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頁
蘇德戰爭 1941-1945 作者:[英]艾伯特·西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攻占裏加以後,馬斯連尼科夫的第3波羅的海方麵軍被撤銷。
再往南,擁有三十五個步兵師、兩個坦克軍的切爾尼亞霍夫斯基的第3白俄羅斯方麵軍在東普魯士進攻擁有十五個步兵師、兩個騎兵旅的中央集團軍群第4集團軍,德軍以為這次攻勢是針對柯尼斯堡的。霍斯巴赫的第4集團軍在第3裝甲集團軍和最高統帥部派遣的增援部隊的支援下發起反攻,首先於10月22日在貢賓能擊潰並殲滅了加利茨基的第11近衛集團軍的一部。爾後11月初又在果烏達普附近擊潰並殲滅了其他的部隊。這是蘇軍部隊首次在德國土地上作戰,他們撤離前到處屠殺破壞,這對德國東部領土的居民是一種凶兆。
在德國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內部,希特勒和約德爾都生活在一種脫離現實的世界中。約德爾對東線戰事興趣很小,他不惜花費許多時間去挫敗古德裏安將軍要勸說元首把部隊從西向東調動的任何企圖,同時又醉心於打破陸軍總部和參謀總部仍殘留的一點獨立性。約德爾失勢的對手古德裏安也和他一樣,心胸狹窄,閉目塞聽。他有理由深信,把德國領土丟給西方盟國比讓蘇軍占領更為可取。但是他對德國和它的敵人的力量對比的了解十分有限,以致他不可能理解把部隊從西往東調或從東往西調都不會改變戰爭的結局。至1944年末,德國已經成了一隻脆弱的硬殼果空殼,被緊緊地夾在一把巨大的硬殼果鉗的有力鉗牙之間。它已嚴重削弱,無力抵禦兩大敵對集團中的任何一個。古德裏安從元首說的“現在事事不如意”的話中得到啟示,回憶起數年前夏季愉快的日子,常常錯誤地哀嘆德國不再擁有1940年那種素質優秀的指揮官和軍隊了。1941年曾使希特勒感到驕傲的德國陸軍,到1944年已是一支裝備低劣陳舊的軍隊,它很缺乏空中支援和炮兵支援,也缺乏機動車輛和燃料,以致形同跛子,並且正在與真正強大的敵人搏鬥。德國正在迅速輸掉這場戰爭是不足為奇的。
希特勒和約德爾全力以赴製定元首的新計劃,企圖在11月或12月向西部的阿登地區發動一場攻勢。這次攻勢將動用二十五個以上的師(幾乎包括德軍的全部戰略預備隊),目標是合圍英軍第21集團軍群和美軍第1集團軍,將它們牽製在比利時海岸,以阻滯盟軍從西部入侵德國並贏得時間。此後,再把戰略預備隊由西線轉到東線去解救布達佩斯或者去迎擊預期將在維斯拉河地域出現的新威脅。
陸軍總部格倫的東線外軍處曾預報蘇軍的攻勢迫在眉睫,它估計集結在東普魯士和維斯拉河對麵的蘇軍實力有二百二十五個步兵師和二十二個以上的坦克軍。根據這些數字古德裏安計算出蘇方占有的優勢是:步兵十一比一,坦克七比一,火炮二十比一。聖誕節前夕參謀總長帶了蓋倫的情報判斷趕往希特勒在黑森齊根貝格的西線指揮所。可是這也無濟於事。被數字和師團總數迷惑的希特勒,早已在組建新的部隊而不願補充現有的部隊。步兵師減少到隻有六個營,有些新成立的人民步兵師隻有兩個旅,每個旅隻有兩個營,滿員時也隻不過有六千名官兵。東線的許多師仍保留師的番號,專門蒙蔽蘇軍。德軍在東線作戰的命令成了一個大騙局,命令中把團稱作師,營稱作旅,旅稱作軍。其後不久,機動反坦克殲擊部隊實際上隻是裝備了反坦克手榴彈的自行車連。希特勒深信,敵方也同樣正在進行欺騙。在凱特爾、約德爾、古德裏安和布格道夫參加的一次會議上,發生了激烈的爭吵。會議結束時,希特勒否定了蓋倫的情報判斷。
根據蘇聯的說法,1944年末蘇軍的兵力是五十五個集團軍,六個坦克集團軍,十三個航空集團軍,下轄五百個步兵師,九十四個炮兵師和一百四十九個獨立炮兵旅。據說,蘇軍共裝備有一萬五千輛(門)坦克和自行火炮,一萬五千架各式軍用飛機。蘇軍同時還得到波蘭、捷克、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共二十九個師的支援。至1944年,幾乎各處都重新採用了軍的編製,集團軍通常由三個步兵軍組成,每個步兵軍下轄三個師。一個方麵軍擁有五至七個集團軍,一至兩個坦克集團軍和若幹坦克軍、機械化軍和騎兵軍。據說,在1944年,裝備已十分充裕,每個方麵軍又增加若幹個突破炮兵師和一個火箭炮(卡秋莎)師、若幹高炮師和炮兵旅。坦克集團軍仍不用師的編製,通常由兩個坦克軍,一個機械化軍組成,每個軍擁有三至四個旅。近衛步兵師有另外的裝備標準。因為每一近衛步兵師編成內有一個炮兵旅,而不是一個三連製的炮兵團,這個炮兵旅的編成內有一個加農炮團、一個榴彈炮團、一個迫擊炮團。一部分騎兵裝備了美製的四分之一噸卡車,據德國當時的估計,蘇軍使用的所有車輛有一半來自美國。
12月16日發動的阿登攻勢,完全出乎英、美軍隊的意料,德軍最初戰績卓著。到聖誕節前夕,即希特勒與古德裏安開會的那天,形勢已經很清楚了:攻勢已達到最高峰,而攻勢的戰略目標卻永遠無法達到了。古德裏安主張放棄攻勢並要把部隊向東調往可掩護布蘭登堡的羅茲以北的地域,組建一個新的集團軍。另一方麵元首卻拒不認真對待蘇軍的意圖,他不相信蘇軍會實施一場大規模的攻勢。他認為,無論如何,放棄東部的領土總比放棄西部的領土好過一些,因為在西部魯爾河已受到直接威脅。他認為他在東部直接關切的是保衛布達佩斯和匈牙利的瑙傑考尼饒產油區。
再往南,擁有三十五個步兵師、兩個坦克軍的切爾尼亞霍夫斯基的第3白俄羅斯方麵軍在東普魯士進攻擁有十五個步兵師、兩個騎兵旅的中央集團軍群第4集團軍,德軍以為這次攻勢是針對柯尼斯堡的。霍斯巴赫的第4集團軍在第3裝甲集團軍和最高統帥部派遣的增援部隊的支援下發起反攻,首先於10月22日在貢賓能擊潰並殲滅了加利茨基的第11近衛集團軍的一部。爾後11月初又在果烏達普附近擊潰並殲滅了其他的部隊。這是蘇軍部隊首次在德國土地上作戰,他們撤離前到處屠殺破壞,這對德國東部領土的居民是一種凶兆。
在德國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內部,希特勒和約德爾都生活在一種脫離現實的世界中。約德爾對東線戰事興趣很小,他不惜花費許多時間去挫敗古德裏安將軍要勸說元首把部隊從西向東調動的任何企圖,同時又醉心於打破陸軍總部和參謀總部仍殘留的一點獨立性。約德爾失勢的對手古德裏安也和他一樣,心胸狹窄,閉目塞聽。他有理由深信,把德國領土丟給西方盟國比讓蘇軍占領更為可取。但是他對德國和它的敵人的力量對比的了解十分有限,以致他不可能理解把部隊從西往東調或從東往西調都不會改變戰爭的結局。至1944年末,德國已經成了一隻脆弱的硬殼果空殼,被緊緊地夾在一把巨大的硬殼果鉗的有力鉗牙之間。它已嚴重削弱,無力抵禦兩大敵對集團中的任何一個。古德裏安從元首說的“現在事事不如意”的話中得到啟示,回憶起數年前夏季愉快的日子,常常錯誤地哀嘆德國不再擁有1940年那種素質優秀的指揮官和軍隊了。1941年曾使希特勒感到驕傲的德國陸軍,到1944年已是一支裝備低劣陳舊的軍隊,它很缺乏空中支援和炮兵支援,也缺乏機動車輛和燃料,以致形同跛子,並且正在與真正強大的敵人搏鬥。德國正在迅速輸掉這場戰爭是不足為奇的。
希特勒和約德爾全力以赴製定元首的新計劃,企圖在11月或12月向西部的阿登地區發動一場攻勢。這次攻勢將動用二十五個以上的師(幾乎包括德軍的全部戰略預備隊),目標是合圍英軍第21集團軍群和美軍第1集團軍,將它們牽製在比利時海岸,以阻滯盟軍從西部入侵德國並贏得時間。此後,再把戰略預備隊由西線轉到東線去解救布達佩斯或者去迎擊預期將在維斯拉河地域出現的新威脅。
陸軍總部格倫的東線外軍處曾預報蘇軍的攻勢迫在眉睫,它估計集結在東普魯士和維斯拉河對麵的蘇軍實力有二百二十五個步兵師和二十二個以上的坦克軍。根據這些數字古德裏安計算出蘇方占有的優勢是:步兵十一比一,坦克七比一,火炮二十比一。聖誕節前夕參謀總長帶了蓋倫的情報判斷趕往希特勒在黑森齊根貝格的西線指揮所。可是這也無濟於事。被數字和師團總數迷惑的希特勒,早已在組建新的部隊而不願補充現有的部隊。步兵師減少到隻有六個營,有些新成立的人民步兵師隻有兩個旅,每個旅隻有兩個營,滿員時也隻不過有六千名官兵。東線的許多師仍保留師的番號,專門蒙蔽蘇軍。德軍在東線作戰的命令成了一個大騙局,命令中把團稱作師,營稱作旅,旅稱作軍。其後不久,機動反坦克殲擊部隊實際上隻是裝備了反坦克手榴彈的自行車連。希特勒深信,敵方也同樣正在進行欺騙。在凱特爾、約德爾、古德裏安和布格道夫參加的一次會議上,發生了激烈的爭吵。會議結束時,希特勒否定了蓋倫的情報判斷。
根據蘇聯的說法,1944年末蘇軍的兵力是五十五個集團軍,六個坦克集團軍,十三個航空集團軍,下轄五百個步兵師,九十四個炮兵師和一百四十九個獨立炮兵旅。據說,蘇軍共裝備有一萬五千輛(門)坦克和自行火炮,一萬五千架各式軍用飛機。蘇軍同時還得到波蘭、捷克、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共二十九個師的支援。至1944年,幾乎各處都重新採用了軍的編製,集團軍通常由三個步兵軍組成,每個步兵軍下轄三個師。一個方麵軍擁有五至七個集團軍,一至兩個坦克集團軍和若幹坦克軍、機械化軍和騎兵軍。據說,在1944年,裝備已十分充裕,每個方麵軍又增加若幹個突破炮兵師和一個火箭炮(卡秋莎)師、若幹高炮師和炮兵旅。坦克集團軍仍不用師的編製,通常由兩個坦克軍,一個機械化軍組成,每個軍擁有三至四個旅。近衛步兵師有另外的裝備標準。因為每一近衛步兵師編成內有一個炮兵旅,而不是一個三連製的炮兵團,這個炮兵旅的編成內有一個加農炮團、一個榴彈炮團、一個迫擊炮團。一部分騎兵裝備了美製的四分之一噸卡車,據德國當時的估計,蘇軍使用的所有車輛有一半來自美國。
12月16日發動的阿登攻勢,完全出乎英、美軍隊的意料,德軍最初戰績卓著。到聖誕節前夕,即希特勒與古德裏安開會的那天,形勢已經很清楚了:攻勢已達到最高峰,而攻勢的戰略目標卻永遠無法達到了。古德裏安主張放棄攻勢並要把部隊向東調往可掩護布蘭登堡的羅茲以北的地域,組建一個新的集團軍。另一方麵元首卻拒不認真對待蘇軍的意圖,他不相信蘇軍會實施一場大規模的攻勢。他認為,無論如何,放棄東部的領土總比放棄西部的領土好過一些,因為在西部魯爾河已受到直接威脅。他認為他在東部直接關切的是保衛布達佩斯和匈牙利的瑙傑考尼饒產油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