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沃爾德轉動著一個被他擰成問號形狀的夾紙用的回形針。他把旋轉著的回形針扔出了窗外。“奎格現在在哪兒?”
“鳳凰城他的家裏。這兒的醫生讓他出院了,說他適合回去任職。目前他在第十二委員會下屬的一個機構臨時任職,坐等軍事法庭開庭。”
“他犯了一個錯誤,推薦你到林加延灣去——從對你處以絞刑的觀點來講。”
“這正是我的看法。你認為他為什麽這麽做呢?”
這位飛行員站起來伸了個懶腰。露出了有著一條條傷痕和多層皮膚的手和手腕,光滑的傷痕組織一直延伸到衣袖裏。“嗯,也許,正如那位準將對他講的,他當時考慮的是海軍的利益——我要回第十二委員會去了,我要敲敲傑克·查利的腦袋——”
“我們打算申辯什麽呢?”副艦長抬起頭焦急地看著他的又瘦又高的辯護律師。
“當然不承認有罪。你是真正的偉大的海軍英雄。以後再見。”
威利乘坐的飛機正在飛往紐約的途中。布雷克斯通上校勸說通了“凱恩號”的新指揮官讓他走。“不管怎麽說,開庭之前他有十天的時間,”這位司法官曾在電話裏對懷特上尉這麽講。“趁著還能放他走就讓這個可憐的乞丐走吧。天知道他什麽時候才能重見天日。”威利請假的理由隻有一個。他要回家和梅姑娘斷絕關係。
在動盪不安的前幾個月裏他已逐步改變了對她的看法,認識到他對她的態度,甚至給她寫的那些信都是可惡的。他仍然思念她。如果“愛”這個詞有意義,如果小說和詩歌對這種感情的描寫是準確的,他認為他是愛她的。但是他有一種根深蒂固不可動搖的直覺,他絕不會背離自己受過的教養去娶她為妻。這是文學中司空見慣的老一套的衝突;而令人沮喪和悲哀的是在現實生活中他偏偏陷入了這一衝突。不過現在他明白了在這種情況下真正的受害者是梅姑娘,於是他決定在軍事法庭給他的生活帶來無法預測的新的轉變之前先讓她獲得自由。目前已不再可能隻通過寫一封信或保持沉默跟她作個了斷了。他必須當麵和她談,承受她可能予以他的任何痛苦和懲罰。他開始履行一項可悲的使命,他簡直不忍心去想它。
他試圖通過和身邊一個禿頂而肥胖的作者對外事務代理人【作者對外事務代理人,替作者與出版商聯繫出版、銷售、翻譯等事宜,從中收取傭金。——譯者注】攀談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然而,他的鄰座是那種一坐飛機就要吃安眠藥的人。他費了好一陣時間盤問威利,問他是否親手殺死過日本人,是否獲得過勳章,是否受過傷。但他隨後就沒興趣了,開始從公文包裏取出文件來閱讀,直至飛機在落基山脈上空顛簸晃動起來。於是他拿出一瓶黃色膠囊,吞服了三粒便倒在椅子上昏昏欲睡了。威利心想要是他帶著安眠藥就好了。最後他拉上窗簾,把椅背向後一推,閉上兩眼,反覆地回想起“凱恩號”上那些使人厭惡的事情。
兒童時期做過的一些夢是威利永生難忘的,尤其是這樣一個夢,他看見上帝像巨大的玩具跳偶一樣從他家草坪的樹頂上一躍而起,斜著身子向下凝視著他,在他的記憶裏第十二委員會司法局候見室的情景仍歷歷在目,同夢裏的情景一樣是虛幻的、令人痛苦的。在他閉著的眼睛的前麵,四周都是綠色的牆壁,書架上整齊地擺滿了厚厚的棕色和紅色封皮的大部頭法律書籍;頭頂上孤零零的一盞螢光燈閃耀著帶藍色的光;他身邊辦公桌上裝滿菸頭的菸灰缸散發出陳舊香菸的煙味。所謂的“調查委員會”,也就是一位粗魯的瘦小的艦長,嗓音既粗糙又帶嗤笑味,他的臉就像郵局職員拒不接受沒包裝好的包裹時表現出的那張討厭的臉。
這一切和威利原來的想像是那麽不同,那麽不公正,而且那麽快就結束了。尤其是範圍那麽小又那麽令人沮喪。威利曾認為自己是一部宏偉戲劇中的一個重要角色,他曾獨自一人在自己昏暗的房間裏,躺在床上小聲地自言自語地說著“‘凱恩號’譁變,‘凱恩號’譁變”,欣賞著說這話時特有的聲音效果,並想像著《紐約時報》以此為標題發表了一篇極力讚揚英勇無畏的馬裏克和基思的大塊文章,他甚至竭力想像出馬裏克的頭像出現在新聞雜誌的封麵上。他曾經期盼著隔著鋪了綠色台布的桌子麵對一排海軍上將以無可辯駁的事實鎮定自若地證明自己的行為是正確的。回想起他做過的那個白日夢使他十分苦惱,他曾自認為是這次譁變的真正的關鍵人物,羅斯福總統召他去華盛頓到他辦公室和他單獨談話時,他說服總統‘凱恩號’事件是個例外,絕不表明海軍的士氣低落。在羅斯福總統慷慨地答應恢復他的軍籍讓他任意選擇職務時,他甚至打算隻簡單地回答說:“總統先生,我願意回到我原來的艦上去。”
在整個林加延灣戰役和返回珍珠港的行程中,威利滿腦子都是這些紛亂的色彩斑斕的荒唐念頭,自殺式攻擊發生得非常突然,造成的損壞也很小(在日本飛機撞擊之前他甚至沒看見它),這次襲擊僅僅起到了增強馬裏克、威利自己以及“凱恩號”全體軍官的形象的作用,使他們都成了頭腦冷靜的英雄。
“鳳凰城他的家裏。這兒的醫生讓他出院了,說他適合回去任職。目前他在第十二委員會下屬的一個機構臨時任職,坐等軍事法庭開庭。”
“他犯了一個錯誤,推薦你到林加延灣去——從對你處以絞刑的觀點來講。”
“這正是我的看法。你認為他為什麽這麽做呢?”
這位飛行員站起來伸了個懶腰。露出了有著一條條傷痕和多層皮膚的手和手腕,光滑的傷痕組織一直延伸到衣袖裏。“嗯,也許,正如那位準將對他講的,他當時考慮的是海軍的利益——我要回第十二委員會去了,我要敲敲傑克·查利的腦袋——”
“我們打算申辯什麽呢?”副艦長抬起頭焦急地看著他的又瘦又高的辯護律師。
“當然不承認有罪。你是真正的偉大的海軍英雄。以後再見。”
威利乘坐的飛機正在飛往紐約的途中。布雷克斯通上校勸說通了“凱恩號”的新指揮官讓他走。“不管怎麽說,開庭之前他有十天的時間,”這位司法官曾在電話裏對懷特上尉這麽講。“趁著還能放他走就讓這個可憐的乞丐走吧。天知道他什麽時候才能重見天日。”威利請假的理由隻有一個。他要回家和梅姑娘斷絕關係。
在動盪不安的前幾個月裏他已逐步改變了對她的看法,認識到他對她的態度,甚至給她寫的那些信都是可惡的。他仍然思念她。如果“愛”這個詞有意義,如果小說和詩歌對這種感情的描寫是準確的,他認為他是愛她的。但是他有一種根深蒂固不可動搖的直覺,他絕不會背離自己受過的教養去娶她為妻。這是文學中司空見慣的老一套的衝突;而令人沮喪和悲哀的是在現實生活中他偏偏陷入了這一衝突。不過現在他明白了在這種情況下真正的受害者是梅姑娘,於是他決定在軍事法庭給他的生活帶來無法預測的新的轉變之前先讓她獲得自由。目前已不再可能隻通過寫一封信或保持沉默跟她作個了斷了。他必須當麵和她談,承受她可能予以他的任何痛苦和懲罰。他開始履行一項可悲的使命,他簡直不忍心去想它。
他試圖通過和身邊一個禿頂而肥胖的作者對外事務代理人【作者對外事務代理人,替作者與出版商聯繫出版、銷售、翻譯等事宜,從中收取傭金。——譯者注】攀談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然而,他的鄰座是那種一坐飛機就要吃安眠藥的人。他費了好一陣時間盤問威利,問他是否親手殺死過日本人,是否獲得過勳章,是否受過傷。但他隨後就沒興趣了,開始從公文包裏取出文件來閱讀,直至飛機在落基山脈上空顛簸晃動起來。於是他拿出一瓶黃色膠囊,吞服了三粒便倒在椅子上昏昏欲睡了。威利心想要是他帶著安眠藥就好了。最後他拉上窗簾,把椅背向後一推,閉上兩眼,反覆地回想起“凱恩號”上那些使人厭惡的事情。
兒童時期做過的一些夢是威利永生難忘的,尤其是這樣一個夢,他看見上帝像巨大的玩具跳偶一樣從他家草坪的樹頂上一躍而起,斜著身子向下凝視著他,在他的記憶裏第十二委員會司法局候見室的情景仍歷歷在目,同夢裏的情景一樣是虛幻的、令人痛苦的。在他閉著的眼睛的前麵,四周都是綠色的牆壁,書架上整齊地擺滿了厚厚的棕色和紅色封皮的大部頭法律書籍;頭頂上孤零零的一盞螢光燈閃耀著帶藍色的光;他身邊辦公桌上裝滿菸頭的菸灰缸散發出陳舊香菸的煙味。所謂的“調查委員會”,也就是一位粗魯的瘦小的艦長,嗓音既粗糙又帶嗤笑味,他的臉就像郵局職員拒不接受沒包裝好的包裹時表現出的那張討厭的臉。
這一切和威利原來的想像是那麽不同,那麽不公正,而且那麽快就結束了。尤其是範圍那麽小又那麽令人沮喪。威利曾認為自己是一部宏偉戲劇中的一個重要角色,他曾獨自一人在自己昏暗的房間裏,躺在床上小聲地自言自語地說著“‘凱恩號’譁變,‘凱恩號’譁變”,欣賞著說這話時特有的聲音效果,並想像著《紐約時報》以此為標題發表了一篇極力讚揚英勇無畏的馬裏克和基思的大塊文章,他甚至竭力想像出馬裏克的頭像出現在新聞雜誌的封麵上。他曾經期盼著隔著鋪了綠色台布的桌子麵對一排海軍上將以無可辯駁的事實鎮定自若地證明自己的行為是正確的。回想起他做過的那個白日夢使他十分苦惱,他曾自認為是這次譁變的真正的關鍵人物,羅斯福總統召他去華盛頓到他辦公室和他單獨談話時,他說服總統‘凱恩號’事件是個例外,絕不表明海軍的士氣低落。在羅斯福總統慷慨地答應恢復他的軍籍讓他任意選擇職務時,他甚至打算隻簡單地回答說:“總統先生,我願意回到我原來的艦上去。”
在整個林加延灣戰役和返回珍珠港的行程中,威利滿腦子都是這些紛亂的色彩斑斕的荒唐念頭,自殺式攻擊發生得非常突然,造成的損壞也很小(在日本飛機撞擊之前他甚至沒看見它),這次襲擊僅僅起到了增強馬裏克、威利自己以及“凱恩號”全體軍官的形象的作用,使他們都成了頭腦冷靜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