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
蘇德戰爭 1941-1945 作者:[英]艾伯特·西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到1941年,德國的裝甲兵已組成裝甲(坦克)師,每個師有一個裝甲團和一個摩托化步兵旅。裝甲團有三個裝甲營,總共約有一百六十輛坦克。摩托化步兵旅有兩個步兵團,每個團有兩個營,不是裝甲步兵營便是摩托化步兵營。所不同的是,裝甲步兵乘坐半履帶式裝甲車,伴隨坦克進入戰鬥,可以立即提供支援,如果必要,可以在裝甲運輸車上進行戰鬥;摩托化步兵則由卡車運載,他們須下車徒步進入戰鬥。德國另一種裝甲部隊是摩托化步兵師,即1943年5月以後人們熟知的裝甲護衛師。它有兩個摩托化步兵團,每個團有三個營。這些摩托化營人數不到六百,由卡車運載。隨著戰爭的發展,部分人員再度由半履帶式裝甲車運載。此外,摩托化步兵師通常有一個擁有三十至五十輛裝甲作戰車輛的裝甲營或是一個強擊炮營。這兩種裝甲師隻是在坦克對步兵的數量比例上不同。裝甲師裏的四至六個步兵營,約有一百六十輛坦克。摩托化步兵師裏的六個步兵營,約有五十輛坦克。這些裝甲部隊(在德國稱為機動部隊)原先編成裝甲軍,每個軍有兩個裝甲師和一個摩托化步兵師。裝甲師執行突擊任務,摩托化步兵師是一支支援部隊和後盾。兩至三個裝甲軍編成裝甲集群,即以後的裝甲集團軍。它的坦克可以多達八百輛,還有裝甲步兵和摩托化步兵以及支援部隊。
德國人在1941年底以前所取得的那些勝利,有一部分功勞應歸功於大量使用坦克以及強調機動性和果斷處置。德國人清楚地懂得坦克和步兵的相互依賴關係,並給步兵和支援部隊配備適當的裝備,使他們能以坦克的速度運動並作戰。摩托化師更是兩者皆擅長,因為它的裝備和組織形式使它能象裝甲部隊和步兵部隊一樣作戰,能鞏固先頭裝甲師取得的戰果。另一方麵,也不大會出現步兵束縛裝甲軍的機動性或使它遷就大量徒步跟進的步兵師的運動速度的情況;而且孤軍深入和翼側過於暴露的風險,一般來說,也是不足為慮的。火力支援主要不是靠炮兵提供,而是由攻擊地麵目標的飛機、坦克和履帶式裝甲強擊炮提供。蘇聯t-34坦克出現之前,德國坦克一直是世界上最好的。德國坦克的電台和光學儀器在整個大戰中始終穩居首位。1941年德軍裝甲兵的主力是二十二噸的iii型和二十三噸的iv型坦克。
德國步兵對裝甲強擊火炮的依賴可能大於對坦克的依賴。大戰快結束的時候,德國生產的強擊火炮多於坦克。早期的裝甲強擊炮無炮塔,無頂蓋,用履帶式坦克底盤,有裝甲,車上裝有一門火炮。它原先是為步兵提供近距離火力支援而設計的,提供支援的方法是用火炮進行直接瞄準射擊。這種裝甲車輛體形很低。早期型號頂部敞開,車組成員可以耳聞目睹周圍的戰鬥,不會遇到坦克車組成員在確定方位和識別目標時所遇到的困難。這種炮幾乎不能轉動,整個炮車實際上都得對準目標。但是,這種炮可以像有炮塔的坦克一樣迅速轉向另一個目標,隻要路麵硬實,沒有障礙。強擊炮還有比坦克優越的地方。它製造較容易,有較厚的前裝甲和較大口徑的火炮。強擊炮歸炮兵管轄,不屬於坦克兵。它編成營,每個營有十八輛作戰裝甲車,後來增加到三十一輛,以後又改為強擊炮旅。大戰結束前,出現了由一支混編步兵部隊和有四十五門強擊炮組成的強擊炮旅。
這些強擊炮營是德軍戰鬥序列很重要的組成部分。美國和英國均無類似的編製。因此,不應把它同自行火炮相混淆。自行火炮的履帶式裝甲車底盤隻是提供可活動的炮台,用間接瞄準向目標射擊。強擊炮則和坦克一樣,是一種與敵人進行近戰的戰車。早期型號的火炮甚至連進行間接瞄準射擊的必要裝置都沒有。
1940年和1941年的強擊炮通常裝在iii型坦克底盤上,有一門口徑為75毫米、炮管是口徑二十四倍的低初速火炮或一門低初速105毫米榴彈炮,其目的是用榴彈射擊點目標、步兵或炮手。為了更有效地對付敵人坦克,低速火炮和榴彈炮逐漸被口徑75毫米,炮管是口徑四十三倍和四十八倍的火炮所取代,它用實心彈攻擊坦克,用榴彈支援步兵。因此,雖然強擊炮營由炮兵指揮,其作用與裝甲營相差甚微,實際上,可以相互代替。它的反坦克性能確實令人生畏。到1944年,強擊炮兵自稱已摧毀敵坦克二萬輛。鑑於他們取得如此大的成功,蘇軍也裝備了自己的相類似的火炮,叫做自行火炮,其戰術運用與德軍完全一樣。
在德軍中,裝甲部隊和反坦克部隊的任務與炮兵並不是截然分開的。隨著戰爭的發展,要區分它們各自的任務範圍更加困難。雖然強擊炮的兩項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反坦克,但是,依然使用了由反坦克部隊指揮的反坦克殲擊炮。其中,最輕型的是裝在n型或十六噸的捷克坦克“煽動者”底盤上的口徑為75毫米,炮管是口徑四十八倍的火炮。它們同樣具有強擊炮的那兩個用途。真正的反坦克殲擊炮是出現在戰爭後期的1943年和1944年。那時,88毫米炮裝在v型(豹式)和vi型(虎式)坦克車體上,叫大黃蜂式(後叫犀牛式)和斐迪南式(後叫象式) [ 江左註:71倍徑88毫米炮,加iv號底盤為犀牛,加v號底盤為獵豹,加電動vi號底盤為大象。 ] 。戰爭臨近結束時,情況更複雜,德國裝甲部隊、強擊炮部隊和反坦克部隊除了有大量直接瞄準射擊的裝甲戰鬥車輛外,還都裝備了履帶式帶裝甲的自行野炮和中型火炮,這些火炮,有的是裝在ii型或法國坦克底盤上的105毫米黃蜂式榴彈炮,有的是裝在iii型和iv型底盤上的150毫米熊式和野蜂式榴彈炮。它們是用間接瞄準射擊目標的。
德國人在1941年底以前所取得的那些勝利,有一部分功勞應歸功於大量使用坦克以及強調機動性和果斷處置。德國人清楚地懂得坦克和步兵的相互依賴關係,並給步兵和支援部隊配備適當的裝備,使他們能以坦克的速度運動並作戰。摩托化師更是兩者皆擅長,因為它的裝備和組織形式使它能象裝甲部隊和步兵部隊一樣作戰,能鞏固先頭裝甲師取得的戰果。另一方麵,也不大會出現步兵束縛裝甲軍的機動性或使它遷就大量徒步跟進的步兵師的運動速度的情況;而且孤軍深入和翼側過於暴露的風險,一般來說,也是不足為慮的。火力支援主要不是靠炮兵提供,而是由攻擊地麵目標的飛機、坦克和履帶式裝甲強擊炮提供。蘇聯t-34坦克出現之前,德國坦克一直是世界上最好的。德國坦克的電台和光學儀器在整個大戰中始終穩居首位。1941年德軍裝甲兵的主力是二十二噸的iii型和二十三噸的iv型坦克。
德國步兵對裝甲強擊火炮的依賴可能大於對坦克的依賴。大戰快結束的時候,德國生產的強擊火炮多於坦克。早期的裝甲強擊炮無炮塔,無頂蓋,用履帶式坦克底盤,有裝甲,車上裝有一門火炮。它原先是為步兵提供近距離火力支援而設計的,提供支援的方法是用火炮進行直接瞄準射擊。這種裝甲車輛體形很低。早期型號頂部敞開,車組成員可以耳聞目睹周圍的戰鬥,不會遇到坦克車組成員在確定方位和識別目標時所遇到的困難。這種炮幾乎不能轉動,整個炮車實際上都得對準目標。但是,這種炮可以像有炮塔的坦克一樣迅速轉向另一個目標,隻要路麵硬實,沒有障礙。強擊炮還有比坦克優越的地方。它製造較容易,有較厚的前裝甲和較大口徑的火炮。強擊炮歸炮兵管轄,不屬於坦克兵。它編成營,每個營有十八輛作戰裝甲車,後來增加到三十一輛,以後又改為強擊炮旅。大戰結束前,出現了由一支混編步兵部隊和有四十五門強擊炮組成的強擊炮旅。
這些強擊炮營是德軍戰鬥序列很重要的組成部分。美國和英國均無類似的編製。因此,不應把它同自行火炮相混淆。自行火炮的履帶式裝甲車底盤隻是提供可活動的炮台,用間接瞄準向目標射擊。強擊炮則和坦克一樣,是一種與敵人進行近戰的戰車。早期型號的火炮甚至連進行間接瞄準射擊的必要裝置都沒有。
1940年和1941年的強擊炮通常裝在iii型坦克底盤上,有一門口徑為75毫米、炮管是口徑二十四倍的低初速火炮或一門低初速105毫米榴彈炮,其目的是用榴彈射擊點目標、步兵或炮手。為了更有效地對付敵人坦克,低速火炮和榴彈炮逐漸被口徑75毫米,炮管是口徑四十三倍和四十八倍的火炮所取代,它用實心彈攻擊坦克,用榴彈支援步兵。因此,雖然強擊炮營由炮兵指揮,其作用與裝甲營相差甚微,實際上,可以相互代替。它的反坦克性能確實令人生畏。到1944年,強擊炮兵自稱已摧毀敵坦克二萬輛。鑑於他們取得如此大的成功,蘇軍也裝備了自己的相類似的火炮,叫做自行火炮,其戰術運用與德軍完全一樣。
在德軍中,裝甲部隊和反坦克部隊的任務與炮兵並不是截然分開的。隨著戰爭的發展,要區分它們各自的任務範圍更加困難。雖然強擊炮的兩項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反坦克,但是,依然使用了由反坦克部隊指揮的反坦克殲擊炮。其中,最輕型的是裝在n型或十六噸的捷克坦克“煽動者”底盤上的口徑為75毫米,炮管是口徑四十八倍的火炮。它們同樣具有強擊炮的那兩個用途。真正的反坦克殲擊炮是出現在戰爭後期的1943年和1944年。那時,88毫米炮裝在v型(豹式)和vi型(虎式)坦克車體上,叫大黃蜂式(後叫犀牛式)和斐迪南式(後叫象式) [ 江左註:71倍徑88毫米炮,加iv號底盤為犀牛,加v號底盤為獵豹,加電動vi號底盤為大象。 ] 。戰爭臨近結束時,情況更複雜,德國裝甲部隊、強擊炮部隊和反坦克部隊除了有大量直接瞄準射擊的裝甲戰鬥車輛外,還都裝備了履帶式帶裝甲的自行野炮和中型火炮,這些火炮,有的是裝在ii型或法國坦克底盤上的105毫米黃蜂式榴彈炮,有的是裝在iii型和iv型底盤上的150毫米熊式和野蜂式榴彈炮。它們是用間接瞄準射擊目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