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蘇德戰爭 1941-1945 作者:[英]艾伯特·西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希特勒常常反覆重申他在政治與軍事策略方麵的基本思想是,他決不重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錯誤,同時在兩線作戰。當然即使德國背後沒有一個潛在與它相敵對的蘇聯,英國的空中力量和海上優勢也會使德國的入侵承擔很大的風險。希特勒為了將較多的軍費集中用於空軍和海軍,曾下令解散一些陸軍師,但是德國的軍火生產仍不可能彌補海軍裝備的不足,而且德國的空、海軍也不可能超過以整個盎格魯撒克遜集團工業潛力為後盾的、發展迅速的英國空、海軍。同時希特勒還想以蘇聯威脅為口實,說明他無法集中其整個空中力量來攻擊英倫三島。每起偶發事件、每個刺激因素都被作為論據來證明他本人早已確立的事業是正確的,並且促使別人也同意他的觀點。雖然他誇張和渲染了那種來自蘇聯的危險(事實上,隻要德國強盛,這種危險就不是直接的),但是對希特勒這個頭腦簡單的人來說,問題也是很清楚的。在東線,敵軍可能被德國陸軍迅速消滅,這支陸軍是有史以來最精良的,而且正處於全盛時期。在西線,這支精銳部隊卻不能為他爭光,隻好無精打彩地去看守海灘。拖延可能是致命的,因為他將麵臨一個強大的、有美國支持的並願意重返歐洲大陸作戰的英國。與此同時,他還表白自己不是不願意(如果他這樣表示過,也隻是故作姿態而已)研究他的司令官和參謀長們提出的另一種戰略。這種戰略就是將德軍引向西班牙、地中海和中東。
1940年6月30日,星期日,也就是法國投降沒幾天,哈爾德在日記中記下了由魏茨澤克負責傳達的希特勒的意見。記下來的神秘話語有“眼睛必須盯著東方”,“英國的投降將解除我們東進的後顧之憂”。結果,三周之後,勃勞希契就奉命研究對蘇作戰的問題。他和他的參謀長已經事先對此有了一些考慮。7月22日哈爾德在日記中第一次概略地記下了這次作戰的輪廓。
據當時的估計,德國需要有八十到一百個陸軍師並能在四到六周內將所需部隊集中。希特勒在擬定進攻計劃時,認為這次進攻應仿效西線剛結束的那次進攻。不過這是一次規模更大的閃擊戰。由於蘇聯冬季酷寒,從11月到次年4月進行大規模運動非常困難,因而這次進攻務必在短暫的夏季中結束。根據當時的事實而不管高級將領們戰後怎樣說,在取得戰勝法國的輝煌勝利後,這些高級將領好象都一致相信這種快速進攻在軍事上是可能的。因此希特勒最後也與最高統帥部完全一致。希特勒飄飄然忘乎所以,他甚至還考慮在1940年秋季就發動並實施一場決定性閃擊戰的可能性。
7月29日約德爾引用希特勒的話說,他決定打一場預防性戰爭。兩天後,希特勒又說,明年春季必須一舉消滅蘇聯,因為讓他存在於波羅的海海岸是令人難以忍受的。他不僅下令撤銷削減陸軍的指示,而且恢復了已削減的三十五個師,此外還增加了十個裝甲師和十個摩托化師。當時元首的一些想法已經十分清楚,這次進攻可以分成兩個主要突擊方向,一個指向基輔,一個指向莫斯科。盡管他這時規定的進攻目標是消滅蘇軍有生力量,但是這種目標仍然是籠統含糊的。從這時起,作戰計劃的製定工作穩步進行,從未間斷。
1940年8月9日,武裝部隊員高統帥部發布了加強東線兵力的“奧托”指令,內容包括在波蘭總督區建立後勤軍事設施,開闢訓練場地,改進公路網和鐵路網。
就在那年的秋季和冬季,許多德國將領對這場新戰爭在軍事上存在的困難倒沒有什麽考慮,而是從根本上對有無發動戰爭的必要性產生了新的想法。哈爾德告訴勃勞希契,這場新的戰爭,由於德國正與英國作戰,對於德國無任何好處,而隻能導致德國經濟的惡化。他本人並沒有低估西線(英國)的危險,而對義大利參戰則更為擔憂,因為一旦這個軸心國夥伴出了問題,德國為了解救它就可能在地中海陷入泥沼。如果與蘇聯的戰爭不可避免的話,那麽這場戰爭必定是一場總體戰,陸軍的人力物力還要加強。持有這樣的看法不隻是哈爾德一個人。德國海軍總司令雷德爾確信,進攻蘇聯不會使德國向其眼前的、真正的目標,即戰敗英國、大英國協或大英帝國邁進一步。他始終堅決反對這場戰爭。他說,進攻蘇聯會過多損傷德國的元氣而且很難說打到什麽時候才能結束。既然入侵英國已證明是不可能了,作為僅次於此的選擇,他提議奪取直布羅陀、埃及和巴勒斯坦來破壞英國在地中海和中東的利益。勃勞希契、哈爾德和戈林也贊同這個主張,計劃人員也在斟酌該主張的可能性。甚至連德國外交部也不同意發動一場新的戰爭。魏茨澤克是出於邏輯和經濟的考慮反對這個入侵計劃的。他認為德國戰爭物資的儲備量,尤其是橡膠、石油、銅、鉑、鋅、石棉、黃麻和鎢的儲備量很低,因此一旦蘇聯的供應中斷,就可能造成嚴重的困難。魏茨澤克於1941年4月28日致裏賓特洛甫的一份備忘錄中指出,對德國來說,如果摧毀每座蘇聯城市與擊沉每艘英國軍艦一樣重要,那麽他魏茨澤克就贊成發動這場新的戰爭。然而,正如事實所表明,他隻想到軍事勝利而沒想到經濟損失。他認為,蘇聯決不願意成為英國的一個盟國。而裏賓特洛甫卻仍在琢磨蘇聯也許會被捲入對英戰爭的問題。
10月底,墨索裏尼未與德國協商就進攻由英國保證領土完整的希臘,但是在希臘的堅決抵抗下他寸步難行。11月,莫洛托夫對保加利亞施加了壓力,並力圖得到那些控製達達尼爾海峽的基地。12月,英國駐守在尼羅河上的一支小小的陸軍消滅了義大利駐守在利比亞的規模大得多的陸軍。希特勒既害怕蘇聯,又害怕英國幹涉巴爾幹國家,而且還拿不準土耳其的態度,因此他作出了在入侵蘇聯之前先穩住他在巴爾幹的右翼。11、12兩個月作出了許多有關1941年的戰略和軍事行動重點的決定。進攻直布羅陀的“費利克斯”行動的進一步打算被放棄了,因為弗朗哥對其提供的支援要價太高。德國準備從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進攻希臘,即所謂“馬麗他”行動,但又牽涉到保加利亞是否遵守三國條約,讓德軍進駐它的領土的問題。擬加強對東地中海英軍的空襲,但是,希特勒不願沿北非海岸或通過土耳其與敘利亞對中東實施地麵進攻,盡管其海軍參謀部竭力主張這樣做。他至多派遣一些德軍到的黎波裏去增援潰退的意軍。
1940年6月30日,星期日,也就是法國投降沒幾天,哈爾德在日記中記下了由魏茨澤克負責傳達的希特勒的意見。記下來的神秘話語有“眼睛必須盯著東方”,“英國的投降將解除我們東進的後顧之憂”。結果,三周之後,勃勞希契就奉命研究對蘇作戰的問題。他和他的參謀長已經事先對此有了一些考慮。7月22日哈爾德在日記中第一次概略地記下了這次作戰的輪廓。
據當時的估計,德國需要有八十到一百個陸軍師並能在四到六周內將所需部隊集中。希特勒在擬定進攻計劃時,認為這次進攻應仿效西線剛結束的那次進攻。不過這是一次規模更大的閃擊戰。由於蘇聯冬季酷寒,從11月到次年4月進行大規模運動非常困難,因而這次進攻務必在短暫的夏季中結束。根據當時的事實而不管高級將領們戰後怎樣說,在取得戰勝法國的輝煌勝利後,這些高級將領好象都一致相信這種快速進攻在軍事上是可能的。因此希特勒最後也與最高統帥部完全一致。希特勒飄飄然忘乎所以,他甚至還考慮在1940年秋季就發動並實施一場決定性閃擊戰的可能性。
7月29日約德爾引用希特勒的話說,他決定打一場預防性戰爭。兩天後,希特勒又說,明年春季必須一舉消滅蘇聯,因為讓他存在於波羅的海海岸是令人難以忍受的。他不僅下令撤銷削減陸軍的指示,而且恢復了已削減的三十五個師,此外還增加了十個裝甲師和十個摩托化師。當時元首的一些想法已經十分清楚,這次進攻可以分成兩個主要突擊方向,一個指向基輔,一個指向莫斯科。盡管他這時規定的進攻目標是消滅蘇軍有生力量,但是這種目標仍然是籠統含糊的。從這時起,作戰計劃的製定工作穩步進行,從未間斷。
1940年8月9日,武裝部隊員高統帥部發布了加強東線兵力的“奧托”指令,內容包括在波蘭總督區建立後勤軍事設施,開闢訓練場地,改進公路網和鐵路網。
就在那年的秋季和冬季,許多德國將領對這場新戰爭在軍事上存在的困難倒沒有什麽考慮,而是從根本上對有無發動戰爭的必要性產生了新的想法。哈爾德告訴勃勞希契,這場新的戰爭,由於德國正與英國作戰,對於德國無任何好處,而隻能導致德國經濟的惡化。他本人並沒有低估西線(英國)的危險,而對義大利參戰則更為擔憂,因為一旦這個軸心國夥伴出了問題,德國為了解救它就可能在地中海陷入泥沼。如果與蘇聯的戰爭不可避免的話,那麽這場戰爭必定是一場總體戰,陸軍的人力物力還要加強。持有這樣的看法不隻是哈爾德一個人。德國海軍總司令雷德爾確信,進攻蘇聯不會使德國向其眼前的、真正的目標,即戰敗英國、大英國協或大英帝國邁進一步。他始終堅決反對這場戰爭。他說,進攻蘇聯會過多損傷德國的元氣而且很難說打到什麽時候才能結束。既然入侵英國已證明是不可能了,作為僅次於此的選擇,他提議奪取直布羅陀、埃及和巴勒斯坦來破壞英國在地中海和中東的利益。勃勞希契、哈爾德和戈林也贊同這個主張,計劃人員也在斟酌該主張的可能性。甚至連德國外交部也不同意發動一場新的戰爭。魏茨澤克是出於邏輯和經濟的考慮反對這個入侵計劃的。他認為德國戰爭物資的儲備量,尤其是橡膠、石油、銅、鉑、鋅、石棉、黃麻和鎢的儲備量很低,因此一旦蘇聯的供應中斷,就可能造成嚴重的困難。魏茨澤克於1941年4月28日致裏賓特洛甫的一份備忘錄中指出,對德國來說,如果摧毀每座蘇聯城市與擊沉每艘英國軍艦一樣重要,那麽他魏茨澤克就贊成發動這場新的戰爭。然而,正如事實所表明,他隻想到軍事勝利而沒想到經濟損失。他認為,蘇聯決不願意成為英國的一個盟國。而裏賓特洛甫卻仍在琢磨蘇聯也許會被捲入對英戰爭的問題。
10月底,墨索裏尼未與德國協商就進攻由英國保證領土完整的希臘,但是在希臘的堅決抵抗下他寸步難行。11月,莫洛托夫對保加利亞施加了壓力,並力圖得到那些控製達達尼爾海峽的基地。12月,英國駐守在尼羅河上的一支小小的陸軍消滅了義大利駐守在利比亞的規模大得多的陸軍。希特勒既害怕蘇聯,又害怕英國幹涉巴爾幹國家,而且還拿不準土耳其的態度,因此他作出了在入侵蘇聯之前先穩住他在巴爾幹的右翼。11、12兩個月作出了許多有關1941年的戰略和軍事行動重點的決定。進攻直布羅陀的“費利克斯”行動的進一步打算被放棄了,因為弗朗哥對其提供的支援要價太高。德國準備從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進攻希臘,即所謂“馬麗他”行動,但又牽涉到保加利亞是否遵守三國條約,讓德軍進駐它的領土的問題。擬加強對東地中海英軍的空襲,但是,希特勒不願沿北非海岸或通過土耳其與敘利亞對中東實施地麵進攻,盡管其海軍參謀部竭力主張這樣做。他至多派遣一些德軍到的黎波裏去增援潰退的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