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明發展尚處於比較野蠻階段的部族生活之中,是不存在血親亂倫的觀念的,不僅同父異母的兄妹可以通婚,甚至親生父女之間也可以生兒育女。亞伯拉罕的侄兒羅得,自從跟隨著亞伯拉罕一起離開哈蘭之後,就獨自來到所多瑪居住,後來在耶和華毀滅所多瑪以後,羅得就帶著兩個女兒逃了出來,並且住在山上。於是便發生了類似於許多民族神話之中人類創造自身的故事,重演了一幕人類繁衍的喜劇。
他和兩個女兒住在一個洞裏,大女兒對小女兒說:"我們的父親老了,地上又無人按著世上的常規,進到我們這裏了,我們可以叫父親喝酒,與他同寢,這樣,我們好從他存留後裔。"於是那夜她們叫父親喝酒,大女兒就進去和她父親同寢;第二天,她們又叫父親喝酒,小女兒起來與她父親同寢。這樣,羅得的兩個女兒,都從她父親懷了孕。大女兒生了兒子,給他起名叫摩押,就是現今摩押人的始祖。小女也生了兒子,給他起名叫便亞米,就是現今亞捫人的始祖。
在這裏,女兒們由於耶和華突然毀滅所多瑪,被迫打破常規來保留父親的一線血脈,為民族的復興提供了一次機會。
然而,所多瑪的毀滅,卻使其在生殖喜劇的表象之下,產生了具有悲劇性的內涵,這就是人為什麽總是要受到神的一再毀滅的原因。難道僅僅是因為"所多瑪人在耶和華麵前罪大惡極"嗎?也許最大的罪惡就是所多瑪人沒有能夠成為耶和華準備與之立約的選民,因而對於所多瑪的毀滅,可能不過是民族宗教的唯一神試圖消滅異教徒的第一次嚐試。因此,耶和華作為全能的神的這一舉動,首先受到了被稱為完全人的亞伯拉罕的置疑,也就不是偶然的了。
"耶和華說:所多瑪和蛾摩拉的罪惡甚重,聲聞於我。我現在要下去,察看他們多行的,果然盡像那達到我耳中的聲音一樣麽?若是不然,我也必知道。"事實上,耶和華是在認定所多瑪人的罪大惡極之後,才決定下去察看的,這或多或少已經帶有某種偏見,因而也就難怪與之同行的亞伯拉罕,會自然地提出自己的疑問來,因為這樣的舉動畢竟與平時的教誨難以保持一致。
於是,亞伯拉罕走上前來問道:"無論善惡,你都要剿滅麽?假若那城裏有五十個義人,你還要剿滅那地方麽?不為城裏這五十個義人,饒恕其中的人麽?將義人與惡人同殺,將義人與惡人一樣看待,這斷不是您所行的,審判全地的主,豈不行公義麽?"麵對著如此合情合理的置疑,耶和華不得不答應為了義人的緣故而饒恕惡人,因而亞伯拉罕以"我雖然是灰塵,還敢對主說話"的謙卑而勇敢的態度,在繼續提問之中,將義人的數量一直減少到十個:"求主不要動怒,我再說這一次,假若在那裏見有十個呢?"耶和華的回答是"為這十個的緣故,我也不毀滅那城。"
事實上,義人所代表的善,並非是由義人的多少來決定善的大小的,因而50個義人與10個義人,10個義人與1個義人,都具有同樣的意義,也就是善的存在並不是以義人的多少來體現的。這樣,當年大洪水爆發時的挪亞,與如今毀滅所多瑪時的羅得,應該是等量齊觀的義人,否則,羅得就不會倖免於難。不過,當年選中挪亞的是耶和華,而如今看好羅得的則是耶和華派出的天使,故而挪亞有方舟,而羅得隻是被許可"帶著你的妻子,和你在這裏的兩個女兒出去,免得你因這城裏的罪惡,同被剿滅。"
其實,耶和華早已打定主意要毀滅罪大惡極的所多瑪,即使他派出的兩個天使能夠找到10個像羅得這樣的義人,所多瑪也將難以逃脫被毀滅的厄命,更何況這兩個天使剛剛在所多瑪城門口遇見羅得,就停止了尋找。也許,應該責怪所多瑪人是自作孽不可活,正是他們企圖殺害天使的行為,導致了天使們無法繼續尋找義人。不過,天使們既然能夠運用神力來保護羅得與自己的安全,為什麽不能夠運用神力來尋找義人呢?隻有一個可能的答案,那就是天使們是耶和華派到所多瑪來察看居民們的罪惡是否屬實的,並沒有承擔尋找義人的使命,而耶和華也沒有將自己與亞伯拉罕的交談結果,及時地通知天使,因而這兩個天使與羅得在所多瑪城門口的相遇純屬巧合。
太陽在天邊冉冉升起,平原上一片寧靜,所多瑪城中的居民們正在安眠。毀滅的時刻終於到來:
當時耶和華將硫磺與火,從天上耶和華那裏,降與所多瑪和蛾摩拉,把那些城,和全平原,並城裏所有的居民,連地上生長的,都毀滅了。羅得的妻子在後邊回頭一看,就變成了一根鹽柱。亞伯拉罕清早起來,到了他從前站在耶和華麵前的地方,向所多瑪和蛾摩拉,與平原的全地觀看,不料,那地方煙氣上騰,如同燒窯一般。
在這裏,從兩個視角對城市與平原上突然騰空而起的漫天烈火進行了描述,一個視角是在整個廣闊的城市與平原上空,進行鳥瞰時的瞬間全景畫麵:烈焰飛騰,火光沖天,大地在熊熊燃燒;一個視角是在遠離城市與平原的地方,沿水平方向眺望時不斷延伸的景象:濃煙滾滾,火光閃閃,大地上一片熾熱。這場規模遍及如此廣闊地區的漫天烈火,不僅以其巨大的高熱能量在瞬間毀滅了整個地區,而且以其持續的高溫熱浪不斷地強化其對於整個地區的毀滅,所有的一切都在高熱能量之中化為灰燼,所有的一切都在高溫熱浪之中翻卷升騰……
他和兩個女兒住在一個洞裏,大女兒對小女兒說:"我們的父親老了,地上又無人按著世上的常規,進到我們這裏了,我們可以叫父親喝酒,與他同寢,這樣,我們好從他存留後裔。"於是那夜她們叫父親喝酒,大女兒就進去和她父親同寢;第二天,她們又叫父親喝酒,小女兒起來與她父親同寢。這樣,羅得的兩個女兒,都從她父親懷了孕。大女兒生了兒子,給他起名叫摩押,就是現今摩押人的始祖。小女也生了兒子,給他起名叫便亞米,就是現今亞捫人的始祖。
在這裏,女兒們由於耶和華突然毀滅所多瑪,被迫打破常規來保留父親的一線血脈,為民族的復興提供了一次機會。
然而,所多瑪的毀滅,卻使其在生殖喜劇的表象之下,產生了具有悲劇性的內涵,這就是人為什麽總是要受到神的一再毀滅的原因。難道僅僅是因為"所多瑪人在耶和華麵前罪大惡極"嗎?也許最大的罪惡就是所多瑪人沒有能夠成為耶和華準備與之立約的選民,因而對於所多瑪的毀滅,可能不過是民族宗教的唯一神試圖消滅異教徒的第一次嚐試。因此,耶和華作為全能的神的這一舉動,首先受到了被稱為完全人的亞伯拉罕的置疑,也就不是偶然的了。
"耶和華說:所多瑪和蛾摩拉的罪惡甚重,聲聞於我。我現在要下去,察看他們多行的,果然盡像那達到我耳中的聲音一樣麽?若是不然,我也必知道。"事實上,耶和華是在認定所多瑪人的罪大惡極之後,才決定下去察看的,這或多或少已經帶有某種偏見,因而也就難怪與之同行的亞伯拉罕,會自然地提出自己的疑問來,因為這樣的舉動畢竟與平時的教誨難以保持一致。
於是,亞伯拉罕走上前來問道:"無論善惡,你都要剿滅麽?假若那城裏有五十個義人,你還要剿滅那地方麽?不為城裏這五十個義人,饒恕其中的人麽?將義人與惡人同殺,將義人與惡人一樣看待,這斷不是您所行的,審判全地的主,豈不行公義麽?"麵對著如此合情合理的置疑,耶和華不得不答應為了義人的緣故而饒恕惡人,因而亞伯拉罕以"我雖然是灰塵,還敢對主說話"的謙卑而勇敢的態度,在繼續提問之中,將義人的數量一直減少到十個:"求主不要動怒,我再說這一次,假若在那裏見有十個呢?"耶和華的回答是"為這十個的緣故,我也不毀滅那城。"
事實上,義人所代表的善,並非是由義人的多少來決定善的大小的,因而50個義人與10個義人,10個義人與1個義人,都具有同樣的意義,也就是善的存在並不是以義人的多少來體現的。這樣,當年大洪水爆發時的挪亞,與如今毀滅所多瑪時的羅得,應該是等量齊觀的義人,否則,羅得就不會倖免於難。不過,當年選中挪亞的是耶和華,而如今看好羅得的則是耶和華派出的天使,故而挪亞有方舟,而羅得隻是被許可"帶著你的妻子,和你在這裏的兩個女兒出去,免得你因這城裏的罪惡,同被剿滅。"
其實,耶和華早已打定主意要毀滅罪大惡極的所多瑪,即使他派出的兩個天使能夠找到10個像羅得這樣的義人,所多瑪也將難以逃脫被毀滅的厄命,更何況這兩個天使剛剛在所多瑪城門口遇見羅得,就停止了尋找。也許,應該責怪所多瑪人是自作孽不可活,正是他們企圖殺害天使的行為,導致了天使們無法繼續尋找義人。不過,天使們既然能夠運用神力來保護羅得與自己的安全,為什麽不能夠運用神力來尋找義人呢?隻有一個可能的答案,那就是天使們是耶和華派到所多瑪來察看居民們的罪惡是否屬實的,並沒有承擔尋找義人的使命,而耶和華也沒有將自己與亞伯拉罕的交談結果,及時地通知天使,因而這兩個天使與羅得在所多瑪城門口的相遇純屬巧合。
太陽在天邊冉冉升起,平原上一片寧靜,所多瑪城中的居民們正在安眠。毀滅的時刻終於到來:
當時耶和華將硫磺與火,從天上耶和華那裏,降與所多瑪和蛾摩拉,把那些城,和全平原,並城裏所有的居民,連地上生長的,都毀滅了。羅得的妻子在後邊回頭一看,就變成了一根鹽柱。亞伯拉罕清早起來,到了他從前站在耶和華麵前的地方,向所多瑪和蛾摩拉,與平原的全地觀看,不料,那地方煙氣上騰,如同燒窯一般。
在這裏,從兩個視角對城市與平原上突然騰空而起的漫天烈火進行了描述,一個視角是在整個廣闊的城市與平原上空,進行鳥瞰時的瞬間全景畫麵:烈焰飛騰,火光沖天,大地在熊熊燃燒;一個視角是在遠離城市與平原的地方,沿水平方向眺望時不斷延伸的景象:濃煙滾滾,火光閃閃,大地上一片熾熱。這場規模遍及如此廣闊地區的漫天烈火,不僅以其巨大的高熱能量在瞬間毀滅了整個地區,而且以其持續的高溫熱浪不斷地強化其對於整個地區的毀滅,所有的一切都在高熱能量之中化為灰燼,所有的一切都在高溫熱浪之中翻卷升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