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
脂點江山:歷史上女人傳奇 作者:段戰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樣的好皇後,自然得到大家的愛戴。便是如朱元璋這樣本性酷烈的人,對於馬皇後也是一往情深,在她死後痛哭不已,並不再立皇後。後宮的宮女們更是念她的好,曾作歌以示紀念,歌曰:“我後聖慈,化行家邦。撫我育我,懷德難忘。懷德難忘,於萬斯年。毖彼下泉,悠悠蒼天。”
仁慈微諫教化老公
朱元璋曾這樣誇獎馬皇後:“家之良妻,猶國之良相!”這話一點不假。馬皇後的偉大之處,便是不怕朱元璋的壞脾氣,並敢理直氣壯地吹耳邊風。眾所周知,朱元璋不喜歡女人幹政,他認為“後妃雖母儀天下,然不可使幹政事”,因為“寵之太過,則驕恣犯分,上下失序”,因此還特地命人纂述《女誡》,以示警誡。但馬皇後是個例外。
有一次,馬皇後問朱元璋道:“如今天下老百姓安居樂業了嗎?”朱元璋不高興地回答:“這不是你應該問的。”馬皇後振振有詞地回敬道:“陛下是天下之父,妾辱為天下之母,那麽子民們的安康,為何不能問?”也許正是馬皇後文化水平高,說得又在理,所以朱元璋對她的話大多聽從。
朱元璋脾氣很壞,在殿前開國務辦公會議,動不動就會暴跳如雷,大發脾氣。而發起脾氣來,別人常要掉腦袋。他太過剛愎自用,許多事情不調查,也不研究,盛怒之下就會大開殺戒。馬皇後雖然做了不少教化工作,可就是感化不了他。他是皇帝,可以為所欲為,從不改變他的思考方法和處事原則。對此,馬皇後隻能盡最大努力,想著辦法勸他。好在馬皇後的話他還能聽入耳,因此也救了不少性命。
有一次,一名叫郭景祥的封疆大吏鎮守和州,有人揭發說郭景祥的兒子手持長槍要殺父親。朱元璋大怒,當場表示要處死這個逆子。馬皇後說:“郭景祥隻有一個兒子,傳言也許不可靠,殺了他的兒子恐怕就斷了郭景祥的後代了。”後來朱元璋派人調查,果然是謠言。
還有一次,大學士宋濂因為孫慎一案受到牽連。逮捕入獄後,按案情嚴重程度當斬。皇後聞其賢,不忍讓他這樣無辜死去,便對皇帝說:“老百姓家都知道為子孫而寬待老師,以求禮教有始有終,你是天子,豈能沒有這樣的見識和肚量?何況宋濂年紀一大把了,退休在家,肯定是不知情的。”朱元璋正在氣頭上,不聽。過了一會兒,皇後伺候他用餐,但不上酒肉。皇帝問何故。馬皇後說:“我是為宋先生做福事呀。”皇帝聽了心裏一動,惻隱之心頓生,放下筷子飯都不吃了。第二天終於想通了,赦免了宋濂,將其安置到茂州。
另一個關於馬皇後賢德的有名故事,與安徽的大商人沈萬三有關。當時,沈萬三富可敵國,有“財神爺”之稱。朱元璋看他有錢,就想詐他一筆,讓他為建造南京城牆出點銀子。沈萬三財大氣粗,竟把城牆工程費用的三分之一包下來。後來,沈萬三意猶未盡,或是想拍朱皇帝的馬屁,又主動提出為朝廷犒軍。沒想到馬屁拍到馬腿上,朱元璋一聽大怒:“小小匹夫竟想犒勞天子的軍隊,賊心不小,亂民呀,該殺!”馬皇後覺得不妥,一個勢利商人,隻是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罷了,罪不至死。所以就勸道:“妾聞法者,誅不法也,非以誅不祥。民富敵國,民自不祥。不祥之民,天將災之,陛下何誅焉!”皇帝一聽,有理,便改變想法,把這個倒黴的商人發配到山高水遠的雲南去了。
馬皇後身為女知識分子,除了仁慈寬厚之外,還有更深刻的一麵。明朝將領攻克了元朝的首都後,把繳獲的金寶美玉送回南京。朱元璋看到這些寶物喜形於色,馬皇後卻在一邊潑涼水:“元朝有這些財寶卻不能保住國家,我想,大概真正的帝王們另有其他寶物吧?”朱元璋一愣,沉思片刻,說:“我懂了,皇後的意思是人才是寶。”馬皇後接著說:“陛下說得對。
我與陛下從貧賤出身而能有今天,我常擔心驕橫縱恣由奢侈而生,國家危亡皆細小之處而起,所以希望廣召人才以共同治理天下。”馬皇後接著又說:“法屢更必弊,法弊則奸生;民數擾必困,民困則亂生。”皇帝一聽,真是至理名言呀,馬上叫來女史錄入史冊。
在她生命的最後關頭,她還是進諫不止。洪武十五年(1382年)八月,馬皇後得了重病,臥床不起。皇後知道朱元璋的壞脾氣,害怕治不好而連累醫生,竟堅持不肯服藥。彌留之際,朱元璋問她還有什麽話講。她說:“願陛下求賢納諫,慎終如始,子孫皆賢,臣民得所而已。”
史書上還說,馬皇後出殯那天,南京百姓幾乎傾城而出,自發為她送葬。時值盛夏,史載那天忽然電閃雷鳴,下了一場瓢潑大雨,那扶老攜幼的萬千百姓在大雨中慟哭,竟然沒有一個回家躲雨的。
然而,自從馬皇後死了以後,朱元璋愈加孤獨,脾氣也越來越暴躁,打大臣的屁股更頻繁了,大臣們的腦袋也更容易掉了。那些倒黴的大臣宮女妃嬪,恐怕比朱元璋更加想念馬皇後。
馬氏作為一個平凡女子,生在亂世,有膽有識,在艱難逆境中幫助朱元璋成就大業;在大富大貴時,不奢不驕,始終不忘民間疾苦,不改勤儉本色,並用自己的言行來規勸、影響皇帝朱元璋,做出極不平凡的業績。馬皇後對後世影響極大,明、清諸後乃至命婦民婦皆以其為楷模,爭相仿效。
仁慈微諫教化老公
朱元璋曾這樣誇獎馬皇後:“家之良妻,猶國之良相!”這話一點不假。馬皇後的偉大之處,便是不怕朱元璋的壞脾氣,並敢理直氣壯地吹耳邊風。眾所周知,朱元璋不喜歡女人幹政,他認為“後妃雖母儀天下,然不可使幹政事”,因為“寵之太過,則驕恣犯分,上下失序”,因此還特地命人纂述《女誡》,以示警誡。但馬皇後是個例外。
有一次,馬皇後問朱元璋道:“如今天下老百姓安居樂業了嗎?”朱元璋不高興地回答:“這不是你應該問的。”馬皇後振振有詞地回敬道:“陛下是天下之父,妾辱為天下之母,那麽子民們的安康,為何不能問?”也許正是馬皇後文化水平高,說得又在理,所以朱元璋對她的話大多聽從。
朱元璋脾氣很壞,在殿前開國務辦公會議,動不動就會暴跳如雷,大發脾氣。而發起脾氣來,別人常要掉腦袋。他太過剛愎自用,許多事情不調查,也不研究,盛怒之下就會大開殺戒。馬皇後雖然做了不少教化工作,可就是感化不了他。他是皇帝,可以為所欲為,從不改變他的思考方法和處事原則。對此,馬皇後隻能盡最大努力,想著辦法勸他。好在馬皇後的話他還能聽入耳,因此也救了不少性命。
有一次,一名叫郭景祥的封疆大吏鎮守和州,有人揭發說郭景祥的兒子手持長槍要殺父親。朱元璋大怒,當場表示要處死這個逆子。馬皇後說:“郭景祥隻有一個兒子,傳言也許不可靠,殺了他的兒子恐怕就斷了郭景祥的後代了。”後來朱元璋派人調查,果然是謠言。
還有一次,大學士宋濂因為孫慎一案受到牽連。逮捕入獄後,按案情嚴重程度當斬。皇後聞其賢,不忍讓他這樣無辜死去,便對皇帝說:“老百姓家都知道為子孫而寬待老師,以求禮教有始有終,你是天子,豈能沒有這樣的見識和肚量?何況宋濂年紀一大把了,退休在家,肯定是不知情的。”朱元璋正在氣頭上,不聽。過了一會兒,皇後伺候他用餐,但不上酒肉。皇帝問何故。馬皇後說:“我是為宋先生做福事呀。”皇帝聽了心裏一動,惻隱之心頓生,放下筷子飯都不吃了。第二天終於想通了,赦免了宋濂,將其安置到茂州。
另一個關於馬皇後賢德的有名故事,與安徽的大商人沈萬三有關。當時,沈萬三富可敵國,有“財神爺”之稱。朱元璋看他有錢,就想詐他一筆,讓他為建造南京城牆出點銀子。沈萬三財大氣粗,竟把城牆工程費用的三分之一包下來。後來,沈萬三意猶未盡,或是想拍朱皇帝的馬屁,又主動提出為朝廷犒軍。沒想到馬屁拍到馬腿上,朱元璋一聽大怒:“小小匹夫竟想犒勞天子的軍隊,賊心不小,亂民呀,該殺!”馬皇後覺得不妥,一個勢利商人,隻是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罷了,罪不至死。所以就勸道:“妾聞法者,誅不法也,非以誅不祥。民富敵國,民自不祥。不祥之民,天將災之,陛下何誅焉!”皇帝一聽,有理,便改變想法,把這個倒黴的商人發配到山高水遠的雲南去了。
馬皇後身為女知識分子,除了仁慈寬厚之外,還有更深刻的一麵。明朝將領攻克了元朝的首都後,把繳獲的金寶美玉送回南京。朱元璋看到這些寶物喜形於色,馬皇後卻在一邊潑涼水:“元朝有這些財寶卻不能保住國家,我想,大概真正的帝王們另有其他寶物吧?”朱元璋一愣,沉思片刻,說:“我懂了,皇後的意思是人才是寶。”馬皇後接著說:“陛下說得對。
我與陛下從貧賤出身而能有今天,我常擔心驕橫縱恣由奢侈而生,國家危亡皆細小之處而起,所以希望廣召人才以共同治理天下。”馬皇後接著又說:“法屢更必弊,法弊則奸生;民數擾必困,民困則亂生。”皇帝一聽,真是至理名言呀,馬上叫來女史錄入史冊。
在她生命的最後關頭,她還是進諫不止。洪武十五年(1382年)八月,馬皇後得了重病,臥床不起。皇後知道朱元璋的壞脾氣,害怕治不好而連累醫生,竟堅持不肯服藥。彌留之際,朱元璋問她還有什麽話講。她說:“願陛下求賢納諫,慎終如始,子孫皆賢,臣民得所而已。”
史書上還說,馬皇後出殯那天,南京百姓幾乎傾城而出,自發為她送葬。時值盛夏,史載那天忽然電閃雷鳴,下了一場瓢潑大雨,那扶老攜幼的萬千百姓在大雨中慟哭,竟然沒有一個回家躲雨的。
然而,自從馬皇後死了以後,朱元璋愈加孤獨,脾氣也越來越暴躁,打大臣的屁股更頻繁了,大臣們的腦袋也更容易掉了。那些倒黴的大臣宮女妃嬪,恐怕比朱元璋更加想念馬皇後。
馬氏作為一個平凡女子,生在亂世,有膽有識,在艱難逆境中幫助朱元璋成就大業;在大富大貴時,不奢不驕,始終不忘民間疾苦,不改勤儉本色,並用自己的言行來規勸、影響皇帝朱元璋,做出極不平凡的業績。馬皇後對後世影響極大,明、清諸後乃至命婦民婦皆以其為楷模,爭相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