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在基督耶穌身上,至少出現了兩個與猶太人的彌賽亞不同的特點:常行奇事是為了治病救人,而不是以此威攝眾人,因為他樂於進行平等的教誨;傳道不分對象,無論是猶太人,還是其他民族的人,都一視同仁。然而,正是在這種明顯的差異上,體現出了民族宗教猶太教與世界宗教基督教之間的本質性不同,也正是由於這種差異的現實存在,形成了耶穌之死的一個直接原因。耶路撒冷城中的大小祭司及文士們議論紛紛:"這人行好些神跡,我們怎麽辦呢?若這樣由著他,人人都要信他。"這就表明,世界宗教的出現,在客觀上誘發了民族宗教的存在危機。
於是,正是這些耶路撒冷城的大小祭司及文士,用三十個銀幣收買了耶穌的門徒猶大,在抓住耶穌以後,立即送交羅馬總督。"眾人都起來,把耶穌解到彼拉多麵前,就告他說:我們見這人誘惑國民,禁止納稅,並說自己是基督,是王。彼拉多問耶穌說:你是猶太人的王麽?耶穌回答說:你說的是。"對於宗教之爭卻要以政治誣告的方式來進行解決,耶穌是堅決加以反對的,所以在羅馬總督彼拉多想要證明耶穌是不是猶太人之王的時候,耶穌以"你說的是"來巧妙地進行反駁,認為將自己說成猶太之王是他人強加的,從而予以了否認。
盡管在繼續審訊的過程中幾經周折,然而,基督耶穌還是被釘上了十字架:羅馬總督彼拉多下令鞭打耶穌以後,就讓他手下的"兵就把耶穌帶進衙門,叫全營的兵都聚集在他那裏。他們給他脫了衣服,穿上一件朱紅色袍子,用荊棘編作冠冕,戴在他頭上,拿一根葦子放在他右手裏,跪在他麵前,戲弄他說:恭喜猶太人的王啊!又吐唾沫在他臉上,拿葦子打他的頭。戲弄完了,就給他脫了袍子,仍穿上他自己的衣服,帶他出去,要釘十字架。"
雖然耶穌作為形成中的世界宗教基督教的第一個殉難者,在大庭廣眾之下被釘上十字架而死,應該說是具有轟動性的,可是,耶穌什麽時候被殺害的,卻隻留下一個模糊的時間表:據說是在公元26年到公元36年之間。很顯然,這個死亡時間的跨度似乎也太大了一些。同時,無論是公元26年,還是公元36年,實際上都與為耶穌施行洗禮的約翰直接相關,因為公元26年正是約翰為耶穌施行洗禮的第二年,而公元36年則是約翰被砍頭殺害殉教的那一年。如果《聖經》上對於約翰的死期都有明明白白的記載,那麽,關於耶穌之死,為什麽《聖經》上居然沒有任何具體的時間記載,難道非要故意留下一個謎,來神化基督耶穌嗎?
由此可見,《聖經》對於耶穌,的確是有意識地進行了一番造神活動,以便使耶穌與基督的形象相符合。這在關於對羅馬士兵們如何戲弄耶穌的場麵進行的述說之中,表現得非常明顯,這是因為這一場麵的述說根源於古巴比倫傳說:每年選取一個已經定下死罪的犯人,先給他穿上國王的禦袍,坐在國王的寶座上麵,讓他盡情地享樂五天;然後便剝去他的全身衣物,進行狠狠地鞭打,最後用絞刑或木樁貫體刑進行處死。可以說,正是諸如這一類來自古巴比倫的傳說,在猶太人心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而擴大了他們的想像空間。
事實上,當耶穌被帶進衙門之後,那些在衙門之外的大小祭司及文士等等猶太人,除了強烈地要求處死耶穌以外,其實是看不見羅馬士兵究竟怎樣對待耶穌的,於是乎就在自己的想像之中,模仿古巴比倫的傳說,盡力地以戲弄的方式來大大地汙辱了耶穌一回,從而以宣洩他們心中對於耶穌的種種仇恨。這就是為什麽他們想像中的在羅馬士兵戲弄完耶穌之後,還要給耶穌穿上衣服的緣故,因為耶穌從衙門裏出來的時候是穿著衣服的。實際上,一個註定要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人,本來就應脫掉衣服,羅馬士兵根本就用不著把衣服給耶穌穿上又脫下,因為士兵們將要瓜分耶穌的衣服,更何況讓耶穌赤身裸體地在眾人麵前行走,不更是極為嚴重的汙辱嗎!
盡管這種汙辱耶穌的想像,在主觀上是出於泄憤,可是,出乎所有那些大小祭司及文士意料的是,這種想像本身卻有助於對基督耶穌的神化。數十年以後,也就是在公元80年前後,在流傳於羅馬帝國之中的具有反羅馬統治傾向的所謂神諭裏麵,就出現了這樣的讚頌與渴望:"到那時,一個人將從天上再來,一個傑出的救世主,他將把他的雙手伸在一棵果實豐美的樹上——他是全體希伯萊人中最優秀的!"這顯然是對基督耶穌的讚頌與渴望,同時也表明了對耶穌進行神化的成功。
無論是基督耶穌的生日,還是他的死期,之所以需要蒙上一層謎一般的神秘色彩,主要是為了將耶穌由平凡的人神化為上帝之子,這是因出於宗教創建的現實需要而進行的造神活動。事實上,整個《聖經·新約》,特別是"四福音書",都在不同的層麵上或多或少地參與了這一造神活動,因而在增加對《聖經》把握的難度的同時,又增添了《聖經》解讀的魅力,從而使《聖經》本身成為一部百科全書式的宗教經典,一部意蘊豐厚而深邃的文化典籍。
第七章 上帝的天國
7.31 從《舊約》到《新約》
其實,《聖經》不是一本書,而是一部由許多本書匯集而成的,在經過宗教典籍經典化的選擇之後形成的類書,從進入《聖經》的各種各樣的書的類型來看,首先可以分為宗教原典與宗教著作兩大類型,《聖經·舊約》基本上是累積編纂型的宗教原典,而《聖經·新約》則主要是個人著述型的宗教著作;其次可以分為民族宗教典籍與世界宗教典籍兩大類型,在《聖經·舊約》之中,民族宗教典籍同時也是世界宗教典籍,而在《聖經·新約》之中,則隻有世界宗教典籍。這一宗教典籍經典化的過程,使《聖經》具有了各種各樣不同的宗教形態。
於是,正是這些耶路撒冷城的大小祭司及文士,用三十個銀幣收買了耶穌的門徒猶大,在抓住耶穌以後,立即送交羅馬總督。"眾人都起來,把耶穌解到彼拉多麵前,就告他說:我們見這人誘惑國民,禁止納稅,並說自己是基督,是王。彼拉多問耶穌說:你是猶太人的王麽?耶穌回答說:你說的是。"對於宗教之爭卻要以政治誣告的方式來進行解決,耶穌是堅決加以反對的,所以在羅馬總督彼拉多想要證明耶穌是不是猶太人之王的時候,耶穌以"你說的是"來巧妙地進行反駁,認為將自己說成猶太之王是他人強加的,從而予以了否認。
盡管在繼續審訊的過程中幾經周折,然而,基督耶穌還是被釘上了十字架:羅馬總督彼拉多下令鞭打耶穌以後,就讓他手下的"兵就把耶穌帶進衙門,叫全營的兵都聚集在他那裏。他們給他脫了衣服,穿上一件朱紅色袍子,用荊棘編作冠冕,戴在他頭上,拿一根葦子放在他右手裏,跪在他麵前,戲弄他說:恭喜猶太人的王啊!又吐唾沫在他臉上,拿葦子打他的頭。戲弄完了,就給他脫了袍子,仍穿上他自己的衣服,帶他出去,要釘十字架。"
雖然耶穌作為形成中的世界宗教基督教的第一個殉難者,在大庭廣眾之下被釘上十字架而死,應該說是具有轟動性的,可是,耶穌什麽時候被殺害的,卻隻留下一個模糊的時間表:據說是在公元26年到公元36年之間。很顯然,這個死亡時間的跨度似乎也太大了一些。同時,無論是公元26年,還是公元36年,實際上都與為耶穌施行洗禮的約翰直接相關,因為公元26年正是約翰為耶穌施行洗禮的第二年,而公元36年則是約翰被砍頭殺害殉教的那一年。如果《聖經》上對於約翰的死期都有明明白白的記載,那麽,關於耶穌之死,為什麽《聖經》上居然沒有任何具體的時間記載,難道非要故意留下一個謎,來神化基督耶穌嗎?
由此可見,《聖經》對於耶穌,的確是有意識地進行了一番造神活動,以便使耶穌與基督的形象相符合。這在關於對羅馬士兵們如何戲弄耶穌的場麵進行的述說之中,表現得非常明顯,這是因為這一場麵的述說根源於古巴比倫傳說:每年選取一個已經定下死罪的犯人,先給他穿上國王的禦袍,坐在國王的寶座上麵,讓他盡情地享樂五天;然後便剝去他的全身衣物,進行狠狠地鞭打,最後用絞刑或木樁貫體刑進行處死。可以說,正是諸如這一類來自古巴比倫的傳說,在猶太人心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而擴大了他們的想像空間。
事實上,當耶穌被帶進衙門之後,那些在衙門之外的大小祭司及文士等等猶太人,除了強烈地要求處死耶穌以外,其實是看不見羅馬士兵究竟怎樣對待耶穌的,於是乎就在自己的想像之中,模仿古巴比倫的傳說,盡力地以戲弄的方式來大大地汙辱了耶穌一回,從而以宣洩他們心中對於耶穌的種種仇恨。這就是為什麽他們想像中的在羅馬士兵戲弄完耶穌之後,還要給耶穌穿上衣服的緣故,因為耶穌從衙門裏出來的時候是穿著衣服的。實際上,一個註定要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人,本來就應脫掉衣服,羅馬士兵根本就用不著把衣服給耶穌穿上又脫下,因為士兵們將要瓜分耶穌的衣服,更何況讓耶穌赤身裸體地在眾人麵前行走,不更是極為嚴重的汙辱嗎!
盡管這種汙辱耶穌的想像,在主觀上是出於泄憤,可是,出乎所有那些大小祭司及文士意料的是,這種想像本身卻有助於對基督耶穌的神化。數十年以後,也就是在公元80年前後,在流傳於羅馬帝國之中的具有反羅馬統治傾向的所謂神諭裏麵,就出現了這樣的讚頌與渴望:"到那時,一個人將從天上再來,一個傑出的救世主,他將把他的雙手伸在一棵果實豐美的樹上——他是全體希伯萊人中最優秀的!"這顯然是對基督耶穌的讚頌與渴望,同時也表明了對耶穌進行神化的成功。
無論是基督耶穌的生日,還是他的死期,之所以需要蒙上一層謎一般的神秘色彩,主要是為了將耶穌由平凡的人神化為上帝之子,這是因出於宗教創建的現實需要而進行的造神活動。事實上,整個《聖經·新約》,特別是"四福音書",都在不同的層麵上或多或少地參與了這一造神活動,因而在增加對《聖經》把握的難度的同時,又增添了《聖經》解讀的魅力,從而使《聖經》本身成為一部百科全書式的宗教經典,一部意蘊豐厚而深邃的文化典籍。
第七章 上帝的天國
7.31 從《舊約》到《新約》
其實,《聖經》不是一本書,而是一部由許多本書匯集而成的,在經過宗教典籍經典化的選擇之後形成的類書,從進入《聖經》的各種各樣的書的類型來看,首先可以分為宗教原典與宗教著作兩大類型,《聖經·舊約》基本上是累積編纂型的宗教原典,而《聖經·新約》則主要是個人著述型的宗教著作;其次可以分為民族宗教典籍與世界宗教典籍兩大類型,在《聖經·舊約》之中,民族宗教典籍同時也是世界宗教典籍,而在《聖經·新約》之中,則隻有世界宗教典籍。這一宗教典籍經典化的過程,使《聖經》具有了各種各樣不同的宗教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