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清軍的探騎隻在平壤附近活動,東僅到成川,南不過保山、黃州一帶,對敵情多有隔膜,對形勢的緊迫性也無認識。八月三十一日,葉誌超提出一個“俟兵齊秋收後合力前進”的計劃,李鴻章竟認為是“老成之見”。注3九月二日,李鴻章接平安道閔丙奭電,得知日兵已自元山登陸,南路平山日兵到瑞興,才急電葉誌超“預備進占”。注4三日,葉誌超復電,表示怕敵切斷後路,不敢迎擊來敵:“聞大島有雲:‘若我軍前進,渠由水用船載兵登岸,襲我後路,斷我轉運。’此情係由王京朝鮮通事所探查。我軍到韓名雖萬有數千,實在各軍馬步有未到齊者,亦有護運由義州、安州分紮後路者,現平壤不過萬人。陸軍勞費萬端,必有四萬餘人,厚集兵力分布前敵後路,庶可無虞。請籌調添募。”注5大敵當前,還要指望“籌調添募”,猶如望梅止渴,隻是空想。當天,李鴻章電葉誌超,指出:“應與諸統將密籌,挑選精銳,間道出奇,攔頭痛擊,使其畏威不敢深入。我軍未齊,自然不能遽然前進,須將日隊設法擊走一兩處,俟後布置周密,相機進發。”注6顯然,他對葉誌超的復電是不滿意的。
四日,光緒看到葉誌超的復電,也深為不悅,當即諭李鴻章:“現在敵氛已逼,所有分布進剿機宜,著即妥籌具奏;不得以兵未全到,束手以待敵人之攻,而於敵之分兵修道,聽其自由往來,不思半濟而擊之術也。”並特別告誠曰:“朕為軍情至急,昕夕焦急。該大臣慎毋稍涉大意,致有疏虞,自於咎戾也。”注7當天,李鴻章不敢怠慢,急電葉誌超及諸將:“各國密探日廷主意,擬兩三禮拜內全力圍撲平壤,如牙山故事。現我續調各營難遽齊集,望諸君盡此兵力,同心奮勇,出奇製勝,勿為所算,勿中詭計,是為至要!”注8
其實,葉誌超此時的真實主張,是不戰而退出平壤。他曾召諸將會商雲;“敵人乘勝大至,鋒芒正銳,我軍彈藥不齊,地勢不熟,不如各整隊伍暫退璦州,養精蓄銳,以圖後舉。”當時諸將依違參半,惟左寶貴力言;“敵人懸軍長驅,正宜出奇痛擊,使隻輪弗返,不敢窺覦中原。朝廷設機器,養軍兵,每歲靡金錢數十萬,正為今日耳,若不戰而退,何以對朝鮮而報國家哉?大丈夫建業立功,在此一舉!至成敗利鈍,不遑計也。”他慷慨陳詞,怒色形麵,懇望葉誌超“同心合力,共濟時艱”。注9
葉誌超也知道此事非同小可,朝廷決不會批準放棄平壤,遂作罷論。如今又有諭旨和帥命督促,他隻得命各軍加強派哨,探敵行蹤。九月六日,左寶貴派奉軍哨官傅殿魁率騎兵一哨出探,進至黃州東五裏時.適與日軍第九混成旅團先頭部隊一戶兵衛步兵少佐所率第十一聯隊第一大隊遭遇。雙方交火後,奉軍以敵我懸殊太大,即撤隊回營報告。
當天,葉誌超獲悉日軍大隊即將來攻,便召集衛、左、馬、豐等將領會議,決定各軍抽調八成隊,合計七千餘人,酌帶行糧,於七日晨渡江至中和,相機迎擊;各營留二成隊,仍紮平壤老營。至中和,“天氣已晚,遂相度地勢,各分紮要隘。夜越三更,忽言敵至。黑夜昏昏,不辨東南,競施放各槍炮,不問敵在何方。彼此自攻,互相擊殺,混擊一時許,帶傷者、擊斃者兼有之。及聞確報,始知敵人尚遠。”注10此番因誤會而引起的對戰,“兩陣死者凡二十人,傷者百人”。注11使清軍士氣大受挫傷。
八日,李鴻章接清軍至中和迎敵的報告,頗不以為然,急電葉誌超,“擬挑精銳七千餘赴中和,相機迎擊,是否已行?揣度敵情,以元山至陽德一路可竄我後路,關係尤重。前電商令派隊攔頭迎擊,何不於此路設法雕剿而亟圖黃州?若我進攻黃州,而陽德敵眾繞撲我後,則進退失據,為患甚大。”注12於是,葉誌超便於當天飛函前敵調各軍回防。從此,各軍堅匿平壤,乃作嬰城而守之計。
在此以前,清軍已在平壤城內外修築了若幹防禦工事。至此時為止,所修築工事如下:以大同門至江東岸之船橋,已為漲水毀壞,不堪使用,便於內城東南角架設一船橋,直通江東岸,為兩岸之聯絡。船橋之東岸,習慣稱之為船橋裏。在船橋裏共修築堡壘五座。其中,船橋與東岸相接之長城裏,沿江迤南至中碑街,築堡壘三座;再南至大同江向西拐彎處之永濟橋,築堡壘一座;永濟橋稍南之栽鬆院附近高地,築堡壘一座。
外城東北隅,即外城一裏,築堡壘及兵營十五處,由江岸綿亙至平川附近,並利用舊時胸牆修建一道長約半裏的長牆,牆高丈餘,軍中名之曰“長城”。又於臨江處修炮台一座,以支援江東岸之守兵。
中城最北角景昌門外之高城,築一大堡壘,並設炮位,以防普通江西岸來犯之敵。中城南區之蒼光高地,築堡壘一座,西南隅之安山,築堅固之堡壘,並設炮台,以固隅角及西南兩麵之防禦。由景昌門及鳳陽關亙安山,城牆與河堤並行,即利用之,以抑製普通江之河穀地帶。
內城的防禦重點,在於大同門至朱雀門一線與城北七星門至玄武門—帶。大同門至朱雀門一線,即利用臨江的城牆,加強守禦,以防止敵人從船橋搶渡。城北則於乙密台利用城牆,增修胸牆,並加設炮位,以固城郭向北伸出之凸角。
四日,光緒看到葉誌超的復電,也深為不悅,當即諭李鴻章:“現在敵氛已逼,所有分布進剿機宜,著即妥籌具奏;不得以兵未全到,束手以待敵人之攻,而於敵之分兵修道,聽其自由往來,不思半濟而擊之術也。”並特別告誠曰:“朕為軍情至急,昕夕焦急。該大臣慎毋稍涉大意,致有疏虞,自於咎戾也。”注7當天,李鴻章不敢怠慢,急電葉誌超及諸將:“各國密探日廷主意,擬兩三禮拜內全力圍撲平壤,如牙山故事。現我續調各營難遽齊集,望諸君盡此兵力,同心奮勇,出奇製勝,勿為所算,勿中詭計,是為至要!”注8
其實,葉誌超此時的真實主張,是不戰而退出平壤。他曾召諸將會商雲;“敵人乘勝大至,鋒芒正銳,我軍彈藥不齊,地勢不熟,不如各整隊伍暫退璦州,養精蓄銳,以圖後舉。”當時諸將依違參半,惟左寶貴力言;“敵人懸軍長驅,正宜出奇痛擊,使隻輪弗返,不敢窺覦中原。朝廷設機器,養軍兵,每歲靡金錢數十萬,正為今日耳,若不戰而退,何以對朝鮮而報國家哉?大丈夫建業立功,在此一舉!至成敗利鈍,不遑計也。”他慷慨陳詞,怒色形麵,懇望葉誌超“同心合力,共濟時艱”。注9
葉誌超也知道此事非同小可,朝廷決不會批準放棄平壤,遂作罷論。如今又有諭旨和帥命督促,他隻得命各軍加強派哨,探敵行蹤。九月六日,左寶貴派奉軍哨官傅殿魁率騎兵一哨出探,進至黃州東五裏時.適與日軍第九混成旅團先頭部隊一戶兵衛步兵少佐所率第十一聯隊第一大隊遭遇。雙方交火後,奉軍以敵我懸殊太大,即撤隊回營報告。
當天,葉誌超獲悉日軍大隊即將來攻,便召集衛、左、馬、豐等將領會議,決定各軍抽調八成隊,合計七千餘人,酌帶行糧,於七日晨渡江至中和,相機迎擊;各營留二成隊,仍紮平壤老營。至中和,“天氣已晚,遂相度地勢,各分紮要隘。夜越三更,忽言敵至。黑夜昏昏,不辨東南,競施放各槍炮,不問敵在何方。彼此自攻,互相擊殺,混擊一時許,帶傷者、擊斃者兼有之。及聞確報,始知敵人尚遠。”注10此番因誤會而引起的對戰,“兩陣死者凡二十人,傷者百人”。注11使清軍士氣大受挫傷。
八日,李鴻章接清軍至中和迎敵的報告,頗不以為然,急電葉誌超,“擬挑精銳七千餘赴中和,相機迎擊,是否已行?揣度敵情,以元山至陽德一路可竄我後路,關係尤重。前電商令派隊攔頭迎擊,何不於此路設法雕剿而亟圖黃州?若我進攻黃州,而陽德敵眾繞撲我後,則進退失據,為患甚大。”注12於是,葉誌超便於當天飛函前敵調各軍回防。從此,各軍堅匿平壤,乃作嬰城而守之計。
在此以前,清軍已在平壤城內外修築了若幹防禦工事。至此時為止,所修築工事如下:以大同門至江東岸之船橋,已為漲水毀壞,不堪使用,便於內城東南角架設一船橋,直通江東岸,為兩岸之聯絡。船橋之東岸,習慣稱之為船橋裏。在船橋裏共修築堡壘五座。其中,船橋與東岸相接之長城裏,沿江迤南至中碑街,築堡壘三座;再南至大同江向西拐彎處之永濟橋,築堡壘一座;永濟橋稍南之栽鬆院附近高地,築堡壘一座。
外城東北隅,即外城一裏,築堡壘及兵營十五處,由江岸綿亙至平川附近,並利用舊時胸牆修建一道長約半裏的長牆,牆高丈餘,軍中名之曰“長城”。又於臨江處修炮台一座,以支援江東岸之守兵。
中城最北角景昌門外之高城,築一大堡壘,並設炮位,以防普通江西岸來犯之敵。中城南區之蒼光高地,築堡壘一座,西南隅之安山,築堅固之堡壘,並設炮台,以固隅角及西南兩麵之防禦。由景昌門及鳳陽關亙安山,城牆與河堤並行,即利用之,以抑製普通江之河穀地帶。
內城的防禦重點,在於大同門至朱雀門一線與城北七星門至玄武門—帶。大同門至朱雀門一線,即利用臨江的城牆,加強守禦,以防止敵人從船橋搶渡。城北則於乙密台利用城牆,增修胸牆,並加設炮位,以固城郭向北伸出之凸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