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1942年底,情況比英國人在11月間所預期的甚至更壞。為了支援北非戰局需要更多的貨船,而這些貨船被潛艇擊沉者超過了原先的估計。1942年最後一個季度,英國的年進口量不是二千三百萬噸,而僅僅是二千萬噸。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成員直到12月後期才獲悉總統對邱吉爾先生的承諾,而且僅僅是“非官方地、私下地”通過英國駐華盛頓參謀團得知的。他們似乎沒有足夠認真地對待此事。一個月後,在卡薩布蘭卡的盟國會議上,他們同意英國參謀長們關於1943年的作戰行動,這一行動還需要追加六百萬噸貨船,這批貨船除非犧牲英國的進口計劃才能得到。但是,英國人從卡薩布蘭卡回國時,認定總統的保證不會食言。


    直到近七周之後的3 月份,誤解的迷霧才消散到足以使有關各方麵看清他們是在走向衝突之路,而這時船舶危機已發展到瀕於災難的程度。2 月,隆美爾突破了突尼西亞的美軍防禦;3 月,大西洋上被擊沉的商船數達到了新的危險高峰。於是,參謀長聯席會議決定讓總統在下列二者之間作出抉擇:要麽眼看著經他同意正在進行的1943年的軍事行動陷於停頓,要麽削減英國的進口。4 月10日,他們正式地向他提出他們的看法。


    他們遲誤了兩周。3 月中旬,邱吉爾先生派遣他的外務大臣安東尼·艾登爵士到華盛頓去達成了一項諒解並採取行動。總統未經與軍方磋商,就指示哈裏·霍普金斯和軍事海運局局長劉易斯·道格拉斯去湊集足夠的船舶,以兌現他的保證。道格拉斯確信軍隊正在浪費它們控製的船舶噸位( 同時與霍普金斯一樣對軍隊的反英態度感到不安) ,向羅斯福先生建議說,他的指示可以實現,而不致打亂軍隊的戰略計劃。事實確實如此。取得這一結果,部分地由於羅斯福先生洋洋自得的信念——人們在必要時,能夠做到比他們認為可能做到的更多——得到證實;部分地由於4月間盟國反潛戰的突然勝利,及時證明了羅斯福先生樂觀的賭博是正當的。3月以後,船舶損失急劇下降,而新造船舶數量開始超過人們的預料。當盟國首腦於8 月間在魁北克會晤時,船舶赤字已成往事。同時在5 月份,羅斯福先生指示今後十個月內,每月向英國移交十五至二十艘船隻,從而慷慨地實現了他對邱吉爾的保證。


    這件事可以說明美國的戰爭努力協調得不夠緊密,這正是羅斯福先生作為行政領導者的特色。但是他的保證意味著,關於使用美國軍事資源的決定是由他作出的;而他不顧軍事顧問們的抗議執行這一保證,表明他決心使美國的軍事努力忠實地服從於我們對英國人的戰略義務。


    在處理“火炬”決策時,羅斯福先生的手法是一步一步地把事實擺在他的軍事參謀長們麵前,這些事實可以說明他的決策是唯一切實可行的方案。他在1943年5月盟國會議( “三叉戟”) 上的幹預,表明他在使用另一種手法把他的戰略觀點加諸別人。


    參謀長聯席會議成員,正如他們自己感到的那樣,在1 月份的卡薩布蘭卡會議上,在英國人麵前“輸得精光”;5 月份去參加“三叉戟”會議時,他們深思熟慮地準備好迫使英國人執行1944年春橫渡海峽的進攻。據我們所知,他們在會前向羅斯福先生作了匯報,他們一定會通知他:他們將堅持相當於“圍殲”計劃規模的強大進攻。他是否同他們進行過爭辯,我們對此一無所知。我們隻知道他不可能不冒同英國人破裂的危險( 這種破裂肯定是他受不了的) 而去支持他們,或者違背海軍的意誌,命令它為歐洲生產坦克登陸艦;金海軍上將需要這些登陸艦,以便在1944年發動他的穿過中太平洋的攻勢,並把航空兵帶到可以轟炸日本的距離之內。然而羅斯福先生沒有採取這種做法。他也許比他的軍事參謀長們更重視戰時生產的局限性,這種局限性是同戰時生產局關於“可行性”辯論的結果不久前透露出來的。無論如何,他在“三叉戟”會議開幕詞中所做的是宣布他的如下意見:盟國也許不得不在1943年春按“大錘”計劃的規模,而不是按“圍殲”計劃的規模發動橫渡海峽的進攻。至於什麽是切實可行的辦法,他比他的軍事參謀長們的估計更為現實。美國人研究了英國人提出的數字( 英國人帶去一項甚至比美國人建議的規模更大的登陸進攻計劃) 後不再懷疑,除非能夠提供更多的登陸艦,否則翌年春隻能出動一支不大的登陸突擊部隊。美軍參謀長們陷入了尷尬的處境,因為隻有他們能夠提供他們希望英國人發動的、更大規模的登陸突擊所需要的各型艦艇,特別是坦克登陸艦。而他們是很不情願做出這些保證的。羅斯福總統讓他們扶著拐杖走路,而這根拐杖支持不了他們的重量。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隻好從實際出發,接受盟國參謀長聯席會議的決定,開始製定一項規模較小的突擊計劃,作為當時情況下唯一合理的步驟,但附加了一些條件( “圍錘”round hammer) ,馬歇爾將軍稱之為:“大於‘大錘’,小於‘圍殲’的某種東西”,再加上英國的一項保證:同意1943年11月從地中海抽調七個師到英國。


    最後,讓我們看一看取消“海盜”計劃的決策。這項決策是繼英美兩國首腦在德黑蘭同史達林會談以後,羅斯福先生於1943年12月5 日在開羅作出的。這次行動是為把蔣介石的地麵部隊投入緬甸,重新打開緬甸公路的苦心經營的計劃的一個組成部分。美國參謀長們是抱著拯救盟國對中國的軍事政策的一線希望製定出這項計劃的;羅斯福先生一再把這項軍事政策抓在自己手裏,而不顧馬歇爾將軍和史汀生部長堅定而坦率的勸告。英國人不喜歡這項進攻緬甸的計劃,但是美軍參謀長們勸他們接受它。這項計劃的成功有賴於使用在緬甸的蔣介石部隊。蔣介石在開羅同意合作,但隻有在下述條件下才答應:盟軍在進攻緬甸的同時,發動一次對安達曼群島的兩棲進攻。這就是“海盜”計劃。在羅斯福先生和邱吉爾先生前往德黑蘭與史達林討論戰略以前,在開羅與蔣介石歡談的時刻,羅斯福先生曾對蔣介石答應了這項“海盜”計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美國戰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美]肯特·格林菲爾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美]肯特·格林菲爾德並收藏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美國戰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