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
脂點江山:歷史上女人傳奇 作者:段戰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於讀書人來講,談古論今是他們的強項和偏好,因此對於這位女皇帝就有著更多的討論和看法。許多人看不慣武氏“以女統男”,想不通世道“以男事女”,於是便恨恨地罵,如宋時的孫甫曾在《唐史論斷》中罵武氏“恣行兇虐,毒流內外”,
明末王夫之罵得更甚,說武氏是“嗜殺之淫嫗”,有“滔天之惡”,還說“鬼神不容,臣民共怨”,真恨不得穿越時空,拔劍殺了她。到了清代,讀書人火氣更盛,簡直就是沒有風度的潑罵了:罵武氏是“匹婦”,指責她所犯的罪孽“真千古未有之忍也”。在清人所編《綱鑑合編》、《通鑑禦批輯覽》之類的史書裏,無不充斥著類似攻擊、漫罵的言辭。
當然,也有心平氣和、持讚賞意見的。南宋文學家洪邁就認為武則天“使其生為男子”便可比漢武帝。明代思想家李贄更是讚不絕口:“試觀近古之王,有知人如武氏者乎?亦有專以愛養人才為心,安民為念如武氏者乎?”清末大儒王闓運則嘆道: “武氏以一婦人而賦雄才,非易唐為周,固不足以伸其氣”。
在她與高宗合葬的幹陵前,有她授意立放的無字碑。她的本意,也許就是千秋功過任人評說吧。史官有史官的看法,讀書人有讀書人的態度,而老百姓也自有他們的觀點。譬如在民間,幹陵被稱作姑婆陵,老百姓津津樂道的也是這位女皇帝,而不記得陵裏還有一位姓李的高宗皇帝。無字碑上還留有一首明代的題詩:“幹陵鬆柏遭兵燹,滿野牛羊春草齊。唯有幹人懷舊德,年年麥飯祀昭儀。”誰讓老百姓過好日子,老百姓就記得誰。他們心裏的這桿秤,倒是比史官的筆、文人的嘴要公平許多。
她是中國歷代有影響的美人當中,最不像女人的一個。她一生的追求,都超越了女性生理和心理的局限。她要的就是一種與男性絕對平等的權力和可能。她以她的智慧和手腕,實現了她的目標,成為中國歷史上的唯一。對她,隻有無言的敬重,外加一點悵然的感嘆。
美人地理
武則天廟位於山西省文水縣城北五公裏處的南徐村北麵。它西傍呂梁山,東靠文峪河,是一處山清水秀的名勝地。中軸線上從北到南有正殿、樂樓、雕像、山門;兩翼建築有偏殿、配殿、碑廊、魚池、回音亭等三十多間殿宇,占地麵積約26000平方米。
幹陵幹陵位於西安西85公裏的幹縣梁山上,是唐高宗李治與女皇帝武則天的合葬墓,以山為陵,海拔1049米,呈圓錐形,規模宏大,氣勢雄偉,是唐陵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座,陵園麵積240萬平方米。
“脂”點江山 第三部分
楊玉環:簡單純粹的女人(1)
楊玉環(719—756),號太真,蒲州永樂人,唐玄宗李隆基的貴妃。楊氏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開元二十二載(734年)她被冊立為李瑁的妃子,後又受令出家,天寶四載(745年),楊氏正式被玄宗冊封為貴妃。天寶十五載(755年),安祿山發動叛亂,玄宗西逃四川,楊氏在馬嵬驛死於亂軍之中。
這位以胖為美的楊貴妃,是最簡單的美人、最幸福的美人,也是最令人感慨的美人。
她真叫玉環嗎?
大名鼎鼎的楊貴妃,芳名是什麽?這是個有趣的問題。
《舊唐書》與《新唐書》裏沒寫,《資治通鑑》裏也沒有明確記載,《長恨歌傳》隻說她是“楊玄琰女”。唐大中九年(855年),也就是楊貴妃死後大約100年,鄭處誨編撰的《明皇雜錄》裏才第一次提及:“楊貴妃小字玉環”。後人沿用至今。對此,有一種不同的說法,鄭嵎的《津陽門詩注》裏說:“玉奴,太真小字也”。鄭處誨和鄭嵎都是唐人,生活年代也差不多,而且都是進士出身,所以他們的說法都有可信的理由。當然,也可能這兩個名字都屬楊美人,一個是真名,一個是暱稱。
管楊貴妃叫什麽,那個叫李隆基的老男人都喜歡。說他是老男人,一點不假,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兩人第一次見麵時,楊氏才22歲,而他已經56歲了。老是老點,可他是皇帝,所以能夠為所欲為。他不但不管她叫什麽,而且也不管她嫁沒嫁人,甚至都不考慮她嫁的是自己的兒子,隻要他喜歡,便一定要奪過來。
唐玄宗看上楊玉環時,她已經嫁給壽王李瑁差不多五了。唐時宮廷“胡風”盛行,老子搶兒子的媳婦,好像也不算稀罕事,“愛情麵前人人平等”嘛,所以也沒有衛道士哭鬧著向皇上諫勸什麽“人倫之理”。但這畢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為了給天下人一個交代,唐玄宗還是做了一些檯麵上的工作。譬如先是打著孝順的旗號,下詔令她出家做女道士,說是要為自己的母親竇太後薦福,並賜道號“太真”,讓楊玉環搬出壽王府,住太真宮。這樣做也是為避人耳目,方便他們偷情。好不容易熬過五年,玄宗先是很正經地盡了一把“父親之責”,為壽王李瑁娶韋昭訓的女兒為妃,緊接著就迫不及待地將楊氏迎回宮裏,並正式冊封為貴妃。楊玉環不僅長得漂亮,歌舞俱佳,而且很是聰明,善解人意,簡直就是皇上的貼心“小棉襖”,玄宗自然極為喜歡。不久,楊玉環便專寵後宮,使得“六宮粉黛無顏色”,當時宮中稱她為娘子,一切待遇(儀體規製)也都是皇後級別。
明末王夫之罵得更甚,說武氏是“嗜殺之淫嫗”,有“滔天之惡”,還說“鬼神不容,臣民共怨”,真恨不得穿越時空,拔劍殺了她。到了清代,讀書人火氣更盛,簡直就是沒有風度的潑罵了:罵武氏是“匹婦”,指責她所犯的罪孽“真千古未有之忍也”。在清人所編《綱鑑合編》、《通鑑禦批輯覽》之類的史書裏,無不充斥著類似攻擊、漫罵的言辭。
當然,也有心平氣和、持讚賞意見的。南宋文學家洪邁就認為武則天“使其生為男子”便可比漢武帝。明代思想家李贄更是讚不絕口:“試觀近古之王,有知人如武氏者乎?亦有專以愛養人才為心,安民為念如武氏者乎?”清末大儒王闓運則嘆道: “武氏以一婦人而賦雄才,非易唐為周,固不足以伸其氣”。
在她與高宗合葬的幹陵前,有她授意立放的無字碑。她的本意,也許就是千秋功過任人評說吧。史官有史官的看法,讀書人有讀書人的態度,而老百姓也自有他們的觀點。譬如在民間,幹陵被稱作姑婆陵,老百姓津津樂道的也是這位女皇帝,而不記得陵裏還有一位姓李的高宗皇帝。無字碑上還留有一首明代的題詩:“幹陵鬆柏遭兵燹,滿野牛羊春草齊。唯有幹人懷舊德,年年麥飯祀昭儀。”誰讓老百姓過好日子,老百姓就記得誰。他們心裏的這桿秤,倒是比史官的筆、文人的嘴要公平許多。
她是中國歷代有影響的美人當中,最不像女人的一個。她一生的追求,都超越了女性生理和心理的局限。她要的就是一種與男性絕對平等的權力和可能。她以她的智慧和手腕,實現了她的目標,成為中國歷史上的唯一。對她,隻有無言的敬重,外加一點悵然的感嘆。
美人地理
武則天廟位於山西省文水縣城北五公裏處的南徐村北麵。它西傍呂梁山,東靠文峪河,是一處山清水秀的名勝地。中軸線上從北到南有正殿、樂樓、雕像、山門;兩翼建築有偏殿、配殿、碑廊、魚池、回音亭等三十多間殿宇,占地麵積約26000平方米。
幹陵幹陵位於西安西85公裏的幹縣梁山上,是唐高宗李治與女皇帝武則天的合葬墓,以山為陵,海拔1049米,呈圓錐形,規模宏大,氣勢雄偉,是唐陵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座,陵園麵積240萬平方米。
“脂”點江山 第三部分
楊玉環:簡單純粹的女人(1)
楊玉環(719—756),號太真,蒲州永樂人,唐玄宗李隆基的貴妃。楊氏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開元二十二載(734年)她被冊立為李瑁的妃子,後又受令出家,天寶四載(745年),楊氏正式被玄宗冊封為貴妃。天寶十五載(755年),安祿山發動叛亂,玄宗西逃四川,楊氏在馬嵬驛死於亂軍之中。
這位以胖為美的楊貴妃,是最簡單的美人、最幸福的美人,也是最令人感慨的美人。
她真叫玉環嗎?
大名鼎鼎的楊貴妃,芳名是什麽?這是個有趣的問題。
《舊唐書》與《新唐書》裏沒寫,《資治通鑑》裏也沒有明確記載,《長恨歌傳》隻說她是“楊玄琰女”。唐大中九年(855年),也就是楊貴妃死後大約100年,鄭處誨編撰的《明皇雜錄》裏才第一次提及:“楊貴妃小字玉環”。後人沿用至今。對此,有一種不同的說法,鄭嵎的《津陽門詩注》裏說:“玉奴,太真小字也”。鄭處誨和鄭嵎都是唐人,生活年代也差不多,而且都是進士出身,所以他們的說法都有可信的理由。當然,也可能這兩個名字都屬楊美人,一個是真名,一個是暱稱。
管楊貴妃叫什麽,那個叫李隆基的老男人都喜歡。說他是老男人,一點不假,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兩人第一次見麵時,楊氏才22歲,而他已經56歲了。老是老點,可他是皇帝,所以能夠為所欲為。他不但不管她叫什麽,而且也不管她嫁沒嫁人,甚至都不考慮她嫁的是自己的兒子,隻要他喜歡,便一定要奪過來。
唐玄宗看上楊玉環時,她已經嫁給壽王李瑁差不多五了。唐時宮廷“胡風”盛行,老子搶兒子的媳婦,好像也不算稀罕事,“愛情麵前人人平等”嘛,所以也沒有衛道士哭鬧著向皇上諫勸什麽“人倫之理”。但這畢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為了給天下人一個交代,唐玄宗還是做了一些檯麵上的工作。譬如先是打著孝順的旗號,下詔令她出家做女道士,說是要為自己的母親竇太後薦福,並賜道號“太真”,讓楊玉環搬出壽王府,住太真宮。這樣做也是為避人耳目,方便他們偷情。好不容易熬過五年,玄宗先是很正經地盡了一把“父親之責”,為壽王李瑁娶韋昭訓的女兒為妃,緊接著就迫不及待地將楊氏迎回宮裏,並正式冊封為貴妃。楊玉環不僅長得漂亮,歌舞俱佳,而且很是聰明,善解人意,簡直就是皇上的貼心“小棉襖”,玄宗自然極為喜歡。不久,楊玉環便專寵後宮,使得“六宮粉黛無顏色”,當時宮中稱她為娘子,一切待遇(儀體規製)也都是皇後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