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裏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得出來。故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詞脫口而出,無矯揉妝束之態,以其所見者真,所知者深也。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無大誤。
靜安畢生之力,尤在劇曲,所著《宋元戲曲史》,蓋綜平生論曲之旨而集其成也。彼以為古今之大文學,無不以自然勝,而莫著於元曲,故謂元曲為中國最自然之文學,無不可也。
平時殊不愜於中國人競言歐美科學,而忽視我國傳統之美德。彼以歐戰以後,西方有識之士,已憬然於政學之流弊,轉而崇拜東方之學術。我則昏昏不知,而輒追逐其後,爭民施奪,處士橫議,以共和始者必以共產終,垂涕為人道之,而人以為迂闊,然今日誦其言,不禁悚然!
民國十六年四月,方任北京清華大學教授,以感時喪亂,忽自沉於頤和園之昆明湖,於衣帶中檢得遺墨:“五十之年,隻欠一死!……”海內識與不識,聞此噩耗,莫不惜其學,而悲其心。使不即死,則大造於文學者,未可限量也。
《同光風雲錄》下篇
論近世學人之敝
(王國維)不徒精於禮製,凡聲音訓詁名物象數莫不研幾窮微。尤善論證金石文字,其論近世學人之敝有三:損益前言以申己說,一也;字句偶符者引為確據,而不顧篇章,不計全書之通,二也;務矜創穫,堅持孤證,古訓晦滯,蔑能剖析,三也。必湔三陋,始可言考證。考證之學精,大則古義古製日以發明,次亦可以董理群書。於戲!可謂片言中竅者已。其所為文辭,從容雅樸,惡夫空言遊說者之以古文自炫也。故一篇之成,必有實義名論貫注乎中。詩尤芟浮藻而成隱秀,兼眾體,以為雅度遺篇炳然宜被家誦。唯厥躬行貞潔,踐履竺實,更為予生平所未覯。平居訥訥,若不能言,而心所不以為是者,欲求其一領頷許可而不可得。聞人浮言飾說,雖未嚐與諍辨,而翩然遂行,不欲自汙其聽也。其在哈同園,浙督軍皖人某欲求一見,始終以巽語謝之,其介如此。尤嚴於取與,世之名士學者好以其重名獵人財貨而實不為人治一事,君獨深恥之。束修所入置書籍外,亦時以資恤故舊之睏乏者,然不欲人知也。
《碑傳集補》卷53
王國維之死
王靜庵國維,餘少識於湖上,貌寢而口吶,了不異人。而與餘意氣頗相得,早訂交。及召直南齋,即下榻餘宅,一別近三十年矣。日夕晤談,好問學而不樂及時事。冬入直,例用貂裘,餘贈以舊製,必償百金始服之,其迂而不苟皆類此。少喜作詩詞,曾撰《曲話》,後專樸學,不復言舊調。偶有譽其通詞曲者,輒拂然不悅。餘嚐強其題畫,堅不允,而願為跋散盤三千言,細書其右,真喜出望外矣。未幾,改就清華講席,逾年忽投水死,眾皆驚嘆。餘有《王忠愨殉節記》略雲:公殉節前三日,餘訪之校舍,公平居靜默,是日憂憤異常時。談次,偶及頤和園,謂今日幹淨士,惟此一灣水耳,蓋死誌已早決矣。殉節日,公晨起遊園,步至魚藻軒,臨流默立,園丁見之不為意。忽聞落水聲,爭往援起,不及一二分,已氣絕矣。軒前水才及腹,公躍下後,俯首就水始絕。故頭足均沒水中,而背衣猶未盡濡濕也。時家人尚未知,隔窗見公方伏案作書,鄰右亦皆見之。及聞耗入覓,實無人,始悚然公之神靈不昧也。次日奉屍歸,乃於裏衣得遺囑,末汪時日,實殉節前一夕,聞其夜熟眠如故,起居亦無異,何其從容耶!餘後復為撰傳,原擬補入文苑,及刻史稿乃改歸忠義,蓋出史館公意雲。
《瓜圃述異》卷上
第二冊方維甸(約1758—1815)
方維甸,方觀承子,字南耦,號葆岩。幹隆進士。任河南布政使時值川楚白蓮教起義,督理兵務,為高宗倚任。後任直隸總督,頗有政績。卒諡勤襄。著有《心蘭室稿》。
方勤襄公三大榮遇
方勤襄公維甸行狀雲:年十八,入京賜舉人、內閣中書、軍機處行走。本朝樞臣入直,華要之年,當無更少於公者。按公一生揚歷,有三大榮遇,為自古人臣未有之遭。公始生時,父恪敏公方總製畿輔彌月之辰,恪敏適扈從行在,麵陳後,攜抱入覲,賞賚駢蕃,一也。未弱冠,賜中書,所聘雲南裴撫軍女,猶未娶也。會引見垂詢,命金壇於相國傳示裴中丞,早為畢姻。嗣裴夫人歸寧滇南,又有旨下直隸製軍沿途促返,二也。公督閩浙,以太夫人年逾八旬,拜疏歸養。後有詔召贊樞務,公奏稱:“臣母不能頃刻離臣,臣又不能奉母就道,懇辭新命。”上聞,憫而許之,乃輟召,復加賜珍物,以遂其孝養之私,三也。頬恩渥寵,家人骨肉所未能體恤周至者,聖天子終始矜全,乃無微不到。如此百世臣僚,宜何如踴躍感奮與。詳見公行狀及《惜抱軒集》、《桐城科名錄》。
《郎潛紀聞初筆》卷6
方勤襄公功德
吾閩台灣林爽文之亂,福節相(康安)來平之。隨帶軍機章京二員。一為方葆岩(維甸),一為範叔度(鏊)。節相倚之若左右手,命方專司訊鞫,範專司文奏收復。諸羅日在番山中搜出逆民千餘人。節相欲盡置之法。姑付方訊錄供詞。方逐名細加研鞫,則皆被脅從者。欲並釋之,節相不可。方持之益力,後竟得盡活。此後搜山所得悉仿此辦理,所全殊多。時論謂方之功德甚大,宜有報。後果揚歷封圻,終於直隸督任,諡勤襄。家大人曰:“葆岩兩世為直隸總督,其父恪敏公積厚流光,嚐以片言釋保定瘋民犯蹕之案,最著人口。”
靜安畢生之力,尤在劇曲,所著《宋元戲曲史》,蓋綜平生論曲之旨而集其成也。彼以為古今之大文學,無不以自然勝,而莫著於元曲,故謂元曲為中國最自然之文學,無不可也。
平時殊不愜於中國人競言歐美科學,而忽視我國傳統之美德。彼以歐戰以後,西方有識之士,已憬然於政學之流弊,轉而崇拜東方之學術。我則昏昏不知,而輒追逐其後,爭民施奪,處士橫議,以共和始者必以共產終,垂涕為人道之,而人以為迂闊,然今日誦其言,不禁悚然!
民國十六年四月,方任北京清華大學教授,以感時喪亂,忽自沉於頤和園之昆明湖,於衣帶中檢得遺墨:“五十之年,隻欠一死!……”海內識與不識,聞此噩耗,莫不惜其學,而悲其心。使不即死,則大造於文學者,未可限量也。
《同光風雲錄》下篇
論近世學人之敝
(王國維)不徒精於禮製,凡聲音訓詁名物象數莫不研幾窮微。尤善論證金石文字,其論近世學人之敝有三:損益前言以申己說,一也;字句偶符者引為確據,而不顧篇章,不計全書之通,二也;務矜創穫,堅持孤證,古訓晦滯,蔑能剖析,三也。必湔三陋,始可言考證。考證之學精,大則古義古製日以發明,次亦可以董理群書。於戲!可謂片言中竅者已。其所為文辭,從容雅樸,惡夫空言遊說者之以古文自炫也。故一篇之成,必有實義名論貫注乎中。詩尤芟浮藻而成隱秀,兼眾體,以為雅度遺篇炳然宜被家誦。唯厥躬行貞潔,踐履竺實,更為予生平所未覯。平居訥訥,若不能言,而心所不以為是者,欲求其一領頷許可而不可得。聞人浮言飾說,雖未嚐與諍辨,而翩然遂行,不欲自汙其聽也。其在哈同園,浙督軍皖人某欲求一見,始終以巽語謝之,其介如此。尤嚴於取與,世之名士學者好以其重名獵人財貨而實不為人治一事,君獨深恥之。束修所入置書籍外,亦時以資恤故舊之睏乏者,然不欲人知也。
《碑傳集補》卷53
王國維之死
王靜庵國維,餘少識於湖上,貌寢而口吶,了不異人。而與餘意氣頗相得,早訂交。及召直南齋,即下榻餘宅,一別近三十年矣。日夕晤談,好問學而不樂及時事。冬入直,例用貂裘,餘贈以舊製,必償百金始服之,其迂而不苟皆類此。少喜作詩詞,曾撰《曲話》,後專樸學,不復言舊調。偶有譽其通詞曲者,輒拂然不悅。餘嚐強其題畫,堅不允,而願為跋散盤三千言,細書其右,真喜出望外矣。未幾,改就清華講席,逾年忽投水死,眾皆驚嘆。餘有《王忠愨殉節記》略雲:公殉節前三日,餘訪之校舍,公平居靜默,是日憂憤異常時。談次,偶及頤和園,謂今日幹淨士,惟此一灣水耳,蓋死誌已早決矣。殉節日,公晨起遊園,步至魚藻軒,臨流默立,園丁見之不為意。忽聞落水聲,爭往援起,不及一二分,已氣絕矣。軒前水才及腹,公躍下後,俯首就水始絕。故頭足均沒水中,而背衣猶未盡濡濕也。時家人尚未知,隔窗見公方伏案作書,鄰右亦皆見之。及聞耗入覓,實無人,始悚然公之神靈不昧也。次日奉屍歸,乃於裏衣得遺囑,末汪時日,實殉節前一夕,聞其夜熟眠如故,起居亦無異,何其從容耶!餘後復為撰傳,原擬補入文苑,及刻史稿乃改歸忠義,蓋出史館公意雲。
《瓜圃述異》卷上
第二冊方維甸(約1758—1815)
方維甸,方觀承子,字南耦,號葆岩。幹隆進士。任河南布政使時值川楚白蓮教起義,督理兵務,為高宗倚任。後任直隸總督,頗有政績。卒諡勤襄。著有《心蘭室稿》。
方勤襄公三大榮遇
方勤襄公維甸行狀雲:年十八,入京賜舉人、內閣中書、軍機處行走。本朝樞臣入直,華要之年,當無更少於公者。按公一生揚歷,有三大榮遇,為自古人臣未有之遭。公始生時,父恪敏公方總製畿輔彌月之辰,恪敏適扈從行在,麵陳後,攜抱入覲,賞賚駢蕃,一也。未弱冠,賜中書,所聘雲南裴撫軍女,猶未娶也。會引見垂詢,命金壇於相國傳示裴中丞,早為畢姻。嗣裴夫人歸寧滇南,又有旨下直隸製軍沿途促返,二也。公督閩浙,以太夫人年逾八旬,拜疏歸養。後有詔召贊樞務,公奏稱:“臣母不能頃刻離臣,臣又不能奉母就道,懇辭新命。”上聞,憫而許之,乃輟召,復加賜珍物,以遂其孝養之私,三也。頬恩渥寵,家人骨肉所未能體恤周至者,聖天子終始矜全,乃無微不到。如此百世臣僚,宜何如踴躍感奮與。詳見公行狀及《惜抱軒集》、《桐城科名錄》。
《郎潛紀聞初筆》卷6
方勤襄公功德
吾閩台灣林爽文之亂,福節相(康安)來平之。隨帶軍機章京二員。一為方葆岩(維甸),一為範叔度(鏊)。節相倚之若左右手,命方專司訊鞫,範專司文奏收復。諸羅日在番山中搜出逆民千餘人。節相欲盡置之法。姑付方訊錄供詞。方逐名細加研鞫,則皆被脅從者。欲並釋之,節相不可。方持之益力,後竟得盡活。此後搜山所得悉仿此辦理,所全殊多。時論謂方之功德甚大,宜有報。後果揚歷封圻,終於直隸督任,諡勤襄。家大人曰:“葆岩兩世為直隸總督,其父恪敏公積厚流光,嚐以片言釋保定瘋民犯蹕之案,最著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