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論劍:新視野下的中國大戰略 作者:賈立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虞崇勝
一、一個企業家關係網後的“潛規則”
為了更形象地說明問題,在這裏不妨先講一個故事。大約10年前,我回老家探親,特意去看望了一位在家鄉很有名望的老同學。早就聽說,這位老同學辦的企業紅紅火火,賺了幾千萬元資產。原以為,他一定很風光、很體麵。沒想到,見麵後看到的卻是一臉的疲憊和滄桑。我大惑不解。在後麵的交談中,我才逐漸明了其中的原委。據這位老同學介紹,他確實是地方上一位關係活絡、人見人熟的企業家。他之所以廣結朋友,完全是為了企業的發展。
他說:如果我不結交這些朋友,沒有這麽多熟人,我的企業就發展不起來。比如說,我不結交政府官員,我的營業執照就拿不到;我不結交工商幹部,他們會三天兩頭來找我的麻煩;我不結交稅務幹部,我會有交不完的稅;我不結交鄉鎮幹部,我的企業會經常有人來騷擾。總之,我要不把方方麵麵握有權力的機關和人物(熟人)打點好,我的企業就別想平安地辦下去。更為惱人的是,我還要不停地去打點這些有權機關和人物(熟人)。如果有一段時間不去打點,這些“熟人”就會說,怎麽了,把老朋友忘了?一旦他們有了這種感覺,我的企業就會遇到麻煩。我身不由己,要想保住企業,還得繼續與這些“熟人”交往下去。這不,搞來搞去我就成了現在這副樣子!
結合這個故事,再加上社會上普遍流行的“熟人好辦事”的事實,我常常在想,究竟是什麽原因促使熟人社會大行其道呢?
二、潛規則下的熟人社會
熟人社會之所以大行其道,首先是與民主法治的不健全聯繫在一起的。民主法治是現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徵,也是經濟發展、政治穩定、社會和諧、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保障。我們知道,民主法治的社會之所以值得追求,是因為民主法治的社會是公平公正的社會,也是依法辦事的社會,同時是協調有序的社會。因此,隻要按民主法治辦事,我們的社會就是真正文明的社會。然而,熟人社會是不需要民主和法治的。因為一旦按照民主的程序和法治的原則辦事,熟人社會的熟人關係、潛規則等就會成為多餘。
熟人社會之所以大行其道,還是與公權私用聯繫在一起的。因為事情很清楚,隻要公權不被私用,熟人關係就會與公共權力脫鉤,成為一種純粹個人情感的釋放和交流。這種純粹個人情感的釋放和交流,可以形成人們通常所說的熟人關係,但不會形成以權謀私的熟人社會。反之,隻要公共權力被用來解決私人利益問題,人們就會盡其所能,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關係,建立起隨時可以利用的“熟人”網絡,於是,熟人社會就成為了人們追求私人利益的必然產物。可以說,公權私用是熟人社會產生的原因,同時也是熟人社會造成的結果。隻要有公權私用的現象,熟人社會就有存在的價值和可能。
熟人社會之所以大行其道,也是與公民權利意識的普遍缺失聯繫在一起的。從前述的故事中就可以看出,我那位同學就是一位權利意識缺失者。如果他有強烈的權利意識,他就會意識到,隻要自己是合法經營,政府各部門就應該為他的企業發展服務,而不是設立種種關卡,製約他的企業發展。如果政府和有權者故意設立關卡,他就會去抗爭、去維護自己合法的權利,而不會將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途徑僅僅寄托在熟人關係上。盡管我國目前公民權利救濟的渠道還不很暢通,但維護市場經濟正常運行和保護企業家合法經營的基本法規早已製定,他完全可以根據這些法律去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然而,他卻沒有選擇這條途徑,而是選擇了構建熟人關係網絡的途徑,雖然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但不能不說是權利意識淡漠的表現。
毋庸諱言,在我國政治發展的目前階段,熟人社會現象似乎不可避免。但是,麵對熟人社會的流行,並不是說我們就無能為力。實際上,熟人社會現象作為一種客觀存在,正好折射出我國社會文明特別是政治文明建設中的問題,從而為我們消除熟人社會帶來的消極影響提供了前提。顯然,在目前階段,要完全消除熟人社會現象是不可能的。但是從推進政治文明發展的角度,我們應該採取積極措施,針對熟人社會的基本特徵,盡量減少熟人社會帶來的負麵影響。
三、讓熟人社會壽終正寢
根據我國現階段政治文明建設的要求,除了進一步加強民主法治建設外,可以考慮著重做好以下幾個方麵的工作:
一是建立和完善權力監督製約機製。在熟人社會裏,人們之所以看重公共權力,是因為公共權力可以帶來其他力量所不可能帶來的利益和財富。於是,人們對於公共權力性質的認識就發生了偏離。這種偏離具體表現為兩方麵:首先,認為公共權力可以為所欲為,以權謀私,致使行政行為商品化。此外,為那些覬覦通過權錢交易、權情交易達到個人牟利目的人提供機會,自己不斷膨脹的私慾也從中得到滿足。從歷年的官員腐敗案的情況看,案件基本集中在經濟活動中貪汙受賄和執法過程中徇私舞弊兩類。其共同的特點是將國家賦予的社會公共權力私有化或藉助公共權力牟取私人利益。主觀上的原因是個人的貪慾在作祟,但熟人之間的請託,無疑起了牽線搭橋、推波助瀾的作用。也就是說,熟人社會與權力腐敗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因此,必須從製度創新入手,加強對公共權力的製約與監督,建立和完善權力監督製約機製,使公共權力不能也不敢用於處理私人事務和謀取私利,從而在源頭上割斷熟人社會與公共權力的聯繫,使熟人社會回歸於民間,同時也使公共權力真正用之於處理公共事務。
一、一個企業家關係網後的“潛規則”
為了更形象地說明問題,在這裏不妨先講一個故事。大約10年前,我回老家探親,特意去看望了一位在家鄉很有名望的老同學。早就聽說,這位老同學辦的企業紅紅火火,賺了幾千萬元資產。原以為,他一定很風光、很體麵。沒想到,見麵後看到的卻是一臉的疲憊和滄桑。我大惑不解。在後麵的交談中,我才逐漸明了其中的原委。據這位老同學介紹,他確實是地方上一位關係活絡、人見人熟的企業家。他之所以廣結朋友,完全是為了企業的發展。
他說:如果我不結交這些朋友,沒有這麽多熟人,我的企業就發展不起來。比如說,我不結交政府官員,我的營業執照就拿不到;我不結交工商幹部,他們會三天兩頭來找我的麻煩;我不結交稅務幹部,我會有交不完的稅;我不結交鄉鎮幹部,我的企業會經常有人來騷擾。總之,我要不把方方麵麵握有權力的機關和人物(熟人)打點好,我的企業就別想平安地辦下去。更為惱人的是,我還要不停地去打點這些有權機關和人物(熟人)。如果有一段時間不去打點,這些“熟人”就會說,怎麽了,把老朋友忘了?一旦他們有了這種感覺,我的企業就會遇到麻煩。我身不由己,要想保住企業,還得繼續與這些“熟人”交往下去。這不,搞來搞去我就成了現在這副樣子!
結合這個故事,再加上社會上普遍流行的“熟人好辦事”的事實,我常常在想,究竟是什麽原因促使熟人社會大行其道呢?
二、潛規則下的熟人社會
熟人社會之所以大行其道,首先是與民主法治的不健全聯繫在一起的。民主法治是現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徵,也是經濟發展、政治穩定、社會和諧、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保障。我們知道,民主法治的社會之所以值得追求,是因為民主法治的社會是公平公正的社會,也是依法辦事的社會,同時是協調有序的社會。因此,隻要按民主法治辦事,我們的社會就是真正文明的社會。然而,熟人社會是不需要民主和法治的。因為一旦按照民主的程序和法治的原則辦事,熟人社會的熟人關係、潛規則等就會成為多餘。
熟人社會之所以大行其道,還是與公權私用聯繫在一起的。因為事情很清楚,隻要公權不被私用,熟人關係就會與公共權力脫鉤,成為一種純粹個人情感的釋放和交流。這種純粹個人情感的釋放和交流,可以形成人們通常所說的熟人關係,但不會形成以權謀私的熟人社會。反之,隻要公共權力被用來解決私人利益問題,人們就會盡其所能,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關係,建立起隨時可以利用的“熟人”網絡,於是,熟人社會就成為了人們追求私人利益的必然產物。可以說,公權私用是熟人社會產生的原因,同時也是熟人社會造成的結果。隻要有公權私用的現象,熟人社會就有存在的價值和可能。
熟人社會之所以大行其道,也是與公民權利意識的普遍缺失聯繫在一起的。從前述的故事中就可以看出,我那位同學就是一位權利意識缺失者。如果他有強烈的權利意識,他就會意識到,隻要自己是合法經營,政府各部門就應該為他的企業發展服務,而不是設立種種關卡,製約他的企業發展。如果政府和有權者故意設立關卡,他就會去抗爭、去維護自己合法的權利,而不會將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途徑僅僅寄托在熟人關係上。盡管我國目前公民權利救濟的渠道還不很暢通,但維護市場經濟正常運行和保護企業家合法經營的基本法規早已製定,他完全可以根據這些法律去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然而,他卻沒有選擇這條途徑,而是選擇了構建熟人關係網絡的途徑,雖然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但不能不說是權利意識淡漠的表現。
毋庸諱言,在我國政治發展的目前階段,熟人社會現象似乎不可避免。但是,麵對熟人社會的流行,並不是說我們就無能為力。實際上,熟人社會現象作為一種客觀存在,正好折射出我國社會文明特別是政治文明建設中的問題,從而為我們消除熟人社會帶來的消極影響提供了前提。顯然,在目前階段,要完全消除熟人社會現象是不可能的。但是從推進政治文明發展的角度,我們應該採取積極措施,針對熟人社會的基本特徵,盡量減少熟人社會帶來的負麵影響。
三、讓熟人社會壽終正寢
根據我國現階段政治文明建設的要求,除了進一步加強民主法治建設外,可以考慮著重做好以下幾個方麵的工作:
一是建立和完善權力監督製約機製。在熟人社會裏,人們之所以看重公共權力,是因為公共權力可以帶來其他力量所不可能帶來的利益和財富。於是,人們對於公共權力性質的認識就發生了偏離。這種偏離具體表現為兩方麵:首先,認為公共權力可以為所欲為,以權謀私,致使行政行為商品化。此外,為那些覬覦通過權錢交易、權情交易達到個人牟利目的人提供機會,自己不斷膨脹的私慾也從中得到滿足。從歷年的官員腐敗案的情況看,案件基本集中在經濟活動中貪汙受賄和執法過程中徇私舞弊兩類。其共同的特點是將國家賦予的社會公共權力私有化或藉助公共權力牟取私人利益。主觀上的原因是個人的貪慾在作祟,但熟人之間的請託,無疑起了牽線搭橋、推波助瀾的作用。也就是說,熟人社會與權力腐敗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因此,必須從製度創新入手,加強對公共權力的製約與監督,建立和完善權力監督製約機製,使公共權力不能也不敢用於處理私人事務和謀取私利,從而在源頭上割斷熟人社會與公共權力的聯繫,使熟人社會回歸於民間,同時也使公共權力真正用之於處理公共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