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軍對中央集團軍群的冬季攻勢得到了列寧格勒及伊爾緬湖地區、烏克蘭和克裏木地區的其他重要攻勢的支援。但隻有在迭米揚斯克和伊久姆取得了持續的勝利。


    德軍沒有做好充分的後勤準備,就攻打莫斯科,而且開始的時間又那麽晚,是太自不量力了。他們失敗,一方麵是由於天氣不佳,另一方麵也是由於兵員和物力不足。蘇軍反攻,在開始時氣勢較猛,但是,一向西進,也就迅速衰落下來。


    蘇軍最高統帥部過高估計了自己冬季防禦的勝利,貶低了德國人的力量、恢復能力和耐力。蘇軍最高統帥部由於成功地保衛了莫斯科而得意洋洋,又聯想到拿破崙1812年的失敗,它以為在一次冬季戰役中即可將敵人殲滅。於是,到處發起攻勢,為此,史達林後來遭到譴責。蘇軍沒有足夠的兵力進行這些攻勢,因而導致了力量的分散。冬季戰役開始時,預備隊中的九個集團軍,給西北方麵軍、加裏寧方麵軍、布良斯克方麵軍和西南方麵軍備配屬一個集團軍,給沃耳霍夫方麵軍配屬兩個集團軍,給西方方麵軍配屬三個集團軍。蘇軍的這第一個攻勢沒有密切協調的戰略指導,是從零散的、倉卒的防禦態勢突然轉入全麵進攻的自然結果。蘇軍幾乎沒有進行計劃和準備這次攻勢的時間。如果全部精力和全部預備隊都集中用來粉碎中央集團軍群,也許會取得更好的結果。


    盡管如此,各個方麵軍的計劃,即使顯得胃口過大,還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是準備在縱深進行兩翼合圍的。計劃失敗,是因為天氣不好,也是因為蘇軍缺少大的坦克兵團來執行這些計劃。蘇軍在包圍德軍時使用的部隊大部分是步兵或騎兵,有大量坦克進行支援,他們所走的距離之遠是令人注目的。然而,蘇軍的作戰能力和訓練水平不高,不能完成所賦予的戰略任務和較高級的戰術任務。蘇軍戰術上的缺陷通常與指揮員和參謀人員訓練素質低有關。部隊沒有準備就零零星星地投入了戰鬥,指揮員被上級催逼著倉促上陣。偵察很差,炮火支援與其他兵種不協調。坦克是以分隊為單位使用而不是整旅整旅地投入戰鬥,在維亞茲馬和迭米揚斯克兩地,空降部隊的使用都是失敗的,因為過於深入敵縱深,其能力與任務不適應。即使蘇軍最高統帥部分給西戰區九個而不是五個預備集團軍,很可能朱可夫還是缺少必要的兵力打垮中央集團軍群。


    德軍在莫斯科城下被蘇軍打得慘敗。但這一挫折並非十分嚴重。那年冬季,德軍在東線的戰鬥傷亡共三十七萬六千人,這個數字並不很大,然而由於嚴冬天氣和斑疹傷寒所造成的減員使傷亡總數增加到大約九十萬人,超過了德軍部隊所能承受的限度。


    德國人的報導和文章常常過於強調蘇軍的體質和精神素質,也過分強調了蘇軍缺少技術保障和後勤保障的情況。蘇軍士兵能吃苦並有極大的忍耐力,他們習慣於本地的天氣條件,但是值得懷疑的是這種吃苦耐勞的素質是否優於德軍士兵。蘇軍士兵如果沒有吃的,他們也會餓死,如果沒有穿的,他們也會凍死。他們的步槍和火炮也需要彈藥,他們的馬匹也需要飼料。蘇軍士兵與德國士兵一樣怕冷,部隊運動的困難也不單是德軍才有。事實是蘇軍部隊的穿著和裝備比德軍更適於冬季作戰,而後方勤務準備雖然無疑是粗糙的,但卻是與蘇軍戰略計劃和戰術計劃密切配合的。這與德軍依靠在戰爭中憑僥倖碰運氣的做法形成鮮明的對照。


    第十六章 蘇軍攻勢的兩翼


    艾伯特·西頓 [英國]


    [出自《蘇德戰爭 1941-1945》]


    1941年,蘇軍向中央集團軍群發起冬季攻勢的同時,在列寧格勒地區、烏克蘭與克裏木也發動了攻勢,進行配合。


    在波羅的海與拉多加湖地區,李勃指揮的北方集團軍群(編成內有一個西班牙師和三十個疲憊不堪的德國師)部署在從波羅的海的奧臘尼恩巴烏姆至北方集團軍群與中央集團軍群在奧斯塔什科夫附近的接合部這條漫長的戰線上。屈希勒爾指揮的第18集團軍位於左翼,其第26軍圍困著奧臘尼恩巴烏姆這個橋頭堡內的守軍。與此同時,第28軍與第50軍則控製了通往列寧格勒南部的通道和涅瓦河一線。列寧格勒至拉多加湖南岸的什利塞爾堡要塞之間是一條寬僅十英裏的狹長地帶,由於德國人占領了該地,致使列寧格勒的陸路交通斷絕至今。不過,拉多加湖的冰上通道倒是暢通無阻,有將近五十萬名列寧格勒市民就是由此撤出的。在東麵,李勃於12月9日被迫放棄提赫文,將第1和第38軍撤至基裏施與諾夫哥羅德之間的沃耳霍夫河一線固守。在伊耳緬湖以南,布施指揮的第16集團軍占領了舊魯薩與奧斯塔什科夫之間的地域,並將第10軍、第2軍與第39裝甲軍配置在右翼,沒有留預備隊。


    在蘇軍方麵,奧臘尼恩巴烏姆這個橋頭堡由一個集群司令部(亦稱岸防部隊)控製。配置在列寧格勒地峽的第23集團軍與北部的芬軍相對峙;而第22、第55集團軍和涅瓦集群則與南部的德軍第18集團軍相對峙。所有這些集團軍均隸屬於列寧格勒方麵軍。歸它指揮的還有第54獨立集團軍。它位於拉多加湖以南,據守沃耳霍夫河畔的基裏施與什利塞爾堡之間的地域。在基裏施至諾夫哥羅德的沃耳霍夫防線配置的蘇軍第4、第52、第59集團軍與第2突擊集團軍經改編後,於12月17日組成由梅列茨科夫指揮的沃耳霍夫方麵軍。在伊耳緬湖以南,庫羅奇金指揮的西北方麵軍的第11、第34、第3集團軍與第4突擊集團軍配置在舊魯薩至奧斯塔什科夫一線,與科涅夫指揮的加裏寧方麵軍相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蘇德戰爭 1941-1945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英]艾伯特·西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英]艾伯特·西頓並收藏蘇德戰爭 1941-1945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