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頁
蘇德戰爭 1941-1945 作者:[英]艾伯特·西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1943年11月的德黑蘭會議上,羅斯福和邱吉爾詳盡地闡述了他們對成立與大西洋憲章有關的戰後和平組織的建議。據一位美國歷史學家評論,當時羅斯福和美國政府的願望是高尚的,但不切合實際。英國的傾向則是隨風倒。史達林和莫洛托夫對英美關於戰後安全的觀點泛泛地表示同意,同時又十分明確地闡述了他們的領土要求:保留1941年6月以前蘇軍占領的全部土地以及包括柯尼斯堡的東普魯士部分地區。邱吉爾和羅斯福步調不一,特別是由於羅斯福似乎急於得到史達林的善意和尊重。羅斯福向這位獨裁者解釋,因為美國有六百萬至七百萬波蘭血統的美國人,他不想失掉他們的選票。所以他就波蘭問題做出任何堅定的決定的時機還不成熟。這樣,在羅斯福缺席的情況下,波蘭問題暫時就交給了邱吉爾和史達林,史達林表示隻要把部分東普魯士給他,他就滿足於寇鬆線或1939年裏賓特洛甫-莫洛托夫線作為補償,波蘭人應得到奧得河以東的德國領土。邱吉爾同意將這項建議推薦給在倫敦的波蘭人,他甚至進一步說,他認為波蘭人對兩度拯救了波蘭的歐洲大國有義務同意掉換領土,並接受保衛奧得河天險的義務以防止德國再對俄國進行侵略。
可是這種冠冕堂皇的言辭未能輕易說服在倫敦的波蘭人,英國政府對他們粗暴地施加壓力,邱吉爾告訴米科拉伊契克說,大不列顛和美國不會為波蘭邊界問題去同蘇聯作戰。這時羅斯福故意迴避。史達林暗示隻要清除他不滿意的分子,他可以與倫敦的波蘭人修復外交關係,可是3月3日史達林告訴哈裏曼,波蘭一旦解放,一個不是倫敦波蘭人的政府將早已在波蘭國內出現。
1944年6月7日至14日,即諾曼第登陸剛開始時,米科拉伊契克在華盛頓會見了羅斯福,總統進行安撫但又不作任何保證,他把史達林描繪成“一個現實主義者,但決不是一個帝國主義分子”,他勸導波蘭人同俄國達成諒解,因為“英美無意與俄國打仗”。羅斯福建議米科拉伊契克去拜訪史達林,7月17日總統給莫斯科提出請求說,波蘭總理應受到接見。羅斯福發出的措詞謙恭的電報,以及邱吉爾緊接著於三天以後發出的電報,向莫斯科表明了英美的觀點,即波蘭的命運在史達林的手中。史達林立即做出了反應。第二天,即7月21日,波蘭全國人民代表會議改組為民族解放委員會,由貝魯特任主席,四天以後宣布盧布林為波蘭首都;蘇聯政府趕緊簽訂一項協定,根據這項協定,這個傀儡委員會將治理解放了的波蘭領土,這一切都是在米科拉伊契克奔赴莫斯科途中進行的。米科拉伊契克在莫斯科停留期間,華沙起義爆發了。由於史達林堅持米科拉伊契克必須與盧布林政府打交道,所以從8月6日起,在莫斯科開始了與波蘭共產黨人的會談。這些會談沒能達成任何形式的協議。
後來在1944年10月當邱吉爾和艾登在莫斯科時,米科拉伊契克以及他的兩位史達林能接受的同事也應邀參加了他們的會談。在西方政治家的眼裏,史達林當時成了喬大叔;邱吉爾表現出了菲斯所說的出乎尋常的樂觀主義態度,他支持蘇聯的建議。照米科拉伊契克的說法,這不是因為蘇聯強大而是因為蘇聯正確。但是米科拉伊契克既不同意接受寇鬆線,也不同意根據史達林提出的條件實現倫敦波蘭流亡政府與盧布林政府的聯合,他還一再毫不動搖地據理力爭,說即使波蘭放棄東部領土,莫斯科仍舊不會保證它的獨立。俄國和波蘭雙方都要求得到利沃夫。在所有的這些談判中,隻有史達林和米科拉伊契克表現出現實主義,並真正了解所涉及的問題。邱吉爾盡管有種種良好的意圖,可惜他是個多餘的人。
一回到倫敦,米科拉伊契克便就戰後波蘭問題向邱吉爾與羅斯福提出了一係列問題,其中最要害的問題是大不列顛和美國是否有意確保新波蘭的領土完整和獨立。羅斯福用一種彬彬有禮的語氣作了答覆,但未作任何許諾,因為他認為確保波蘭邊界的責任,應在新的戰後安全組織成立後由它承擔。邱吉爾願意作出所要求的保證,但必須與蘇聯聯合作出保證。按照米科拉伊契克的觀點,這種保證是為了確保波蘭安全不受蘇聯侵犯,所以英國的答覆是毫無價值的。接著,米科拉伊契克辭職了。1944年12月31日,史達林不顧羅斯福竭力勸阻,承認盧布林委員會為波蘭臨時政府。過不多久,事情變得很清楚了:史達林的意圖是在犧牲德國利益的情況下進一步擴張波蘭的領土,把它的西部邊界定在奧得河以及西尼斯河一線,而不是東尼斯河一線。
當羅斯福、史達林和邱吉爾於1945年2月在雅爾達會晤時,他們沒有就波蘭問題作出進一步的決定。這三位與會者都已公開保證過,關於波蘭邊界問題的討論,波蘭政府應參與磋商,而最後解決要待戰後的和會來決定。然而,美英政府的觀察員未獲準進入波蘭,事實上史達林沒有受到任何約束。
1945年4月,羅斯福逝世不久,蘇聯副外長維辛斯基暗示說,蘇聯即將與華沙的波蘭人簽訂一項互助條約。美英提出抗議,並要求延遲簽訂,但蘇聯一概置之不理,而於4月22日簽訂了該條約。當時蘇聯政府打算把但澤、西裏西亞和西至西尼斯河的德國領土移交給華沙政府,其藉口是波蘭人正代表蘇聯治理德國的部分蘇占區。
可是這種冠冕堂皇的言辭未能輕易說服在倫敦的波蘭人,英國政府對他們粗暴地施加壓力,邱吉爾告訴米科拉伊契克說,大不列顛和美國不會為波蘭邊界問題去同蘇聯作戰。這時羅斯福故意迴避。史達林暗示隻要清除他不滿意的分子,他可以與倫敦的波蘭人修復外交關係,可是3月3日史達林告訴哈裏曼,波蘭一旦解放,一個不是倫敦波蘭人的政府將早已在波蘭國內出現。
1944年6月7日至14日,即諾曼第登陸剛開始時,米科拉伊契克在華盛頓會見了羅斯福,總統進行安撫但又不作任何保證,他把史達林描繪成“一個現實主義者,但決不是一個帝國主義分子”,他勸導波蘭人同俄國達成諒解,因為“英美無意與俄國打仗”。羅斯福建議米科拉伊契克去拜訪史達林,7月17日總統給莫斯科提出請求說,波蘭總理應受到接見。羅斯福發出的措詞謙恭的電報,以及邱吉爾緊接著於三天以後發出的電報,向莫斯科表明了英美的觀點,即波蘭的命運在史達林的手中。史達林立即做出了反應。第二天,即7月21日,波蘭全國人民代表會議改組為民族解放委員會,由貝魯特任主席,四天以後宣布盧布林為波蘭首都;蘇聯政府趕緊簽訂一項協定,根據這項協定,這個傀儡委員會將治理解放了的波蘭領土,這一切都是在米科拉伊契克奔赴莫斯科途中進行的。米科拉伊契克在莫斯科停留期間,華沙起義爆發了。由於史達林堅持米科拉伊契克必須與盧布林政府打交道,所以從8月6日起,在莫斯科開始了與波蘭共產黨人的會談。這些會談沒能達成任何形式的協議。
後來在1944年10月當邱吉爾和艾登在莫斯科時,米科拉伊契克以及他的兩位史達林能接受的同事也應邀參加了他們的會談。在西方政治家的眼裏,史達林當時成了喬大叔;邱吉爾表現出了菲斯所說的出乎尋常的樂觀主義態度,他支持蘇聯的建議。照米科拉伊契克的說法,這不是因為蘇聯強大而是因為蘇聯正確。但是米科拉伊契克既不同意接受寇鬆線,也不同意根據史達林提出的條件實現倫敦波蘭流亡政府與盧布林政府的聯合,他還一再毫不動搖地據理力爭,說即使波蘭放棄東部領土,莫斯科仍舊不會保證它的獨立。俄國和波蘭雙方都要求得到利沃夫。在所有的這些談判中,隻有史達林和米科拉伊契克表現出現實主義,並真正了解所涉及的問題。邱吉爾盡管有種種良好的意圖,可惜他是個多餘的人。
一回到倫敦,米科拉伊契克便就戰後波蘭問題向邱吉爾與羅斯福提出了一係列問題,其中最要害的問題是大不列顛和美國是否有意確保新波蘭的領土完整和獨立。羅斯福用一種彬彬有禮的語氣作了答覆,但未作任何許諾,因為他認為確保波蘭邊界的責任,應在新的戰後安全組織成立後由它承擔。邱吉爾願意作出所要求的保證,但必須與蘇聯聯合作出保證。按照米科拉伊契克的觀點,這種保證是為了確保波蘭安全不受蘇聯侵犯,所以英國的答覆是毫無價值的。接著,米科拉伊契克辭職了。1944年12月31日,史達林不顧羅斯福竭力勸阻,承認盧布林委員會為波蘭臨時政府。過不多久,事情變得很清楚了:史達林的意圖是在犧牲德國利益的情況下進一步擴張波蘭的領土,把它的西部邊界定在奧得河以及西尼斯河一線,而不是東尼斯河一線。
當羅斯福、史達林和邱吉爾於1945年2月在雅爾達會晤時,他們沒有就波蘭問題作出進一步的決定。這三位與會者都已公開保證過,關於波蘭邊界問題的討論,波蘭政府應參與磋商,而最後解決要待戰後的和會來決定。然而,美英政府的觀察員未獲準進入波蘭,事實上史達林沒有受到任何約束。
1945年4月,羅斯福逝世不久,蘇聯副外長維辛斯基暗示說,蘇聯即將與華沙的波蘭人簽訂一項互助條約。美英提出抗議,並要求延遲簽訂,但蘇聯一概置之不理,而於4月22日簽訂了該條約。當時蘇聯政府打算把但澤、西裏西亞和西至西尼斯河的德國領土移交給華沙政府,其藉口是波蘭人正代表蘇聯治理德國的部分蘇占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