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秉衡蒞任後,深知時局艱難,而“材輇任重,懼弗克勝”,但決心破除情麵,“殫竭愚忱”,能有一番做為。他發現山東半島兵力嚴重不足,而“籌辦海防,款無所出”。為了籌款,李秉衡釆取了兩個辦法:一是“裁併局員,節省糜費”注8;一是清庫挖潛,“移緩就急”。注9在不到半月的時間內,便籌集了三十萬兩餉銀。隨後,他親臨沿海重要口岸,審度行勢,籌辦防務。李秉衡於九月三十日離開省城,先抵登州,再至煙臺,又赴威海視察,於十月二十九日返回煙臺,歷時一月。此後,便坐鎮煙臺,居中調度。通過視察,他看到山東防務確實存在不少漏洞,如不抓緊補救,將是很危險的。於是,決心進行整頓。他主要做了以下三件事:
其一,撤換了一大批不稱職或瀆職的文武官員。如駐營登州的候補道李正榮,以“統率多營,未能辦理裕如”,“撒去統領,飭令回省供差,以策後效”注10,而以提督夏辛酉接替李職。駐紮威海後路的膠州協副將馮義德,以“於各營軍衣糧米,皆其親屬自行釆辦,在各勇營糧內任意攤扣,其隊伍亦未能精壯”,先行革職,“如查有侵蝕虛冒情弊,即當按律懲辦,以儆貪黷而肅戎行”。注11其所統福字中、前、後三營,委記名總兵李楹接帶。候補道黃璣“攬權納賄”,候補知府嚴福保“得勢妄為”,直隸州知州範一雙“借勢通賄”,淄川縣知縣“誣良為盜”注12,棲霞縣知縣陳洵“苛斂團費”注13,均即行革職。此外,還有一批文職官員被降職。經過此番整頓,山東的吏治有了起色,對安定民心。加強防務起了一定的作用。
其二,充實山東沿海一帶防線的薄弱環節。根據實地考察,李秉衡認為:“山東海防以威海、登州為最吃重,煙臺次之,膠澳又次之。威海為北洋門戶,近十年中經北洋大臣極力經營,已成重鎮。……大致尚屬完固。登州郡城與旅順對海,其北水城上即蓬萊閣,下即大洋,並無炮台巨炮,設守甚難。”他親自周曆審視,發現城西沿海有天恆山,城東海岸有沙岡十裏許,皆可安設炮位。於是,便飭防營在天恆山頂趕修土炮台,圍以後牆,並從煙臺找到五六千斤炮位數尊,遠住山頂安放。又沿沙岡趕挖長溝,築避炮的土牆,將從各地查訪出來的五六百斤和千斤廣炮,皆排列沙岡之上。他兢兢業業,努力籌劃,“期於毫無把握中力求守禦之法”。注14
其三,建議成立大支遊擊之師,以鞏固威海後路的防禦。李秉衡認為:“敵圖威海,必先由後路登岸。”注15先是,煙臺守將漢中鎮總兵孫金彪提出:“威海既為水師根本,艦攻不利,或以陸隊潛渡汊港,從後抄襲,則我全台俱難為力,非得大支援兵扼要屯紮,誠慮百密不免一疏。”注16李秉衡完全贊同孫金彪的意見,於十一月九日奏稱:“查登、萊兩郡,三麵環海,島嶼紛歧,已屬防不勝防,而武定府屬之利津、霑化、海豐等縣亦處處瀕海。前奉電旨,諭令嚴防利津海口,遵即調撥河防兩營前往駐紮。又霑化縣屬之陳家廟海口,亦可容巨艦,自應一體嚴防,復挑撥河防一營移紮該處。合觀全勢,非另有大支遊擊之師,不足以資策應。”注17
同一天,又奏:“已飭提督夏辛酉先募數營,以實登防。惟合計兵力尚單,必須另有一大支遊擊之師,以資策應。”他靖求批準招募二十營,先趕募十餘營,“總期紀律嚴明,操練純熟,一軍可作一軍之用,庶有事得所藉手。”而且,還考慮到國家財政困難,提出:“增募營餉,購買軍械需用款項,擬取給於海防捐輸,並飭藩司盡力挪借,萬不得已不敢遽請部帑。”注18設立大支遊擊之師,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在這個問題上,李秉衡的意見與丁汝昌不謀而合。然而,此舉卻受到種種幹擾,未能順利地實現。在對日戰爭的戰略指導上,清廷始終有一種嚴重的重京畿、遼瀋而輕山東的思想。在李秉衡籌防的過程中,清廷先是旨諭李秉衡,即飭曹州鎮總兵王連三“統帶所部馬步練軍北上,並由李秉衡抽調陸路勁旅數營,撥定糧餉,配齊軍火,一併交該總兵迅速起程,前赴津、通一帶,聽候調遣”。注19王連三北上後,紮於北塘後路的軍糧城,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可是,這不僅使山東的兵員減少,而且還支出了三個月的軍餉,以及秋季底餉、公費和津貼,不能不影響山東的防務。繼之,清廷又旨諭李秉衡飭令章高元四營和夏辛酉四營往援旅順。在李秉衡看來,登州防務與威海同樣重要,提出夏辛酉不宜遠調。清廷又重申前旨:“現在旅顧防務萬分吃緊,登州尚非敵鋒所指,盡可移緩就急,何得專顧一隅,致滋貽誤?著懍遵前旨,飭夏辛酉統帶四營,即日拔隊前往,不準刻延。”注20李鴻章也令盛宣懷電登萊青道劉含芳,勸李秉衡遵旨速派夏辛酉援旅。注21李秉衡無奈,隻好將夏辛酉所部嵩武軍撥歸章高元,共成八營,統帶東渡援旅。這樣一來,威海後路的防務更為空虛了。
盡管如此,李秉衡仍然—麵積極添募勇營,一麵調兵遣將。先是蒞任之初,他即添募興字軍四營,駐防萊州,另添募練軍一營,增防煙臺。十月上旬,將駐曹州之鬆字營馬隊和濟字副中營東調,分紮琅玡台和石臼所;又命萊州知府何鳴高招募萊邊炮隊四營,守備萊州海口。十一月,旅順危殆,威海吃緊。為加強威海後路的防禦,李秉衡飭令青州駐防之步隊一營、馬隊一營,以及駐濟南之河成左營和河定右營,前往煙臺;福字步隊二營駐威海衛城西之田村(後移上莊),福字炮隊一營駐前雙島(後亦移上莊)。此後,威海後路便無兵可增。
其一,撤換了一大批不稱職或瀆職的文武官員。如駐營登州的候補道李正榮,以“統率多營,未能辦理裕如”,“撒去統領,飭令回省供差,以策後效”注10,而以提督夏辛酉接替李職。駐紮威海後路的膠州協副將馮義德,以“於各營軍衣糧米,皆其親屬自行釆辦,在各勇營糧內任意攤扣,其隊伍亦未能精壯”,先行革職,“如查有侵蝕虛冒情弊,即當按律懲辦,以儆貪黷而肅戎行”。注11其所統福字中、前、後三營,委記名總兵李楹接帶。候補道黃璣“攬權納賄”,候補知府嚴福保“得勢妄為”,直隸州知州範一雙“借勢通賄”,淄川縣知縣“誣良為盜”注12,棲霞縣知縣陳洵“苛斂團費”注13,均即行革職。此外,還有一批文職官員被降職。經過此番整頓,山東的吏治有了起色,對安定民心。加強防務起了一定的作用。
其二,充實山東沿海一帶防線的薄弱環節。根據實地考察,李秉衡認為:“山東海防以威海、登州為最吃重,煙臺次之,膠澳又次之。威海為北洋門戶,近十年中經北洋大臣極力經營,已成重鎮。……大致尚屬完固。登州郡城與旅順對海,其北水城上即蓬萊閣,下即大洋,並無炮台巨炮,設守甚難。”他親自周曆審視,發現城西沿海有天恆山,城東海岸有沙岡十裏許,皆可安設炮位。於是,便飭防營在天恆山頂趕修土炮台,圍以後牆,並從煙臺找到五六千斤炮位數尊,遠住山頂安放。又沿沙岡趕挖長溝,築避炮的土牆,將從各地查訪出來的五六百斤和千斤廣炮,皆排列沙岡之上。他兢兢業業,努力籌劃,“期於毫無把握中力求守禦之法”。注14
其三,建議成立大支遊擊之師,以鞏固威海後路的防禦。李秉衡認為:“敵圖威海,必先由後路登岸。”注15先是,煙臺守將漢中鎮總兵孫金彪提出:“威海既為水師根本,艦攻不利,或以陸隊潛渡汊港,從後抄襲,則我全台俱難為力,非得大支援兵扼要屯紮,誠慮百密不免一疏。”注16李秉衡完全贊同孫金彪的意見,於十一月九日奏稱:“查登、萊兩郡,三麵環海,島嶼紛歧,已屬防不勝防,而武定府屬之利津、霑化、海豐等縣亦處處瀕海。前奉電旨,諭令嚴防利津海口,遵即調撥河防兩營前往駐紮。又霑化縣屬之陳家廟海口,亦可容巨艦,自應一體嚴防,復挑撥河防一營移紮該處。合觀全勢,非另有大支遊擊之師,不足以資策應。”注17
同一天,又奏:“已飭提督夏辛酉先募數營,以實登防。惟合計兵力尚單,必須另有一大支遊擊之師,以資策應。”他靖求批準招募二十營,先趕募十餘營,“總期紀律嚴明,操練純熟,一軍可作一軍之用,庶有事得所藉手。”而且,還考慮到國家財政困難,提出:“增募營餉,購買軍械需用款項,擬取給於海防捐輸,並飭藩司盡力挪借,萬不得已不敢遽請部帑。”注18設立大支遊擊之師,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在這個問題上,李秉衡的意見與丁汝昌不謀而合。然而,此舉卻受到種種幹擾,未能順利地實現。在對日戰爭的戰略指導上,清廷始終有一種嚴重的重京畿、遼瀋而輕山東的思想。在李秉衡籌防的過程中,清廷先是旨諭李秉衡,即飭曹州鎮總兵王連三“統帶所部馬步練軍北上,並由李秉衡抽調陸路勁旅數營,撥定糧餉,配齊軍火,一併交該總兵迅速起程,前赴津、通一帶,聽候調遣”。注19王連三北上後,紮於北塘後路的軍糧城,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可是,這不僅使山東的兵員減少,而且還支出了三個月的軍餉,以及秋季底餉、公費和津貼,不能不影響山東的防務。繼之,清廷又旨諭李秉衡飭令章高元四營和夏辛酉四營往援旅順。在李秉衡看來,登州防務與威海同樣重要,提出夏辛酉不宜遠調。清廷又重申前旨:“現在旅顧防務萬分吃緊,登州尚非敵鋒所指,盡可移緩就急,何得專顧一隅,致滋貽誤?著懍遵前旨,飭夏辛酉統帶四營,即日拔隊前往,不準刻延。”注20李鴻章也令盛宣懷電登萊青道劉含芳,勸李秉衡遵旨速派夏辛酉援旅。注21李秉衡無奈,隻好將夏辛酉所部嵩武軍撥歸章高元,共成八營,統帶東渡援旅。這樣一來,威海後路的防務更為空虛了。
盡管如此,李秉衡仍然—麵積極添募勇營,一麵調兵遣將。先是蒞任之初,他即添募興字軍四營,駐防萊州,另添募練軍一營,增防煙臺。十月上旬,將駐曹州之鬆字營馬隊和濟字副中營東調,分紮琅玡台和石臼所;又命萊州知府何鳴高招募萊邊炮隊四營,守備萊州海口。十一月,旅順危殆,威海吃緊。為加強威海後路的防禦,李秉衡飭令青州駐防之步隊一營、馬隊一營,以及駐濟南之河成左營和河定右營,前往煙臺;福字步隊二營駐威海衛城西之田村(後移上莊),福字炮隊一營駐前雙島(後亦移上莊)。此後,威海後路便無兵可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