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嘉靖寧夏新誌》卷7;李夢陽:《夏城漫興》。
2骨勒茂才:《蕃漢合時掌中珠人事下》。
1參閱拙作:《試論西夏的歷史特點》,載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出版《中國民族研究》第2輯。
2馬端臨:《文獻通考》卷322,《古雍州案語》。
後所有統治過河西地區的一切少數民族政權的歷史作用,這種帶有嚴重 民族偏見的評價,顯然是不正確的。
與上述觀點相反,當代一些史學工作者,用馬列主義的立場、觀點 和方法,去評價西夏的歷史地位、程度不同地肯定它在歷史上的作用和 貢獻。如王忠先生認為: “西夏的興起並不完全是消極和反動的歷史逆流。在祖國各族 人民互相融合為一個民族大家庭的過程中,黨項族作為一個歷史的 力量是有貢獻的”3。
到目前為止,大多數史學家對西夏在我國歷史上的地位,似乎都主張應 當予以充分的肯定,但究竟應當從哪些方麵去進行肯定,則仍然是一個 有待深入研究的問題。
對於該問題,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麵去肯定。
第一,西夏所進行的局部統一,為祖國西北地區民族經濟的發展和 文教的昌盛,提供了政治上的保證,並為元朝的大統一奠定了一定的基 礎。
西夏自李繼遷重建夏州政權之後,隨著政治經濟軍事實力的增強, 其疆域也在不斷擴展,至景宗元昊時領有22州,方圓約2萬餘裏。至仁 宗仁孝時至少實際領有32州,方圓超過2萬餘裏。(詳前)
西夏之所以能逐步統一西北大部地區並非偶然,而是“番漢雜處”
的西北各族經過近200年的長期自然同化,不斷衝突融合的結果。自唐 末開始,一直到明初,為我國第三次民族大衝突大融合的時期。這一時 期的歷史發展總趨勢是從分裂走向統一,而世居西土“恩信孚部落”的 西夏王族——鮮卑拓跋部,利用黨項羌的力量,憑藉著自己豐富的政治 經驗和較強的組織能力,順應著這一歷史發展趨勢,在這一帶經濟文化 發展接近內地的基礎之上,逐步消滅異己而最後完成的。
西夏的局部統一,有著深遠的歷史意義。它為元王朝的空前大統一 奠定了一定的基礎。歷史的實踐表明,沒有唐末五代的大動盪,大分化 及其局部統一,就不可能有宋初的統一;同樣,沒有遼、宋、西夏、金 的局部統一,及其又衝突又融合,以及漠北草原上的強大的蒙古部落, 異軍突起,去打破宋、西夏、金三足鼎立的割據均勢,也就不可能有元 朝的空前大統一。
第二,西夏的立國對祖國西北地區的開發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西夏對祖國西北地區的開發,突出表現在西夏農業的發展上。西夏 農業比較發達的地區為興州、靈州、涼州、肅州等地,其次為橫山、天 都山和馬銜山一帶。
西夏農業的成就概括地說,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麵。即採用漢族比較 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知識。其農業均為木柄鐵器所構成,與宋農 民所用生產工具並無二致;牛耕的普遍使用。其牛耕用二人抬槓,一人 扶犁進行操作。與內地漢民完全一樣;水利灌溉發達。西夏統治者,除 了注意修復舊渠之外,還修了一些新渠,如“昊王渠”等;開墾荒地。
西夏開墾荒地,見於記載的多數在宋夏沿邊毗鄰之處,即用侵耕宋地的 辦法,去達到擴大耕地麵積的目的。其侵耕之地計有宋河東路麟州(今 3王忠:《論西夏的興起》,載《歷史研究》,1962年第3期。
陝西省神木縣北)屈野河及大理河東葭、蘆境上一帶。侵耕的結果,激 化了宋夏矛盾;生產了大量糧食。由於水利的興修,各地農田及時得到 了灌溉,“歲無旱澇之虞”1,加上牛耕的普遍使用和採用漢人先進生產 技術,因此,西夏生產了大批糧食。這些糧食除食用部分外,被儲存於 公私糧窖之中。西夏糧窖早在李繼遷重建夏州政權之時即已見於記載, 此後,隨著農業的發展,這種糧窖越來越多。糧窖的增多,從一個側麵 反映了西夏農業的發展。
西夏農業的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和意義。首先,西夏農業的發展, 使黨項族從內遷前的逐水草而居,“不知稼穡”2,到建國前的逐步農耕 化,以及建國後農業成為社會經濟的主要部門,這在黨項族的發展史上, 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其次,由於農業的發展,帶來了手工業商業的 繁榮,從而增強了西夏的國力,使西夏有可能自立於民族之林。西夏與 遼、宋、金之所以能夠長期鼎立,原因固然很多,但與西夏農業的發展, 經濟上基本自給自足,有著很大的關係。
第三,通過公私貿易,加強了西北邊疆同內地的經濟文化交流,從 而豐富了邊疆、內地各族的物質和精神文化生活,有利於宋夏邊界的安 寧。
宋夏的經濟交流的主要途徑和方式計有定期朝貢,在宋夏沿邊之處 設立固定的貿易機構——榷場,以及次一級的商場——“和市”,此外, 還有“竊市”,即宋夏沿邊軍民的私下交易。
宋夏文化交流,自宋輸入西夏的計有佛經、“九經”(指《書經》、 《詩經》、《春秋》、《左傳》、《禮記》、《周禮》、《孝經》、《論 語》、《孟子》)、宋歷和時服,等等。自西夏輸入宋的屬於物質文明 的計有神臂弓、夏人劍,等等。
2骨勒茂才:《蕃漢合時掌中珠人事下》。
1參閱拙作:《試論西夏的歷史特點》,載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出版《中國民族研究》第2輯。
2馬端臨:《文獻通考》卷322,《古雍州案語》。
後所有統治過河西地區的一切少數民族政權的歷史作用,這種帶有嚴重 民族偏見的評價,顯然是不正確的。
與上述觀點相反,當代一些史學工作者,用馬列主義的立場、觀點 和方法,去評價西夏的歷史地位、程度不同地肯定它在歷史上的作用和 貢獻。如王忠先生認為: “西夏的興起並不完全是消極和反動的歷史逆流。在祖國各族 人民互相融合為一個民族大家庭的過程中,黨項族作為一個歷史的 力量是有貢獻的”3。
到目前為止,大多數史學家對西夏在我國歷史上的地位,似乎都主張應 當予以充分的肯定,但究竟應當從哪些方麵去進行肯定,則仍然是一個 有待深入研究的問題。
對於該問題,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麵去肯定。
第一,西夏所進行的局部統一,為祖國西北地區民族經濟的發展和 文教的昌盛,提供了政治上的保證,並為元朝的大統一奠定了一定的基 礎。
西夏自李繼遷重建夏州政權之後,隨著政治經濟軍事實力的增強, 其疆域也在不斷擴展,至景宗元昊時領有22州,方圓約2萬餘裏。至仁 宗仁孝時至少實際領有32州,方圓超過2萬餘裏。(詳前)
西夏之所以能逐步統一西北大部地區並非偶然,而是“番漢雜處”
的西北各族經過近200年的長期自然同化,不斷衝突融合的結果。自唐 末開始,一直到明初,為我國第三次民族大衝突大融合的時期。這一時 期的歷史發展總趨勢是從分裂走向統一,而世居西土“恩信孚部落”的 西夏王族——鮮卑拓跋部,利用黨項羌的力量,憑藉著自己豐富的政治 經驗和較強的組織能力,順應著這一歷史發展趨勢,在這一帶經濟文化 發展接近內地的基礎之上,逐步消滅異己而最後完成的。
西夏的局部統一,有著深遠的歷史意義。它為元王朝的空前大統一 奠定了一定的基礎。歷史的實踐表明,沒有唐末五代的大動盪,大分化 及其局部統一,就不可能有宋初的統一;同樣,沒有遼、宋、西夏、金 的局部統一,及其又衝突又融合,以及漠北草原上的強大的蒙古部落, 異軍突起,去打破宋、西夏、金三足鼎立的割據均勢,也就不可能有元 朝的空前大統一。
第二,西夏的立國對祖國西北地區的開發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西夏對祖國西北地區的開發,突出表現在西夏農業的發展上。西夏 農業比較發達的地區為興州、靈州、涼州、肅州等地,其次為橫山、天 都山和馬銜山一帶。
西夏農業的成就概括地說,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麵。即採用漢族比較 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知識。其農業均為木柄鐵器所構成,與宋農 民所用生產工具並無二致;牛耕的普遍使用。其牛耕用二人抬槓,一人 扶犁進行操作。與內地漢民完全一樣;水利灌溉發達。西夏統治者,除 了注意修復舊渠之外,還修了一些新渠,如“昊王渠”等;開墾荒地。
西夏開墾荒地,見於記載的多數在宋夏沿邊毗鄰之處,即用侵耕宋地的 辦法,去達到擴大耕地麵積的目的。其侵耕之地計有宋河東路麟州(今 3王忠:《論西夏的興起》,載《歷史研究》,1962年第3期。
陝西省神木縣北)屈野河及大理河東葭、蘆境上一帶。侵耕的結果,激 化了宋夏矛盾;生產了大量糧食。由於水利的興修,各地農田及時得到 了灌溉,“歲無旱澇之虞”1,加上牛耕的普遍使用和採用漢人先進生產 技術,因此,西夏生產了大批糧食。這些糧食除食用部分外,被儲存於 公私糧窖之中。西夏糧窖早在李繼遷重建夏州政權之時即已見於記載, 此後,隨著農業的發展,這種糧窖越來越多。糧窖的增多,從一個側麵 反映了西夏農業的發展。
西夏農業的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和意義。首先,西夏農業的發展, 使黨項族從內遷前的逐水草而居,“不知稼穡”2,到建國前的逐步農耕 化,以及建國後農業成為社會經濟的主要部門,這在黨項族的發展史上, 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其次,由於農業的發展,帶來了手工業商業的 繁榮,從而增強了西夏的國力,使西夏有可能自立於民族之林。西夏與 遼、宋、金之所以能夠長期鼎立,原因固然很多,但與西夏農業的發展, 經濟上基本自給自足,有著很大的關係。
第三,通過公私貿易,加強了西北邊疆同內地的經濟文化交流,從 而豐富了邊疆、內地各族的物質和精神文化生活,有利於宋夏邊界的安 寧。
宋夏的經濟交流的主要途徑和方式計有定期朝貢,在宋夏沿邊之處 設立固定的貿易機構——榷場,以及次一級的商場——“和市”,此外, 還有“竊市”,即宋夏沿邊軍民的私下交易。
宋夏文化交流,自宋輸入西夏的計有佛經、“九經”(指《書經》、 《詩經》、《春秋》、《左傳》、《禮記》、《周禮》、《孝經》、《論 語》、《孟子》)、宋歷和時服,等等。自西夏輸入宋的屬於物質文明 的計有神臂弓、夏人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