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歷史] 《倉鼠劫》作者:常萬生【完結】
文案:李斯本是楚國上蔡的一介布衣,年輕時因見到廁中鼠吃糞便,且驚恐百端;而倉中鼠吃黍米,且從容肥大,由此而頓悟,訣心要做“倉審鼠”。於是,懷抱著“老鼠哲學”的李斯,確立了特立獨行的人格,成功輔佐了“千古一帝”秦始皇:從上<諫逐客書>到施行“統戰政策”;從推行郡縣製到力主“天下為一”……秦朝的一係列重大政策均出自於李斯的個人之手。秦朝的敗亡也與其息息相關。
前 言:略說轉型時代的功利抉擇
李斯,一個在中國歷史上確立了自己地位的人物。
作為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的"首席"宰相,其功過是非、成敗榮辱,千載而下時常成為歷代名士們談論的話題:西漢史家司馬遷說他未能始終如一地輔佐秦室,否則"斯之功且與周、召列矣";北宋文學家蘇軾說他向荀子學帝王之術,又"以其學亂天下";清代桐城派大儒姚鼐說他實際上已經捨棄了荀卿之學,"焚《詩 》 《 書 》、禁學士"隻不過是順應時勢而已……
誠然,名家大儒們的論說都能自成一家之言,但相關評論均從"功秦"或"害秦"的角度出發,很少有人對李斯人格的時代特徵進行論說。其實,以今天的眼光看,李斯的一生,最有價值的當首推其功利思想,而他對功利的抉擇又具有濃厚的時代特徵。
一
說到功利思想,不得不談一談人性的善惡問題。
春秋戰國以來,對於社會上普遍存在的追名逐利現象,思想家們很早就從人性的本原上進行思考。當時的許多論斷,其範疇和深度,即使到了今天人們依然難以逾越。孔夫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禮記·禮運 》雲:"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貧苦,人之大惡存焉。"荀子也認為,人之天性乃是好利多欲,"飢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無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 荀子·非相 》)。荀子認為,由於人人都"好利"、"有嫉惡"、"好聲色",且為與生俱來,因此"人性本惡",人隻有經過後天教育才能變善。
與荀子的觀點截然相反,孟子主張"性本善"。他認為,人人都有惻隱、羞惡、禮讓、是非之心等"善端",即善的萌芽、開端。人心有善端,就表現為人性本善;善端若不斷擴充發展,就能成為仁、義、禮、智"四德";把"四德"發展到完美的程度,"人皆可以為堯舜"(《
孟子·告子上 》)。
此外,還有人認為人性無善無惡、善惡雜混,等等。但無論持何種人性觀,思想家們普遍承認人是好利的,分歧主要表現在天性使然,抑或後天所致。由此而引出義利之爭:孟子反對人們言利,主張"捨生取義";墨子強調義利並重;商鞅提出"權而索利";荀子宣稱欲利不可去,求利乃天然合理……
思想家們的爭論認真而又執著,每個人都力圖使世人的行為合乎於他們的說教。這種人性論上的"百家爭鳴",恰恰是當時追名逐利現象在思想意識形態上的體現。自周平王東遷、春秋時代開始以來,到戰國末年以至秦朝,這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大的社會轉型期。社會轉型,一方麵表現為生產力快速發展、經濟日漸繁榮,另一方麵表現為民眾的思想意識從理想主義向現實主義轉變、從重"仁義"向重"功利"過渡。尤其是到了戰國中後期,重利的觀念已經有了極大發展:為追求商業利潤,商人階層崛起,商業貿易繁榮;為追求自身學說能被統治者採納,名家大儒們不惜周遊列國;為追求高官厚祿,士階層崇尚實學,敢於積極奔走,毛遂自薦……
司馬遷放眼於秦漢時期的社會現實,精闢地概括出"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至理名言。這個論斷,同樣也是春秋戰國時代普通民眾心理狀態的真實寫照。
二
李斯正好身處於這樣一個務實的時代。
他繼承了春秋戰國以來有極大發展的現實主義、功利思想,勇於追求個人利益,重視自我價值的實現。少年時代的他,已經有了一顆不安於現狀的心。後來在家鄉當小吏,偶然看到廁中鼠和倉中鼠有著天壤之別,由此而頓悟,確立了積極向上的人生觀。
後來李斯又選擇了求學。他千裏迢迢,拜當代大儒荀況為師,潛心鑽研"帝王之術"。然而,雖身為儒家弟子,但李斯"不唯上、不唯師",他通過對儒家理論的學習、批判和借鑑,思想上傾向於更為現實、更為功利的法家,最終"離經叛道","脫儒入法"。這個選擇顯然是理性的,有進步意義。這是因為,理想主義的儒家學說表麵上雖號稱"顯學",實際上並沒有得到列國統治者的真正重視,而現實主義的法家客觀上卻得到了普遍推行。
為了追求富裕生活與優越地位,李斯將滿腔熱情與不懈追求傾注在了強盛的秦國身上,大膽地前往秦國謀求發展。他毫不顧忌地追求名利,費盡心機地博取功名,由此而形成了一種不畏萬難、特立獨行的人格。後來他終於如願以償,獲得了渴望已久的客卿、廷尉、丞相等職位,在血色中築起了生命的輝煌。
文案:李斯本是楚國上蔡的一介布衣,年輕時因見到廁中鼠吃糞便,且驚恐百端;而倉中鼠吃黍米,且從容肥大,由此而頓悟,訣心要做“倉審鼠”。於是,懷抱著“老鼠哲學”的李斯,確立了特立獨行的人格,成功輔佐了“千古一帝”秦始皇:從上<諫逐客書>到施行“統戰政策”;從推行郡縣製到力主“天下為一”……秦朝的一係列重大政策均出自於李斯的個人之手。秦朝的敗亡也與其息息相關。
前 言:略說轉型時代的功利抉擇
李斯,一個在中國歷史上確立了自己地位的人物。
作為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的"首席"宰相,其功過是非、成敗榮辱,千載而下時常成為歷代名士們談論的話題:西漢史家司馬遷說他未能始終如一地輔佐秦室,否則"斯之功且與周、召列矣";北宋文學家蘇軾說他向荀子學帝王之術,又"以其學亂天下";清代桐城派大儒姚鼐說他實際上已經捨棄了荀卿之學,"焚《詩 》 《 書 》、禁學士"隻不過是順應時勢而已……
誠然,名家大儒們的論說都能自成一家之言,但相關評論均從"功秦"或"害秦"的角度出發,很少有人對李斯人格的時代特徵進行論說。其實,以今天的眼光看,李斯的一生,最有價值的當首推其功利思想,而他對功利的抉擇又具有濃厚的時代特徵。
一
說到功利思想,不得不談一談人性的善惡問題。
春秋戰國以來,對於社會上普遍存在的追名逐利現象,思想家們很早就從人性的本原上進行思考。當時的許多論斷,其範疇和深度,即使到了今天人們依然難以逾越。孔夫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禮記·禮運 》雲:"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貧苦,人之大惡存焉。"荀子也認為,人之天性乃是好利多欲,"飢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無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 荀子·非相 》)。荀子認為,由於人人都"好利"、"有嫉惡"、"好聲色",且為與生俱來,因此"人性本惡",人隻有經過後天教育才能變善。
與荀子的觀點截然相反,孟子主張"性本善"。他認為,人人都有惻隱、羞惡、禮讓、是非之心等"善端",即善的萌芽、開端。人心有善端,就表現為人性本善;善端若不斷擴充發展,就能成為仁、義、禮、智"四德";把"四德"發展到完美的程度,"人皆可以為堯舜"(《
孟子·告子上 》)。
此外,還有人認為人性無善無惡、善惡雜混,等等。但無論持何種人性觀,思想家們普遍承認人是好利的,分歧主要表現在天性使然,抑或後天所致。由此而引出義利之爭:孟子反對人們言利,主張"捨生取義";墨子強調義利並重;商鞅提出"權而索利";荀子宣稱欲利不可去,求利乃天然合理……
思想家們的爭論認真而又執著,每個人都力圖使世人的行為合乎於他們的說教。這種人性論上的"百家爭鳴",恰恰是當時追名逐利現象在思想意識形態上的體現。自周平王東遷、春秋時代開始以來,到戰國末年以至秦朝,這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大的社會轉型期。社會轉型,一方麵表現為生產力快速發展、經濟日漸繁榮,另一方麵表現為民眾的思想意識從理想主義向現實主義轉變、從重"仁義"向重"功利"過渡。尤其是到了戰國中後期,重利的觀念已經有了極大發展:為追求商業利潤,商人階層崛起,商業貿易繁榮;為追求自身學說能被統治者採納,名家大儒們不惜周遊列國;為追求高官厚祿,士階層崇尚實學,敢於積極奔走,毛遂自薦……
司馬遷放眼於秦漢時期的社會現實,精闢地概括出"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至理名言。這個論斷,同樣也是春秋戰國時代普通民眾心理狀態的真實寫照。
二
李斯正好身處於這樣一個務實的時代。
他繼承了春秋戰國以來有極大發展的現實主義、功利思想,勇於追求個人利益,重視自我價值的實現。少年時代的他,已經有了一顆不安於現狀的心。後來在家鄉當小吏,偶然看到廁中鼠和倉中鼠有著天壤之別,由此而頓悟,確立了積極向上的人生觀。
後來李斯又選擇了求學。他千裏迢迢,拜當代大儒荀況為師,潛心鑽研"帝王之術"。然而,雖身為儒家弟子,但李斯"不唯上、不唯師",他通過對儒家理論的學習、批判和借鑑,思想上傾向於更為現實、更為功利的法家,最終"離經叛道","脫儒入法"。這個選擇顯然是理性的,有進步意義。這是因為,理想主義的儒家學說表麵上雖號稱"顯學",實際上並沒有得到列國統治者的真正重視,而現實主義的法家客觀上卻得到了普遍推行。
為了追求富裕生活與優越地位,李斯將滿腔熱情與不懈追求傾注在了強盛的秦國身上,大膽地前往秦國謀求發展。他毫不顧忌地追求名利,費盡心機地博取功名,由此而形成了一種不畏萬難、特立獨行的人格。後來他終於如願以償,獲得了渴望已久的客卿、廷尉、丞相等職位,在血色中築起了生命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