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
蘇德戰爭 1941-1945 作者:[英]艾伯特·西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史達林從德黑蘭回國時,據報導,他已對將領們說過,即使羅斯福不信守諾言,在1944年不在西歐開闢第二戰場,蘇聯自己也有足夠的兵力消滅希特勒德國。如果他確實說過這樣的話。那麽令人懷疑的是,這是否就是他當時深思熟慮作出的冷靜的判斷。1943年年底,蘇聯已轉危為安,從此可以滿懷信心地麵對未來。它再無需為生存而鬥爭,而消耗性的戰役和蘇聯的冬季已使德軍喪失了大量的進攻兵力。可是德國仍很強大。隻要有足夠的喘息時間,它就能象恢復它的工業生產那樣恢復起它的武裝力量。與蘇軍對抗的隻是德國的一部分兵力。隻要分析一下德軍的部署與兵力,你就很難相信蘇聯確實能靠自己的兵力完成消滅德軍的任務。就象英美迫切希望蘇軍在蘇聯牽製德軍一樣,蘇聯也迫切需要英美介入歐洲大陸。沒有第一戰場就不可能有第二戰場。這個奇怪聯盟的成員國都擔心德國的陰謀詭計會使它們分裂。
1944年期間,蘇聯生產了三萬二千架飛機、二萬九千輛坦克,英美生產了十二萬多架軍用飛機、二萬二千多輛坦克。美國、大英國協與英帝國,以及蘇聯的軍火總產量,據某個資料來源估計,大約以九比二超過了德國。
在這期間,這兩個西方盟國對那些被迫向德國軍火工業提供重要戰略原料的中立國施加了強大的外交、經濟與軍事壓力。它們採取的措施是多方麵的,甚至還包括收購那些它們並不需要的原料。因此,西班牙、葡萄牙、瑞典與土耳其向德國提供的原料不僅減少了,而且有的還停止了供應。
希特勒被現實所迫,終於不得不承認在大西洋沿岸或英吉利海峽的法國沿岸開闢第二戰場已為期不遠。可是,他仍指望德國能將英美趕下海去,使他能集中全部兵力來對付蘇聯。11月3日,他發布了第51號指令,要求保證駐西歐的德軍優先得到增援部隊與武器裝備。這就意味著東線在此後數月什麽也得不到了。
假如英美在1944年2月以後可能入侵法國,那麽蘇聯無疑要在2月之前向波羅的海國家與白俄羅斯發動冬季攻勢。整個1943年期間,希特勒以及他的許多高級將領與參謀人員均認為蘇軍已筋疲力盡,但是他們卻屢次為蘇聯方麵軍發動新的攻勢的速度與兵力所震驚。1943年期間德國失敗的原因與它在1942年失敗的原因一樣,仍然是:武器裝備,特別是摩托車輛與油料不足;元首頑固推行專守防禦戰略,上述原因促使德軍既喪失了戰略主動權又喪失了戰術主動權。根據備多兵分的道理,高級將領們指責希特勒,說他不該提出那個扼守每一碼土地的要求。這種指責是正確的。克魯格於10月14日告訴元首,蘇聯之所以能取勝,決不是因為它有壓倒一切的優勢兵力,而是因為它具有機動能力,並在決戰時刻能集中優勢的兵力兵器。這點他說對了,而且還與蘇聯歷史學家的看法不謀而合。
德國已經走投無路。它要戰敗這樣一個三大強國聯盟是辦不到的,它應不失時機地通過媾和來擺脫困境。狂妄自大的蘇聯在取得了史達林格勒戰役的偉大勝利之後,對媾和建議置若罔聞。在史達林心目中可能另有目標,即:將共產主義的影響與蘇聯的勢力擴大到中歐與東南歐。1943年日本(可能出於它自己的主動)建議蘇德媾和,莫斯科立即拒絕。戈培爾在秋季視察了臘斯登堡,他發現最高司令部門由於整個戰局惡化而籠罩著一片沮喪氣氛。於是,他開始斟酌德國首先應向蘇聯一方還是應向英、美一方提出媾和建議。戈培爾本人積極主張希特勒設法向史達林提出媾和建議,但是元首卻好象認為與英國打交道可能比較容易。1944年初,戈培爾再一次更加急不可待地要求希特勒與蘇聯媾和。這些建議均遭到了元首的拒絕。
美國或英國決不可能跟希特勒或他的政府或政黨的任何成員進行接觸,也決不可能同意舉行沒有蘇聯參加的談判。希特勒伺機利用這三個反對他的盟國的任何一點矛盾,從中漁利,但是,他是否真的認為能與英、美單獨媾和,還是個問號。他在歐洲占領區所施的那些可怕的暴行,已把和解的所有橋樑都堵死了。對他來說,要麽得到一切,要麽喪失一切,要麽勝利,要麽失敗。他肯定料到了對他本人和戰敗的德國會怎樣處置。他相信自己的事業是正確的,辭職或自殺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毫無疑問,德國陸軍本來可能廢黜他和他的政府,而且為了尋求和平還可能將自己人捧出來擔任國家元首。但是,希特勒獨攬了希姆萊負責的警察機構與反情報機構的大權組建了許多獨立於陸軍的黨衛軍部隊,從而製止了政變,保護了自己。德國空軍與海軍從未動搖過它們對政府的忠誠。因此陸軍如果企圖推翻元首,那就可能導致內戰。在陸軍中擔任高級職務的那些將領不會參與推翻元首的勾當,因為他們當中大部分人對元首恩賜的高官厚祿感恩戴德,而且他們當中的那些頑固的反對派早就被希特勒下令撤掉了。墨索裏尼下台後,戈培爾在日記中斷言,“鑑於德國將領們的思想狀況”,不可能出現軍事政變。這些將領大體上都是希特勒的人。盡管如此,元首過去曾一度對他手下高級將領的決心與政治信念不滿。他得出的結論是,軍隊必須有牢固的精神與思想基礎才能超過資產階級國家的軍隊。他認為,蘇軍建立了政治委員製度才變得強大無比。在最後的十八個月,他在武裝部隊中建立了他自己那套政治委員組織。陸軍全部配備了國家社會主義督導官,盡管陸軍象當時絕大多數德國人民一樣,也忠於希特勒。
1944年期間,蘇聯生產了三萬二千架飛機、二萬九千輛坦克,英美生產了十二萬多架軍用飛機、二萬二千多輛坦克。美國、大英國協與英帝國,以及蘇聯的軍火總產量,據某個資料來源估計,大約以九比二超過了德國。
在這期間,這兩個西方盟國對那些被迫向德國軍火工業提供重要戰略原料的中立國施加了強大的外交、經濟與軍事壓力。它們採取的措施是多方麵的,甚至還包括收購那些它們並不需要的原料。因此,西班牙、葡萄牙、瑞典與土耳其向德國提供的原料不僅減少了,而且有的還停止了供應。
希特勒被現實所迫,終於不得不承認在大西洋沿岸或英吉利海峽的法國沿岸開闢第二戰場已為期不遠。可是,他仍指望德國能將英美趕下海去,使他能集中全部兵力來對付蘇聯。11月3日,他發布了第51號指令,要求保證駐西歐的德軍優先得到增援部隊與武器裝備。這就意味著東線在此後數月什麽也得不到了。
假如英美在1944年2月以後可能入侵法國,那麽蘇聯無疑要在2月之前向波羅的海國家與白俄羅斯發動冬季攻勢。整個1943年期間,希特勒以及他的許多高級將領與參謀人員均認為蘇軍已筋疲力盡,但是他們卻屢次為蘇聯方麵軍發動新的攻勢的速度與兵力所震驚。1943年期間德國失敗的原因與它在1942年失敗的原因一樣,仍然是:武器裝備,特別是摩托車輛與油料不足;元首頑固推行專守防禦戰略,上述原因促使德軍既喪失了戰略主動權又喪失了戰術主動權。根據備多兵分的道理,高級將領們指責希特勒,說他不該提出那個扼守每一碼土地的要求。這種指責是正確的。克魯格於10月14日告訴元首,蘇聯之所以能取勝,決不是因為它有壓倒一切的優勢兵力,而是因為它具有機動能力,並在決戰時刻能集中優勢的兵力兵器。這點他說對了,而且還與蘇聯歷史學家的看法不謀而合。
德國已經走投無路。它要戰敗這樣一個三大強國聯盟是辦不到的,它應不失時機地通過媾和來擺脫困境。狂妄自大的蘇聯在取得了史達林格勒戰役的偉大勝利之後,對媾和建議置若罔聞。在史達林心目中可能另有目標,即:將共產主義的影響與蘇聯的勢力擴大到中歐與東南歐。1943年日本(可能出於它自己的主動)建議蘇德媾和,莫斯科立即拒絕。戈培爾在秋季視察了臘斯登堡,他發現最高司令部門由於整個戰局惡化而籠罩著一片沮喪氣氛。於是,他開始斟酌德國首先應向蘇聯一方還是應向英、美一方提出媾和建議。戈培爾本人積極主張希特勒設法向史達林提出媾和建議,但是元首卻好象認為與英國打交道可能比較容易。1944年初,戈培爾再一次更加急不可待地要求希特勒與蘇聯媾和。這些建議均遭到了元首的拒絕。
美國或英國決不可能跟希特勒或他的政府或政黨的任何成員進行接觸,也決不可能同意舉行沒有蘇聯參加的談判。希特勒伺機利用這三個反對他的盟國的任何一點矛盾,從中漁利,但是,他是否真的認為能與英、美單獨媾和,還是個問號。他在歐洲占領區所施的那些可怕的暴行,已把和解的所有橋樑都堵死了。對他來說,要麽得到一切,要麽喪失一切,要麽勝利,要麽失敗。他肯定料到了對他本人和戰敗的德國會怎樣處置。他相信自己的事業是正確的,辭職或自殺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毫無疑問,德國陸軍本來可能廢黜他和他的政府,而且為了尋求和平還可能將自己人捧出來擔任國家元首。但是,希特勒獨攬了希姆萊負責的警察機構與反情報機構的大權組建了許多獨立於陸軍的黨衛軍部隊,從而製止了政變,保護了自己。德國空軍與海軍從未動搖過它們對政府的忠誠。因此陸軍如果企圖推翻元首,那就可能導致內戰。在陸軍中擔任高級職務的那些將領不會參與推翻元首的勾當,因為他們當中大部分人對元首恩賜的高官厚祿感恩戴德,而且他們當中的那些頑固的反對派早就被希特勒下令撤掉了。墨索裏尼下台後,戈培爾在日記中斷言,“鑑於德國將領們的思想狀況”,不可能出現軍事政變。這些將領大體上都是希特勒的人。盡管如此,元首過去曾一度對他手下高級將領的決心與政治信念不滿。他得出的結論是,軍隊必須有牢固的精神與思想基礎才能超過資產階級國家的軍隊。他認為,蘇軍建立了政治委員製度才變得強大無比。在最後的十八個月,他在武裝部隊中建立了他自己那套政治委員組織。陸軍全部配備了國家社會主義督導官,盡管陸軍象當時絕大多數德國人民一樣,也忠於希特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