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
蘇德戰爭 1941-1945 作者:[英]艾伯特·西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德國的愚蠢,使蘇聯在1942年冬季的戰略所獲得的戰果也許要比史達林和最高統帥部所期望的多得多。在史達林逝世後的年代裏,史達林受到了嚴厲的批評,說他重犯了1941年冬季那樣的錯誤:過高地估計了蘇聯的力量,過低地估計了敵人的力量,結果在過於寬大的正麵上向西推進,分散了蘇軍的兵力。根據同樣的理由也可以論證,如果沃羅涅日方麵軍、西南方麵軍和南方方麵軍集中兵力向西南長驅直入烏克蘭奪取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紮波羅日耶和克裏木地峽,那麽取得的勝利可能更大些。即便如此,這些勝利也可能是有限的。蘇聯境內的戰爭繼續受到地形、距離和氣候的影響,甚至是限製。11月,德軍日暮途窮,幾乎到了人竭財盡的地步。天平上蘇軍一邊的砝碼加重了。蘇聯成功的反攻使軸心國部隊從史達林格勒後退了將近五百英裏,如果從格羅茲尼算起還不止五百英裏。爾後鍾擺又擺回到對德軍有利的位置。蘇軍因受到作戰、遠距離和氣候的影響,實力已經削弱,組織已經渙散,抵擋不住與它敵對的那些疲憊不堪、人員不足的德國師。
1943年初蘇聯進攻期間,德蘇兩國軍隊的編成和兵力對比才開始發生明顯的變化。1941年,德國把效率高、裝備精良、世界上最精銳的裝甲部隊和摩托化部隊投入了戰爭,盡管這些部隊隻是整個德軍中的一小部分。德國的戰術空中支援很出色。那時的蘇軍並不缺少坦克、飛機或其他武器裝備,但是它決不是一支現代化的摩托化軍隊,甚至還比不上德軍那些擁有騾馬牽引火炮與馬車的徒步步兵師。然而到了1943年,德軍的編製、武器裝備的質量與規模非但沒有改進,保持它的領先地位,反而遠遠地落在它的敵人的後麵。1943年3月,東線比編製定額少四十七萬人。由於形勢所迫,德軍最高統帥部隻得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盡力而為,繼續幹下去。希特勒總是迷戀於師的數量,因而連續不斷地組建新的師。他拒絕補充、加強或改裝現有的師,結果這些師隻剩下個空架子。所謂的裝甲師隻有三十到四十輛坦克。1941年德軍出動了三千三百輛坦克到蘇聯。1943年1月23日,它在整個東線隻剩了四百九十五輛能夠作戰的坦克。除了少量虎式(vi型)坦克外,沒有任何新式的坦克可供使用,盡管iii型和iv型坦克後來又加上了裝甲裙,改用碳化鋼的裝甲和炮身長、初速大的火炮。師的編製逐漸發生變化。師的名稱保留著,但是師編成內團的數量和團編成內營的數量都削減了,結果,師的戰鬥實力大大削弱。另一方麵,蘇軍卻改進得比原來好。蘇聯空軍盡管在飛機性能方麵仍不及德國空軍,但在改進飛機質量方麵大有進步。kv型坦克和t34型坦克勝過德國的iii型和iv型坦克,而且大批地進行生產。從1942年年中起,坦克軍和機械化軍組成了坦克集團軍。但是,1943年期間可以看到的蘇軍一個最重大的改進乃是它的迅速摩托化,使蘇軍最高統帥部能夠在隆冬和冰雪融化的季節實施縱深突破。而迅速實現摩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有賴於進口的美國卡車。一度是世界上裝備最精良的德軍,事隔兩年竟落到了一個過時的軍隊的境地,得到的盡是些快過時的武器裝備。蘇軍的指揮官和傳令兵乘坐四分之一噸吉普車,而德軍仍然騎馬。蘇軍使用斯蒂倍克牌或道奇牌的六輪傳動卡車,而德軍使用的卻是農用輕便馬車。德國野戰部隊參謀機構的效率和德國士兵的素質仍然勝過蘇軍。然而,盡管如此,曾經是帝國驕傲的德軍,卻成了世界上一支比較落後的軍隊。
第二十二章 庫爾斯克會戰
艾伯特·西頓 [英國]
[出自《蘇德戰爭 1941-1945》]
軸心國在史達林格勒和北非的失敗以及蘇、美、英軍事力量的迅速增長開始表明,除非與德國交戰的國家之間發生內訌,否則軸心國是不可能取勝的。日本在太平洋已成強弩之末,並且已然遭到重大挫折。義大利幾乎是不惜任何代價地想結束對蘇戰爭,芬蘭也在考慮安全脫身的對策。安東奈斯庫想與西方列強講和,但是又想繼續對蘇戰爭。希特勒以及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和陸軍總部的參謀機構一致認為,歐洲大陸遭受入侵的危險迫在眉睫,1943年硬要在東線決定勝負已不可能。約德爾和最高統帥部一般來說同意抽調東線的部隊加強西線和地中海。而陸軍總部對蘇聯以外的戰區並不承擔任何責任,也沒有什麽興趣,所以隻有相應地縮短戰線和減少任務,它才願意接受抽調東線部隊的決定。希特勒拒絕這樣幹。他不僅要保全麵子而且還十分錯誤地認定德國的戰時經濟承受不起領土和資源的損失。就這樣,德國武裝部隊在東線與西線之間、陸軍總部與最高統帥部之間爭得不可開交。然而,最高統帥部、陸軍總部和元首當時大體上都同意德軍在蘇聯必須轉入防禦。
希特勒認為,在蘇聯最好的防禦手段是實施有限的進攻,而且要在冰消雪融、土地幹燥之後立即實施,搶在美英進攻歐洲的前麵。這個看法得到了蔡茨勒的支持。曼施泰因不久以前在哈爾科夫會戰中取得的勝利對此也起了促進作用。希特勒同意先撤出爾熱夫突出部,因為所撤出的部隊,即莫德爾第9集團軍,可以用於遂行別的進攻任務。他要先敵發起進攻,以摧毀蘇軍的進攻能力,那怕是暫時地、部分地也好。需要的是俘虜其人員、繳獲其武器裝備,同時還要贏得迅速而輝煌的勝利,用以恢復德軍的聲譽和軸心國的信任。用他自己的話來說,要象一座燈塔那樣光照全球。
1943年初蘇聯進攻期間,德蘇兩國軍隊的編成和兵力對比才開始發生明顯的變化。1941年,德國把效率高、裝備精良、世界上最精銳的裝甲部隊和摩托化部隊投入了戰爭,盡管這些部隊隻是整個德軍中的一小部分。德國的戰術空中支援很出色。那時的蘇軍並不缺少坦克、飛機或其他武器裝備,但是它決不是一支現代化的摩托化軍隊,甚至還比不上德軍那些擁有騾馬牽引火炮與馬車的徒步步兵師。然而到了1943年,德軍的編製、武器裝備的質量與規模非但沒有改進,保持它的領先地位,反而遠遠地落在它的敵人的後麵。1943年3月,東線比編製定額少四十七萬人。由於形勢所迫,德軍最高統帥部隻得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盡力而為,繼續幹下去。希特勒總是迷戀於師的數量,因而連續不斷地組建新的師。他拒絕補充、加強或改裝現有的師,結果這些師隻剩下個空架子。所謂的裝甲師隻有三十到四十輛坦克。1941年德軍出動了三千三百輛坦克到蘇聯。1943年1月23日,它在整個東線隻剩了四百九十五輛能夠作戰的坦克。除了少量虎式(vi型)坦克外,沒有任何新式的坦克可供使用,盡管iii型和iv型坦克後來又加上了裝甲裙,改用碳化鋼的裝甲和炮身長、初速大的火炮。師的編製逐漸發生變化。師的名稱保留著,但是師編成內團的數量和團編成內營的數量都削減了,結果,師的戰鬥實力大大削弱。另一方麵,蘇軍卻改進得比原來好。蘇聯空軍盡管在飛機性能方麵仍不及德國空軍,但在改進飛機質量方麵大有進步。kv型坦克和t34型坦克勝過德國的iii型和iv型坦克,而且大批地進行生產。從1942年年中起,坦克軍和機械化軍組成了坦克集團軍。但是,1943年期間可以看到的蘇軍一個最重大的改進乃是它的迅速摩托化,使蘇軍最高統帥部能夠在隆冬和冰雪融化的季節實施縱深突破。而迅速實現摩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有賴於進口的美國卡車。一度是世界上裝備最精良的德軍,事隔兩年竟落到了一個過時的軍隊的境地,得到的盡是些快過時的武器裝備。蘇軍的指揮官和傳令兵乘坐四分之一噸吉普車,而德軍仍然騎馬。蘇軍使用斯蒂倍克牌或道奇牌的六輪傳動卡車,而德軍使用的卻是農用輕便馬車。德國野戰部隊參謀機構的效率和德國士兵的素質仍然勝過蘇軍。然而,盡管如此,曾經是帝國驕傲的德軍,卻成了世界上一支比較落後的軍隊。
第二十二章 庫爾斯克會戰
艾伯特·西頓 [英國]
[出自《蘇德戰爭 1941-1945》]
軸心國在史達林格勒和北非的失敗以及蘇、美、英軍事力量的迅速增長開始表明,除非與德國交戰的國家之間發生內訌,否則軸心國是不可能取勝的。日本在太平洋已成強弩之末,並且已然遭到重大挫折。義大利幾乎是不惜任何代價地想結束對蘇戰爭,芬蘭也在考慮安全脫身的對策。安東奈斯庫想與西方列強講和,但是又想繼續對蘇戰爭。希特勒以及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和陸軍總部的參謀機構一致認為,歐洲大陸遭受入侵的危險迫在眉睫,1943年硬要在東線決定勝負已不可能。約德爾和最高統帥部一般來說同意抽調東線的部隊加強西線和地中海。而陸軍總部對蘇聯以外的戰區並不承擔任何責任,也沒有什麽興趣,所以隻有相應地縮短戰線和減少任務,它才願意接受抽調東線部隊的決定。希特勒拒絕這樣幹。他不僅要保全麵子而且還十分錯誤地認定德國的戰時經濟承受不起領土和資源的損失。就這樣,德國武裝部隊在東線與西線之間、陸軍總部與最高統帥部之間爭得不可開交。然而,最高統帥部、陸軍總部和元首當時大體上都同意德軍在蘇聯必須轉入防禦。
希特勒認為,在蘇聯最好的防禦手段是實施有限的進攻,而且要在冰消雪融、土地幹燥之後立即實施,搶在美英進攻歐洲的前麵。這個看法得到了蔡茨勒的支持。曼施泰因不久以前在哈爾科夫會戰中取得的勝利對此也起了促進作用。希特勒同意先撤出爾熱夫突出部,因為所撤出的部隊,即莫德爾第9集團軍,可以用於遂行別的進攻任務。他要先敵發起進攻,以摧毀蘇軍的進攻能力,那怕是暫時地、部分地也好。需要的是俘虜其人員、繳獲其武器裝備,同時還要贏得迅速而輝煌的勝利,用以恢復德軍的聲譽和軸心國的信任。用他自己的話來說,要象一座燈塔那樣光照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