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
千年幻境:凝固的時光 作者:[英]懷斯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沒有人相信從這些貧瘠荒涼的土地上能招集起一支軍隊,但這裏的確爆發過一場充滿傳奇色彩的起義。在“阿拉伯的勞倫斯”率領下,貝都因部落開始了征服亞喀巴的奧托曼·布沃克的戰爭,他們的獲勝為約旦王國的建立掃清了道路。
沙漠再次創造了歷史,這片神秘廣闊的天地賦予它的子孫生命和自由。放眼周圍的沙漠,令人感到自己如此渺小,無能為力。正如英雄勞倫斯在回憶錄中所說的:“在沙漠裏,我們的商隊感覺到死一般的寂靜。站在這些巨大的沙丘麵前,我們不禁為自己的渺小而感到不安和恐懼”。
小貼士
亞喀巴城(aqaba)地處約旦最南部、紅海最北端的亞非歐三洲交界處。好望角之路發現後,亞喀巴港貿易逐漸蕭條。城市兩麵環山,地勢險峻,形成天然屏障。“亞喀巴”在阿拉伯語中為“障礙”之意,該城因此得名。亞喀巴港是《舊約·列王記》上所記載的“以旬伽別”,所羅門王就是從此地遣使出國運回黃金的。現在這裏是進行水上運動的度假勝地
據《舊約·聖經》的記載,隨著亞伯拉罕於公元前1900年來到有蜜和乳流動的伽南,許多民族侵入這個位於沙漠和海之間的狹窄地帶,因此現在的約旦成為不同民族、時代遺蹟的寶庫。這些遺蹟和廢墟分散在荒涼的沙漠和約旦的山穀之間,沿國境西部的山地,分布著傑拉什、安曼、佩特拉、那布山和馬代巴等聖地,那些都是《聖經》中曾出現過的歷史名城。這條路線古時被稱為“列王經過的道路”,所以又名“國王之路”。
死海位於亞洲西部巴勒斯坦、約旦、以色列之間,地處大裂穀地帶中段。舉世聞名的死海實際上是個內陸鹹水湖,南北長82公裏,平均寬16公裏,總麵積1049平方公裏,最深處409米,平均深度146米。死海湖麵低於海平麵407米,是世界上最低的內陸湖,有“地球的肚臍”之稱。
傑拉什於公元前332年被亞歷山大大帝征服後開始建城,成為“十城聯盟" ( decapolis )的10個城邦之一,後來在公元90年併入羅馬帝國,繁榮數百年,並成為當時的基督教中心之一。在4世紀時,該地主教曾出席教會史上著名的“伽克墩大公會議”,其後才隨著羅馬帝國、拜占廷帝國的沒落而逐漸蕭條。最後毀滅傑拉什的是12世紀東征的十字軍,當時很多建築被拆去當石材建碉堡,後來十字軍遭受挫敗,傑拉什就此埋入黃沙,成為“失落之城”,直至1928年才被考古學家發現。
早在公元前1600年,傑拉什就有人居住,直到羅馬軍隊占領了敘利亞及其南部一些城鎮後,傑拉什才逐漸按照羅馬建築風格發展,建起許多神殿和廟宇。公元3世紀初葉,由於羅馬帝國政治動亂,傑拉什一蹶不振。以後又隨著拜占廷帝國的興起、波斯人入侵和王朝的更迭,傑拉什幾度盛衰。公元8世紀中葉,阿巴斯王朝興起,傑拉什因遠離王朝首都,無人顧及,經濟隨之衰退,加之幾次強烈地震使該城許多建築毀於一旦。公元9世紀,具有悠久歷史的傑拉什銷聲匿跡。
在鐵器時代初期,即公元前13世紀,在現在的安曼周圍出現信奉太陽神的阿蒙人部落。公元前11世紀,阿蒙人建立了阿巴斯·阿蒙王國,把首都建在了安曼的城堡山,並稱其為“阿蒙”,安曼也便由此逐漸演變而成。城堡山自阿蒙人後的歷代均為城市的中心,其殘存的文物古蹟反映了各個歷史年代的麵貌。城堡山的古遺蹟主要有伍麥葉宮和石柱。
納貝泰人是阿拉伯遊牧民族,約在公元前6世紀從阿拉伯半島北移進入該地區(今天約旦和南敘利亞境內)。在他們建造的眾多安居地中,尤以首都佩特拉最為突出。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佩特拉的土著居民在岩石上雕琢了很多建築物,逐漸形成一座風格獨特的“石頭城”(petra在古希臘語中意為“石頭”)。因當地岩石多為褐紅色,在朝霞和夕陽的映照下尤其迷人,故佩特拉又享有“玫瑰城”的美譽。1812年,英籍瑞士人約翰那·勃卡德特第一次揭開了閃爍著奇光異彩的“石頭城”的神秘。
約旦人把佩特拉看作是民族瑰寶。約旦政府非常重視佩特拉的文物保護工作,把它列為全國重點旅遊區。1981年,海珊國王頒布法令,將約旦通訊社命名為“佩特拉通訊社”,從而使這個湮沒了2000年的人類文化珍品名揚四海。
約旦的歷史雖然悠久,但是現在的約旦哈希姆王國(the ha射mite kingdom of jordan)卻是為時不久的新土朝。1916年的一次大戰期間,在麥加亡命的希利夫·胡笙接受英國的援助,向土耳其舉起叛旗。阿拉伯的勞倫斯在此時非常活躍。當時英國為了與德國爭奪中東霸權,資助阿拉伯人持續反抗,並答應阿拉伯人任何要求。但是戰後英國沒有實現一項諾言,而是將包括約旦在內的阿拉伯大部分土地,納入英國的委託統治地區。
第七章:黃金帝國——秘魯
南美洲的西北部誕生了一個狹長的國家,它的西麵是地球上麵積最大的海洋。古老的安第斯山脈到達海邊後高度突然下降,峰巒起伏的山嶺和海邊的沙漠連成一體,中間沒有經歷任何過渡。這座最偉岸的山脈雄踞在高處,像禿鷹一樣沉穩機警。
沙漠再次創造了歷史,這片神秘廣闊的天地賦予它的子孫生命和自由。放眼周圍的沙漠,令人感到自己如此渺小,無能為力。正如英雄勞倫斯在回憶錄中所說的:“在沙漠裏,我們的商隊感覺到死一般的寂靜。站在這些巨大的沙丘麵前,我們不禁為自己的渺小而感到不安和恐懼”。
小貼士
亞喀巴城(aqaba)地處約旦最南部、紅海最北端的亞非歐三洲交界處。好望角之路發現後,亞喀巴港貿易逐漸蕭條。城市兩麵環山,地勢險峻,形成天然屏障。“亞喀巴”在阿拉伯語中為“障礙”之意,該城因此得名。亞喀巴港是《舊約·列王記》上所記載的“以旬伽別”,所羅門王就是從此地遣使出國運回黃金的。現在這裏是進行水上運動的度假勝地
據《舊約·聖經》的記載,隨著亞伯拉罕於公元前1900年來到有蜜和乳流動的伽南,許多民族侵入這個位於沙漠和海之間的狹窄地帶,因此現在的約旦成為不同民族、時代遺蹟的寶庫。這些遺蹟和廢墟分散在荒涼的沙漠和約旦的山穀之間,沿國境西部的山地,分布著傑拉什、安曼、佩特拉、那布山和馬代巴等聖地,那些都是《聖經》中曾出現過的歷史名城。這條路線古時被稱為“列王經過的道路”,所以又名“國王之路”。
死海位於亞洲西部巴勒斯坦、約旦、以色列之間,地處大裂穀地帶中段。舉世聞名的死海實際上是個內陸鹹水湖,南北長82公裏,平均寬16公裏,總麵積1049平方公裏,最深處409米,平均深度146米。死海湖麵低於海平麵407米,是世界上最低的內陸湖,有“地球的肚臍”之稱。
傑拉什於公元前332年被亞歷山大大帝征服後開始建城,成為“十城聯盟" ( decapolis )的10個城邦之一,後來在公元90年併入羅馬帝國,繁榮數百年,並成為當時的基督教中心之一。在4世紀時,該地主教曾出席教會史上著名的“伽克墩大公會議”,其後才隨著羅馬帝國、拜占廷帝國的沒落而逐漸蕭條。最後毀滅傑拉什的是12世紀東征的十字軍,當時很多建築被拆去當石材建碉堡,後來十字軍遭受挫敗,傑拉什就此埋入黃沙,成為“失落之城”,直至1928年才被考古學家發現。
早在公元前1600年,傑拉什就有人居住,直到羅馬軍隊占領了敘利亞及其南部一些城鎮後,傑拉什才逐漸按照羅馬建築風格發展,建起許多神殿和廟宇。公元3世紀初葉,由於羅馬帝國政治動亂,傑拉什一蹶不振。以後又隨著拜占廷帝國的興起、波斯人入侵和王朝的更迭,傑拉什幾度盛衰。公元8世紀中葉,阿巴斯王朝興起,傑拉什因遠離王朝首都,無人顧及,經濟隨之衰退,加之幾次強烈地震使該城許多建築毀於一旦。公元9世紀,具有悠久歷史的傑拉什銷聲匿跡。
在鐵器時代初期,即公元前13世紀,在現在的安曼周圍出現信奉太陽神的阿蒙人部落。公元前11世紀,阿蒙人建立了阿巴斯·阿蒙王國,把首都建在了安曼的城堡山,並稱其為“阿蒙”,安曼也便由此逐漸演變而成。城堡山自阿蒙人後的歷代均為城市的中心,其殘存的文物古蹟反映了各個歷史年代的麵貌。城堡山的古遺蹟主要有伍麥葉宮和石柱。
納貝泰人是阿拉伯遊牧民族,約在公元前6世紀從阿拉伯半島北移進入該地區(今天約旦和南敘利亞境內)。在他們建造的眾多安居地中,尤以首都佩特拉最為突出。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佩特拉的土著居民在岩石上雕琢了很多建築物,逐漸形成一座風格獨特的“石頭城”(petra在古希臘語中意為“石頭”)。因當地岩石多為褐紅色,在朝霞和夕陽的映照下尤其迷人,故佩特拉又享有“玫瑰城”的美譽。1812年,英籍瑞士人約翰那·勃卡德特第一次揭開了閃爍著奇光異彩的“石頭城”的神秘。
約旦人把佩特拉看作是民族瑰寶。約旦政府非常重視佩特拉的文物保護工作,把它列為全國重點旅遊區。1981年,海珊國王頒布法令,將約旦通訊社命名為“佩特拉通訊社”,從而使這個湮沒了2000年的人類文化珍品名揚四海。
約旦的歷史雖然悠久,但是現在的約旦哈希姆王國(the ha射mite kingdom of jordan)卻是為時不久的新土朝。1916年的一次大戰期間,在麥加亡命的希利夫·胡笙接受英國的援助,向土耳其舉起叛旗。阿拉伯的勞倫斯在此時非常活躍。當時英國為了與德國爭奪中東霸權,資助阿拉伯人持續反抗,並答應阿拉伯人任何要求。但是戰後英國沒有實現一項諾言,而是將包括約旦在內的阿拉伯大部分土地,納入英國的委託統治地區。
第七章:黃金帝國——秘魯
南美洲的西北部誕生了一個狹長的國家,它的西麵是地球上麵積最大的海洋。古老的安第斯山脈到達海邊後高度突然下降,峰巒起伏的山嶺和海邊的沙漠連成一體,中間沒有經歷任何過渡。這座最偉岸的山脈雄踞在高處,像禿鷹一樣沉穩機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