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考古中國:定陵地下玄宮洞開記 作者:嶽南/楊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明代君臣看來,以奉天殿為主體的外朝建築群,相當於古代天子臨朝布政的明堂。以幹清宮為主體的內廷建築,則相當於天子的常居——路寢(正寢)。
當然,定陵玄宮各室的長寬比例,根據陵墓的特點,都作了適當的調整。前、中兩室呈縱向長方形,後室則接近皇宮正殿的比例。這對表現大行皇帝在陰間的九重深宮無疑具有十分濃重的渲染作用。這種藝術處理的結果,除美學上更加考究外,前、中兩室給人以深遠之感,與後室聯結成為寬敞堂皇之整座大殿室,便具有一種神秘遼闊,撼人心魄的氣勢。
漢代天子陵墓實行“黃腸題湊製”【3】,其中分位雖迄今不詳,但所設四羨門【4】,容大車六馬,卻與六書“天子之宮相通”及歷代帝王宮廷建築四麵辟門相合。
明定陵地下玄宮與漢代陵墓相比,雖無四通羨門,但五殿室尤具古代宮室特點。與南唐二陵比較,則形製更為相近。這不僅從一個側麵反映了我國漢、唐以來,封建統治者在宮室製度方麵力圖附會《禮記》中記載的周朝古製,而且進一步證明以定陵為代表的明代帝陵玄宮製度,在我國帝陵演變史中並非憑空產生,而是在繼承發展前代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建築布局與藝術風格。
清代的帝陵玄宮除慕陵外,將明代五室玄宮簡化了兩側室,形成以明堂券、穿堂券、金券為主體的三室縱列規製。從南唐欽陵到清昌陵,我們不難看出,以明定陵為代表的明代帝陵玄宮製度,確實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它在中國帝王陵寢中占有重要的歷史地位,是中國古代人民留給人類的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
定陵發掘,從1956年5月19日開始,到1957年9月21日打開玄宮,宣告一段落。但整個發掘工程還沒有結束,三口脫漆的朱紅棺槨中的主人仍在酣睡,玄堂上26箱稀世之寶尚待清理。當天真的發掘者們正要全身心去解開死屍之謎的時候,卻驀然發現玄宮之外的政治風雲已經發生突變,由此,中國考古史揭開了悲愴而慘澹的一頁。
注釋:
【1】明代廷杖規矩是由太監監刑,“令錦衣衛行之”。彼時午門前兩側設有錦衣衛值房,凡朝臣中有違背皇帝意願者,即令錦衣衛當場逮捕,在午門中央甬道的東側行刑拷打。多數受刑者被打死。
【2】雙交券結構:做券時用雙圓心起券法。雙圓心起券兩弧相交比單圓心起券弧度要大。舉例如圖:
【3】黃腸題湊製:黃腸,以柏木黃心製的外棺;題湊,古代貴族死後,槨室用厚木累積而成,木頭均向內,故稱之。為漢代皇室特有之棺槨規製。
【4】羨門:墓門通入墓室常有斜坡道路稱羨道。羨道的門稱“羨門”。
孝靖王氏:母以子貴(1)http://book.sina</a> 2007年09月10日 00:07
連載:考古中國:定陵地下玄宮洞開記 作者:嶽南 楊仕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麵對三口巨大的棺槨和26箱因木質腐朽而四散零亂的隨葬品,發掘隊員需要做的,就是迅速清理殉葬器物和解開三具屍體之謎。
由於我國幾千年來盛行“厚葬”製度,歷代統治者都把大量的財富隨同自己一起埋進墳墓之中。除金銀財寶之外,尚有大量的日用器物、工藝美術品、文房四寶、圖書繪畫以及生產工具、科技成果等等。這些殉葬物品除本身固有的價值外,還在於它們都是當時盛行的最值得珍惜和有代表性的傑作。許多衣冠服飾、絲麻織品、銅器、玉器、陶瓷、漆木器、金銀器等,都是當時特地製作的,比較準確地反映出當時的生產力和科學技術水平,同時包容了當時的生活習俗和藝術風格。
作為歷史的物證,出土文物比之世間流傳的古董文玩更為可靠。除它具有絕對的真實性外,埋葬在地下的文物,由於與外界空氣陽光隔絕,不受侵蝕,恆溫恆濕,雖數百年乃至千年仍完好如初,光艷奪目,在質地和色彩上的研究價值又遠勝於在世間流傳的。在諸多殉葬品中,尤以帝王陵墓中的最為豐富貴重,也最具研究價值。因為這些殉葬品都是集中一國一朝,甚至幾國幾朝的珍貴財富和能工巧匠的智慧才營造而成的。
麵對定陵玄宮這座地下文物寶庫,發掘人員做著各種猜測和準備。三具屍體保存完好還是早已腐爛?葬式如何?穿什麽服裝?現在京劇舞台上的服飾是仿照明朝的式樣製成的,那麽,萬曆皇帝和兩位皇後的穿戴是否和京劇中的帝後相同?
帶著諸多疑問,發掘人員走向女屍。
在三口棺槨中,居右側的損壞最嚴重,外層的槨已腐爛、塌陷,棺也出現了諸多裂縫。這是孝靖皇後的梓宮。這位可憐的女人因比萬曆皇帝早死10年,埋在東井左側的平岡地,棺槨腐爛較快。加之後來她的孫子朱由校將其棺槨遷出,移放定陵,故損傷尤為嚴重。
最先清理這口棺槨,是夏鼐做出的決定。因為地宮一旦打開,裏麵的恆溫將不存在,外來氣流與地宮中的空氣融合,對屍體及文物有極大的損害。所以夏鼎斷然決定一部分人清理孝靖皇後的棺槨,其餘人員迅速搶救木箱中漸已腐爛變質的殉葬品。
為保證屍體及器物的順利清理,夏鼐索性搬到工地木板房,和發掘人員同吃同住,以便進行具體指導。萬曆皇帝生前曾經不惜一切代價,為自己修建壽宮,一定也會千方百計地尋求保存遺體的靈丹妙藥,估計棺內屍體有可能尚未腐爛。夏鼐指示用木板釘一個能容納屍體的大木槽,並做好處理屍臘的準備。
當然,定陵玄宮各室的長寬比例,根據陵墓的特點,都作了適當的調整。前、中兩室呈縱向長方形,後室則接近皇宮正殿的比例。這對表現大行皇帝在陰間的九重深宮無疑具有十分濃重的渲染作用。這種藝術處理的結果,除美學上更加考究外,前、中兩室給人以深遠之感,與後室聯結成為寬敞堂皇之整座大殿室,便具有一種神秘遼闊,撼人心魄的氣勢。
漢代天子陵墓實行“黃腸題湊製”【3】,其中分位雖迄今不詳,但所設四羨門【4】,容大車六馬,卻與六書“天子之宮相通”及歷代帝王宮廷建築四麵辟門相合。
明定陵地下玄宮與漢代陵墓相比,雖無四通羨門,但五殿室尤具古代宮室特點。與南唐二陵比較,則形製更為相近。這不僅從一個側麵反映了我國漢、唐以來,封建統治者在宮室製度方麵力圖附會《禮記》中記載的周朝古製,而且進一步證明以定陵為代表的明代帝陵玄宮製度,在我國帝陵演變史中並非憑空產生,而是在繼承發展前代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建築布局與藝術風格。
清代的帝陵玄宮除慕陵外,將明代五室玄宮簡化了兩側室,形成以明堂券、穿堂券、金券為主體的三室縱列規製。從南唐欽陵到清昌陵,我們不難看出,以明定陵為代表的明代帝陵玄宮製度,確實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它在中國帝王陵寢中占有重要的歷史地位,是中國古代人民留給人類的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
定陵發掘,從1956年5月19日開始,到1957年9月21日打開玄宮,宣告一段落。但整個發掘工程還沒有結束,三口脫漆的朱紅棺槨中的主人仍在酣睡,玄堂上26箱稀世之寶尚待清理。當天真的發掘者們正要全身心去解開死屍之謎的時候,卻驀然發現玄宮之外的政治風雲已經發生突變,由此,中國考古史揭開了悲愴而慘澹的一頁。
注釋:
【1】明代廷杖規矩是由太監監刑,“令錦衣衛行之”。彼時午門前兩側設有錦衣衛值房,凡朝臣中有違背皇帝意願者,即令錦衣衛當場逮捕,在午門中央甬道的東側行刑拷打。多數受刑者被打死。
【2】雙交券結構:做券時用雙圓心起券法。雙圓心起券兩弧相交比單圓心起券弧度要大。舉例如圖:
【3】黃腸題湊製:黃腸,以柏木黃心製的外棺;題湊,古代貴族死後,槨室用厚木累積而成,木頭均向內,故稱之。為漢代皇室特有之棺槨規製。
【4】羨門:墓門通入墓室常有斜坡道路稱羨道。羨道的門稱“羨門”。
孝靖王氏:母以子貴(1)http://book.sina</a> 2007年09月10日 00:07
連載:考古中國:定陵地下玄宮洞開記 作者:嶽南 楊仕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麵對三口巨大的棺槨和26箱因木質腐朽而四散零亂的隨葬品,發掘隊員需要做的,就是迅速清理殉葬器物和解開三具屍體之謎。
由於我國幾千年來盛行“厚葬”製度,歷代統治者都把大量的財富隨同自己一起埋進墳墓之中。除金銀財寶之外,尚有大量的日用器物、工藝美術品、文房四寶、圖書繪畫以及生產工具、科技成果等等。這些殉葬物品除本身固有的價值外,還在於它們都是當時盛行的最值得珍惜和有代表性的傑作。許多衣冠服飾、絲麻織品、銅器、玉器、陶瓷、漆木器、金銀器等,都是當時特地製作的,比較準確地反映出當時的生產力和科學技術水平,同時包容了當時的生活習俗和藝術風格。
作為歷史的物證,出土文物比之世間流傳的古董文玩更為可靠。除它具有絕對的真實性外,埋葬在地下的文物,由於與外界空氣陽光隔絕,不受侵蝕,恆溫恆濕,雖數百年乃至千年仍完好如初,光艷奪目,在質地和色彩上的研究價值又遠勝於在世間流傳的。在諸多殉葬品中,尤以帝王陵墓中的最為豐富貴重,也最具研究價值。因為這些殉葬品都是集中一國一朝,甚至幾國幾朝的珍貴財富和能工巧匠的智慧才營造而成的。
麵對定陵玄宮這座地下文物寶庫,發掘人員做著各種猜測和準備。三具屍體保存完好還是早已腐爛?葬式如何?穿什麽服裝?現在京劇舞台上的服飾是仿照明朝的式樣製成的,那麽,萬曆皇帝和兩位皇後的穿戴是否和京劇中的帝後相同?
帶著諸多疑問,發掘人員走向女屍。
在三口棺槨中,居右側的損壞最嚴重,外層的槨已腐爛、塌陷,棺也出現了諸多裂縫。這是孝靖皇後的梓宮。這位可憐的女人因比萬曆皇帝早死10年,埋在東井左側的平岡地,棺槨腐爛較快。加之後來她的孫子朱由校將其棺槨遷出,移放定陵,故損傷尤為嚴重。
最先清理這口棺槨,是夏鼐做出的決定。因為地宮一旦打開,裏麵的恆溫將不存在,外來氣流與地宮中的空氣融合,對屍體及文物有極大的損害。所以夏鼎斷然決定一部分人清理孝靖皇後的棺槨,其餘人員迅速搶救木箱中漸已腐爛變質的殉葬品。
為保證屍體及器物的順利清理,夏鼐索性搬到工地木板房,和發掘人員同吃同住,以便進行具體指導。萬曆皇帝生前曾經不惜一切代價,為自己修建壽宮,一定也會千方百計地尋求保存遺體的靈丹妙藥,估計棺內屍體有可能尚未腐爛。夏鼐指示用木板釘一個能容納屍體的大木槽,並做好處理屍臘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