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們說,孝莊皇太後是這麽想的嗎?他們考證認為孝莊與多爾袞是清白的,他們之間並沒有任何姻親的關係,這種說法是正確的嗎?這種考證對嗎?他們中間還有哪些考證呢?他們的考證有道理嗎?孝莊皇太後到底嫁沒嫁給多爾袞呢?


    ------------


    與孝莊皇太後的關係之五(1)


    ------------


    第二十講 多爾袞與孝莊皇太後的關係之謎(五)


    對於論據二,弟娶其嫂的滿族舊俗。正方認為,哥哥死了,兄弟自然就要娶自己的嫂子,這種是一種非常正常的現象。那麽反對者認為呢,這個不對。不應該出現這種事情。我們可以考慮,皇太極他有很多弟弟,他也不是就多爾袞一個弟弟,所以反對者認為,即使滿族人有這個習慣,弟娶其嫂的滿族舊俗,那你也不能證明,皇太極死了以後,就一定是由多爾袞來娶孝莊皇太後,而且呢,還有一個問題,也不一定能夠證明,孝莊皇太後就一定非要嫁給多爾袞。


    而且我們可以做另外一個論據,弟娶其嫂,滿族有其舊俗,但是我們並不能因此來論證,孝莊皇太後就一定會下嫁,這個舊俗是可以改變的,因為畢竟它已經入關。入關以後,它這個舊俗還能保持多長時間呢?所以他們認為,這個不對,對於他們的考證,我覺得是很有道理。


    緊接著,反對者們又開始進行了一些畫蛇添足的論證過程。本來我覺得前麵考證就很好,但是後麵他又認為這個事情不完美,開始進行畫蛇添足的一些論據。他們認為,在當時的情況下,多爾袞後來娶了一個誰呢?娶了他的侄兒媳婦,他把豪格給弄死了,弄死了豪格以後,他把他的侄子豪格的妻子收繼為自己的老婆,說這件事當時引起了全天下人的震怒。我覺得,有點言過其實,全天下其實就你們家的事,全天下人誰管這個啊,愛娶誰娶誰,對吧。說引起了全天下人的震怒。而如果多爾袞又娶了孝莊皇太後的話,那這件事一定是當時全天下的新聞。就一定不會出現今天這種情況,我們還在論證她到底嫁了還是沒嫁,就不會出現這種考證。


    更有甚者,這種全天下的震怒,一直在清朝的史書中屢屢有所記載。比較典型的,比如說《清世祖實錄》上,它就記載在順治八年,濟爾哈朗,濟爾哈朗這個人咱們前麵講過,最開始順治當皇帝的時候,他是兩個攝政王之一,後來呢,他被多爾袞給擠下去了,自己辭職回家不幹了,濟爾哈朗在順治八年的時候,也就是在1651年的時候,他曾經上書,跟順治皇帝說,多爾袞討了豪格的老婆,這極為不對。不但如此,過了四年以後,到了1655年的時候,濟爾哈朗還是舊事重提,仍然在提,有這麽一回事,他說的是這麽一句話:“查睿王將肅王無因戕害,收其一妃,又將一妃私與伊兄英王,此罪尚雲輕小,何罪為大?”他認為這個罪在十惡不赦之列。據《清世祖實錄》裏麵的記載,反對派就認為,你看,他隻是討了他的侄兒媳婦,就引起了這麽長篇大論的聲討,如果多爾袞真的娶了孝莊皇太後的話,那麽,這史書中無論如何應該有更嚴厲的言詞。這是一。


    第二,如果有這麽回事的話,很有可能,老謀深算的濟爾哈朗他就不會拿這件事一而再,再而三地說。據此,他們認為,多爾袞與孝莊皇太後之間即使有關係,退一萬步說,也隻是一種偷情,不可能出現下嫁這種事情。偷情跟下嫁是有著原則的區別。這是他們對第二個論據弟娶其嫂的滿洲舊俗的批駁。


    對於第三個論據,多爾袞的皇父稱謂,反對者們也進行了徹頭徹尾的批駁。他們認為這個蔣氏所寫的《東華錄》裏麵之所以記載皇父,它是說什麽呢?是清朝它的君主對某個臣下,注意,是君主對某個臣下的尊稱,在什麽情況下對某個臣下的尊稱呢?在他立了大功以後,無以賞賜,沒辦法再給他加封號了,所以就賞了這麽一個封號。因為前麵他立了很多功,最後被定為皇叔父攝政王,在定為皇叔父攝政王以後,他的功勞一天比一天大,老在打仗,老在立功,所以後邊怎麽辦呢?沒有辦法了,漢文裏麵沒有什麽詞彙了,所以就隻能給他定為皇父攝政王。他們還舉例說,用皇叔父攝政王的滿文舉例說,這個皇叔父攝政王,它在滿文裏麵應該是怎麽寫的呢?說的是大汗,也就是皇帝了,大汗的叔父父王。他們說滿洲人經常有這種傳統,跟誰好就管誰叫爸爸,說有這種傳統。


    那他們還進一步論述說,實際上,多爾袞的封號是一步一步疊加累積才到了皇父攝政王這兒,你看最開始他就是一個攝政王,後來呢?他立了功,所以被封為叔父攝政王。再後來諸位注意,據《清世祖實錄》記載,有一個漢族人禦史,他這個人的名叫趙開心,他就注意到了叔父攝政王在漢語中的問題,叔父攝政王到底是誰的叔父,是我的叔父,是你的叔父,咱們家一共祖孫三代人,到底誰管他叫叔父,這個叔父成為官稱了,他說這個不對,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就上了一道疏,說:“夫叔父,為皇上叔父,惟皇上得而稱之,若臣庶皆呼,則尊卑無異矣。”你就說不明白了,所以,在他的強烈建議之下,各部開始討論,討論他的建議,最後通過了他的建議。把叔父攝政王改稱為皇叔父攝政王,皇帝也很高興。


    那再後來呢?也就是到了順治五年,1647年10月的時候,據《清世祖實錄》記載,順治皇帝又覺得,多爾袞又立了大功了,所以頒詔,大赦天下。大赦天下,第一句就開始這麽寫:“叔父攝政王治安天下,有大勳勞,宜增加殊禮,以崇功德。”最後各部各院集體討論,應該叫什麽,前麵已經叫皇叔父了,現在應該叫什麽,最後大家討論的結果是皇父攝政王。反對者們認為,從此以後,直到多爾袞病逝,清朝的所有公文,在涉及到多爾袞的問題上,您查,《清實錄》,或者去查中國歷史第一檔案館的檔案,清史檔案。您在那裏能夠找到什麽呢?皇父攝政王這個詞,是專門指多爾袞的,而且不光在中國的史書上您可以找到,您可以看朝鮮的《李朝實錄》,它這裏麵也記載的是。從順治六年以後,一直開始記載,就叫皇父攝政王,他們認為皇父攝政王這個詞,在中國的史書上,從順治五年十一月就開始出現了,在朝鮮的史書上是順治六年二月開始出現了,而我們人所共知的太後下嫁是順治七年年初,從時間上不對,所以,不存在太後下嫁的問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歷史上的多爾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紀連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紀連海並收藏歷史上的多爾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