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城之牡丹台,築堡壘一座,在台之東北江岸處,又築堡壘一座,以防東路來敵,在台之西並峴高地附近築堡壘三座,其中一座稍南,兩座偏北。這樣,玄武門外便構成兩重堡壘:內重兩壘,牡丹台為內重之東壘,並峴高地稍南一座為內重之西壘;並峴高地偏北之二壘及牡丹台東北江岸之一壘,為外重三壘。外壘壞繞內壘,共扼平壤城北愛美、坎北二山以南之穀地。
到九月上半月,集中在平壤的清軍到底尚有多少,記載頗為參差。如前所述,四大軍共三十二營起,合計—萬三千五百二十六人,但這僅是清軍從北路入朝的部隊數目,並不是全部都駐守在平壤的。
當時,有相當一部分清軍分紮在平壤後路,八月二十五日,馬玉昆等四將向李鴻章報告:“商同先派毅軍趙傑偉一營,駐義州後路,奉軍林長春一營,盛軍衛本先三營,奉天盛字馬隊五百、步隊五百,暫行分駐清川江要隘,為安州後路之防。”共派七營分紮後路。九月六日,葉誌超再向李鴻章報告:“安州為平壤緊要後路,現僅馬步六營,殊嫌太單。”注13可見,分紮安州的清軍六營還在原地未動。九月十六日,義州電報局委員張廷桂致電盛宣懷:“現在情形:後路大軍未到,隻可暫以安州盛軍兩營。奉軍一營、盛字兩營。”注14
此時駐安州盛軍,隻有兩營。兩天前,聶土成返抵安州時致電李鴻章,亦稱安州僅“盛右軍步隊兩營住城內,分段守”。注15此時,安州後路的博川,也有盛字軍步隊一起和吉字馬隊一起駐守。以上七營的名稱及人數如下表:(表略)
但是,由於日軍進抵平壤.葉誌超又感到“後路空虛”,便下令再抽一營盛軍,“暫調盛軍兩營回紮肅州”。再加上留駐義州後路的毅軍—營,駐紮平壤後路的清軍總數便達到四千零七十人之多。入朝四大軍的兵力被後路分去四千餘人,駐守平壤城內外的隻有九千五百餘人了,葉誌超曾電李鴻章稱:“現平壤不過萬人。”注16幾天後,左寶貴馳書依克唐阿,亦稱:“此間防軍,除紮安州及轉運外,不足萬人,兵單實難展布。”注17可見,四大軍駐守平壤的部隊不到一萬人,是符合實際情況的。
清軍防守平壤的兵力除四大軍外,還有葉誌超所帶來的一支部隊。這支部隊原有三千八百八十人,經過成歡之戰已有減員。葉誌超抵達平壤後在寫給周馥的信中,談到該軍的傷亡情況時稱:“官長、棚頭、散勇受傷者七十餘名,仍在祥原養傷。陣亡勇丁隻二百餘人。”又稱:“我軍傷亡患病共三百餘人,尚未歸伍。”注18可知葉誌超軍尚有三千五百餘人。其中包括蘆榆防軍五營、江自康仁字正副兩營兩哨,及遊擊潘金山所帶兩哨。這樣,防守平壤清軍的總兵力約達一萬三千人。清政府雖從各處抽調兵馬往援平壤,然除總兵呂本元率馬隊兩營於九月十三日馳抵義州外,餘皆遲緩而未入朝鮮國境。
九月十二日,各路日軍進至平壤城外,並開始與清軍交火,情況已萬分吃緊,葉誌超始召集諸將會議,討論如何部署兵力,加強防禦。十三日,葉誌超發布防禦命令:
“現奉征倭事宜總辦李欽差傳諭:倭情詭詐,必須嚴防。現在戰守布置,既經會議定局,彼此令互相援。查南門外江南,馬總統(玉昆)與盛軍一營共紮浮橋;倘有緩急,馬總統一營、聶統領(桂林)一營可派隊速令應援。自大西門至盛軍孫鎮(顯寅)與馬總統營處交界方向,倘有緩急,可使盛軍應援。北門外山上,江統領(自康)駐兩營;倘有緩急,可使豐總統(升阿)隊速援之。從大西門至七星門(靜海門)其間,蘆榆及山海關戍兵、即時正定練軍及武毅軍古北口練軍務營防守之,倘有緩急,盛軍衛總統(汝貴)隊可速援之。不論何軍何營,倘有疏失,一經查出,立照軍法懲辦!”注19
以左寶貴駐城北山頂,仍守玄武門,故命令中未曾提及。於是,葉誌超駐城中調度,諸將皆按各自的防區駐守,布置總算大體就緒。
注釋:
注1 《兩渾函》,《盛檔.甲午中日戰爭》(下),第253頁。
注2 姚錫光:《東方兵事紀略》。見《中日戰爭》(1),第20頁。
注3 《寄譯署》,《李文忠公全集》,電稿,第17卷,第2頁。
注4 《北洋大臣來電》,《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1529),第19卷,第8頁。
注5 《北洋大臣來電》,《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1537),第19卷,第9頁。
注6 《寄平壤葉總統》,《李文忠公全集》,電稿,第17卷,第3頁。
注7 《軍機處寄北洋大臣李鴻章上諭》,《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1542),第19卷,第13頁。
注8 《寄平壤葉總統及各統領》,《李文忠公全集》,電稿,第17卷,第4頁。
注9注10 欒述善:《楚囚逸史》。
注11 橋本海關:《清日戰爭實記》第4卷,第147頁。
注12 《寄葉總統》,《李文忠公全集》,電稿,第17卷,第7頁。
注13 《寄譯署》,《李文忠公全集》,電稿,第16卷,第57頁;第17卷,第6頁。
注14 《張廷桂致盛宣懷電》,《盛檔.甲午中日戰爭》(上),第155頁。
注15 《寄譯署》,《李文忠公全集》,電稿,第17卷,第15頁。
到九月上半月,集中在平壤的清軍到底尚有多少,記載頗為參差。如前所述,四大軍共三十二營起,合計—萬三千五百二十六人,但這僅是清軍從北路入朝的部隊數目,並不是全部都駐守在平壤的。
當時,有相當一部分清軍分紮在平壤後路,八月二十五日,馬玉昆等四將向李鴻章報告:“商同先派毅軍趙傑偉一營,駐義州後路,奉軍林長春一營,盛軍衛本先三營,奉天盛字馬隊五百、步隊五百,暫行分駐清川江要隘,為安州後路之防。”共派七營分紮後路。九月六日,葉誌超再向李鴻章報告:“安州為平壤緊要後路,現僅馬步六營,殊嫌太單。”注13可見,分紮安州的清軍六營還在原地未動。九月十六日,義州電報局委員張廷桂致電盛宣懷:“現在情形:後路大軍未到,隻可暫以安州盛軍兩營。奉軍一營、盛字兩營。”注14
此時駐安州盛軍,隻有兩營。兩天前,聶土成返抵安州時致電李鴻章,亦稱安州僅“盛右軍步隊兩營住城內,分段守”。注15此時,安州後路的博川,也有盛字軍步隊一起和吉字馬隊一起駐守。以上七營的名稱及人數如下表:(表略)
但是,由於日軍進抵平壤.葉誌超又感到“後路空虛”,便下令再抽一營盛軍,“暫調盛軍兩營回紮肅州”。再加上留駐義州後路的毅軍—營,駐紮平壤後路的清軍總數便達到四千零七十人之多。入朝四大軍的兵力被後路分去四千餘人,駐守平壤城內外的隻有九千五百餘人了,葉誌超曾電李鴻章稱:“現平壤不過萬人。”注16幾天後,左寶貴馳書依克唐阿,亦稱:“此間防軍,除紮安州及轉運外,不足萬人,兵單實難展布。”注17可見,四大軍駐守平壤的部隊不到一萬人,是符合實際情況的。
清軍防守平壤的兵力除四大軍外,還有葉誌超所帶來的一支部隊。這支部隊原有三千八百八十人,經過成歡之戰已有減員。葉誌超抵達平壤後在寫給周馥的信中,談到該軍的傷亡情況時稱:“官長、棚頭、散勇受傷者七十餘名,仍在祥原養傷。陣亡勇丁隻二百餘人。”又稱:“我軍傷亡患病共三百餘人,尚未歸伍。”注18可知葉誌超軍尚有三千五百餘人。其中包括蘆榆防軍五營、江自康仁字正副兩營兩哨,及遊擊潘金山所帶兩哨。這樣,防守平壤清軍的總兵力約達一萬三千人。清政府雖從各處抽調兵馬往援平壤,然除總兵呂本元率馬隊兩營於九月十三日馳抵義州外,餘皆遲緩而未入朝鮮國境。
九月十二日,各路日軍進至平壤城外,並開始與清軍交火,情況已萬分吃緊,葉誌超始召集諸將會議,討論如何部署兵力,加強防禦。十三日,葉誌超發布防禦命令:
“現奉征倭事宜總辦李欽差傳諭:倭情詭詐,必須嚴防。現在戰守布置,既經會議定局,彼此令互相援。查南門外江南,馬總統(玉昆)與盛軍一營共紮浮橋;倘有緩急,馬總統一營、聶統領(桂林)一營可派隊速令應援。自大西門至盛軍孫鎮(顯寅)與馬總統營處交界方向,倘有緩急,可使盛軍應援。北門外山上,江統領(自康)駐兩營;倘有緩急,可使豐總統(升阿)隊速援之。從大西門至七星門(靜海門)其間,蘆榆及山海關戍兵、即時正定練軍及武毅軍古北口練軍務營防守之,倘有緩急,盛軍衛總統(汝貴)隊可速援之。不論何軍何營,倘有疏失,一經查出,立照軍法懲辦!”注19
以左寶貴駐城北山頂,仍守玄武門,故命令中未曾提及。於是,葉誌超駐城中調度,諸將皆按各自的防區駐守,布置總算大體就緒。
注釋:
注1 《兩渾函》,《盛檔.甲午中日戰爭》(下),第253頁。
注2 姚錫光:《東方兵事紀略》。見《中日戰爭》(1),第20頁。
注3 《寄譯署》,《李文忠公全集》,電稿,第17卷,第2頁。
注4 《北洋大臣來電》,《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1529),第19卷,第8頁。
注5 《北洋大臣來電》,《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1537),第19卷,第9頁。
注6 《寄平壤葉總統》,《李文忠公全集》,電稿,第17卷,第3頁。
注7 《軍機處寄北洋大臣李鴻章上諭》,《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1542),第19卷,第13頁。
注8 《寄平壤葉總統及各統領》,《李文忠公全集》,電稿,第17卷,第4頁。
注9注10 欒述善:《楚囚逸史》。
注11 橋本海關:《清日戰爭實記》第4卷,第147頁。
注12 《寄葉總統》,《李文忠公全集》,電稿,第17卷,第7頁。
注13 《寄譯署》,《李文忠公全集》,電稿,第16卷,第57頁;第17卷,第6頁。
注14 《張廷桂致盛宣懷電》,《盛檔.甲午中日戰爭》(上),第155頁。
注15 《寄譯署》,《李文忠公全集》,電稿,第17卷,第1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