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千裏齋隨筆》卷下


    馬關之奇辱


    甲午馬關議和,李與日大臣伊藤博文述論高麗,齟齬過甚。伊謂李曰:“今日之事無他,僅割與不割四字。”李參以他語,伊他顧不應者久之。旋以怒相加,俾速決。李亦奮退,謂人曰:“李某名在全球,決不受此奇辱,報之必矣。”遂潛至京師,與俄使相商,慫恿備至。俄使密與德國出而幹涉,遼東卒不能割。故李再至馬關遇刺客。聞日人至今以為大恥,日俄之戰遠因亦繫於此。


    《清朝野史大觀》卷8


    馬關對聯


    歲在甲午,東敗於日,割地媾和。李文忠忍辱蒙垢,定約馬關。一日宴會間,日相伊藤博文謂文忠曰:“有一聯能屬對乎?”因舉上聯曰:“內無相,外無將,不得已玉帛相將。”文忠猝無以應,憤愧而已。翌日乃馳書報之,下聯曰:“天難度,地難量,這才是帝王度量。”則隨員某君之筆。某君浙人,向不蒙文忠青眼者,相將度量,係鈴解鈴,允推工巧。


    《眉廬叢話》


    李鴻章之虛驚


    甲午中日之戰,清廷議事諸臣,多以戰敗責任,歸之李鴻章,劾書盈尺,官爵幾盡削。鴻章無以自白,居北京賢良寺中,惴惴不知命在何時。一夕漏三下,忽有旨令入見,門前輿馬擾攘,一巷皆驚。滿清朝例,後帝召見大臣,率在早朝時,其以漏夜召者,多不測。鴻章聞命駭然,遂閉戶自為遺囑,戒子孫世世不得復為官。乃衣冠入朝,值恭親王出。道上拱手,連曰:“恭喜!恭喜!”舊例大臣被誅,多曰賜死,執刑者亦每以“恭喜”為言,鴻章聞之,益膽落,自以為命合休矣。迨入見,則西後與光緒,方秉燭以待,乃起用之為全權議和大臣,並歸其官爵,示章寵也。鴻章辭下,則浹背汗流,衷衣盡濕矣。後鴻章舉以語人,猶有餘悸。可見專製時代,官爵愈高,生命愈危,蓋帝王喜怒莫測,而嫉之者又時時可以陷之,往往罪所由來,莫知所自。若今日民主政治,則無此意外矣。


    《綺情樓雜記》


    第四冊李鴻章(1823—1901)(10)


    李文忠庚子議和事


    《清史獲野錄》雲:庚子六月李文忠奉命入都議和,是月二十一日,自廣州登舟,裴往送之。他官皆不見,獨以鄉裏後進召裴入。時炎熱甚,文忠衣藍糹希短衫,著魯風履,倚一小藤榻,坐定,語裴曰:“廣州鬥大城中,緩急可恃者幾人,爾能任事,取信於民,此正大可有為,為地方弭患,督撫誠不若一州縣也。能遏內亂,何致召外侮,爾其勉之矣。”先是五月十日總稅務司赫德以電告急,略言都中事。文忠即致電榮祿,力言外釁不可開,拳黨不可信,語頗忤榮意,自此京電遂絕。僅日接項城山東來電,籍知京中消息而已。時則河麵洋商相率赴香港避亂,文忠亟添一營保護河麵,命裴及廣州協往晤各國領事,告以力任保護赴港者,逡巡復返省。未幾,忽聞入都之命,粵中人心又為一震,裴因進言曰:“內亂為外侮之媒,東南之安危,視乎上海;上海之安危,則視乎香港;香港之安危視乎廣州;廣州之安危,則視乎南海之沙麵。領事洋商,聚集於此,而匪人日思暴動,以沙麵為發難之基,沙麵不保,香港受其牽動,東南大局不可問矣。某既為地方官,自當與共存亡,公過港時,盍將此意告知港督,同心協力以保東南危局。”文忠曰:“我雖離粵督任,然缺尚未開,若有大事,仍當與靜山一力主持。”靜山者,巡撫德壽字也。裴曰:“公已調補北洋矣。諸領事今晨已得電,皆額手相慶也。”文忠忽拈髯自語曰:“當今之世,捨我其誰。”已而又曰:“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京師難作,根本雖已搖動,然慰亭蝭柱山東,香濤、峴莊皆有定識,必聯絡保全,不致一蹶不振。以各國兵力論之,京師危急,當在八九月之交,但聶功亭已陣亡,馬宋諸軍,零落牽製必不得力,日本調兵最速,英人助之,恐七八月已不保矣。”語至此,潸然淚下曰:“內亂如何得止?”良久無他語。裴將辭出,文忠止之曰:“潮尚未至,且勿忙。”乃自飲牛乳,而命以荷蘭水餉客,裴復啟曰:“萬一都城不守,公入京當如何辦法?”曰:“必有三大問題:剿拳匪以示威,懲罪魁以泄忿,先以此二者要我,而後注重兵費償款,此勢所必至也。兵費賠款之數目多寡,此時尚不能豫料,惟有極力磋磨展緩年分,尚不知作得到否?我已篤老,尚能活幾年,總之當一日和尚撞一日鍾,鍾不鳴了,和尚亦死了。”語次淚下如綆糜矣。裴亦愴然,遂辭出。文忠當命取影像為贈,送至艙口,仍執手再三囑曰:“地方要緊!”裴唯唯登岸,而安平船遂起碇去。德壽故庸幔然不肯自用,始終守文忠訓,不敢妄有更張,故文忠雖去而粵東卒獲無事。此裴親以語人者。


    《清譚》卷4


    李鴻章請賜坐麵陳


    聞兩宮迴鑾時,慶王奕加刪┯駕於開封,臨行詢李鴻章曰:“中堂有何話說?當為代奏。”鴻章曰:“要說的話甚多,兩宮抵京後,當逐細麵陳。惟老且病,不能久跪,將來召對時,可否破格賜坐,以便從容陳奏,請王爺先以此意代達。”以當時西後對鴻章之感激倚重,賜坐之曠典,或可邀準,惜奕技兩宮於開封時,鴻章已在京病逝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代名人軼事輯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春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春光並收藏清代名人軼事輯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