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史》這本書,一般說來,對待朱可夫是相當簡慢無禮的,但它卻支持他的上述說法。該書說,朱可夫決定把第3突擊集團軍和波蘭第1集團軍調到他的右翼,以對付來自波美拉尼亞的威脅。此外,"1月底、2月初,在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右翼和中央展開了最激烈的戰鬥。位於比得哥什以西波美拉尼亞統壘地域的德軍的抵抗特別頑固",不斷反擊第47集團軍的部隊,並在某些地區迫使他們後退。1月29日,波蘭第1集團軍投入戰鬥,兩天之後,第3突擊集團軍也被調來參戰。


    《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史》還支持朱可夫下達說法。由於德軍退卻時破壞了鐵路、公路和橋樑,以致給再補給造成了困難。鐵路和公路修築部隊投入工作,以盡快修復主要的鐵路線和公路,而工程兵部隊則奉命立即開始在維斯瓦河上架橋。


    盡管出現了延誤和挫折,維斯瓦河-奧得河戰役仍是一次輝煌的勝利。蘇聯方麵宣稱,俘虜了敵軍十四萬七千名官兵、摧毀和繳獲了一千三百七十七輛坦克和自行火炮、五千七百零七門迫擊炮和一千三百六十架飛機。這一歷時二十三天的戰役,使蘇軍和波軍部隊向前推進了三百一十英裏,平均每天前進十二到十四英裏。


    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既已前出到奧得河,朱可夫使準備向柏林發動最後衝擊(見附圖6)。4月1日,他和科涅夫應召會見史達林。安東諾夫上將和什捷緬科上將也在場。"我們剛向史達林問過好,"科涅夫寫道,"他就問我們。你們認為你們對最近的形勢了解得很清楚嗎?"


    朱可夫和科涅夫回答說,他們認為,根據他們在各自的方麵軍可以得到的情報資料,他們對局勢已經了解得很清楚。


    "給他們念一下這份電報,"史達林對什捷緬科說。


    作戰部長念了一份電報,內容是英美軍司令部準備實施一次戰役,以使攻占柏林。已經建立了由英國元帥伯納德。勞·蒙哥馬利爵士指揮的主要突擊部隊。打算在魯爾區以北沿著大部分英軍部隊與柏林之間的最短路線,實施主要突擊。電報中列舉了盟軍司令部已經採取的幾個初步措施,包括組織突擊部隊和集結軍隊。


    電報最後附了一份報告。這份報告院伺盟國認為,關於在紅軍能夠到達柏林之前攻占柏林的計劃是非常切實可行的,各項準備工作正在積極進行中。


    當什捷緬科讀完電報。史達林轉過身來向朱可夫和科涅夫問道:"現在誰將要攻克柏林,是我們還是同盟國?"1


    1關於這次談話,可以得到的幾種記載,都隻是報導了科涅夫的觀點。1963年4月,對尼利厄斯·瑞安在莫斯科採訪科涅夫時,聽到了同樣的敘述。蘇聯政府準許瑞安和約翰·埃裏克森採訪柏林戰役的許多參加者,其中有科涅夫、索科洛夫斯基、羅科索夫斯基和崔可夫,但這兩位歷史學家沒有被準許採訪朱可夫。見科尼和厄斯·瑞安著《最後一戰》,第248頁。——原書注


    科涅夫首先回答,他向史達林保證蘇軍一定能攻占柏林。


    "所以說你就是這個脾氣,"史達林他笑非笑,然後又直截了當地問道:"你怎樣才能為這一目的建立起一個突擊集團呢?你的主力部隊在你的南翼,因此你顯然將不得不大規模地變更部署。"


    "史達林同誌,"科涅夫回答,"你可以放心,方麵軍將採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我們將在適當的時間內重新部署完畢,為進攻柏林作好準備。"


    這時朱可夫作了回答。他說,他已經為攻占柏林作好了充分準備,而且他指揮的無論兵力兵器部處於"飽和狀態"的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已經把攻擊的目標直接對準柏林,況且南柏林的距離又最近。


    "很好,"史達林說,"你們兩人應該就在莫斯科這裏,在總參謀部擬訂出你們的計劃,並在一兩天之內向最高統帥部報告,這樣你們回方麵軍去的時候,就可以隨身帶上已經得到全麵批準的計劃。"


    科涅夫不顧一切地想要分享攻克德國首都的榮譽。更確切地說,他想搶先攻進柏林來突出自已,使朱可夫相形見絀。他極不喜歡朱可夫。


    現在在莫斯科,這兩個意誌堅強的人,每人都希望使史達林相信,應該採納自已製訂的最後突擊德國的計劃。朱可夫認為,他的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的部隊能夠靠他們自己的力量攻占柏林,而科涅夫則在繼續進行活動,以便推翻最高統帥部早些時候關於讓他的部隊去攻占柏林以南地域的決定。總參謀部的一些成員建議由兩個方麵軍發動一次鉗形攻勢,可是這項建議既與朱可夫的正麵突擊的概念相衝突,也同科涅夫關於協同實施正麵突擊的建議相牴觸。


    當4月3日清晨再次召開會議時,史達林聽取了兩位司令員的計劃,然後走到掛圖前,並在烏克蘭第1方麵軍和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之間畫了一條線,從而解決了僵持局麵。這條線的終點是在柏林東南大約三十七英裏施普雷河上的呂本。據什捷緬科上將說,史達林這時宜布:"哪個部隊先到達這兒,哪個部隊就參加攻占柏林。"


    科尼利厄斯·瑞安寫道:"倘若史達林把這條線從呂本再往前畫,一直畫到德國邊界,標出一條科涅夫不可逾越的界線,那麽烏克蘭第1方麵軍顯然就不可能再參加進攻柏林的戰鬥了。"盡管"史達林沒說什麽,但卻默許了烏克蘭第1方麵軍可以表現主動精神。"雖然一句話沒說,卻向科涅夫的方麵軍開放了到柏林去的綠燈。他覺得史達林摸透了他的心思。正如科涅夫所說的,"史達林心極不宣地號召進行一場比賽",然後會議便結束了。1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朱可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美]奧托·普雷斯頓·錢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美]奧托·普雷斯頓·錢尼並收藏朱可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