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無論是中國封建統治者,還是外國帝國主義者,都在這時異常不安地看到,在中國廣大人民中正醞釀著一場革命的暴風雨。


    所以,我們必須指出,在演出從維新到政變的這一出歷史劇的時候,還有一個沒有出場的重要角色。他雖然還沒有出場,但已經使一切登場人物感覺到他就在舞台的帷幕後麵。他立刻就要出場了。他的聲音快要從地下冒出來了。他所發出來的使一切大地主、大買辦、大官僚和他們的皇太後、皇帝、一切帝國主義者聽了發抖的震天動地的聲音已經迫在眼前了。


    --------------------------------------------------------------------------------


    1 《上清帝第五書》。《戊戌變法資料》第二冊,頁192。


    1 《戊戌變法資料》第二冊,頁7。所說的突厥,即土耳其。


    2 《戊戌變法檔案史料》,頁346。


    3 《張文襄公全集》卷七十九,頁18。


    1 施達格(steiger):《中國與西方:義和團運動的起源和發展》,1927年版。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資料編譯組的譯文。


    2 卿汝楫:《美國侵華史》第二卷,頁607。


    3 《戊戌變法資料》第三冊,頁490。


    1 馬士:《中華帝國對外關係史》第三卷,頁167注1。


    2 beresford:thebreak-upofchina,頁437。


    --------------------------------------------------------------------------------


    --------------------------------------------------------------------------------


    第十八章 義和團的勃起


    (一)從拳會到義和團


    在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一個稱為義和團的自發的農民運動像火山突然爆發一樣,以山東為中心湧現了出來。這個火山的爆發,按時間說,幾乎緊跟著戊戌維新運動的失敗以後,它構成中國近代史前期第二次革命高潮的重要組成部分。


    義和團這個組織來源於長江以北各省中流傳甚久的一種民間秘密結社——白蓮教。在嘉慶元年(1796年)起歷時九年的白蓮教大起義和嘉慶十八年(1813年)的白蓮教的支派天理教起義失敗以後,幾十年間,白蓮教的各個支派繼續暗暗流傳。在直隸、山東、河南、山西等省有八卦教、紅陽教、榮華教等名義的秘密結社,都屬於白蓮教係統,其中八卦教傳播最廣。清朝官方規定,凡傳習八卦教的,不但要查拿禁止,而且為首的要處以極刑。在這種高壓政策下,八卦教徒用傳習拳術來隱秘自己。中日甲午戰爭時,山東的有些地區已有義和拳組織的活動,戰後幾年在魯南活動的大刀會,也同義和拳組織有聯繫。這種組織有過"拳會"、"紅拳會"、"義和拳會"等名義。我們在這裏把這種義和拳組織一律稱為義和團。但必須指出,開始時它並不自稱為"團","團"的名義是後來在一種特殊條件下才取得的。


    當時,流行在長江以北各省的主要是白蓮教係統的各種秘密結社,而流行在長江以南各省的主要是哥老會(天地會,三合會)係統的秘密結社。二者都是在封建社會的歷史條件下發展起來的,具有同樣的特點和弱點。和哥老會一樣,白蓮教也沒有統一的領導和組織,而是分散在各地的許多平行的小組織。它的成員中有大量的貧苦農民,但江湖遊民常常在其中起主要作用。它是江湖遊民及各種貧苦勞動人民在政治和經濟上的互助團體。它缺乏明確的政治鬥爭綱領,往往抵製不了別有用心地混進來的地主豪紳的影響,甚至為他們所把持。比起南方的哥老會來,白蓮教的宗教迷信色彩還更濃厚一些。


    太平天國農民大革命的發動者,在當地原有的天地會組織以外,另行創立了拜上帝會,盡可能排斥了(雖然沒有能完全排斥)傳統的秘密結社所包含的在政治、思想和組織形式上各種不利於農民革命發展的渣滓。但在太平天國運動失敗以後,拜上帝會的組織卻沒有能流傳下來,這主要是因為它所襲用的基督教成為外國帝國主義的侵略工具,愈來愈遭到廣大人民唾棄的原故。


    到了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農民革命的敵人不隻是封建勢力,而且還有外國帝國主義侵略勢力,後者甚至已突出為主要的敵人。反動的封建勢力既依附於外國帝國主義,而又在有些方麵同它有矛盾。這種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錯綜複雜的情況是以往的農民革命所沒有遇到過的。麵對這種複雜情況,從封建時代留下來的像哥老會和白蓮教這種現成的組織形式,對於農民革命,更加顯出其不足之處。但是直到九十年代末,沒有先進的階級為農民提供更好的組織形式,農民群眾自己也沒有創造出較好的組織形式。當一場反帝的農民大鬥爭的各種客觀條件已經具備的時候,農民群眾和其他勞動人民群眾就隻能利用現成的組織形式來進行鬥爭,正如同他們拿起老式的刀和矛,而不是等待有了新式槍械再來戰鬥一樣。


    南方的哥老會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的反對教會的群眾鬥爭中起了顯著的作用,但沒有能造成全國性的鬥爭高潮(見第十一章第三節)。把這個鬥爭推到高潮的任務落到了北方的義和團身上。它的勃起正是在中日甲午戰爭後中國麵臨帝國主義瓜分危機的時候,又是在最靠近京畿,也就是最靠近封建統治勢力的中樞神經的地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胡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胡繩並收藏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