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稱得上是一代名相。他以傑出的才能和巧妙的運籌,以務實的眼光和特立獨行的人格,成功地輔佐了"千古一帝"秦始皇。在逐客風波中,他以力挽狂瀾的英勇氣概上書嬴政,轉變了秦國的人才策略;在兼併六國的戰爭中,他出謀劃策,開闢第二條"統一戰線";在天下一統後,他又以驚人的膽識和超凡脫俗的智慧,力主秦始皇推行郡縣製,施行"天下為一"的策略。秦朝推行的一係列重大政策,都出自於李斯個人之手。尤其是"天下為一"的重大措施,構建起了中國人的政治認同、經濟認同、文化與心理認同,其影響延綿至今。


    在"重利"成為一種潮流的時候,有些人由於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思想意識處於將明未明的狀態。而李斯已經毫不猶豫地確立了功利觀,而且在行動上比別人走得更遠。不得不承認,李斯的"老鼠哲學"中含有積極進取的成分,他個人的特立獨行及"與時俱進"精神,很值得後人讚賞。


    三


    遺憾的是,李斯又將功利思想、個人主義演繹到了極點,最終走向了反麵。隨著天下一統、雄主變為暴君,其個人品格中的卑劣和醜惡也迅速膨脹起來。他太看重自己的祿位和名利,唯恐得而復失。維護個人利益原本是應該的,但他卻不應該以正義感、道德感的淪喪為前提。


    早在統一戰爭過程中,李斯就以卑劣的手段陷害了同門師兄韓非,使一代才子未能施展才華便英年早逝。全國一統後,李斯進一步變得自私、貪婪。他將迎合昏主、保全祿位視為唯一要旨,逐漸泯滅了良知,混淆了是非,甚至為了個人私利,推動當權者行嚴刑峻法於天下,使得全國生靈慘遭塗炭。其中,由他策動的焚書坑儒活動,禁錮了思想,使中華文化慘遭浩劫,殘留到秦朝的最後一絲自由的空氣也被窒息了;"沙丘政變"中,他扮演了一個極端不光彩的幫凶角色;其所謂的"督責之術",更是助紂為虐的不義之舉。


    李斯的結局很慘,被腰斬於市,夷滅九族。他最終身敗名裂的事實說明,專製時代的法家思想最終隻能帶來專製主義,它與民主社會所說的法製思想有著本質的區別;人性中自私的一麵如果沒有很好的引導和限製,它將會把人們的行為導向無恥,甚至反動。


    大體上講,李斯早年的拚搏精神令人敬佩;其晚年的敗壞則令人唏噓不已。從戰國末年到秦朝,國家從分裂走向統一,轉型時代已經接近尾聲。然而,在這個過程中,舊有的思想和製度被打破,而新的思想和製度又尚未完全確立,這就使得像李斯這樣具有拚搏精神的人易於獲得成功;同時,製約機製的缺乏也容易導致有權位者變得自私自利,最終損人害己。李斯黑白分明的人生說明,轉型時代,規範的製度亟需建立,有效的約束機製也需要逐步健全。


    ……


    關於李斯的黑白人生,早已躍然於紙上。


    且讓我們煮酒一杯,懷抱著一顆平常的心,去細細品讀關於他的成敗榮辱、功過是非;去領略有秦一代那曾經過往的史事、那恢弘壯闊的歷史畫卷……


    第一章 上蔡小吏


    一


    伴隨著頻頻傳來的馬蹄聲和銅鈴聲,兩乘駟馬車由遠而近,前麵是豪富出行用的輜車,上張傘形車蓋,車廂四周圍著褐色車帷,馭者站立執韁,神氣活現。後麵是婦女所乘的?車,傘蓋車帷色彩艷麗,並飾有翠羽等飾物。二車幾乎是全速行駛,旁若無人,驚得路上的行人倉皇躲避,連在路邊擺地攤的小商販也禁不住將地攤上的貨物匆匆後挪,唯恐被車軋上。


    轉瞬間,車子已馳至眼前。一位瘸腿老者因躲閃不及,被飛車帶來的疾風衝倒,頭磕在路邊的一塊石頭上,頓時血流如注。駕車的馭者竟毫不在意,隻是用兩眼的餘光掃視一下,然後便若無其事地拽動了韁繩,仿佛什麽事都不曾發生過。至於車內的主人更是毫無反應,他們或許正透過車窗欣賞著路邊的景色,或許正靠在舒適的車座上,悠然進入夢鄉。


    街上沒有發生大的騷動。人們隻顧本能地躲閃著自己,尋找著自己的安全之地。離車遠一些的地方,有人竊竊私語,麵麵相覷,悄聲傳遞著壓抑和憤怒。更多的人則是像傻了一樣地呆愣在那裏,直到兩輛馬車走遠了,他們才從驚嚇中醒來。隨後,人群中傳來怒罵聲,並有兩個年輕人上前將倒地的瘸腿老人扶起,替他擦幹頭上的血跡,攙著他離開了街市。


    這一切,都被一個身穿葛衣、足蹬麻鞋、略顯土氣的十幾歲少年看在眼裏。因為他正當年少,反應敏捷,躲閃得比誰都快,以至於險些把別人撞倒。他像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場麵,所以更顯驚恐萬狀,駭然無主。他的眼睛睜得溜圓,臉上的肌肉繃得緊緊的,嘴唇有些發紫,禁不住喊了聲:"啊,好險啊!"待他平靜下來之後,好奇地湊近一位駐足路旁的中年男子,問:"車上坐的是什麽人,怎麽這樣威風、這樣無理,撞倒了人,竟揚長而去?"


    中年男子憤憤不平地哼了一聲,說:"什麽人?上蔡郡守,叫熊缺,咱們這裏的土皇帝。他仰仗著自己是此地的最高長官,又和楚國國君同姓,沾著點兒王親,每次出行都是這樣橫衝直撞,像發了瘋似的,擾得雞犬不寧,似乎不這樣便不能顯示出他郡守的威風。後麵車上是他的妻妾,都是上蔡城中的美人。咳,是個官就比百姓強,就高出咱百姓一頭,難怪人們都削尖了腦袋要當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倉鼠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常萬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常萬生並收藏倉鼠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