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頁
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 作者:胡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2 《戊戌變法檔案資料》,頁481-482。
1 許同莘編:《張文襄公年譜》,商務印書館1946年版,頁122。
2 《張文襄公全集》卷一五六,頁31。
3 黃鴻壽:《清史紀事本末》。《戊戌變法資料》第四冊,頁263。
1 黃鴻壽:《清史紀事本末》。《戊戌變法資料》第二冊,頁525。
2 beresford:thebreak-upofchina.1899年版,頁199。
3 《戊戌變法資料》第三冊,頁532。
1 《竇納樂致英國外交大臣的信》。《戊戌變法資料》第三冊,頁536、537。
2 同上書,頁480。
--------------------------------------------------------------------------------
--------------------------------------------------------------------------------
(五)沒有出場的角色
康有為之所以認定從上到下實行變法維新具有極端的迫切性,一方麵是鑑於帝國主義列強侵略和瓜分中國的危機,一方麵又是鑑於下層人民群眾起來造反的危機。他在光緒二十三年向皇帝上書中明白地說:“即無強敵之逼,揭竿斬木,已可憂危。”1這年年初,康有為在廣西時,興安縣農民造反,攻占灌陽縣,各地群眾紛紛響應。康有為要求大紳士唐景崧(前台灣巡撫)出來領導地主武裝,鎮壓農民起義。唐景崧接受了他的建議,拿出數千兩銀子招兵。康又去找按察使蔡希紳,請求協助解決武器問題。康有為和門徒是對現存的統治秩序提出了一種抗議,但他們對社會最底層的群眾用武裝提出的抗議是害怕和反對的。康有為在他為光緒皇帝編撰的《法國革命史》一書的序言中竭力申述革命的可怕,就是為了說明,統治者必須主動地實行他所主張的變法維新,才可以避免可怕的革命。他還有一篇也是獻給皇帝的《進呈突厥削弱記序》,其中說:“突厥蘇丹,以其黑暗守舊之治法晏然處諸歐洲列強狡啟之中,偃然臥國民憤怒革命之上,……豈有不危哉?突厥不亡國,則革命殆不遠矣,無可救藥矣,豈止削弱而已哉?”他以為“今中國之形與突厥同,中國之病亦與突厥同。”1這也就是說,如不變法,縱然不亡於外國,革命也不遠了。
康有為所領導的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政治運動,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革命運動的高潮呼之欲出的形勢下發生的。如果沒有革命高漲的形勢,也不會有這種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政治運動。
以慈禧太後為首的封建統治者雖然拒絕採用康有為開的藥方,但是他們對於革命危機的存在也是感覺到的。就在維新運動的時期,光緒二十四年,慈禧太後的心腹、直隸總督榮祿上了一道密奏,奏文中充滿著對革命形勢的恐懼和仇恨,其中宣稱:“現值時事多艱,肅清內匪,固結人心,實為目前切要之事。”2
封建統治集團的當權者們在感到依靠自己的力量不可能解除革命危機的時候,把希望寄託到外國帝國主義者身上。張之洞說:“各省商民驚擾,匪徒乘機遍燒教堂,大局不可為矣。今日急著,……首在迅速兼聯英倭”3,他的意思就是主張聯合和依靠英、日帝國主義,借他們的洋槍洋炮來鎮壓人民的革命鬥爭,維持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統治。
帝國主義者麵對中國人民革命的鋒芒,也同樣感到很大的恐慌和憂慮。他們本來以為,既已經使清皇朝成為自己的馴服的工具,就可以無所忌憚地在中國為所欲為。對於中國人民抵抗侵略的潛在力量,他們本來是很少估計到的。用美國資產階級歷史學家施達格的說法是:“西方的政治家看不見中國人民的民族精神,他們以為瓜分一個‘東亞病夫’的財產,是不會引起反抗的。”1客觀事實粉碎了他們的這種樂觀情緒。
這裏舉一些在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帝國主義列強的官員們的言論和報紙上的評論,由此可以看到他們是多麽憂鬱地、驚慌失措地看待中國的形勢和他們在中國的處境。當然,使他們害怕的不是康有為的維新運動,而是普及於下層廣大人民群眾中的反對帝國主義的情緒。這種情緒和由這種情緒釀成的行動使美國公使康格寫道:"整個中華帝國的局麵很嚴重"2。這年10月,英國人的《字林西報》估計中國的局勢是處在類似太平天國那樣的大革命的前夕。它列舉了當時廣西、四川、西北和長江流域各省發生的"叛亂"和"不安定"的狀況,總結說:"這一切因素構成了堆聚於各地的可燃之物,隻須等待某一角落爆發一點點星星之火,便立即成為烈焰。果然如此,必不免大量的無辜生命與商業利益的犧牲。上麵所說的這一事實的可能性是不應低估的,而其可怕的結果也不能忽視"3。也就在這個時候,赫德這樣描述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處境:"時代是太動盪不安了,甚至在我們自己的園地上也不可冒險,處處都必須小心和謹慎。"1他所說的"我們自己的園地"是指"租界"、"租借地"等等。帝國主義者連在他們已經得到的根據地裏也覺得不安全了。
在香港同失敗後的康有為會晤過的貝斯福是英國前海軍大臣、國會議員,他以半官方的姿態在1898年到中國考察。在他進行"考察"後寫的書中憂慮重重地指出:對中國的商業和投資是處於很不安全的狀況中。他認為,這種不安全是由於中國政府的腐朽,由於整個國家內經常發生的叛亂和騷動使中國麵臨著非常嚴重的革命危機。他寫道:"在像整個歐洲那麽大的國家中,普及於四萬萬人口中的一次革命將是一種可怕的景象,要抗禦這個災禍,歐洲文明在沿海的稀薄的一線以及少量軍艦是很少或沒有效力的"2。貝斯福主張英國政府派遣軍艦到中國內地去,幫助清朝政府鎮壓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
1 許同莘編:《張文襄公年譜》,商務印書館1946年版,頁122。
2 《張文襄公全集》卷一五六,頁31。
3 黃鴻壽:《清史紀事本末》。《戊戌變法資料》第四冊,頁263。
1 黃鴻壽:《清史紀事本末》。《戊戌變法資料》第二冊,頁525。
2 beresford:thebreak-upofchina.1899年版,頁199。
3 《戊戌變法資料》第三冊,頁532。
1 《竇納樂致英國外交大臣的信》。《戊戌變法資料》第三冊,頁536、537。
2 同上書,頁480。
--------------------------------------------------------------------------------
--------------------------------------------------------------------------------
(五)沒有出場的角色
康有為之所以認定從上到下實行變法維新具有極端的迫切性,一方麵是鑑於帝國主義列強侵略和瓜分中國的危機,一方麵又是鑑於下層人民群眾起來造反的危機。他在光緒二十三年向皇帝上書中明白地說:“即無強敵之逼,揭竿斬木,已可憂危。”1這年年初,康有為在廣西時,興安縣農民造反,攻占灌陽縣,各地群眾紛紛響應。康有為要求大紳士唐景崧(前台灣巡撫)出來領導地主武裝,鎮壓農民起義。唐景崧接受了他的建議,拿出數千兩銀子招兵。康又去找按察使蔡希紳,請求協助解決武器問題。康有為和門徒是對現存的統治秩序提出了一種抗議,但他們對社會最底層的群眾用武裝提出的抗議是害怕和反對的。康有為在他為光緒皇帝編撰的《法國革命史》一書的序言中竭力申述革命的可怕,就是為了說明,統治者必須主動地實行他所主張的變法維新,才可以避免可怕的革命。他還有一篇也是獻給皇帝的《進呈突厥削弱記序》,其中說:“突厥蘇丹,以其黑暗守舊之治法晏然處諸歐洲列強狡啟之中,偃然臥國民憤怒革命之上,……豈有不危哉?突厥不亡國,則革命殆不遠矣,無可救藥矣,豈止削弱而已哉?”他以為“今中國之形與突厥同,中國之病亦與突厥同。”1這也就是說,如不變法,縱然不亡於外國,革命也不遠了。
康有為所領導的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政治運動,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革命運動的高潮呼之欲出的形勢下發生的。如果沒有革命高漲的形勢,也不會有這種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政治運動。
以慈禧太後為首的封建統治者雖然拒絕採用康有為開的藥方,但是他們對於革命危機的存在也是感覺到的。就在維新運動的時期,光緒二十四年,慈禧太後的心腹、直隸總督榮祿上了一道密奏,奏文中充滿著對革命形勢的恐懼和仇恨,其中宣稱:“現值時事多艱,肅清內匪,固結人心,實為目前切要之事。”2
封建統治集團的當權者們在感到依靠自己的力量不可能解除革命危機的時候,把希望寄託到外國帝國主義者身上。張之洞說:“各省商民驚擾,匪徒乘機遍燒教堂,大局不可為矣。今日急著,……首在迅速兼聯英倭”3,他的意思就是主張聯合和依靠英、日帝國主義,借他們的洋槍洋炮來鎮壓人民的革命鬥爭,維持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統治。
帝國主義者麵對中國人民革命的鋒芒,也同樣感到很大的恐慌和憂慮。他們本來以為,既已經使清皇朝成為自己的馴服的工具,就可以無所忌憚地在中國為所欲為。對於中國人民抵抗侵略的潛在力量,他們本來是很少估計到的。用美國資產階級歷史學家施達格的說法是:“西方的政治家看不見中國人民的民族精神,他們以為瓜分一個‘東亞病夫’的財產,是不會引起反抗的。”1客觀事實粉碎了他們的這種樂觀情緒。
這裏舉一些在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帝國主義列強的官員們的言論和報紙上的評論,由此可以看到他們是多麽憂鬱地、驚慌失措地看待中國的形勢和他們在中國的處境。當然,使他們害怕的不是康有為的維新運動,而是普及於下層廣大人民群眾中的反對帝國主義的情緒。這種情緒和由這種情緒釀成的行動使美國公使康格寫道:"整個中華帝國的局麵很嚴重"2。這年10月,英國人的《字林西報》估計中國的局勢是處在類似太平天國那樣的大革命的前夕。它列舉了當時廣西、四川、西北和長江流域各省發生的"叛亂"和"不安定"的狀況,總結說:"這一切因素構成了堆聚於各地的可燃之物,隻須等待某一角落爆發一點點星星之火,便立即成為烈焰。果然如此,必不免大量的無辜生命與商業利益的犧牲。上麵所說的這一事實的可能性是不應低估的,而其可怕的結果也不能忽視"3。也就在這個時候,赫德這樣描述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處境:"時代是太動盪不安了,甚至在我們自己的園地上也不可冒險,處處都必須小心和謹慎。"1他所說的"我們自己的園地"是指"租界"、"租借地"等等。帝國主義者連在他們已經得到的根據地裏也覺得不安全了。
在香港同失敗後的康有為會晤過的貝斯福是英國前海軍大臣、國會議員,他以半官方的姿態在1898年到中國考察。在他進行"考察"後寫的書中憂慮重重地指出:對中國的商業和投資是處於很不安全的狀況中。他認為,這種不安全是由於中國政府的腐朽,由於整個國家內經常發生的叛亂和騷動使中國麵臨著非常嚴重的革命危機。他寫道:"在像整個歐洲那麽大的國家中,普及於四萬萬人口中的一次革命將是一種可怕的景象,要抗禦這個災禍,歐洲文明在沿海的稀薄的一線以及少量軍艦是很少或沒有效力的"2。貝斯福主張英國政府派遣軍艦到中國內地去,幫助清朝政府鎮壓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