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52 《戴道來電》,《李文忠公全集》電稿,第19卷,第5--6頁。


    注53 《復劉鎮》,《李文忠公全集》電稿,第19卷,第42--43頁。


    注54 《寄戴道》,《李文忠公全集》電稿,第19卷,第42頁。


    注55 《丁提督來電》,《李文忠公全集》電稿,第19卷,第7頁。


    注56 《丁提督來電》,《李文忠公全集》電稿,第19卷,第44頁。


    注57 《寄丁提督劉鎮》,《李文忠公全集》,電稿,第19卷,第45頁。


    注58 《寄威海丁提督戴道等》,《李文忠公全集》電稿,第20卷,第1頁。按:禹,即禹廷,丁汝昌之字。


    注59 《寄譯署》、《復戴道》,《李文忠公全集》,電稿,第19卷,第5頁。


    注60 《曹嘉祥、饒鳴衢呈文》,《盛檔.甲午中日戰爭》(下),第401頁。


    注61 《丁汝昌致戴宗騫書》,《丁汝昌遺墨》(影印本)。


    注62 《光緒朝東華錄》,光緒二十年十一月,第204頁。


    注63 william f.tyler,pulling strings in china,london,1929,p,78.


    注64 《北洋大臣來電》,《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2143),第26卷,第15頁。


    注65 《北洋大臣來電》,《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枓》(2135),第26卷,第13頁。


    注66 《寄威海戴道張鎮劉鎮等》,《李文忠公全集》,電稿,第19卷,第25頁。


    注67 《丁汝昌致戴宗騫書》,《丁汝昌遺墨》(影印本)。


    注68 《北洋大臣來電》,《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2224),第27卷,第37頁。


    注69 《寄劉公島丁提督劉鎮》,《李文忠公全集》,電稿,第19卷,第37頁。


    注70 《北洋大臣來電》,《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2281),第28卷,第25頁。


    注71 《軍機處電寄李鴻章李秉衡諭旨》,《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2330),第29卷。


    注72 《欽差劉大臣來電》,《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2340),第29卷,第34頁。


    注73 《復丁提督》,《李文忠公全集》電稿,第19卷,第45頁。


    注74 《軍機處電寄李秉衡諭旨》,《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2347),第29卷,第36頁。


    注75 《寄劉公島丁提督》,《李文忠公全集》電稿,第19卷,第44頁。


    注76 《復丁提督張鎮》,《李文忠公全集》電稿,第20卷,第5頁。


    二 威海衛的後路防禦


    山東為畿疆左輔之地,東北斜伸人海,與遼東半島遙相對峙,共扼北洋之門戶。山東半島東北端的威海衛,又是北洋海軍的根據地所在。故在甲午戰爭期間,山東一直是日軍計劃進攻的目標。清政府也曾多次增募和調撥部隊,並採取了一係列的防禦措施,以加強山東沿海一帶的防務。


    甲午戰爭前,山東全省陸軍共四十七營二哨,其中步隊三十九營,馬隊七營一哨,炮隊一營一哨。在山東駐軍中,有一半以上分紮在山東半島沿海一帶,拱衛於威海後路。山東半島的清軍兵力為二十四營兩哨,總計一萬二千二百人。單從數量上看,兵力似乎還相當可觀。但是,由於山東半島海岸線綿長,地麵遼闊,以二十餘營分紮各處,顯然無濟於事。


    一八九四年六月間,中日交涉漸趨惡化,戰爭一觸即發,山東巡撫福潤奏準添練炮隊四營,裝備火炮三十六門,以為布防威海後路之用。後福潤又迭奉廷旨,諭警戒威海衛、膠州灣、煙臺、成山等沿海要地。七月中旬.總理衙門以山東半島沿岸兵力不敷,令福潤將山東內地各軍分遣沿海要地,福潤復奏準增募步隊四營,合原先添練之炮隊四營,共八營,稱福字軍。以其二營駐青島,由總兵章高元編成;六營駐濟南,由副將馮義德編成。


    中日正式宣戰後,福潤更令總兵曹正榜在煙臺編成東字軍三營,並飭令沿海十餘州縣籌辦民團,以助戰守。各州縣先後“籌餉募勇以備戰,劄民登圩以嚴守,晝夜巡警”。注1自八月以來,日艦不斷窺伺威海南北兩口,戴宗騫和張文宣以現有兵力過於單薄,各請增募兩營,李鴻章皆允之。戴宗騫將新募之二營,一編入綏軍,稱新前營,駐威海衛城西北之神道口;一編入鞏軍,稱新右營,駐威海衛南鄉之長峰寨。福潤亦因威海後路各海口守備薄弱,急電李鴻章,建議以候補道員李正榮率在濟南之嵩武軍四營,移駐登州;嵩武軍分統總兵孫萬齡率所部由煙臺往紮榮成。時日艦恆在威海西北之遠遙山附近海麵駐泊,並連日在威海北口外徘徊,似有登陸之企圖。於是,李鴻章將注意力放在威海衛以西一帶海岸的警備上,而未採納填防榮成的意見。福潤還計劃編練十營,以補沿海兵力之不足,然尚未及編成,便奉旨移撫安徽,由李秉衡接任。


    李秉衡(一八三o——一九oo年),字鑒堂,祖籍山東福山。幹隆中,其曾祖由山東遷奉天,入海城籍,旋居岫巖廳南石嘴子村(今屬遼寧莊河縣)。注2初納貲為縣丞,以功保知縣。先署直隸完縣,補棗強縣知縣,升任蔚州知州。又授永平府知府。李秉衡歷任州縣,為官廉正,興利除弊,賑災救恤,“民獲生”。注3曾委辦安州水災,“不假手胥吏,戶口必親查,票必親填,日曆風霜冰雪,每夜歸,膝至足皆腫”。注4時有“北直廉吏第一”注5之稱。以張之洞薦舉,擢授浙江按察使。未到任,調廣西。中法戰爭爆發後,以臬司護理廣西巡撫,“於客主各軍將領苦心調和,糧餉軍火不分東局西局,但擇其急者便宜應之。護撫命下,歡聲雷動,桂省軍民若慶更生,即楚軍、廣軍諸大將,無不虛心相聽,願為盡力。”注6因此,“諸軍歡躍,士氣大振,乃出關剿敵,一戰而挫法人於文淵,又敗之於摩沙,蹙之於邱騾,於是克服諒山,法人敗績。”注7戰後,晉布政使使,仍攝撫篆。時朝廷派內臣勘界,李秉衡“與議不合”,因乞休。一八九四年五月,廷旨起李秉衡為安徽巡撫,未抵任。八月間,朝廷以山東為畿輔屏障, 改命李秉衡撫之,調福潤至安徽。九月十一日,李秉衡行抵山東省城濟南,正式視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甲午戰爭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戚其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戚其章並收藏甲午戰爭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