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官們都以為他是在忙著熟記各種作戰文件呢,但威利知道不是那麽回事。他在把譯好的函電送到艦長臥艙時,從未見過奎格在研究任何作戰計劃或在看戰術書籍。他所幹的不是睡覺,就是吃冰淇淋,或是看雜誌,或是仰躺在床上兩眼圓睜茫然地凝視著上方。威利覺得他的行為就像是一個人想盡力忘掉一件可怕的傷心事似的。這位少尉猜測奎格也許是在軍艦大修時同他老婆吵了場惡架,要不就是他在源源不斷的郵件裏得到了什麽別的壞消息。但這位少尉連想都沒想過那所謂的壞消息可能就是這次的作戰命令。
威利對這次即將到來的戰鬥的心情是既感到夾雜著隱隱驚慌的興奮,又因為能及時得悉這次戰鬥的秘密而暗自欣喜。這次作戰命令所包含的龐大規模,參與這次作戰行動的艦隻的長長的名單,以及那被過分詳盡的枯燥細節弄得難以卒讀的字跡模糊的文件,都讓人覺得沒有什麽可擔憂的。他深信自己在整個海軍的卵翼下前去攻擊日軍是十分安全的。
1月裏的一天,天氣晴和,一大群一眼望不到頭的各種不同類型的軍艦浩浩蕩蕩地從夏威夷的各個港口蜂擁而出,逐漸形成了一個廣大的圓弧形隊列向誇賈林環礁方向駛去。
這支艦隊在遼闊的洋麵上平靜地行駛著,無聲無息地日夜兼程前進。敵人毫無蹤跡,隻有洶湧的大海,白天是一片蔚藍,夜晚是無邊的黑暗,有的是萬裏長空和一望無際的戰艦,一個莊嚴的巨大陣圖在星光與麗日下行進著。雷達,這神奇的探測儀器,探測範圍大到可以對廣闊的空間,小到對僅僅幾碼之內的周邊,進行準確的探測,從而使保持陣形成了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這一龐大的陣容極為精準嚴整而又迅速靈活,可以隨意變換航向和重新編隊。這種航海奇蹟是納爾遜本人連做夢都想不到的,而這個奇蹟卻是由幾百名在甲板上值勤的軍官不費吹灰之力創造的。這些軍官十之八九並非職業航海家:他們之中有剛從學校畢業的大學生,有推銷員、教師、律師、職員、作家、藥劑師、工程師、農場主、鋼琴演奏家——就是這些青年人的表現超越了當年納爾遜艦隊裏那些久經疆場的軍官們。
威利·基思現在已是一名完全成熟的艙麵指揮官了,他理所當然地利用那些機械設備來減輕自己的工作負擔。他並不認為這樣的工作很容易。他對自己很快便掌握了航海術並贏得了軍事上的威信感到很大的、持續不斷的欣慰。他在駕駛室裏徘徊著,緊閉雙唇,高仰著下巴,因滿腹心事地斜眼看人而緊皺著前額,向前端著雙肩,兩手緊緊抓著雙筒望遠鏡,時不時地皺起眉頭察看遠方的海麵。拋開那裝腔作勢的一麵不談,他確實已是一名稱職的值勤軍官了。他很快培植起了對全艦各個部位的細微而靈敏的神經觸角,而這是一個航行指揮官的主要條件。在艦橋上歷練了五個月之後,他已學會了在隊列中保持位置的竅門,學會了在通訊與做報告時所用的行話以及艦上生活的禮儀式樣。他知道什麽時候命令水手長助手吹哨開始打掃,什麽時候全艦熄燈,清晨什麽時候叫醒廚師和麵包師,什麽時候叫醒艦長以及什麽時候讓他睡覺。他隻要稍微轉轉舵或調整一下發動機,就能使他的軍艦趕前或拉後數百碼,可以在運行圖上用鉛筆畫一條線,在十秒鍾內計算出到達新的屏蔽位置的航線與航速。黑夜裏突然而降的狂風驟雨再也嚇不住他了。即使雷達屏幕上給他顯示出這支特混艦隊由整齊的綠色小圓點標出的隊形,他也不感到吃驚。
“凱恩號”被編在整個陣形的右翼,處於反潛防線的內側。由兩列驅逐艦形成的兩條保護帶護衛著大批運兵船、航空母艦、巡洋艦、戰列艦和登陸艦。每艘驅逐艦負責不停地搜索一個有限的錐形水域,尋找回聲,而各艦所負責的錐形水域又相互交叉重疊。任何想接近這支艦隊的潛艇都不可能不在這些驅逐艦中的某一艘上發出響聲而泄露自己的行蹤。有一道這樣的屏障就已足夠了,這雙重的屏障正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說明美國對安全因素有一種慷慨的嗜好。“凱恩號”位於右前鋒隊列的後尾,那裏根本不可能有任何潛艇靠近,因為那樣的話,攻擊潛艇就須在水下從後麵追襲。所以“凱恩號”掃雷艦是在原有的安全因素上又增加的一重安全因素。對一個美國戰鬥員來說,這艘軍艦的戰鬥地位缺乏“好人理察號”攻擊“塞拉皮斯號”時的那種態勢。盡管如此,她畢竟是在小心翼翼地向敵人的水域挺進。即使由約翰·保爾·瓊斯來代替威利·基思擔任值勤軍官,他也隻能做到這種程度。
在這支攻擊艦隊日夜不停地緩緩前行的日子裏,這艘老爺掃雷艦上的生活陷入了一種按24小時循環反覆的老套子。自從因改換指揮官而發生了人員變動以來,“凱恩號”上新的生活模式已越來越明顯地定型了。
就在這次出發之前,還在珍珠港時的一天早晨,奎格艦長在甲板上看見了一些被踩爛了的菸蒂。他把值勤軍官嚴厲責備了一頓後,走到軍艦的辦公室,口授了下麵這份文件:
本軍艦長期有效的命令#644號
1.本軍艦主甲板須經常保持清潔,毫無汙跡。
2.如有違反,將給全體船員嚴重的紀律處分。
p.f.奎格
威利對這次即將到來的戰鬥的心情是既感到夾雜著隱隱驚慌的興奮,又因為能及時得悉這次戰鬥的秘密而暗自欣喜。這次作戰命令所包含的龐大規模,參與這次作戰行動的艦隻的長長的名單,以及那被過分詳盡的枯燥細節弄得難以卒讀的字跡模糊的文件,都讓人覺得沒有什麽可擔憂的。他深信自己在整個海軍的卵翼下前去攻擊日軍是十分安全的。
1月裏的一天,天氣晴和,一大群一眼望不到頭的各種不同類型的軍艦浩浩蕩蕩地從夏威夷的各個港口蜂擁而出,逐漸形成了一個廣大的圓弧形隊列向誇賈林環礁方向駛去。
這支艦隊在遼闊的洋麵上平靜地行駛著,無聲無息地日夜兼程前進。敵人毫無蹤跡,隻有洶湧的大海,白天是一片蔚藍,夜晚是無邊的黑暗,有的是萬裏長空和一望無際的戰艦,一個莊嚴的巨大陣圖在星光與麗日下行進著。雷達,這神奇的探測儀器,探測範圍大到可以對廣闊的空間,小到對僅僅幾碼之內的周邊,進行準確的探測,從而使保持陣形成了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這一龐大的陣容極為精準嚴整而又迅速靈活,可以隨意變換航向和重新編隊。這種航海奇蹟是納爾遜本人連做夢都想不到的,而這個奇蹟卻是由幾百名在甲板上值勤的軍官不費吹灰之力創造的。這些軍官十之八九並非職業航海家:他們之中有剛從學校畢業的大學生,有推銷員、教師、律師、職員、作家、藥劑師、工程師、農場主、鋼琴演奏家——就是這些青年人的表現超越了當年納爾遜艦隊裏那些久經疆場的軍官們。
威利·基思現在已是一名完全成熟的艙麵指揮官了,他理所當然地利用那些機械設備來減輕自己的工作負擔。他並不認為這樣的工作很容易。他對自己很快便掌握了航海術並贏得了軍事上的威信感到很大的、持續不斷的欣慰。他在駕駛室裏徘徊著,緊閉雙唇,高仰著下巴,因滿腹心事地斜眼看人而緊皺著前額,向前端著雙肩,兩手緊緊抓著雙筒望遠鏡,時不時地皺起眉頭察看遠方的海麵。拋開那裝腔作勢的一麵不談,他確實已是一名稱職的值勤軍官了。他很快培植起了對全艦各個部位的細微而靈敏的神經觸角,而這是一個航行指揮官的主要條件。在艦橋上歷練了五個月之後,他已學會了在隊列中保持位置的竅門,學會了在通訊與做報告時所用的行話以及艦上生活的禮儀式樣。他知道什麽時候命令水手長助手吹哨開始打掃,什麽時候全艦熄燈,清晨什麽時候叫醒廚師和麵包師,什麽時候叫醒艦長以及什麽時候讓他睡覺。他隻要稍微轉轉舵或調整一下發動機,就能使他的軍艦趕前或拉後數百碼,可以在運行圖上用鉛筆畫一條線,在十秒鍾內計算出到達新的屏蔽位置的航線與航速。黑夜裏突然而降的狂風驟雨再也嚇不住他了。即使雷達屏幕上給他顯示出這支特混艦隊由整齊的綠色小圓點標出的隊形,他也不感到吃驚。
“凱恩號”被編在整個陣形的右翼,處於反潛防線的內側。由兩列驅逐艦形成的兩條保護帶護衛著大批運兵船、航空母艦、巡洋艦、戰列艦和登陸艦。每艘驅逐艦負責不停地搜索一個有限的錐形水域,尋找回聲,而各艦所負責的錐形水域又相互交叉重疊。任何想接近這支艦隊的潛艇都不可能不在這些驅逐艦中的某一艘上發出響聲而泄露自己的行蹤。有一道這樣的屏障就已足夠了,這雙重的屏障正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說明美國對安全因素有一種慷慨的嗜好。“凱恩號”位於右前鋒隊列的後尾,那裏根本不可能有任何潛艇靠近,因為那樣的話,攻擊潛艇就須在水下從後麵追襲。所以“凱恩號”掃雷艦是在原有的安全因素上又增加的一重安全因素。對一個美國戰鬥員來說,這艘軍艦的戰鬥地位缺乏“好人理察號”攻擊“塞拉皮斯號”時的那種態勢。盡管如此,她畢竟是在小心翼翼地向敵人的水域挺進。即使由約翰·保爾·瓊斯來代替威利·基思擔任值勤軍官,他也隻能做到這種程度。
在這支攻擊艦隊日夜不停地緩緩前行的日子裏,這艘老爺掃雷艦上的生活陷入了一種按24小時循環反覆的老套子。自從因改換指揮官而發生了人員變動以來,“凱恩號”上新的生活模式已越來越明顯地定型了。
就在這次出發之前,還在珍珠港時的一天早晨,奎格艦長在甲板上看見了一些被踩爛了的菸蒂。他把值勤軍官嚴厲責備了一頓後,走到軍艦的辦公室,口授了下麵這份文件:
本軍艦長期有效的命令#644號
1.本軍艦主甲板須經常保持清潔,毫無汙跡。
2.如有違反,將給全體船員嚴重的紀律處分。
p.f.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