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隆南巡駐蹕蘇州靈嚴,靈嚴有古梅,大逾合抱。時正繁花如雪,幹隆時摩挲愛惜之。內大臣察爾奔泰忽拔佩刀作欲斫狀,幹隆大驚止之。曰:“恨其不生於京師圓明園,致聖主有跋涉江湖之險也。”幹隆聞奏默然。於是察爾奔泰善諫之名乃大著於世。
《南亭筆記》卷1
高宗賜陳文勤予告詩
海寧陳文勤公世倌,幹隆二十二年以首揆予告,陛辭,賜銀五千兩,命在家食俸,並禦製詩賜之。有“老成歸告能無惜,皇祖朝臣有幾人”之句,同朝舊人奉誦者,鹹為感奮。
《郎潛紀聞三筆》卷7
高宗心識趙翼
幹隆辛巳殿試時,兆將軍惠方奏凱歸,高宗隆其遇,亦派人閱卷。兆自陳不習漢文,上諭以諸臣各有圈點,圈多者即佳也。將軍撿得趙翼卷獨九圈,遂以進呈。先是,歷科進呈卷皆彌封,俟上親定甲乙,然後拆封。是科因禦史奏,改先拆封,傳集引見。上是日閱卷逾時,見第一卷係趙翼,江南人,第二卷胡高望,浙江人,且皆中書。而第三卷王傑,則陝西人也,因特召讀卷大臣,問:“本朝陝西曾有狀元否?”對曰:“未有。”上即以三卷互易,趙為第三人及第。傳臚之日,三人者例出班跪,而趙獨帶數珠。上升殿遙見,以問傅恆,恆以軍機中書對,且言:“昔汪由敦應奉文字,皆其所擬也。”上心識之。其明日,諭諸臣,謂:“起翼文自佳,然江、浙多狀元,無足異。陝西則本朝尚未有,即與一狀元,亦不為過耳。”於是趙翼之名益著。
《履園叢話》卷10
盛司寇為師保妙選
盛司寇安,滿洲人。以科第薦至卿貳。頎然嶽立,鬚眉蒼然,以古大臣自命。戊辰春,孝賢純皇後崩,時有周中丞學健、瑟製府爾臣等以違製剃髮伏誅。有錦州守金文淳者,稟命於府尹然後剃髮,事發,純皇震怒,命立誅之。公叩首請曰:“金小臣,罔識國製,且請命大僚然後剃髮,情可矜恕,請上寬之。”上怒曰:“汝為金某遊說耶?”公曰:“臣為司冠,盡職而已,並不識金某為若何人。如枉法幹君,何以為天下平也?”上大怒,命侍衛反接公赴市曹,與金文淳同置於法。公佯然長笑,惟曰:“臣負朝廷之恩”而已。後上悔悟,命近臣馳騎並金赦之,公施然叩謝如常。時市曹萬目共睹,曰:“此真司冠也。”次日,上即命公入上書房傅導諸皇子,曰:“盛安尚不畏朕,況諸皇子乎!”真師保之妙選也。
《嘯亭雜錄》卷2《名人軼事》亦載
高宗追念秦文恭
秦文恭公以幹隆二十九年四月乞病,溫旨不許。八月復請回籍調治,許之,仍懸缺以待。既成行,疾革,薨於滄州。訃聞,高宗愴惻。明年南巡至無錫,幸寄暢園,禦製詩有雲;“養屙旋裏人何在,撫景愀然是此間。”寄暢園者,公家別業也。高宗追念舊臣,形於翰墨,如此益可見公之居官不苟矣。
《郎潛紀聞三筆》卷11
高宗午門受俘詩
受俘獻馘之禮行諸午門,所以欽鴻貺、揚武功也。高宗皇帝威德遠敷,疆圉式廓。幹隆乙亥,剿平準噶爾部,一歲而再行斯典。及庚辰底定回疆,討平攢拉促浸,皆遞畢盛儀。前代曠數百年所未逢者,今先後六歲中,觚稜金爵之旁,凱歌四奏,可雲極盛。乃恭讀禦製受俘詩,於乙亥則有曰:“天德好生還貸死,海濱多蹇又逢屯。”於庚辰則有曰:“從今更願無斯事,休養吾民共樂康。”於丙申詩注則曰:“從此益願洗兵,長不用矣。”我先朝撫順鋤逆,不得已而用兵之微意,萬世猶可仰見也。
《郎潛紀聞三筆》卷5
皇帝老爺
純廟南巡,江浙耆老婦女,道旁瞻仰,有稱皇帝老爺者。前驅衛士將執而治之。純皇亦驚訝,詢之尹文端公。公奏:“南方愚民,不明大體,往往呼天為天老爺,天神地,無不老爺者。”純皇大笑,扈從諸臣,遂不復言。公奏對敏慧,為廷臣所交推,玩此數語,洵稱得體。
《郎潛紀聞二筆》卷3
南巡雜記
幹隆時國勢殷盛,公私富足,江南一帶,尤稱繁華。高宗南巡前後六次,臣民望幸之私,最後尤甚。地方官紳迎駕,預備一切,極爭奇鬥異之能。其第五次南巡時,禦舟將至鎮江,相距約十餘裏,遙望岸上著大桃一枚,碩大無朋,顏色紅翠可愛。禦舟將近,忽煙火大發,光焰四射,蛇掣霞騰,幾眩人目。俄頃之間桃砉然開裂,則桃內劇場中峙,上有數百人,方演壽山福海新戲。又彼時各處紳商爭炫奇巧,兩淮商鹽尤甚於時。凡有一技一藝之長,莫不重值延致。又揣知上喜談禪理,凡緇流迎謁,多荷垂詢,然寺院中實無如許名僧,故文人稍通內典者,輒令髡剃充作僧人迎駕。並與約,倘蒙恩旨即永為僧人,當酬以萬餘金,否則任聽還俗,亦可得數千金。故其時士子稍讀書者,即可不憂貧雲。又南巡時,須演新劇,而時已匆促,乃延名流數十輩,撰《雷峰塔傳奇》,恐伶人不習,乃即用舊曲腔拍,若歌者偶忘曲文,即依舊曲,模糊歌唱,不至與笛板錯迕。又禦舟開行之時,雙舟前導,戲台架兩舟上,向禦舟演唱。福文襄自台灣凱旋,舟行江南,亦用此法。
《新說林》卷7
《南亭筆記》卷1
高宗賜陳文勤予告詩
海寧陳文勤公世倌,幹隆二十二年以首揆予告,陛辭,賜銀五千兩,命在家食俸,並禦製詩賜之。有“老成歸告能無惜,皇祖朝臣有幾人”之句,同朝舊人奉誦者,鹹為感奮。
《郎潛紀聞三筆》卷7
高宗心識趙翼
幹隆辛巳殿試時,兆將軍惠方奏凱歸,高宗隆其遇,亦派人閱卷。兆自陳不習漢文,上諭以諸臣各有圈點,圈多者即佳也。將軍撿得趙翼卷獨九圈,遂以進呈。先是,歷科進呈卷皆彌封,俟上親定甲乙,然後拆封。是科因禦史奏,改先拆封,傳集引見。上是日閱卷逾時,見第一卷係趙翼,江南人,第二卷胡高望,浙江人,且皆中書。而第三卷王傑,則陝西人也,因特召讀卷大臣,問:“本朝陝西曾有狀元否?”對曰:“未有。”上即以三卷互易,趙為第三人及第。傳臚之日,三人者例出班跪,而趙獨帶數珠。上升殿遙見,以問傅恆,恆以軍機中書對,且言:“昔汪由敦應奉文字,皆其所擬也。”上心識之。其明日,諭諸臣,謂:“起翼文自佳,然江、浙多狀元,無足異。陝西則本朝尚未有,即與一狀元,亦不為過耳。”於是趙翼之名益著。
《履園叢話》卷10
盛司寇為師保妙選
盛司寇安,滿洲人。以科第薦至卿貳。頎然嶽立,鬚眉蒼然,以古大臣自命。戊辰春,孝賢純皇後崩,時有周中丞學健、瑟製府爾臣等以違製剃髮伏誅。有錦州守金文淳者,稟命於府尹然後剃髮,事發,純皇震怒,命立誅之。公叩首請曰:“金小臣,罔識國製,且請命大僚然後剃髮,情可矜恕,請上寬之。”上怒曰:“汝為金某遊說耶?”公曰:“臣為司冠,盡職而已,並不識金某為若何人。如枉法幹君,何以為天下平也?”上大怒,命侍衛反接公赴市曹,與金文淳同置於法。公佯然長笑,惟曰:“臣負朝廷之恩”而已。後上悔悟,命近臣馳騎並金赦之,公施然叩謝如常。時市曹萬目共睹,曰:“此真司冠也。”次日,上即命公入上書房傅導諸皇子,曰:“盛安尚不畏朕,況諸皇子乎!”真師保之妙選也。
《嘯亭雜錄》卷2《名人軼事》亦載
高宗追念秦文恭
秦文恭公以幹隆二十九年四月乞病,溫旨不許。八月復請回籍調治,許之,仍懸缺以待。既成行,疾革,薨於滄州。訃聞,高宗愴惻。明年南巡至無錫,幸寄暢園,禦製詩有雲;“養屙旋裏人何在,撫景愀然是此間。”寄暢園者,公家別業也。高宗追念舊臣,形於翰墨,如此益可見公之居官不苟矣。
《郎潛紀聞三筆》卷11
高宗午門受俘詩
受俘獻馘之禮行諸午門,所以欽鴻貺、揚武功也。高宗皇帝威德遠敷,疆圉式廓。幹隆乙亥,剿平準噶爾部,一歲而再行斯典。及庚辰底定回疆,討平攢拉促浸,皆遞畢盛儀。前代曠數百年所未逢者,今先後六歲中,觚稜金爵之旁,凱歌四奏,可雲極盛。乃恭讀禦製受俘詩,於乙亥則有曰:“天德好生還貸死,海濱多蹇又逢屯。”於庚辰則有曰:“從今更願無斯事,休養吾民共樂康。”於丙申詩注則曰:“從此益願洗兵,長不用矣。”我先朝撫順鋤逆,不得已而用兵之微意,萬世猶可仰見也。
《郎潛紀聞三筆》卷5
皇帝老爺
純廟南巡,江浙耆老婦女,道旁瞻仰,有稱皇帝老爺者。前驅衛士將執而治之。純皇亦驚訝,詢之尹文端公。公奏:“南方愚民,不明大體,往往呼天為天老爺,天神地,無不老爺者。”純皇大笑,扈從諸臣,遂不復言。公奏對敏慧,為廷臣所交推,玩此數語,洵稱得體。
《郎潛紀聞二筆》卷3
南巡雜記
幹隆時國勢殷盛,公私富足,江南一帶,尤稱繁華。高宗南巡前後六次,臣民望幸之私,最後尤甚。地方官紳迎駕,預備一切,極爭奇鬥異之能。其第五次南巡時,禦舟將至鎮江,相距約十餘裏,遙望岸上著大桃一枚,碩大無朋,顏色紅翠可愛。禦舟將近,忽煙火大發,光焰四射,蛇掣霞騰,幾眩人目。俄頃之間桃砉然開裂,則桃內劇場中峙,上有數百人,方演壽山福海新戲。又彼時各處紳商爭炫奇巧,兩淮商鹽尤甚於時。凡有一技一藝之長,莫不重值延致。又揣知上喜談禪理,凡緇流迎謁,多荷垂詢,然寺院中實無如許名僧,故文人稍通內典者,輒令髡剃充作僧人迎駕。並與約,倘蒙恩旨即永為僧人,當酬以萬餘金,否則任聽還俗,亦可得數千金。故其時士子稍讀書者,即可不憂貧雲。又南巡時,須演新劇,而時已匆促,乃延名流數十輩,撰《雷峰塔傳奇》,恐伶人不習,乃即用舊曲腔拍,若歌者偶忘曲文,即依舊曲,模糊歌唱,不至與笛板錯迕。又禦舟開行之時,雙舟前導,戲台架兩舟上,向禦舟演唱。福文襄自台灣凱旋,舟行江南,亦用此法。
《新說林》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