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脂點江山:歷史上女人傳奇 作者:段戰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馬皇後自幼喪父母,被紅巾軍頭領郭子興收養。後來,朱元璋投奔郭子興的帳下,造反鬧革命。明史上說他長得“姿貌雄傑,奇骨貫頂。誌意廓然,人莫能測”。長得如何奇特,我們不得而知,反正是嚇了郭子興一跳,但一想這樣的人物在戰場上能“長自家威風,滅敵人誌氣”,遂收為親兵。後來,因朱元璋作戰勇敢,屢戰屢勝,郭子興認為其是個人才,便將閨女嫁給了他。
史書上說馬皇後“有智鑒,好書史”,這就說明她是個有才華的女知識分子。當年,在農民起義軍中,自然是個不可多得的“寶”。因此,朱元璋在部隊裏的花名冊、記帳單等簿籍,都交給馬皇後掌管。馬皇後是個很有責任心的革命好幹部,無論兵多荒、馬多亂,也未曾遺忘丟失。也許是朱元璋的仗打得太好,在軍中威望太高,於是導致別的部將嫉妒,他們在郭子興耳邊進些讒言,使得老郭對自己的幹女婿產生懷疑,準備將其“清洗”,純潔自己的革命隊伍。好在馬皇後知道,革命隊伍的政治思想工作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敵人能吹風,她也能。因此,她大做郭子興的老婆(也就是她的幹媽)的思想工作,耳邊風的工作卓有成效,郭子興和朱元璋終是“嫌隙得釋”,又和好如初了。
郭子興對馬皇後有養育之恩,而且視為己出。然而嫁出去的閨女就如潑出去的水,結婚後馬氏的心自然就偏到老公這一邊了。她和朱元璋一起鬧革命的時候,正碰上大欠之年,加上當時郭子興又懷疑朱元璋,正給他小鞋穿,故意欠其糧餉,不給吃飽。馬皇後心疼自己的老公,便偷偷從娘家偷來燒餅,帶給朱元璋吃。史書上說“後竊炊餅,懷以進,肉為焦”,想想看,為了讓自己老公吃到熱燒餅,竟不惜把皮肉燙壞,可見情有多切、愛有多深了。一個女人愛起男人來,常常會閃耀出母性的光輝,止不住的嗬護之情往往讓人動容。除了從娘家偷燒餅,她還想盡辦法積攢些幹糧肉脯給朱元璋吃,而自己卻常常餓得睡不著覺。
除此之外,馬皇後還善於利用自己“領袖夫人”的身份,把革命隊伍的婦女工作抓得有模有樣。當年,朱元璋攻克南京後,因為周邊是陳友諒、張士誠兩個軍閥,天天都打仗,馬皇後就親自帶領一幫婦女縫衣服、做鞋襪,做支軍模範,為前線戰士們提供軍需。朱元璋率師親征,為鼓勵士氣,她還將後宮的金銀財寶、綢緞絲帛全拿出來犒勞將士。
值得一提的是,馬皇後對戰爭的本質有著深刻的認識,曾不斷提示夫君,定天下要以德服人,而非“殺人為本”。她說得很有道理,朱元璋覺得也是。當然,定了天下後,功臣就不算“人”了,所以想打屁股就打屁股,想砍頭就砍頭,這自然又是另一回事。
這些事情給朱元璋留下很深的印象。後來,他做了皇帝,不忘夫妻患難之情,將馬皇後扶上正位,還經常在大臣麵前回憶往事,說那一段崢嶸歲月可與漢光武帝劉秀未成事時與部下在河北饒陽滹沱河畔蕪蔞亭吃麥飯、喝豆粥的典故相比,並誇讚馬皇後的賢德可與唐太宗的長孫皇後相媲美。後來他把這些話講給馬皇後聽,馬皇後趁機委婉進諫,勸他善待大臣。她說:“我聽說夫婦互相扶助比較容易,君臣互相扶助就難了。陛下既然能不忘與我共同度過的貧賤歲月,但願也能不忘與您的臣下共同度過的艱難歲月。況且我又怎敢與長孫皇後相比呢?”
後宮楷模好學典範
馬皇後做了第一夫人後,特別勤於內治。她積極發揮女知識分子的特點,在內宮的治理工作上“講求古訓”,並注意借鑑前朝的經驗。她覺得宋朝有許多賢惠的皇後,便命女史摘錄她們的家法,經常翻閱查看。有人說,宋朝的皇後太過仁厚了吧?馬皇後反問道:“過於仁厚有何不好?總要比刻薄好吧?”
又有一天,她問女史道:“漢朝的竇太後為什麽那麽喜歡黃老之學呢?”女史說:“清淨無為為本。若絕仁棄義,民復教慈,是其教矣。”馬皇後據此嘆道:“孝慈即仁義也,詎有絕仁義而為孝慈者哉?”其實馬皇後大談仁義之道,是別有用心的。因為她深知她丈夫稟性嚴峻,剛愎自用,當了皇帝以後一直疑神疑鬼,對大臣總是刻薄寡恩,完全不把人命當一回事,所以她期望以這樣的方式提醒丈夫要寬待臣民。
朱元璋脾氣很壞,在朝廷常常拿大臣撒氣。回到後宮,也常看這個不順眼,看那個不順眼。每當老朱發飆的時候,馬皇後也會裝作發怒的樣子,然後命令將其移交司法機關處理。事後朱元璋問老婆為什麽要這樣做?馬皇後意味深長地說:“皇帝不能因為自己一時高興或生氣就給人獎賞或懲罰。當陛下生氣的時候,恐怕會給予過重的懲罰。把他們交給司法機關,就能做出公正的判決了。陛下今後要定某人的罪,還是應該移交司法機關的。”
當然,馬皇後也深知行動是最好的榜樣。她把仁厚道德總結成一個字,那就是愛。為了讓丈夫明白什麽叫愛,她做了許多細緻有效的感
化工作。她愛自己的老公。她深知要溫暖一個男人的心,首先應溫暖他的胃。因此關於領袖的飲食問題,她一直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每次都要親自去禦膳房“躬自省視”。她也愛別人的孩子。馬皇後克服了女人的嫉妒心,對於妃嬪宮人,如有因被皇帝寵愛而生下孩子的,她都非常厚待,並“命婦入朝,待之如家人禮之”。她還愛天下的百姓。這方麵,馬皇後主要是在勤儉持家方麵狠下工夫、大做文章。她以身作則,平常穿的衣服,洗了又洗,早已破舊不堪,也不願換新的。後來聽了元世祖的察必皇後煮弓弦織帛衣的故事,大受啟發,又撿起年輕時的手藝,命人在後宮架起織布機,親自織些綢衣料、緞被麵什麽的,然後以皇家獻愛心的名義賜給那些年紀大的孤寡老人。而剩餘的布料,馬皇後則裁成衣裳,賜給王妃公主,讓她們知道“天桑艱難”,老百姓不容易。
史書上說馬皇後“有智鑒,好書史”,這就說明她是個有才華的女知識分子。當年,在農民起義軍中,自然是個不可多得的“寶”。因此,朱元璋在部隊裏的花名冊、記帳單等簿籍,都交給馬皇後掌管。馬皇後是個很有責任心的革命好幹部,無論兵多荒、馬多亂,也未曾遺忘丟失。也許是朱元璋的仗打得太好,在軍中威望太高,於是導致別的部將嫉妒,他們在郭子興耳邊進些讒言,使得老郭對自己的幹女婿產生懷疑,準備將其“清洗”,純潔自己的革命隊伍。好在馬皇後知道,革命隊伍的政治思想工作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敵人能吹風,她也能。因此,她大做郭子興的老婆(也就是她的幹媽)的思想工作,耳邊風的工作卓有成效,郭子興和朱元璋終是“嫌隙得釋”,又和好如初了。
郭子興對馬皇後有養育之恩,而且視為己出。然而嫁出去的閨女就如潑出去的水,結婚後馬氏的心自然就偏到老公這一邊了。她和朱元璋一起鬧革命的時候,正碰上大欠之年,加上當時郭子興又懷疑朱元璋,正給他小鞋穿,故意欠其糧餉,不給吃飽。馬皇後心疼自己的老公,便偷偷從娘家偷來燒餅,帶給朱元璋吃。史書上說“後竊炊餅,懷以進,肉為焦”,想想看,為了讓自己老公吃到熱燒餅,竟不惜把皮肉燙壞,可見情有多切、愛有多深了。一個女人愛起男人來,常常會閃耀出母性的光輝,止不住的嗬護之情往往讓人動容。除了從娘家偷燒餅,她還想盡辦法積攢些幹糧肉脯給朱元璋吃,而自己卻常常餓得睡不著覺。
除此之外,馬皇後還善於利用自己“領袖夫人”的身份,把革命隊伍的婦女工作抓得有模有樣。當年,朱元璋攻克南京後,因為周邊是陳友諒、張士誠兩個軍閥,天天都打仗,馬皇後就親自帶領一幫婦女縫衣服、做鞋襪,做支軍模範,為前線戰士們提供軍需。朱元璋率師親征,為鼓勵士氣,她還將後宮的金銀財寶、綢緞絲帛全拿出來犒勞將士。
值得一提的是,馬皇後對戰爭的本質有著深刻的認識,曾不斷提示夫君,定天下要以德服人,而非“殺人為本”。她說得很有道理,朱元璋覺得也是。當然,定了天下後,功臣就不算“人”了,所以想打屁股就打屁股,想砍頭就砍頭,這自然又是另一回事。
這些事情給朱元璋留下很深的印象。後來,他做了皇帝,不忘夫妻患難之情,將馬皇後扶上正位,還經常在大臣麵前回憶往事,說那一段崢嶸歲月可與漢光武帝劉秀未成事時與部下在河北饒陽滹沱河畔蕪蔞亭吃麥飯、喝豆粥的典故相比,並誇讚馬皇後的賢德可與唐太宗的長孫皇後相媲美。後來他把這些話講給馬皇後聽,馬皇後趁機委婉進諫,勸他善待大臣。她說:“我聽說夫婦互相扶助比較容易,君臣互相扶助就難了。陛下既然能不忘與我共同度過的貧賤歲月,但願也能不忘與您的臣下共同度過的艱難歲月。況且我又怎敢與長孫皇後相比呢?”
後宮楷模好學典範
馬皇後做了第一夫人後,特別勤於內治。她積極發揮女知識分子的特點,在內宮的治理工作上“講求古訓”,並注意借鑑前朝的經驗。她覺得宋朝有許多賢惠的皇後,便命女史摘錄她們的家法,經常翻閱查看。有人說,宋朝的皇後太過仁厚了吧?馬皇後反問道:“過於仁厚有何不好?總要比刻薄好吧?”
又有一天,她問女史道:“漢朝的竇太後為什麽那麽喜歡黃老之學呢?”女史說:“清淨無為為本。若絕仁棄義,民復教慈,是其教矣。”馬皇後據此嘆道:“孝慈即仁義也,詎有絕仁義而為孝慈者哉?”其實馬皇後大談仁義之道,是別有用心的。因為她深知她丈夫稟性嚴峻,剛愎自用,當了皇帝以後一直疑神疑鬼,對大臣總是刻薄寡恩,完全不把人命當一回事,所以她期望以這樣的方式提醒丈夫要寬待臣民。
朱元璋脾氣很壞,在朝廷常常拿大臣撒氣。回到後宮,也常看這個不順眼,看那個不順眼。每當老朱發飆的時候,馬皇後也會裝作發怒的樣子,然後命令將其移交司法機關處理。事後朱元璋問老婆為什麽要這樣做?馬皇後意味深長地說:“皇帝不能因為自己一時高興或生氣就給人獎賞或懲罰。當陛下生氣的時候,恐怕會給予過重的懲罰。把他們交給司法機關,就能做出公正的判決了。陛下今後要定某人的罪,還是應該移交司法機關的。”
當然,馬皇後也深知行動是最好的榜樣。她把仁厚道德總結成一個字,那就是愛。為了讓丈夫明白什麽叫愛,她做了許多細緻有效的感
化工作。她愛自己的老公。她深知要溫暖一個男人的心,首先應溫暖他的胃。因此關於領袖的飲食問題,她一直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每次都要親自去禦膳房“躬自省視”。她也愛別人的孩子。馬皇後克服了女人的嫉妒心,對於妃嬪宮人,如有因被皇帝寵愛而生下孩子的,她都非常厚待,並“命婦入朝,待之如家人禮之”。她還愛天下的百姓。這方麵,馬皇後主要是在勤儉持家方麵狠下工夫、大做文章。她以身作則,平常穿的衣服,洗了又洗,早已破舊不堪,也不願換新的。後來聽了元世祖的察必皇後煮弓弦織帛衣的故事,大受啟發,又撿起年輕時的手藝,命人在後宮架起織布機,親自織些綢衣料、緞被麵什麽的,然後以皇家獻愛心的名義賜給那些年紀大的孤寡老人。而剩餘的布料,馬皇後則裁成衣裳,賜給王妃公主,讓她們知道“天桑艱難”,老百姓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