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領土耳其皇帝的王國之所以困難,其原因在於入侵者不可能由王國的王侯們招喚進來,也不能夠指望倚靠皇帝周圍的人們叛變使其謀劃獲得便利。這是基於上述的理由,因為他們全是君主的奴隸和奴才,要收買他們是很困難的;而且即使把他們收買了,也不能夠指望從他們那裏得到多大好處,因為他們不能夠牽著人民跟隨他們,其理由已如上述。因此,向土耳其進攻的人必須想到:他將會遇到一個團結一致的國家,他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而不是依靠別人的叛亂。但是如果一旦征服了土耳其皇帝,並且把他打得一敗塗地以致不能夠重振旗鼓,那麽除了君主的家族之外便沒有什麽可怕的人了。而君主的家族被滅絕之後,由於其他的人們原來都沒有得到人民的信賴,因此再沒有什麽可怕的人了;而且因為征服者在自己取得勝利之前並不曾依靠他們,從而其後也不需要害怕他們。


    在那些象法國那樣統治的王國裏,情況就恰好相反:因為在那裏常常有不滿份子和希望變革的人,如果你把這個王國的某些貴族爭取過來,就很容易侵入那裏。由於上述理由,這些人會為你的入侵開路,使你輕而易舉地取得勝利。但是如果以後想要保有這個國家,你就會遇到無限的困難,它來自那些曾經幫助你的人們和你已經打敗的人們。你隻是消滅了君主的家族,那是不夠的,因為殘存的貴族將成為新變革的首領。而且,由於你既不能使他們心滿意足,又不能滅絕他們,因此,當他們的時機一旦到來的時候,你就會失去這個國家。


    現在,如果你考察一下大流士政府的性質,你就會察覺它同土耳其皇帝的王國相似;因此,亞歷山大大帝首先必須把大流士完全打垮,並且從他手中把土地奪取過來。在贏得這樣的勝利之後,大流士死了[4],亞歷山大大帝終於牢固地占有這個國家就是由於上述的理由。而且,假如亞歷山大的後繼者們團結一致的話,他們本來能夠牢牢地並且安逸地享有這個國家,如果不是由於他們自己引起騷亂,那個王國是不會發生其他騷亂的。


    但是,那些象法國這樣組織的國家,可就不能這樣平穩地被占有了。在西班牙,法國和希臘之所以屢次發生反羅馬人的叛亂,就是因為在這些國家裏麵有無數的小王國。當他們的記憶尚未消失的時候,羅馬人總是不能夠穩然占有其地的。但是,一旦由於羅馬帝國的權力和統治的長久性使他們的記憶煙消雲散的時候,羅馬人就成為這些地區牢固的占有者。後來,當羅馬人之間發生內戰的時候,他們當中的每一個人由於各自在這個國家的某一部分已經樹立了權威,他就能夠使那裏的人們追隨自己。而且由於以前的主子的家族已經滅絕,除了羅馬人之外,再沒有其他人獲得承認了。


    因此,當我們考慮到這一切事情的時候,對於下述情況便不會感到驚訝:亞歷山大保持亞洲的領土頗為容易;而別的人,象皮爾羅[5]以及許多人,保全所獲得的地方卻有困難,這並不是由於勝利者的能力有大有小,而是由於被征服者的情況有所不同使然。


    [1]亞歷山大大帝(alessandro magno),指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在位是公元前336—323),通過戰爭控製整個希臘後;於公元前335年東征波斯,戰敗大流士三世;南侵埃及,建亞歷山大城;遠征北印度,公元前325年從印度敗退;死於巴比倫。


    [2]亞歷山大大帝死後,其繼承人為瓜分帝國內訌,經常進行鬥爭。


    [3]“州”(“sangiati”)來自土耳其語“旗”(“sangiaq”),是土耳其行政區域,類似現代的省分,此名稱沿用至1921年。


    [4]大流士(dario)指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dario 3,在位是公元前337—330),又名科多曼諾(codomanno),一再被馬其頓的亞歷山大的遠征軍戰敗,公元前331年全軍覆沒,大流士逃脫,後被自己的州長殺害。


    [5]皮爾羅(pirro,公元前318(?)—272年),古希臘埃皮羅國王(redell epiro),以軍事天才見稱,在公元前279年曾以沉重損失為代價打敗羅馬軍隊,侵占西西裏和南意。公元前275年終被羅馬人戰敗,公元前272年在希臘作戰陣亡。


    第五章 對於占領前在各自的法律下生活的城市或君主國應當怎樣統治


    如果被征服的國家,象上麵所說的那樣,向來習慣於在它們自己的法律之下自由地生活的話,那麽想要保有這種國家有三種辦法:其一是,把它們毀滅掉;其二是,親自前往駐在那裏;其三是,允許它們在它們自己的法律之下生活,同時要它們進貢並且在那個國家裏麵建立一個對你友好的寡頭政府[1]。因為這樣的一個政府是由君主建立的,它知道如果不倚靠他的友誼和力量,它就不能夠繼續存在,於是竭其全力擁護君主。而且如果君主想要保有一個向來習慣於自由生活的城市,那麽藉助於這個城市的市民比依靠任何其他方法容易得多。


    斯巴達人和羅馬人就是兩個例子[2]。斯巴達人依靠在當地建立一個寡頭政府來控製雅典和底比斯;但是結果仍然失掉雅典和底比斯。羅馬人為著保有卡普阿[3]、迦太基[4]和努曼齊阿[5],把它們毀滅了,就沒有失去它們。可是羅馬人想同斯巴達人那樣保有希臘,讓它享有自由並且允許它的法律存在,他們卻沒有獲得成功。因此,他們為著保有希臘,不得不把那個地區的許多城市加以破壞。因為要穩固地占有它們,除了毀滅它們之外,確實沒有別的辦法。從而任何人一旦成為一個城市的主子,如果這個城市原來習慣於自由的生活,而他不把這個城市消滅,他就是坐待它把自己消滅。因為這個城市在叛亂的時候,總是利用自由的名義和它的古老的秩序作為藉口。而這兩者盡管經過悠久的歲月或者施恩授惠都不能夠使人們忘懷。除非將那裏的居民弄得四分五裂或者東離西散,否則無論你怎麽辦或者怎樣預防,他們還是永遠不會忘掉那個名義和那種秩序的,正如在佛羅倫斯人羈絆下百年後的皮薩一樣,人們遇有任何不測之事就立即想起它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君王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意]馬基雅維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意]馬基雅維利並收藏君王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