來。
也許正像明人給張居正的評價“救時宰相”,張居正救得了一時,卻救不了一世。他的努力隻能使明朝的危亡得到暫時的緩解,卻終究逃不脫人亡政息的結局。等到後來張居正十年努力留下的家底被神宗弄得幹幹淨淨,國事日趨衰敗的時候,人們才想起了他的好處。天啟二年(1622年),明熹宗給張居正恢復原官,給予祭葬禮儀,張府房產沒有變賣的一併發還。崇禎二年(1629年),明思宗恢復了張居正的封號與名譽,給還他的後人官蔭與誥命。而提出這一建議的,恰恰是當年在“奪情”事件中因彈劾張居正而被打殘雙腿的禦史鄒元標。
張居正平反後,有人在他江陵的故宅題詩道:“恩怨盡時方論定,封疆危日見才難”。但在“封疆危日”才來的這種公正的評價實在是太晚了,已經對國家的危亡絲毫無補。這之後又過了十五年,明朝就滅亡了。
擁有天下卻還瘋狂斂財(1)
明神宗處理了張居正,開始親自執掌大權。但他不久就對朝政失去了興趣。萬曆十一年(1583年),皇帝以“偶有患病”為由,傳令暫免朝講數日。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以後,明神宗他不斷以有病為由,停止視朝和講讀。他的理由十分冠冕:生病。所以大臣們也沒有辦法,總不能不讓皇帝生病吧。但他雖然對朝政不感興趣,卻對一件事情毫不放鬆,那就是斂錢。史學家孟森曾評價這位皇帝為:“怠於臨政,勇於斂財”,“行政之事可無,斂財之事無奇不有”,“帝王之奇貪,從古無若帝者”。
有道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堂堂天子居然是個財迷,總有些讓人不可思議,於是就紛紛尋找原因。給張居正作傳記的朱東潤先生曾經從神宗皇帝父母的血統入手分析,認為朱元璋從貧民起家為皇帝,神宗的父親這一係就算是出身貧農;而他母親李太後也來自於平民家庭,是一個小農的女兒,則他母親這一係也算是小農。這樣貧農的後代,小農的外孫,恐怕就會帶點狹隘短視,所謂“小農意識”,對金銀財寶之類的便會看得格外重些。這或許也有點道理,但人總是複雜多變的,根據血統來確定一個人終身的性格行為,恐怕不會那麽準確。西晉的王戎,乃是竹林七賢之一,出身鼎鼎大名的魏晉高門琅玡王氏,但卻小氣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他家的李子生的好,怕別人買去得了種子,居然不嫌麻煩的把每顆李子都鑿了核再賣。由此可見,這血統什麽的實在靠不住。大明天子貪財的原因,還是要到別處去找。
或許這和當年張居正對他的管束有關。張居正教育
小皇帝,作為賢明的君主,要重視糧食蓄積,而不能把珠玉之類的
奢侈品看得太重,因為百姓靠糧食生活,而珠玉則飢不能食,寒不能衣。對於小皇帝逢年過節的花費和對宮裏人的賞賜,他也勸皇帝要竭力儉省,於是小皇帝給宮女們的賞賜從來都很寒酸。但是,在受過了這麽多正統的節儉教育之後,小皇帝終於開始不耐煩了,尤其當他麵對張居正的抄家清單時,更強烈地感受到了這位昔日老師的言行不一。哪怕是作為報復吧,都會讓他對錢財的愛好變得不一般起來。所以,他一查抄了馮保、張居正的家產,就讓太監張誠全部搬入宮中,歸自己支配。
可所有的這一切都不能挽回張居正的生命,他於六月二十日病逝。皇帝輟朝一天,給予他崇高的待遇:諡文忠,贈上柱國銜,蔭一子為尚寶司丞,賞喪銀五百兩,極具哀榮。
但是,剛剛過了兩年,皇帝就抄了張居正的家,他的長子張敬修因為不堪拷掠,自縊而死。家屬餓死十餘人,剩下的發配邊遠地方充軍,他八十歲的老母還是在首輔申時行的請求下才留有一所空宅和十頃田地。這樣的結果,恐怕是張居正生前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的吧。
為何皇帝的態度會有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或許正如後來海瑞所說的,張居正“工於謀國,拙於謀身”。小皇帝盡管是他的學生,但他畢竟是皇帝,雖然對老師恭恭敬敬,可在內心深處是不會忘記自己是至高無上的天子的。而張居正卻對這個皇帝學生十分嚴厲。一次小皇帝讀《論語》,把“色勃如也”,念成了“色背如也”。旁邊的張居正就厲聲說:“當讀勃!”把皇帝嚇了一大跳。或許張居正會覺得他這樣嚴格要求是在盡一個老師的責任,但卻在皇帝心中留下了怨恨的種子,一旦皇帝大權在握,這種怨恨就會加倍地釋放出來。
也許正像明人給張居正的評價“救時宰相”,張居正救得了一時,卻救不了一世。他的努力隻能使明朝的危亡得到暫時的緩解,卻終究逃不脫人亡政息的結局。等到後來張居正十年努力留下的家底被神宗弄得幹幹淨淨,國事日趨衰敗的時候,人們才想起了他的好處。天啟二年(1622年),明熹宗給張居正恢復原官,給予祭葬禮儀,張府房產沒有變賣的一併發還。崇禎二年(1629年),明思宗恢復了張居正的封號與名譽,給還他的後人官蔭與誥命。而提出這一建議的,恰恰是當年在“奪情”事件中因彈劾張居正而被打殘雙腿的禦史鄒元標。
張居正平反後,有人在他江陵的故宅題詩道:“恩怨盡時方論定,封疆危日見才難”。但在“封疆危日”才來的這種公正的評價實在是太晚了,已經對國家的危亡絲毫無補。這之後又過了十五年,明朝就滅亡了。
擁有天下卻還瘋狂斂財(1)
明神宗處理了張居正,開始親自執掌大權。但他不久就對朝政失去了興趣。萬曆十一年(1583年),皇帝以“偶有患病”為由,傳令暫免朝講數日。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以後,明神宗他不斷以有病為由,停止視朝和講讀。他的理由十分冠冕:生病。所以大臣們也沒有辦法,總不能不讓皇帝生病吧。但他雖然對朝政不感興趣,卻對一件事情毫不放鬆,那就是斂錢。史學家孟森曾評價這位皇帝為:“怠於臨政,勇於斂財”,“行政之事可無,斂財之事無奇不有”,“帝王之奇貪,從古無若帝者”。
有道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堂堂天子居然是個財迷,總有些讓人不可思議,於是就紛紛尋找原因。給張居正作傳記的朱東潤先生曾經從神宗皇帝父母的血統入手分析,認為朱元璋從貧民起家為皇帝,神宗的父親這一係就算是出身貧農;而他母親李太後也來自於平民家庭,是一個小農的女兒,則他母親這一係也算是小農。這樣貧農的後代,小農的外孫,恐怕就會帶點狹隘短視,所謂“小農意識”,對金銀財寶之類的便會看得格外重些。這或許也有點道理,但人總是複雜多變的,根據血統來確定一個人終身的性格行為,恐怕不會那麽準確。西晉的王戎,乃是竹林七賢之一,出身鼎鼎大名的魏晉高門琅玡王氏,但卻小氣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他家的李子生的好,怕別人買去得了種子,居然不嫌麻煩的把每顆李子都鑿了核再賣。由此可見,這血統什麽的實在靠不住。大明天子貪財的原因,還是要到別處去找。
或許這和當年張居正對他的管束有關。張居正教育
小皇帝,作為賢明的君主,要重視糧食蓄積,而不能把珠玉之類的
奢侈品看得太重,因為百姓靠糧食生活,而珠玉則飢不能食,寒不能衣。對於小皇帝逢年過節的花費和對宮裏人的賞賜,他也勸皇帝要竭力儉省,於是小皇帝給宮女們的賞賜從來都很寒酸。但是,在受過了這麽多正統的節儉教育之後,小皇帝終於開始不耐煩了,尤其當他麵對張居正的抄家清單時,更強烈地感受到了這位昔日老師的言行不一。哪怕是作為報復吧,都會讓他對錢財的愛好變得不一般起來。所以,他一查抄了馮保、張居正的家產,就讓太監張誠全部搬入宮中,歸自己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