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
皇帝也瘋狂:歷史上的玩鬧皇帝 作者:陳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既然把皇帝當作“門生”,那就要從小培養才好,這樣才利於控製;若是年紀太大,恐怕就不那麽聽“國老”們的話,所以宦官們就喜歡擁立小孩子作皇帝。懿宗皇帝本來有七個兒子,宦官們就趁他病重之際,想方設法地把那幾個大點的都殺掉了。於是,十二歲的
小皇帝唐僖宗即位,也成了這“門生天子”中的一員。
“門生天子”唐僖宗登基,知恩圖報,把擁立自己的兩個宦官劉行深和韓文約封為公爵。不過,最受他寵幸的,卻是宦官田令孜。
唐代的一個大宦官仇士良,曾經指點他的弟子們如何“調教”“門生天子”:“皇帝不能讓他閑著,要經常用美女歌舞和錦衣
美食來誘惑他,讓他沉醉其中,還得要日日變化花樣,這樣他就沒功夫想別的事了,那我們就可以放心大膽地去攬權了。同時盡量不讓他讀書,更不能給他接近書生的機會,否則他一旦從書裏得知前朝的滅亡的經驗,憂慮起國家的前途來,我們就要被疏遠斥責了。”田令孜雖然沒有親自在仇士良門下受教的機會,卻也算他的私淑弟子。他是四川人,本姓陳,唐懿宗時隨從義父田某進入內侍省為宦官,便改姓田。他是從小伺候唐僖宗的宦官,在李儇還是普王的時候就和他在一起。此人“頗知書,有謀略”,在加上身為宦官本身就擅長的觀顏察色,曲意奉承,飢則親手調食,寒則親手加衣,日則形影不離,夜則鼻息相聞,自然把小皇帝伺候得舒舒服服,一刻也離不了他,還親切地喚他為“阿父”,一即位就提拔田令孜為樞密使。於是田令孜憑藉著與皇帝的親近關係,運用各種手段排擠掉了有擁立之功的兩位神策軍統帥劉行深和韓文約,自己當上了左神策軍中尉,還安排了較易於自己控製的人做了右神策軍中尉。就這樣,田令孜控製了小皇帝身邊的所有力量,便把仇士良那一套辦法在他身上實踐起來,而且還會活學活用。他很懂得兒童心理學,知道小孩子喜歡吃零食,每次去覲見皇帝的時候,都帶去兩大盤糖果點心之類的好吃的,和小皇帝一起吃得不亦樂乎。一頓下去兩人感情增進不少,小皇帝對他更是充滿信任了。而且他每次與皇帝見麵,隻是說說前代宮廷的趣聞軼事,談談外朝百官的怪事醜聞,聊聊各地的景色風光,至於政事則是從不談的。他說:“聖人正是年輕,不宜為小事多耗精力,交給老奴辦就行了。”小皇帝樂得輕閑,更是聽之任之。於是,田令孜在朝廷內外就呼風喚雨、說一不二。
隻是這位“阿父”雖然職掌了朝廷大權,卻沒有治國的本領,為了滿足自己私慾,竟公然賣官鬻爵。而且明碼標價,無論什麽人,就是想當宰相、節度使、刺史等高級官職,隻要找到田令孜,也可以一步登天。他任命起官員來,不但不告訴那個“門生天子”小皇帝,甚至連例行公事的詔敕都一併省略了。有了這個門路,那些想當官的人自然趨之若鶩,通過田令孜當上宰相、節度使的人不計其數,而且形形色色,什麽樣人的都有。既有出身名門望族的宰相韋昭度,也有原是賣大餅的西川節度使陳敬瑄。其中一個叫李德權就更是有趣。這個人的父親是田令孜的親信,他二十多歲就跟隨在田令孜的身邊,深受田令孜的喜愛。於是文武百官多走他的門路來巴結田令孜。幾年之間,他就受賄成千上萬,還做到了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右僕射的高官。但等到田令孜失勢,樹倒猢猻散,李德權也就變得一無所有,後來竟淪落到沿途乞討為生。後來一個李姓餵馬老兵看他可憐,就認他做了幹侄子。那個老兵死後,他沒有別的出路,隻好繼承了老兵餵馬的工作,認識他的人都叫他“看馬李僕射”。原先的僕射隻有看馬的本事,可見田令孜任官完全是看關係與金錢,能力大小根本不予考慮。小皇帝把國事交給這麽個“阿父”,其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技藝高超的“馬球狀元”(1)
十二歲的李儇當了皇帝,他還是個小孩,哪裏懂什麽國家大事,就把國事統統交給“阿父”田令孜,自己大玩特玩去了。他嫌皇宮裏隻有他一個,沒人陪他玩,太寂寞,就經常跑到各王府去找跟他年齡差不多的王爺們去玩,在玩的過程中還學會了不少“本事”。要說他也挺聰明的,什麽騎射、劍槊、法算、音律,樣樣精通。就這法算一門,在當時就包括《孫子》、《周髀》、《五經算》、《綴術》、《緝古》等多門學科,唐僖宗既然能精通,可見他還頗有作數學家的天分。隻可惜,雖然他會了這麽多,對於自己的主業當皇帝,卻依然一竅不通。他還喜歡賭博,特別是鬥雞、賭鵝,多次讓地方官員舉薦專門玩鬥雞的人入宮陪他鬥雞,有不少人就因為善鬥雞而被封官。他還和那群小王爺們一起鬥鵝,一時間弄得鵝價飛漲,一隻竟能賣到五十萬錢。他也喜歡蹴鞠,練起蹴鞠來特別投入,甚至達到二三個時辰之久,有時連飯都忘了吃,急得身邊的太監侍女們團團轉。不過,在這眾多愛好之中,他最喜愛的,還是打馬球。
馬球是一項歷史悠久的運動,顧名思義,就是騎在馬上,持棍打球,以把球擊入球門為勝,因此也叫做擊鞠。其中的球僅如拳頭大小,是用質量輕而有韌性的木料製成的,中間挖空,外邊塗上顏色,一般呈紅色或彩繪。而打馬球的棍子叫做“球杖”或“鞠杖”,有木製的,也有藤製的,外邊裹以牛皮。據記載,打馬球這項運動最早出現在三國時期,但卻以唐代最為興盛,受到了各個階層的廣泛喜愛。尤其是大唐的天子,更是對這項運動情有獨鍾,還在皇宮專門為皇帝和顯貴們建有球場。唐玄宗李隆基就是一個馬球愛好者。在唐中宗的時候,吐蕃派使者到長安來迎接金城公主。中宗邀請吐蕃使者觀看馬球比賽,那個使者看到那些人球藝一般,就上前稟奏中宗,要與唐朝馬球隊比賽,中宗答應了他。結果,幾局下來,吐蕃使者都贏了,讓唐中宗灰溜溜的覺得很沒麵子。這時候,還是臨淄王的李隆基主動請戰,要和吐蕃使者比試比試。開賽之後,李隆基往來奔馳,如風回電激,揮動球杖,所向無敵,連連洞穿對手大門,並大獲全勝。那個吐蕃使者連連稱讚,說想不到王爺會有這麽好的球技。唐中宗也大喜,賞賜了優勝者。後來,李隆基當了皇帝,依然十分喜愛馬球運動,天寶六年,他已經六十二歲了,還想參加球賽,經別人勸阻,才坐在場外觀看。他還和寵愛的楊貴妃一起打馬球,宋人李公麟有一幅《明皇擊球圖卷》,就是畫的這個場景。除了唐玄宗,很多唐代的皇帝也喜歡馬球,如唐代章懷太子李賢的墓室裏,就有描畫打馬球的壁畫。算起來,在大唐300年間的22個皇帝中,就有18個是馬球運動的愛好者,不過,這之中的“狀元”,卻不能不推唐僖宗了。
小皇帝唐僖宗即位,也成了這“門生天子”中的一員。
“門生天子”唐僖宗登基,知恩圖報,把擁立自己的兩個宦官劉行深和韓文約封為公爵。不過,最受他寵幸的,卻是宦官田令孜。
唐代的一個大宦官仇士良,曾經指點他的弟子們如何“調教”“門生天子”:“皇帝不能讓他閑著,要經常用美女歌舞和錦衣
美食來誘惑他,讓他沉醉其中,還得要日日變化花樣,這樣他就沒功夫想別的事了,那我們就可以放心大膽地去攬權了。同時盡量不讓他讀書,更不能給他接近書生的機會,否則他一旦從書裏得知前朝的滅亡的經驗,憂慮起國家的前途來,我們就要被疏遠斥責了。”田令孜雖然沒有親自在仇士良門下受教的機會,卻也算他的私淑弟子。他是四川人,本姓陳,唐懿宗時隨從義父田某進入內侍省為宦官,便改姓田。他是從小伺候唐僖宗的宦官,在李儇還是普王的時候就和他在一起。此人“頗知書,有謀略”,在加上身為宦官本身就擅長的觀顏察色,曲意奉承,飢則親手調食,寒則親手加衣,日則形影不離,夜則鼻息相聞,自然把小皇帝伺候得舒舒服服,一刻也離不了他,還親切地喚他為“阿父”,一即位就提拔田令孜為樞密使。於是田令孜憑藉著與皇帝的親近關係,運用各種手段排擠掉了有擁立之功的兩位神策軍統帥劉行深和韓文約,自己當上了左神策軍中尉,還安排了較易於自己控製的人做了右神策軍中尉。就這樣,田令孜控製了小皇帝身邊的所有力量,便把仇士良那一套辦法在他身上實踐起來,而且還會活學活用。他很懂得兒童心理學,知道小孩子喜歡吃零食,每次去覲見皇帝的時候,都帶去兩大盤糖果點心之類的好吃的,和小皇帝一起吃得不亦樂乎。一頓下去兩人感情增進不少,小皇帝對他更是充滿信任了。而且他每次與皇帝見麵,隻是說說前代宮廷的趣聞軼事,談談外朝百官的怪事醜聞,聊聊各地的景色風光,至於政事則是從不談的。他說:“聖人正是年輕,不宜為小事多耗精力,交給老奴辦就行了。”小皇帝樂得輕閑,更是聽之任之。於是,田令孜在朝廷內外就呼風喚雨、說一不二。
隻是這位“阿父”雖然職掌了朝廷大權,卻沒有治國的本領,為了滿足自己私慾,竟公然賣官鬻爵。而且明碼標價,無論什麽人,就是想當宰相、節度使、刺史等高級官職,隻要找到田令孜,也可以一步登天。他任命起官員來,不但不告訴那個“門生天子”小皇帝,甚至連例行公事的詔敕都一併省略了。有了這個門路,那些想當官的人自然趨之若鶩,通過田令孜當上宰相、節度使的人不計其數,而且形形色色,什麽樣人的都有。既有出身名門望族的宰相韋昭度,也有原是賣大餅的西川節度使陳敬瑄。其中一個叫李德權就更是有趣。這個人的父親是田令孜的親信,他二十多歲就跟隨在田令孜的身邊,深受田令孜的喜愛。於是文武百官多走他的門路來巴結田令孜。幾年之間,他就受賄成千上萬,還做到了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右僕射的高官。但等到田令孜失勢,樹倒猢猻散,李德權也就變得一無所有,後來竟淪落到沿途乞討為生。後來一個李姓餵馬老兵看他可憐,就認他做了幹侄子。那個老兵死後,他沒有別的出路,隻好繼承了老兵餵馬的工作,認識他的人都叫他“看馬李僕射”。原先的僕射隻有看馬的本事,可見田令孜任官完全是看關係與金錢,能力大小根本不予考慮。小皇帝把國事交給這麽個“阿父”,其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技藝高超的“馬球狀元”(1)
十二歲的李儇當了皇帝,他還是個小孩,哪裏懂什麽國家大事,就把國事統統交給“阿父”田令孜,自己大玩特玩去了。他嫌皇宮裏隻有他一個,沒人陪他玩,太寂寞,就經常跑到各王府去找跟他年齡差不多的王爺們去玩,在玩的過程中還學會了不少“本事”。要說他也挺聰明的,什麽騎射、劍槊、法算、音律,樣樣精通。就這法算一門,在當時就包括《孫子》、《周髀》、《五經算》、《綴術》、《緝古》等多門學科,唐僖宗既然能精通,可見他還頗有作數學家的天分。隻可惜,雖然他會了這麽多,對於自己的主業當皇帝,卻依然一竅不通。他還喜歡賭博,特別是鬥雞、賭鵝,多次讓地方官員舉薦專門玩鬥雞的人入宮陪他鬥雞,有不少人就因為善鬥雞而被封官。他還和那群小王爺們一起鬥鵝,一時間弄得鵝價飛漲,一隻竟能賣到五十萬錢。他也喜歡蹴鞠,練起蹴鞠來特別投入,甚至達到二三個時辰之久,有時連飯都忘了吃,急得身邊的太監侍女們團團轉。不過,在這眾多愛好之中,他最喜愛的,還是打馬球。
馬球是一項歷史悠久的運動,顧名思義,就是騎在馬上,持棍打球,以把球擊入球門為勝,因此也叫做擊鞠。其中的球僅如拳頭大小,是用質量輕而有韌性的木料製成的,中間挖空,外邊塗上顏色,一般呈紅色或彩繪。而打馬球的棍子叫做“球杖”或“鞠杖”,有木製的,也有藤製的,外邊裹以牛皮。據記載,打馬球這項運動最早出現在三國時期,但卻以唐代最為興盛,受到了各個階層的廣泛喜愛。尤其是大唐的天子,更是對這項運動情有獨鍾,還在皇宮專門為皇帝和顯貴們建有球場。唐玄宗李隆基就是一個馬球愛好者。在唐中宗的時候,吐蕃派使者到長安來迎接金城公主。中宗邀請吐蕃使者觀看馬球比賽,那個使者看到那些人球藝一般,就上前稟奏中宗,要與唐朝馬球隊比賽,中宗答應了他。結果,幾局下來,吐蕃使者都贏了,讓唐中宗灰溜溜的覺得很沒麵子。這時候,還是臨淄王的李隆基主動請戰,要和吐蕃使者比試比試。開賽之後,李隆基往來奔馳,如風回電激,揮動球杖,所向無敵,連連洞穿對手大門,並大獲全勝。那個吐蕃使者連連稱讚,說想不到王爺會有這麽好的球技。唐中宗也大喜,賞賜了優勝者。後來,李隆基當了皇帝,依然十分喜愛馬球運動,天寶六年,他已經六十二歲了,還想參加球賽,經別人勸阻,才坐在場外觀看。他還和寵愛的楊貴妃一起打馬球,宋人李公麟有一幅《明皇擊球圖卷》,就是畫的這個場景。除了唐玄宗,很多唐代的皇帝也喜歡馬球,如唐代章懷太子李賢的墓室裏,就有描畫打馬球的壁畫。算起來,在大唐300年間的22個皇帝中,就有18個是馬球運動的愛好者,不過,這之中的“狀元”,卻不能不推唐僖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