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東升的豐臣秀吉
秀吉滅了柴田勝家,雖然祛除了唯一能對抗他的敵手,但究竟是長年的同袍弟兄,焉能不愴然神傷!對阿市更免不了歉然於懷,她所遺下來的三位孤雛,是她與前夫淺井之間所生的,大的隻不過十四歲,一個個都十分清秀,楚楚動人。信長是個喜歡粗線條作風的人,動不動兇狠相向,但他的麵貌卻眉清目秀文縐縐的,不像是個殺人不眨眼的魔王。而他的同胞妹子更稱得上是個絕代佳人,她這三位千金尤其最大的十分像她,使得秀吉不能不生憐愛之心,他於是將這三個孩子都收養了下來。秀吉貧賤時,和前田利家、淺野長勝等共事信長,十分莫逆。淺野家裏寄養了一個女兒,本姓杉原名八重,杉原家道本來小康,忽然中落,不得已將八重送來淺野家作為養女,長大之後艷美如花。前田利家前來求婚,不料為女所拒,淺野十分為難,因為他和前田是僚友,不好推辭,就將此事問計於秀吉。秀吉出了主意,假說她的生父母早就將她許配給了秀吉,所以不能做主,要由八重自己決定嫁給誰。前田心想“我這堂堂七尺之軀,總比那瘦小如猢猻的秀吉強得多”。他立刻贊成,並且請柴田勝家稟明了主公信長作證。秀吉本來也不敢有被美人垂憐的妄想,當時隻不過藉此打消前田求婚之意,想不到自己竟卷進這場戀愛競爭之中,更想不到會雀屏中選,八重選了猢猻樣的他。他家無長物,拿了破碗,喝了交杯酒,就這樣成了婚。他們夫婦之間十分恩愛,隻可惜天不作美,始終沒有孩子。一晃秀吉已經年將半百,他的勳業不斷地蒸蒸日上,而膝下猶虛,在“無後為大”的時代中,他心中不免悵惘。秀吉擊破柴田勝家之後,柴田的盟友瀧川一益和信孝都還在負嵎頑抗。信孝雖然三番兩次忽戰忽和,反覆無常,但和秀吉有極深的仇恨,斷無妥協的可能。不過秀吉一時也奈何他不得,他是信長之子,秀吉是信長一手提拔起來的屬員,在講究主從之間的義氣下,秀吉不敢對信孝有什麽過分的舉動。不過參加到秀吉陣營裏的信雄,對信孝就沒有任何顧忌。雖屬兄弟之親,但非一母所生,而從小受盡信孝的欺淩、排斥,這時是他報復的機會。他將信孝圍困在岐阜城中,城破,信孝脫身逃到了一個濱海地區的小城“野間”。信雄不肯放過他,迫他自刃而死。信孝行年隻得二十六歲。剩下來的瀧川一益知道獨力抗拒秀吉,隻有自取滅亡。當年同在信長麾下的僚友,前田利家、佐佐成政等,都歸順了秀吉,秀吉對他們相當禮遇,瀧川於是也幹脆投降了。這時織田信長的舊部諸將,表麵上暫時都對秀吉俯首稱臣,時為天正十一年的六月,距離本能寺之變,整整一年。在這整整一年之中,秀吉的地位是肯定了。織田氏的天下,無疑地由他代替。勳業雖然日隆,而內心空虛。他與當時的諸大名將不同,是個身無立錐之地的人,雖然因立功而得到了很多封賞,實際上都沒有任何淵源。這時他已四十八歲,連個固定的居處都沒有。山崎是他西征歸來時,臨時歇腳、安頓家眷的地方,視野狹隘,絕不是個有氣魄的地方。在他的家書中認為遷址為良,大阪才是理想的居處。他因為八重沒有生育,娶了前田利家的女兒為側室。原本是情敵,卻做了丈人的前田,是他最忠誠的朋友。賤嶽之戰時,前田本來是受柴田勝家節製,勝家兵敗,秀吉單騎去追,馳過前田營前,大呼又左,又左一起去追,又左是前田的小名,從此前田成為秀吉的死黨,將女兒嫁給了他之後更是親密。秀吉所寫的家書,就是寫給他新納的側室前田摩阿的。大阪確實是個可攻可守的好據點,和信長糾纏了十多年的石山本願寺,就可以證明它的優秀性。秀吉於是大興土木,除了建造了華麗璀巍的大阪城之外,又在四周開闢了很多條道路,以便容納各地來朝的“大名”,由他們各自興築邸宅。大阪很快便形成了極繁榮的城市,與有長年商場歷史背景的“堺”幾乎連接了起來。秀吉本來就有科學管理頭腦。在他初事信長的時候,曾經表現過優異的幹才,一麵倒塌了百步長的城牆,別人一個月都沒有修成,由他經手後,兩天完工。此時他動員了三萬餘人夫,日夜趕工,大阪煥然一新,幾乎成為淩駕京都以上的大城。六月初二信長逝世周年,一清早,秀吉在大德寺信長靈前焚香行禮後,便馳赴大阪。各方來祭奠的人已經寥寥無幾。織田家的威望被人淡忘,秀吉射放出來的光芒,掩蓋了他以前的舊主。趨炎附勢自古皆然本不足怪,不過身歷其境的人,往往會受不了。當時很多文士已經慨嘆人情的冷酷,感受最靈敏的一個人,當然莫過於信雄。現在除了被秀吉擁立為織田家後繼的三歲小兒,信長的嫡孫秀信而外,信長的諸子之中隻剩他一個,應當被尊重,而誰都沒有把他放在眼裏。秀吉本人尤其似乎故意地冷淡他、疏遠他,使他生悶氣。而最使他不堪的,是他手下有四員大將,被秀吉邀了去,傾心相交,時常饋贈珍寶。其中一人,總覺得不自在,他於是將經過情形據實密報信雄,顯然的秀吉有所圖謀。信雄緊張起來,召集他們四人集議,準備對秀吉發動攻擊,不料除告密者外,其他三人都異口同聲表示反對,更證明了他們都偏袒秀吉,是秀吉的同路人,而不是他信雄忠實的部將。他一怒之下,便將這三員猛將都殺了。然後他去聯合了德川家康,和秀吉翻臉為敵了。德川家康還鄉之後,知道將有大亂,便嚴守疆界,靜以觀變。在秀吉東西奔馳的一年中,他專心撫慰由各方流亡來的武士。武田氏被織田信長父子滅亡之後,甲斐境內的武士一個個都無家可歸,家康於是統統將他們收容了下來,組織了龐大的武士團。在苦難中有人出來援手,誰能不感激涕零。何況家康本人就是名聞遐邇的武士,他精於弓箭,有百步穿楊之能,當年武田信玄曾經推許他為“東海第一箭手”。被這樣一位名將網羅為部屬,不但幸運也十分榮耀。凡是投他帳下的,無不死心塌地為他效命。在賤嶽之戰時,柴田勝家一度邀他共討秀吉,他還沒有決定究竟該袒向那一麵時,柴田已經潰滅。信雄和他接近,主要原因是領域相連,休戚相關,同時也仰望家康的為人。秀吉探到信雄和家康會合來攻的消息,也立刻動員,由大阪到了京都。這次他在名義上屈居下風,輿情認為是他在欺淩故主的後裔,他自己也有理屈之感。因此他特別小心來調度他的精銳。信雄、家康這一麵,當然更不敢掉以輕心,秀吉自領兵作戰以來,還很少敗過陣。信雄起兵之日,昭告各方,聲明已與秀吉絕交,數了他的罪行,並且藉信長的舊誼餘恩,希望各地諸侯共討秀吉。秀吉也不甘示弱,他飛檄他的盟友上杉景勝,邀他夾擊家康。在諸戰中,秀吉連連得利。不過在爭奪最重要的一個高地時,他晚了一步。“小牧山”居高臨下,支配了“尾張”的整個原野,被家康搶了先占據了。戰況形成了膠著狀態。秀吉的大軍不敢仰攻,秀吉部下大將池田恆興建議繞道偷襲家康的根基“三河”,家康若來馳救時,小牧山的守備自然減弱,一舉可以攻克。倘若不來救時,三河必垮無疑。這當然像是上策,不過分兵繞道,也不能不算是一著險棋。秀吉本來不肯,但拗不過眾將的懇請,隻好同意了。他於是分兵四隊,以池田恆興為第一隊先鋒,第四隊由他的外甥秀次率領為總大將斷後。他自己仍然率領精兵監視著小牧山的動靜。先鋒池田恆興夜半出發繞向三河,中途遇到了一個小城擋著去路,其實他應該派一小部兵丁將該城圍困起來,大隊人馬仍然繼續前進才是。但因他的乘馬為城中槍彈打中而死,他一時氣憤,非攻破該城不可,哪知守將非常英勇,足足守了三晝夜,才被攻破。這時家康已經在兩天前獲得情報,他也不聲不響抽調了一支精兵,親自率領,先打垮了秀次,再追上池田恆興,把他殺了。池田的計策雖然沒有錯,但他行動太慢,孤軍深入,陷進四麵受敵的境地,自取覆亡。秀吉吃了敗仗之後,不再死拚。他整軍而退,歸途中,他還攻克了屬於信雄的幾座城池,以作日後講和的交換條件。家康也同樣作風,在收兵之餘也奪了尾張的蟹江城,打敗了老將瀧川一益。瀧川鬥誌消沉,索性投降了,家康對他十分禮遇,遣送他回京都。秀吉這時周圍的情勢十分不穩,南海方麵的海盜非常猖獗,數犯岸邊諸城,同時在“土佐”的強豪,名叫長曾我部的,居然吞併四鄰,成為日本“四國”的霸主。他經常慫恿海盜,資助他們來騷擾沿海都市,甚而威脅到大阪的安全。如果秀吉和家康長期爭衡的話,就可能招致四麵受敵。因此秀吉急於求和。信雄領兵駐屯在“伊勢”的“桑名”,和秀吉的大軍對峙。信雄的部下麵對著秀吉的常勝軍,精神上感受無比的壓力,往往一日數驚。秀吉偵知這情形之後,便派人去見信雄,婉轉地對他說:“我替令尊大人報了仇,鎮定國家,各位郎君反而聽了讒言,要置我於死地,我不能不起而較量。信孝君之死,我至今難過。我們本來可以共享富貴,為什麽信雄君因為一點不愉快就動起火來,跟我過不去呢!”他這番話傳過去之後,信雄立刻表示願和。於是兩人約定在桑名的一個小地方相見,秀吉贈送給信雄一把寶劍,雙方罷兵,言歸於好。雖然在小牧山之役,家康是對抗秀吉大軍的主將,但講和時他根本沒有露臉,也沒有任何要求或意見,完全聽命於信雄。秀吉要求以家康的次子為質,在當時的習慣是雙方締和的保障,家康本來不肯,由於信雄的斡旋,秀吉認了這孩子為義子,解除了當人質的意味,並取秀吉家康各一字為名叫秀康,後來成為鬆平氏的始祖。議和成立後,秀吉便要專心對付那些背叛他的人,除了南海的海盜和四國的長曾我部之外,還有佐佐成政。成政在賤嶽之戰後,投誠過來,秀吉念在同袍之誼上,委任他為越中管領。信雄與秀吉發生齟齬時,成政又投到了信雄這一麵。成政的反覆無常,令秀吉十分憎惡,要懲罰他。但是秀吉首先掃蕩了南海的海盜,然後又解決了長曾我部,容他投降,將他的領土分封了有功的將士。然後進剿佐佐成政。成政是個有野心的人物,喜權術,他覬覦前田利家的領地“加賀”。假意求親,說家無男嗣,希望利家的次子入贅過來。利家當然高興。幸而有人告密,說他不懷好意是要乘機來偷襲。果然他帶領了大軍侵入“加賀”,圍攻“末盛”城。幸已有備,守將奧村永福與妻共同守城,一個弱女子束髮提刀來激勵士卒,使得軍心大振,利家的援軍又及時趕到,把成政殺得大敗。成政聽到信雄與秀吉言和的消息,大驚,知道秀吉一定不會輕易饒了他,便連夜越過崇山峻嶺馳赴遠江求見德川,希望家康收回成約,繼續戰鬥,但被家康拒絕了。他又往見信雄做同樣要求,信雄也以和議已成,不能反悔。成政無可奈何,隻好將所有的防衛撤走,自己削了發表示決心出家,等候秀吉對他的處置。秀吉本來命他切腹自殺,由於信雄的求情饒他不死。這樣,秀吉將小牧山之戰時,凡是乘機背叛他、騷擾他、扯他後腿的傢夥,一個個都懲戒完畢。秀吉的官運,隨著他的勳業,青雲直上。在舉行織田信長葬儀的時候,天皇第一次敘他的官位為從五位下的左近衛權少將。第二年賤嶽之戰後,是從四位下參議,小牧山之役時,已是從三位權大納言了。這官階已經等於征夷大將軍。他由戰場凱旋迴到京都時,恰逢天皇古稀壽辰,天皇有意禪位給皇太子,秀吉趕不及地動員了人夫在“仙洞”替即將禪位的天皇營建宮室,天皇為了酬謝他,再升任他為正二位的內大臣。信長生前最高的官位是從二位右大臣。他的地位和他的故主相埒了。秀吉出身微賤,沒有讀過什麽書,對於官階不甚了了。往日的印象,總以為征夷大將軍才是最顯赫的職位,因此他想求為將軍。他的好友右大臣藤原晴秀勸他說,將軍不值什麽錢,朝廷裏最高的官職是關白,“位亞天子,統禦百官”。秀吉大喜,他要求任關白了。這時現任的關白是藤原昭實,昭實隻好讓位,幾百年來由藤原家獨占了的關白,由一個沒有姓氏的人頂了過去,朝野大嘩。當時對於這樣革命性的異動,幾乎承受不了,在驚愕當中,希望秀吉冒姓藤原,或源,或平,或任何有來歷的姓氏。秀吉到底姓什麽他自己也弄不清楚,他的後父姓木下,追隨信長時,以木下秀吉的姓名相從,屢建戰功後,信長令他自選一個有來歷、更響亮的姓,於是改為羽柴,而羽柴是“丹羽”、“柴田”兩姓的合併拚湊,不倫不類,不登大雅,實在不能用。秀吉脾氣倔強,不肯頂用人家的姓氏,結果隻有奏請天皇賜姓。在天正十三年的九月九日頒下了新撰的佳姓為“豐臣”。於是以豐臣秀吉的姓名就任為關白。時為公曆的一五八五年,他五十歲。
秀吉滅了柴田勝家,雖然祛除了唯一能對抗他的敵手,但究竟是長年的同袍弟兄,焉能不愴然神傷!對阿市更免不了歉然於懷,她所遺下來的三位孤雛,是她與前夫淺井之間所生的,大的隻不過十四歲,一個個都十分清秀,楚楚動人。信長是個喜歡粗線條作風的人,動不動兇狠相向,但他的麵貌卻眉清目秀文縐縐的,不像是個殺人不眨眼的魔王。而他的同胞妹子更稱得上是個絕代佳人,她這三位千金尤其最大的十分像她,使得秀吉不能不生憐愛之心,他於是將這三個孩子都收養了下來。秀吉貧賤時,和前田利家、淺野長勝等共事信長,十分莫逆。淺野家裏寄養了一個女兒,本姓杉原名八重,杉原家道本來小康,忽然中落,不得已將八重送來淺野家作為養女,長大之後艷美如花。前田利家前來求婚,不料為女所拒,淺野十分為難,因為他和前田是僚友,不好推辭,就將此事問計於秀吉。秀吉出了主意,假說她的生父母早就將她許配給了秀吉,所以不能做主,要由八重自己決定嫁給誰。前田心想“我這堂堂七尺之軀,總比那瘦小如猢猻的秀吉強得多”。他立刻贊成,並且請柴田勝家稟明了主公信長作證。秀吉本來也不敢有被美人垂憐的妄想,當時隻不過藉此打消前田求婚之意,想不到自己竟卷進這場戀愛競爭之中,更想不到會雀屏中選,八重選了猢猻樣的他。他家無長物,拿了破碗,喝了交杯酒,就這樣成了婚。他們夫婦之間十分恩愛,隻可惜天不作美,始終沒有孩子。一晃秀吉已經年將半百,他的勳業不斷地蒸蒸日上,而膝下猶虛,在“無後為大”的時代中,他心中不免悵惘。秀吉擊破柴田勝家之後,柴田的盟友瀧川一益和信孝都還在負嵎頑抗。信孝雖然三番兩次忽戰忽和,反覆無常,但和秀吉有極深的仇恨,斷無妥協的可能。不過秀吉一時也奈何他不得,他是信長之子,秀吉是信長一手提拔起來的屬員,在講究主從之間的義氣下,秀吉不敢對信孝有什麽過分的舉動。不過參加到秀吉陣營裏的信雄,對信孝就沒有任何顧忌。雖屬兄弟之親,但非一母所生,而從小受盡信孝的欺淩、排斥,這時是他報復的機會。他將信孝圍困在岐阜城中,城破,信孝脫身逃到了一個濱海地區的小城“野間”。信雄不肯放過他,迫他自刃而死。信孝行年隻得二十六歲。剩下來的瀧川一益知道獨力抗拒秀吉,隻有自取滅亡。當年同在信長麾下的僚友,前田利家、佐佐成政等,都歸順了秀吉,秀吉對他們相當禮遇,瀧川於是也幹脆投降了。這時織田信長的舊部諸將,表麵上暫時都對秀吉俯首稱臣,時為天正十一年的六月,距離本能寺之變,整整一年。在這整整一年之中,秀吉的地位是肯定了。織田氏的天下,無疑地由他代替。勳業雖然日隆,而內心空虛。他與當時的諸大名將不同,是個身無立錐之地的人,雖然因立功而得到了很多封賞,實際上都沒有任何淵源。這時他已四十八歲,連個固定的居處都沒有。山崎是他西征歸來時,臨時歇腳、安頓家眷的地方,視野狹隘,絕不是個有氣魄的地方。在他的家書中認為遷址為良,大阪才是理想的居處。他因為八重沒有生育,娶了前田利家的女兒為側室。原本是情敵,卻做了丈人的前田,是他最忠誠的朋友。賤嶽之戰時,前田本來是受柴田勝家節製,勝家兵敗,秀吉單騎去追,馳過前田營前,大呼又左,又左一起去追,又左是前田的小名,從此前田成為秀吉的死黨,將女兒嫁給了他之後更是親密。秀吉所寫的家書,就是寫給他新納的側室前田摩阿的。大阪確實是個可攻可守的好據點,和信長糾纏了十多年的石山本願寺,就可以證明它的優秀性。秀吉於是大興土木,除了建造了華麗璀巍的大阪城之外,又在四周開闢了很多條道路,以便容納各地來朝的“大名”,由他們各自興築邸宅。大阪很快便形成了極繁榮的城市,與有長年商場歷史背景的“堺”幾乎連接了起來。秀吉本來就有科學管理頭腦。在他初事信長的時候,曾經表現過優異的幹才,一麵倒塌了百步長的城牆,別人一個月都沒有修成,由他經手後,兩天完工。此時他動員了三萬餘人夫,日夜趕工,大阪煥然一新,幾乎成為淩駕京都以上的大城。六月初二信長逝世周年,一清早,秀吉在大德寺信長靈前焚香行禮後,便馳赴大阪。各方來祭奠的人已經寥寥無幾。織田家的威望被人淡忘,秀吉射放出來的光芒,掩蓋了他以前的舊主。趨炎附勢自古皆然本不足怪,不過身歷其境的人,往往會受不了。當時很多文士已經慨嘆人情的冷酷,感受最靈敏的一個人,當然莫過於信雄。現在除了被秀吉擁立為織田家後繼的三歲小兒,信長的嫡孫秀信而外,信長的諸子之中隻剩他一個,應當被尊重,而誰都沒有把他放在眼裏。秀吉本人尤其似乎故意地冷淡他、疏遠他,使他生悶氣。而最使他不堪的,是他手下有四員大將,被秀吉邀了去,傾心相交,時常饋贈珍寶。其中一人,總覺得不自在,他於是將經過情形據實密報信雄,顯然的秀吉有所圖謀。信雄緊張起來,召集他們四人集議,準備對秀吉發動攻擊,不料除告密者外,其他三人都異口同聲表示反對,更證明了他們都偏袒秀吉,是秀吉的同路人,而不是他信雄忠實的部將。他一怒之下,便將這三員猛將都殺了。然後他去聯合了德川家康,和秀吉翻臉為敵了。德川家康還鄉之後,知道將有大亂,便嚴守疆界,靜以觀變。在秀吉東西奔馳的一年中,他專心撫慰由各方流亡來的武士。武田氏被織田信長父子滅亡之後,甲斐境內的武士一個個都無家可歸,家康於是統統將他們收容了下來,組織了龐大的武士團。在苦難中有人出來援手,誰能不感激涕零。何況家康本人就是名聞遐邇的武士,他精於弓箭,有百步穿楊之能,當年武田信玄曾經推許他為“東海第一箭手”。被這樣一位名將網羅為部屬,不但幸運也十分榮耀。凡是投他帳下的,無不死心塌地為他效命。在賤嶽之戰時,柴田勝家一度邀他共討秀吉,他還沒有決定究竟該袒向那一麵時,柴田已經潰滅。信雄和他接近,主要原因是領域相連,休戚相關,同時也仰望家康的為人。秀吉探到信雄和家康會合來攻的消息,也立刻動員,由大阪到了京都。這次他在名義上屈居下風,輿情認為是他在欺淩故主的後裔,他自己也有理屈之感。因此他特別小心來調度他的精銳。信雄、家康這一麵,當然更不敢掉以輕心,秀吉自領兵作戰以來,還很少敗過陣。信雄起兵之日,昭告各方,聲明已與秀吉絕交,數了他的罪行,並且藉信長的舊誼餘恩,希望各地諸侯共討秀吉。秀吉也不甘示弱,他飛檄他的盟友上杉景勝,邀他夾擊家康。在諸戰中,秀吉連連得利。不過在爭奪最重要的一個高地時,他晚了一步。“小牧山”居高臨下,支配了“尾張”的整個原野,被家康搶了先占據了。戰況形成了膠著狀態。秀吉的大軍不敢仰攻,秀吉部下大將池田恆興建議繞道偷襲家康的根基“三河”,家康若來馳救時,小牧山的守備自然減弱,一舉可以攻克。倘若不來救時,三河必垮無疑。這當然像是上策,不過分兵繞道,也不能不算是一著險棋。秀吉本來不肯,但拗不過眾將的懇請,隻好同意了。他於是分兵四隊,以池田恆興為第一隊先鋒,第四隊由他的外甥秀次率領為總大將斷後。他自己仍然率領精兵監視著小牧山的動靜。先鋒池田恆興夜半出發繞向三河,中途遇到了一個小城擋著去路,其實他應該派一小部兵丁將該城圍困起來,大隊人馬仍然繼續前進才是。但因他的乘馬為城中槍彈打中而死,他一時氣憤,非攻破該城不可,哪知守將非常英勇,足足守了三晝夜,才被攻破。這時家康已經在兩天前獲得情報,他也不聲不響抽調了一支精兵,親自率領,先打垮了秀次,再追上池田恆興,把他殺了。池田的計策雖然沒有錯,但他行動太慢,孤軍深入,陷進四麵受敵的境地,自取覆亡。秀吉吃了敗仗之後,不再死拚。他整軍而退,歸途中,他還攻克了屬於信雄的幾座城池,以作日後講和的交換條件。家康也同樣作風,在收兵之餘也奪了尾張的蟹江城,打敗了老將瀧川一益。瀧川鬥誌消沉,索性投降了,家康對他十分禮遇,遣送他回京都。秀吉這時周圍的情勢十分不穩,南海方麵的海盜非常猖獗,數犯岸邊諸城,同時在“土佐”的強豪,名叫長曾我部的,居然吞併四鄰,成為日本“四國”的霸主。他經常慫恿海盜,資助他們來騷擾沿海都市,甚而威脅到大阪的安全。如果秀吉和家康長期爭衡的話,就可能招致四麵受敵。因此秀吉急於求和。信雄領兵駐屯在“伊勢”的“桑名”,和秀吉的大軍對峙。信雄的部下麵對著秀吉的常勝軍,精神上感受無比的壓力,往往一日數驚。秀吉偵知這情形之後,便派人去見信雄,婉轉地對他說:“我替令尊大人報了仇,鎮定國家,各位郎君反而聽了讒言,要置我於死地,我不能不起而較量。信孝君之死,我至今難過。我們本來可以共享富貴,為什麽信雄君因為一點不愉快就動起火來,跟我過不去呢!”他這番話傳過去之後,信雄立刻表示願和。於是兩人約定在桑名的一個小地方相見,秀吉贈送給信雄一把寶劍,雙方罷兵,言歸於好。雖然在小牧山之役,家康是對抗秀吉大軍的主將,但講和時他根本沒有露臉,也沒有任何要求或意見,完全聽命於信雄。秀吉要求以家康的次子為質,在當時的習慣是雙方締和的保障,家康本來不肯,由於信雄的斡旋,秀吉認了這孩子為義子,解除了當人質的意味,並取秀吉家康各一字為名叫秀康,後來成為鬆平氏的始祖。議和成立後,秀吉便要專心對付那些背叛他的人,除了南海的海盜和四國的長曾我部之外,還有佐佐成政。成政在賤嶽之戰後,投誠過來,秀吉念在同袍之誼上,委任他為越中管領。信雄與秀吉發生齟齬時,成政又投到了信雄這一麵。成政的反覆無常,令秀吉十分憎惡,要懲罰他。但是秀吉首先掃蕩了南海的海盜,然後又解決了長曾我部,容他投降,將他的領土分封了有功的將士。然後進剿佐佐成政。成政是個有野心的人物,喜權術,他覬覦前田利家的領地“加賀”。假意求親,說家無男嗣,希望利家的次子入贅過來。利家當然高興。幸而有人告密,說他不懷好意是要乘機來偷襲。果然他帶領了大軍侵入“加賀”,圍攻“末盛”城。幸已有備,守將奧村永福與妻共同守城,一個弱女子束髮提刀來激勵士卒,使得軍心大振,利家的援軍又及時趕到,把成政殺得大敗。成政聽到信雄與秀吉言和的消息,大驚,知道秀吉一定不會輕易饒了他,便連夜越過崇山峻嶺馳赴遠江求見德川,希望家康收回成約,繼續戰鬥,但被家康拒絕了。他又往見信雄做同樣要求,信雄也以和議已成,不能反悔。成政無可奈何,隻好將所有的防衛撤走,自己削了發表示決心出家,等候秀吉對他的處置。秀吉本來命他切腹自殺,由於信雄的求情饒他不死。這樣,秀吉將小牧山之戰時,凡是乘機背叛他、騷擾他、扯他後腿的傢夥,一個個都懲戒完畢。秀吉的官運,隨著他的勳業,青雲直上。在舉行織田信長葬儀的時候,天皇第一次敘他的官位為從五位下的左近衛權少將。第二年賤嶽之戰後,是從四位下參議,小牧山之役時,已是從三位權大納言了。這官階已經等於征夷大將軍。他由戰場凱旋迴到京都時,恰逢天皇古稀壽辰,天皇有意禪位給皇太子,秀吉趕不及地動員了人夫在“仙洞”替即將禪位的天皇營建宮室,天皇為了酬謝他,再升任他為正二位的內大臣。信長生前最高的官位是從二位右大臣。他的地位和他的故主相埒了。秀吉出身微賤,沒有讀過什麽書,對於官階不甚了了。往日的印象,總以為征夷大將軍才是最顯赫的職位,因此他想求為將軍。他的好友右大臣藤原晴秀勸他說,將軍不值什麽錢,朝廷裏最高的官職是關白,“位亞天子,統禦百官”。秀吉大喜,他要求任關白了。這時現任的關白是藤原昭實,昭實隻好讓位,幾百年來由藤原家獨占了的關白,由一個沒有姓氏的人頂了過去,朝野大嘩。當時對於這樣革命性的異動,幾乎承受不了,在驚愕當中,希望秀吉冒姓藤原,或源,或平,或任何有來歷的姓氏。秀吉到底姓什麽他自己也弄不清楚,他的後父姓木下,追隨信長時,以木下秀吉的姓名相從,屢建戰功後,信長令他自選一個有來歷、更響亮的姓,於是改為羽柴,而羽柴是“丹羽”、“柴田”兩姓的合併拚湊,不倫不類,不登大雅,實在不能用。秀吉脾氣倔強,不肯頂用人家的姓氏,結果隻有奏請天皇賜姓。在天正十三年的九月九日頒下了新撰的佳姓為“豐臣”。於是以豐臣秀吉的姓名就任為關白。時為公曆的一五八五年,他五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