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項是對外事務,也由袁世凱負責。
袁世凱在軍力、稅務、外交上獨占鰲頭,自然在朝鮮事務上的話語權也最強。
吳長慶的離去,對袁世凱是一個很好的鍛鍊機會,可袁世凱初領如此重任,難免心中發怵。就在這個時候,朝廷給他派來一位助手,此人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唐紹儀。
唐紹儀,字少川,廣東人。
唐紹儀就是容閎挑選的赴美留學幼童之一,在美七年,19歲歸國,哥倫比亞大學肄業生(由於頑固派的阻撓與破壞,以唐紹儀、詹天佑為首的大部分留美學生被強行召回國)。唐紹儀回國後,先是被李鴻章送到天津的洋務學堂回爐再造,之後進入天津稅務衙門就職,熟悉中國業務。後來,英語好又懂得稅務的唐紹儀便被李鴻章派往朝鮮協辦稅務。
就這樣,唐紹儀由此與袁世凱結下不解之緣。唐紹儀確實是一名很理想的助手,袁世凱也很欣賞他,兩人從此風裏雨裏同舟共濟幾十載。
91、
朝鮮雖然表麵上平靜下來了,實際上暗流洶湧。
朝鮮內部可以簡單地分為三派主要的力量:親清派、親日派以及民間自發的激進派──東學黨。
1884年底,親日派在日本的支持下,發動政變,一夜之間,親日派大權在握。
駐朝清軍大營裏,因為政變一事吵得熱火朝天。
袁世凱拍案而起,強硬地告訴與會眾人:現在情勢已經惡化至此,我們應該趁日本沒有增軍朝鮮,果斷出兵鎮壓,要不然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但是有兩個人提出了反對意見,一個是吳兆有,一個是張光前。他們的意見是一樣的,輕率出兵容易落人口實,被人誤會是在挑起外交爭端,還是先請示北洋大臣李鴻章之後再做打算吧!
袁世凱不同意,反駁道:遠水哪裏解得了近渴,等請得朝廷的意見,大勢去矣!好了,你們不去,我去,你們隻需守住大營即可!
袁世凱決定用自己能掌握的軍隊解決問題。袁世凱能有這樣的決定和魄力,也是有原因的。一來袁世凱的武裝力量還算強大;二來親日派的力量還不夠強,而且日本人此時駐紮在朝鮮的軍隊還不太多。
正所謂我強敵弱,在出兵一個時辰後,日軍和叛兵就被剿滅,袁世凱的勝利來得還挺快。
此戰是近代中國陸軍與日本陸軍的第一戰,中國贏了!這一年袁世凱25歲。
92、
可是,國際問題既要講力量,也要講態度。
袁世凱是贏了,但這時的大清帝國因中法爭端尚未解決,也不打算和日本再生麻煩,免得多線開戰。而日本這邊雖然對朝鮮是處心積慮已久,但其實他們也不想打仗。畢竟日本這時候還很弱。
於是,都不想打仗的雙方決定用談判解決問題,談來談去,最後簽訂了一個條約,條約承認日本可以在朝鮮駐軍──這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日本人邁出了擴張第一步。
不過,李鴻章也不願讓日本人過於得意,便派遣北洋艦隊到日本去威懾一下越來越猖狂的日本人,於是就出現了前文介紹過的日本人所謂的“長崎8-15血案事件”。
日本人在朝鮮駐軍後,便不停地慫恿朝鮮向他們借款開礦修路什麽的,日本人什麽意思呢?借款就需要抵押,可是朝鮮拿什麽作抵押?唯有關稅,而這個時候朝鮮的關稅是由清朝管理的,實際上日本人就是想從清朝手中分錢。
93、
袁世凱凜然應對,態度很強硬。
對付流氓,就要用流氓的方法。
首先他利用“朝鮮外交無自主權”的合法理由,將朝鮮國內支持借款的官員全部逮捕,並送往中國監獄羈押。然後按照外交慣例,照會日本使館,聲明中國是朝鮮的宗主國,你日本不得幹涉。
日本人底氣不足,隻好作罷。
袁世凱的表現不錯,他用他的強勢和外交手腕挽救了清朝在朝鮮的利益。不過他的運氣也好,就在這個時期,他的堂叔袁保齡是李鴻章的高級參謀,估計沒少幫袁世凱說好話。
功勞夠了,又有人幫忙說話,水到渠成。在李鴻章的推薦下,朝廷正式任命袁世凱為“駐紮朝鮮總理交涉通商事宜”的全權代表,大概就是軍政經濟一把抓,實打實的一把手。
在朝鮮待了四年,袁世凱從芝麻小官一躍成為26歲的三品大員,副部級高官。火箭般的升官速度!隻能說是奇蹟!
此時,他未來的對手康有為,還在為考舉人獲得做官的資格而苦苦掙紮。
可以這麽說,袁世凱能成為清末民初的風雲人物,李鴻章對袁世凱的拔擢之恩居功至偉。這麽看來,選對路,跟對人,對一個人的發展實在是太重要了。
94、
第七章為了超級生日party而輸掉的“甲午之戰”
(1)慈禧的超級生日party
袁世凱同誌雖然身材短小,體態臃腫,還是個粗脖子,甚至文化程度也不高,算得上既無“高度”又缺“風度”,可是作為天朝上國的使臣,又是朝鮮說一不二的人物,還是有人對他攀親附貴的。
對於別人的好意,袁世凱往往來者不拒。他前後在朝鮮納了三房美妾,鮮花香車美人,過得好不快活。但歡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一晃十年時間,彈指而過!
袁世凱在軍力、稅務、外交上獨占鰲頭,自然在朝鮮事務上的話語權也最強。
吳長慶的離去,對袁世凱是一個很好的鍛鍊機會,可袁世凱初領如此重任,難免心中發怵。就在這個時候,朝廷給他派來一位助手,此人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唐紹儀。
唐紹儀,字少川,廣東人。
唐紹儀就是容閎挑選的赴美留學幼童之一,在美七年,19歲歸國,哥倫比亞大學肄業生(由於頑固派的阻撓與破壞,以唐紹儀、詹天佑為首的大部分留美學生被強行召回國)。唐紹儀回國後,先是被李鴻章送到天津的洋務學堂回爐再造,之後進入天津稅務衙門就職,熟悉中國業務。後來,英語好又懂得稅務的唐紹儀便被李鴻章派往朝鮮協辦稅務。
就這樣,唐紹儀由此與袁世凱結下不解之緣。唐紹儀確實是一名很理想的助手,袁世凱也很欣賞他,兩人從此風裏雨裏同舟共濟幾十載。
91、
朝鮮雖然表麵上平靜下來了,實際上暗流洶湧。
朝鮮內部可以簡單地分為三派主要的力量:親清派、親日派以及民間自發的激進派──東學黨。
1884年底,親日派在日本的支持下,發動政變,一夜之間,親日派大權在握。
駐朝清軍大營裏,因為政變一事吵得熱火朝天。
袁世凱拍案而起,強硬地告訴與會眾人:現在情勢已經惡化至此,我們應該趁日本沒有增軍朝鮮,果斷出兵鎮壓,要不然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但是有兩個人提出了反對意見,一個是吳兆有,一個是張光前。他們的意見是一樣的,輕率出兵容易落人口實,被人誤會是在挑起外交爭端,還是先請示北洋大臣李鴻章之後再做打算吧!
袁世凱不同意,反駁道:遠水哪裏解得了近渴,等請得朝廷的意見,大勢去矣!好了,你們不去,我去,你們隻需守住大營即可!
袁世凱決定用自己能掌握的軍隊解決問題。袁世凱能有這樣的決定和魄力,也是有原因的。一來袁世凱的武裝力量還算強大;二來親日派的力量還不夠強,而且日本人此時駐紮在朝鮮的軍隊還不太多。
正所謂我強敵弱,在出兵一個時辰後,日軍和叛兵就被剿滅,袁世凱的勝利來得還挺快。
此戰是近代中國陸軍與日本陸軍的第一戰,中國贏了!這一年袁世凱25歲。
92、
可是,國際問題既要講力量,也要講態度。
袁世凱是贏了,但這時的大清帝國因中法爭端尚未解決,也不打算和日本再生麻煩,免得多線開戰。而日本這邊雖然對朝鮮是處心積慮已久,但其實他們也不想打仗。畢竟日本這時候還很弱。
於是,都不想打仗的雙方決定用談判解決問題,談來談去,最後簽訂了一個條約,條約承認日本可以在朝鮮駐軍──這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日本人邁出了擴張第一步。
不過,李鴻章也不願讓日本人過於得意,便派遣北洋艦隊到日本去威懾一下越來越猖狂的日本人,於是就出現了前文介紹過的日本人所謂的“長崎8-15血案事件”。
日本人在朝鮮駐軍後,便不停地慫恿朝鮮向他們借款開礦修路什麽的,日本人什麽意思呢?借款就需要抵押,可是朝鮮拿什麽作抵押?唯有關稅,而這個時候朝鮮的關稅是由清朝管理的,實際上日本人就是想從清朝手中分錢。
93、
袁世凱凜然應對,態度很強硬。
對付流氓,就要用流氓的方法。
首先他利用“朝鮮外交無自主權”的合法理由,將朝鮮國內支持借款的官員全部逮捕,並送往中國監獄羈押。然後按照外交慣例,照會日本使館,聲明中國是朝鮮的宗主國,你日本不得幹涉。
日本人底氣不足,隻好作罷。
袁世凱的表現不錯,他用他的強勢和外交手腕挽救了清朝在朝鮮的利益。不過他的運氣也好,就在這個時期,他的堂叔袁保齡是李鴻章的高級參謀,估計沒少幫袁世凱說好話。
功勞夠了,又有人幫忙說話,水到渠成。在李鴻章的推薦下,朝廷正式任命袁世凱為“駐紮朝鮮總理交涉通商事宜”的全權代表,大概就是軍政經濟一把抓,實打實的一把手。
在朝鮮待了四年,袁世凱從芝麻小官一躍成為26歲的三品大員,副部級高官。火箭般的升官速度!隻能說是奇蹟!
此時,他未來的對手康有為,還在為考舉人獲得做官的資格而苦苦掙紮。
可以這麽說,袁世凱能成為清末民初的風雲人物,李鴻章對袁世凱的拔擢之恩居功至偉。這麽看來,選對路,跟對人,對一個人的發展實在是太重要了。
94、
第七章為了超級生日party而輸掉的“甲午之戰”
(1)慈禧的超級生日party
袁世凱同誌雖然身材短小,體態臃腫,還是個粗脖子,甚至文化程度也不高,算得上既無“高度”又缺“風度”,可是作為天朝上國的使臣,又是朝鮮說一不二的人物,還是有人對他攀親附貴的。
對於別人的好意,袁世凱往往來者不拒。他前後在朝鮮納了三房美妾,鮮花香車美人,過得好不快活。但歡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一晃十年時間,彈指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