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的軍火生產數字持續上升。1941年蘇聯隻生產了六千輛坦克,1942年便提高到二萬四千七百輛。1943年的產量仍保持在1942年的水平上,但是在1943年期間大部分輕型坦克停產了,而代之以生產t34中型坦克。1943年的產量按類別區分,有三千五百輛輕型坦克、四千門中型自行火炮、一萬四千輛中型t34坦克、二千五百輛重型kv1型、kv2型、kv85型坦克。1944年坦克總產量又從二萬四千輛提高到二萬九千輛。1943年,軍用飛機的總產量達三萬架,不過有許多飛機,如烏2型雙翼飛機,西方認為夠不上軍用飛機,甚至也算不上教練機或通信機。1944年的飛機產量提高到了三萬二千二百架。1943年除生產了二萬三千門坦克炮與三千七百門高炮外,還生產了四萬五千門野炮與反坦克炮。1944年野炮與反坦克炮的產量又提高到五萬六千門。


    1943年以前,蘇聯軍火工業生產的火炮、坦克與飛機比德國多得多。蘇聯火炮與坦克的質量同德國差不多,但有時比它高。可是,從1943年起,德國的軍火生產開始迅速超過蘇聯。


    德國的經濟與工業失之於組織係統複雜,各部門職責重疊,缺乏巧妙與科學的管理,科學研究不力。經濟部部長是馮克,但是他的主要職權卻由四年計劃部部長戈林行使著,而戈林的職權又由能幹的托特行使。龐大的準軍事勞動組織負責人托特自1940年起已成為軍事工業部部長。托特、戈林以及馮克都對德國戰時軍火生產負有一定責任。除他們外,德軍最高統帥部軍事經濟與軍備局局長托馬斯以及空軍總部的米爾契也負有一定的責任。海軍總部也對海軍的軍火生產擁有發言權。1942年百分之九十的軍工生產部門仍然執行一班製。由於德國納粹黨強調要保持比較高的生活水平,所以許多工業部門與許多工人從事消費品的生產。1942年1月10日下達了大幅度增產重型武器裝備的命令。正如米爾沃德教授所認為的那樣,這可能意味著元首與托特放棄了生產閃擊戰武器的方針,而採用了生產消耗戰與縱深作戰武器的方針。這道命令是好是壞都無關緊要,因為一個月後托特因飛機失事斃命。接替他擔任軍事工業部部長的是施佩爾。施佩爾是位年青的設計師、托特的部下、希特勒的忠實朋友。元首從來還沒有選中過如此稱心如意的部長。


    施佩爾精力充沛,是少數幾個直接接近希特勒的人中間的一個。他依靠自己的地位和才能,不久便改革了德國不合理的工業體製。馮克根本不是對手。戈林及其四年計劃部也逐漸被撇在一邊。1942年5月,托馬斯及其軍事經濟與軍備局脫離了德軍最高統帥部、凱特爾與戈林的管轄,併入施佩爾的機構。米爾契以及施佩爾的副手紹爾組成了一個單獨集中抓戰鬥機生產的辦事機構。德國海軍的獨立性受到了很大的限製。然而,紹克爾負責的勞動部門卻不在施佩爾的權勢範圍之內。


    德國戰時軍工產品產量在總體戰的推動下開始迅速而大幅度地上升,盡管在許多方麵還遠遠達不到總體戰的要求。1941年德國飛機工業隻生產了一萬一千架軍用飛機,其中百分之十左右是教練機。1942年軍用飛機的產量僅提高到一萬四千七百架,但到1943年使猛增至二萬五千二百架,其中百分之十是教練機。1944年,德國的飛機產量超過了蘇聯,軍用飛機的產量為三萬四千三百架,教練機的產量為三千二百架,然而不可忽視的是,這是在壓縮轟炸機數字的情況下,大量生產戰鬥機的。坦克產量的曲線圖同樣表明了坦克的產量一直在提高。1941年,除生產了二千二百輛各種類型的輕型裝甲車輛外,還生產了二千八百七十五輛(門)中型坦克與強擊炮。1942年生產了四千三百輛(門)中型坦克與強擊炮以及一千二百門安裝在坦克底盤上的自行火炮。1943年大幅度提高產量有一些困難,因為iii型坦克停產之後,還得將v型與vi型坦克投入生產。即便如此,這一年的中型坦克與強擊炮的產量仍達到了六千七百輛(門),重型坦克達到了二千五百輛,安裝在坦克底盤上的自行火炮達到了二千六百門。1944年的產量與蘇聯相接近,中型坦克與強擊炮達一萬一千輛(門)、自行反坦克炮達一千六百門,重型坦克達五千二百輛。以上中型坦克、重型坦克與強擊炮的總產量為一萬七千八百輛(門)。除此之外,還有一千二百五十門安裝在坦克底盤上的自行火炮與一萬輛各種類型的輕型裝甲車。德國裝甲車輛改進設計,對於扭轉1942年到1943年落後地位具有重大意義,因為虎式與虎王式坦克比蘇聯kv型坦克先進。與此同時,改進了的v型坦克、裝有先進火炮的iv型坦克和強擊炮,證明也可與t34型坦克相匹敵。1942年德國75毫米與75毫米以上的火炮與坦克炮的產量如下:火炮為一萬二千門,坦克炮為二千四百門。通過一年的努力到1944年,火炮的產量便提高到了四萬零六百門,坦克炮的產量提高到了一萬五千三百門。


    希特勒及其顧問們愚蠢無知而又剛愎自用,直到很晚才認識到德國處境的嚴重性。本來,有三年大好時光可以用來改進德軍的裝備,但基本上被浪費掉了。盡管如此,1943年德國的軍工生產與蘇聯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有種種跡象表明今後還會繼續提高。軍工生產所需的重要原料卻令人有些擔憂,因為德國有百分之四十七的鐵礦石主要靠從瑞典與法國進口,百分之百的錳與鋁土礦主要靠從蘇聯與巴爾幹國家進口,百分之四十五的銅靠從瑞典進口,百分之七十五的鎢靠從葡萄牙進口,所有的鉻靠從土耳其進口。德國消費的石油大約隻有百分之三十是從羅馬尼亞進口的。從羅馬尼亞進口的石油數量因運輸困難而受到了限製。1943年期間,德國兵力損失嚴重,尤為嚴重的是,有作戰經驗的初級軍官的傷亡增多了。但是,這種損失還決不是致命的,從占人口的百分比來看要比蘇聯所遭受的損失小得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蘇德戰爭 1941-1945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英]艾伯特·西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英]艾伯特·西頓並收藏蘇德戰爭 1941-1945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