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南斯拉夫發生政變,蘇聯與西莫維奇將軍為首的新政府舉行了談判。這就進一步威脅到德國的翼側,必須用武力消滅南斯拉夫。一個新的進攻計劃即“第25號”行動很快擬成,德意兩軍從奧地利和的裏雅斯特實施突擊,德匈兩軍越過多瑙河實施突擊。“馬麗他”行動的右翼向西轉移,另外德國還從為進攻蘇聯所集結的部隊中撤回一部分陸軍師。此時顯而易見,巴爾幹戰爭不可能在5月中旬圓滿結束,那些師不能及時趕回去參加入侵蘇聯初期的軍事行動,與此同時,希特勒也發現他的兵力過於分散。他又不願減少那些占領挪威和西歐的師,因為他過分地害怕英國登陸。這樣,到4月7日,他覺得唯一的辦法就是將原先預定的5月15日這個入侵日向後推遲五周左右。


    德國某些辯解者認為,巴爾幹的局勢與這次入侵日的推遲毫無關係,因為他們認定,1941年暮春,融化的冰雪與春雨所造成的河水泛濫肯定要使預定的入侵日推遲。然而,波蘭河流的大水在6月初已經退下去,因此即使在中部戰線,河水無論怎樣泛濫也隻能使入侵日推遲二三周。入侵日的推遲是由於天氣造成的論調並不符合實際情況。因為不管天氣怎樣,保障巴爾幹翼側的安全都是必要的,所以入侵日非推遲五周不可。


    蘇聯中部地區適宜作戰的季節是從6月到10月(到了秋季,路上的泥濘就會使部隊的運動暫時受阻),或者是從6月到冬季開始的12月初。由於作戰的季節如此短暫,因而將入侵日推遲五周是件非同小可的事。不過,這次推遲的時間還沒有後來那一次拖延的時間長。那一次是在同年夏季,中央集團軍群停止不前,而希特勒卻與勃勞希契、哈爾德進行著幾乎是毫無休止的爭論。即使將這兩次推遲加在一起所浪費的時間也不是德國在1941年失敗的唯一原因。政治與軍事目標的混亂、最高統帥部的機能不全、情報不靈以及資源短缺等主要原因都必須綜合考慮。


    希特勒需要同盟國。他首先轉應羅馬尼亞和芬蘭這兩個國家,因為它們已遭受蘇聯的侵略。羅馬尼亞願意參戰,但是它參戰的目的隻限於其切身利益,即收複比薩拉比亞和北布科維納,以及獲得德涅斯特河和布格河之間的部分烏克蘭地區。可是,由於羅馬尼亞對德國的依賴太大,以致它的願望隻能退居第二位,不得不向伏爾加河前進。芬蘭不斷受到蘇聯的威脅,也答應進行戰爭準備,但是它的處境變得很特殊,確實與羅馬尼亞不同。眾所公認,芬蘭同意德國駐挪威的陸軍派出一支遠征軍進駐芬蘭屬拉普蘭和芬蘭中部地區,而且還配屬給德軍一個芬蘭軍,這支部隊的任務是確保佩薩莫鎳礦區的安全和切斷摩爾曼斯克鐵路。但是,列寧格勒以北拉多加湖和卡累利阿地峽附近的南部主要戰線,芬蘭是不容德國幹涉的。德軍希望芬蘭軍隊從北麵奪取列寧格勒,而芬軍的參戰目的隻是為了收復冬季戰爭中割讓給蘇聯的領土。爾後,芬蘭就以此為滿足,靜觀事態的發展了。芬蘭總司令曼納海姆極不歡迎德軍介入南部戰事,後來就將德軍借給他的布蘭登堡師退回,並且拒絕再指揮任何德國部隊。在軍事上他更不會聽從德國的指揮。


    義大利以及斯洛伐克這個傀儡國都將派遣軍隊進攻蘇聯。匈牙利則對英國有友好的感情,這是一個原因,另外,由於希特勒這個原奧匈帝國的公民對匈牙利有反感,所以匈牙利被排除在整個計劃的製定和準備工作之外。但希特勒還是想在最後一刻讓匈牙利參戰。


    希特勒征服波蘭、法國、南斯拉夫和希臘的輝煌戰果,不完全是因為德軍擁有數量、質量上的優勢。德國經濟已走上了戰爭的軌道而且還儲備了各種軍火。德國的戰爭準備,比英國、大英國協或大英帝國搶先四年。1939年到1941年德國是能夠打敗它的鄰國的,因為這些鄰國的工業和經濟力量都很落後。


    由於建立了獨裁政權並從1936年起開始推行旨在使德國經濟獨立的四年計劃,因而國外、特別是倫敦普遍認為,1941年的德國是一部動力強、結構完整、效率高的工業與經濟機器,它已準備好打一場長期的消耗巨大的世界大戰。事實上,這種看法是錯誤的。為減少對進口鐵礦石的依賴性,德國採取了某些措施,開發利用了國內低品位的鐵礦石。然而,即便如此,大量的鐵礦石仍須不斷從瑞典和法國進口。到1942年人造橡膠的生產解決了橡膠不足的問題,而且在生產人造汽油、石油和石油產品方麵取得了顯著的成就。1941年德國是在兩線作戰,發動了德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而其石油的年配給量幾乎還不到戰前英國國內石油消費量的百分之七十。儲備的錫和鋼於1939年已消耗殆盡。德國生產不出煉鋼用的鎢、鉻和鎳。1941年它的石油、鋁礬土、錫、銅、鉛和鋅仍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外國進口。


    德國軍事工業缺乏統一管理,都操縱在那些相互競爭的集團手裏。戈林及其四年計劃部接替沙赫特獨攬了經濟大權,但經濟部仍繼續存在。1940年3月,托特在負責勞動部的同時也成了第一任軍械部部長。除了這三個機構之外,還規定:所有軍火生產的方針和重點均由武裝部隊來負責。這些方針和重點按理說應由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凱特爾負責,但是卻交給了托馬斯負責。托馬斯是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戰時經濟與軍備局局長,負責陸軍軍火生產的政策與協調工作。空軍總部和海軍總部中的某些局負責空軍和海軍軍火生產的政策。德國軍事工業整個體係都是臨時拚湊的,沒有規定明確的職責。勞力的使用或安排無一定之規,對消費品的生產沒有加以多大的限製。兵工廠隻開一個班。由於缺乏連貫而集中的指揮,因而生產重點變化無常而且效率受到很大影響。法國淪陷後,以裝甲和陸軍軍火為重點的生產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變化。十八個陸軍師轉業到空、海軍軍事工業部門為攻打英國作準備。還有十七個陸軍師被解散。陸軍軍火生產慘遭破壞。當希特勒的注意力轉向東線時,他們又被召回部隊,於是空海軍的軍火生產又退居到次要地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蘇德戰爭 1941-1945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英]艾伯特·西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英]艾伯特·西頓並收藏蘇德戰爭 1941-1945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