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活著,
他已經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還活著。
有的人
騎在人民頭上:
“嗬,我多偉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頭,想“不朽”;
有的人
情願作野草,
等著地下的火燒。
有的人
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
騎在人民頭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給人民作牛馬的
人民永遠記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頭的
名字比屍首爛得更早;
隻要春風到的地方
到處有青青的野草。
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場可以看到;
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著的人,
群眾把他舉得很高,很高。
彭加木每一次吟誦這首詩,都仿佛增添了力量,把有限的時間抓得更緊更緊。
陳善明在彭加木的精神影響之下,也願做一顆鋪路石子,為發展邊疆的科學貢獻力量。陳善明調到了新疆,擔任了新疆分院化學研究所副所長,後來成為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副院長。陳善明的到來,使彭加木在新疆有了得力的支柱。
◆馬不停蹄
1958年底,彭加木把新疆的工作暫告一段落,回到了上海。
在上海的馬路上,彭加木又有兩次被人細細端詳,人們發出了“你沒有死”、“你還活著”的驚呼!
回到家裏,小女兒跑去開門,頭一句話便使彭加木吃了一驚。她問道:“叔叔,你找誰?”
回來了,回來了,彭加木奇蹟般去邊疆,又奇蹟般凱旋了。
彭加木置了一架幻燈機,到處放幻燈。那些幻燈片都是他自己拍的新疆照片,解說詞也是他自己編的。他到處宣傳新疆“牙克西”,常說:“一個新疆就有十六個浙江省那麽大,這真是一個大有可為的天地嗬!”他在家裏放幻燈,在研究所裏放幻燈,就連走訪親友,也在他們的家裏放起幻燈來。他的幻燈機很輕便,放在手提包裏一拎放行了。放映時,把牆壁當銀幕,隨地可以放映。人們又開始叫起他的綽號——“烏魯木齊”了。
彭加木來到曹鳳崗家裏。這一次,倒過來了,不是曹醫生給彭加木治病,恰恰相反,卻是彭加木幫助曹醫生總結經驗。彭加木帶來許多他服用過的中藥藥方,給她講述哪幾種藥方比較有效,建議對別的病人也採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
彭加木在上海隻工作了一個來月,連曹醫生要他到中山醫院複診,他都來不及去,又“馬不停蹄”地奔赴邊疆了。
他沒有失約,在1959年初來到了昆明,來到了蔡希陶教授那裏。雲南的生物化學實驗室也正在建設之中,許多青年缺乏經驗,正需要他的幫助。
彭加木在昆明工作了三個月之後,第三次來到新疆。他參加了北疆阿勒太地區以及瑪納斯河流域的野外考察。他還協助新疆分院籌劃開展伊犁河流域綜合考察和新疆鹽湖考察工作。
當時,中國科學院綜合考察委員會正準備在北京建立中心化驗室,由於彭加木是學農化的,身體又不好,想把彭加木留在北京,主持中心化驗室工作。為此,中國科學院綜合考察委員會負責人簡焯坡寫信徵求彭加木的意見。彭加木在1959年4月,鄭重其事地覆信簡焯坡,再一次申述了願在邊疆長期戰鬥的心願:
關於我以後的工作問題,我個人的意見,首先是堅決服從組織調配,派往哪裏就去哪裏,交下什麽就做什麽。關於工作地點問題,有一點提出請領導上考慮的,就是希望能在邊區工作。最好不要留在北京或至少不要長期留在北京。漆主任(作者註:即中國科學院綜合考察委員會副主任漆克昌)提到綜考會要建立中心化驗室,這事情我覺得也可以做,隻是用不著花太多的時間,有三個月到半年左右就可以把化驗室建立起來開展工作了,長期繼續主持化驗室的工作,可以另找更合適的人選。北京比邊區更容易找人些。現在我仍然願意在向科學進軍的道路上,在攻克邊疆地區科學堡壘的戰鬥中,接受當一名爆破手的任務,我有信心保證完成任務。
就這樣,彭加木繼續在邊疆“鋪路”、“架橋”,為邊疆添磚加瓦,添草加木。
1959年8月14日下午,彭加木親自來到烏魯木齊車站,迎接前來新疆指導工作的上海科學家王應睞、殷宏章、蘇元復、曹天欽、周光宇、焦瑞身。盡管當時的新疆分院還正在施工、建設之中,卻使這幾位老科學家感嘆不已!
彭加木的導師應睞教授,曾寫下了這樣的觀感:
在烏魯木齊市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我親眼看到了彭加木同誌在那裏的工作情況。使得我大為驚奇的是,當時新疆分院雖還處在建院時期,但實驗室設備已相當齊全,有些現代化的精密儀器也已安裝起來,真是琳琅滿目。問起分院的同誌,才知道原先的工作條件是極為困難的,連玻璃管、酒精這種實驗室常用物品都很缺乏,工作幾乎無法開展。多虧彭加木同誌幫助他們設計實驗室,採購儀器,安裝設備,以至培養幹部,掌握技術,才取得了像現在這樣的成績。當時新疆分院已經開展了一些研究工作,彭加木同誌是重病初愈的人,但依舊幹勁十足地投入糠醛生產試驗等研究工作。這一切都使我十分感動,使我認識到他支持邊疆的
他已經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還活著。
有的人
騎在人民頭上:
“嗬,我多偉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頭,想“不朽”;
有的人
情願作野草,
等著地下的火燒。
有的人
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
騎在人民頭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給人民作牛馬的
人民永遠記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頭的
名字比屍首爛得更早;
隻要春風到的地方
到處有青青的野草。
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場可以看到;
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著的人,
群眾把他舉得很高,很高。
彭加木每一次吟誦這首詩,都仿佛增添了力量,把有限的時間抓得更緊更緊。
陳善明在彭加木的精神影響之下,也願做一顆鋪路石子,為發展邊疆的科學貢獻力量。陳善明調到了新疆,擔任了新疆分院化學研究所副所長,後來成為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副院長。陳善明的到來,使彭加木在新疆有了得力的支柱。
◆馬不停蹄
1958年底,彭加木把新疆的工作暫告一段落,回到了上海。
在上海的馬路上,彭加木又有兩次被人細細端詳,人們發出了“你沒有死”、“你還活著”的驚呼!
回到家裏,小女兒跑去開門,頭一句話便使彭加木吃了一驚。她問道:“叔叔,你找誰?”
回來了,回來了,彭加木奇蹟般去邊疆,又奇蹟般凱旋了。
彭加木置了一架幻燈機,到處放幻燈。那些幻燈片都是他自己拍的新疆照片,解說詞也是他自己編的。他到處宣傳新疆“牙克西”,常說:“一個新疆就有十六個浙江省那麽大,這真是一個大有可為的天地嗬!”他在家裏放幻燈,在研究所裏放幻燈,就連走訪親友,也在他們的家裏放起幻燈來。他的幻燈機很輕便,放在手提包裏一拎放行了。放映時,把牆壁當銀幕,隨地可以放映。人們又開始叫起他的綽號——“烏魯木齊”了。
彭加木來到曹鳳崗家裏。這一次,倒過來了,不是曹醫生給彭加木治病,恰恰相反,卻是彭加木幫助曹醫生總結經驗。彭加木帶來許多他服用過的中藥藥方,給她講述哪幾種藥方比較有效,建議對別的病人也採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
彭加木在上海隻工作了一個來月,連曹醫生要他到中山醫院複診,他都來不及去,又“馬不停蹄”地奔赴邊疆了。
他沒有失約,在1959年初來到了昆明,來到了蔡希陶教授那裏。雲南的生物化學實驗室也正在建設之中,許多青年缺乏經驗,正需要他的幫助。
彭加木在昆明工作了三個月之後,第三次來到新疆。他參加了北疆阿勒太地區以及瑪納斯河流域的野外考察。他還協助新疆分院籌劃開展伊犁河流域綜合考察和新疆鹽湖考察工作。
當時,中國科學院綜合考察委員會正準備在北京建立中心化驗室,由於彭加木是學農化的,身體又不好,想把彭加木留在北京,主持中心化驗室工作。為此,中國科學院綜合考察委員會負責人簡焯坡寫信徵求彭加木的意見。彭加木在1959年4月,鄭重其事地覆信簡焯坡,再一次申述了願在邊疆長期戰鬥的心願:
關於我以後的工作問題,我個人的意見,首先是堅決服從組織調配,派往哪裏就去哪裏,交下什麽就做什麽。關於工作地點問題,有一點提出請領導上考慮的,就是希望能在邊區工作。最好不要留在北京或至少不要長期留在北京。漆主任(作者註:即中國科學院綜合考察委員會副主任漆克昌)提到綜考會要建立中心化驗室,這事情我覺得也可以做,隻是用不著花太多的時間,有三個月到半年左右就可以把化驗室建立起來開展工作了,長期繼續主持化驗室的工作,可以另找更合適的人選。北京比邊區更容易找人些。現在我仍然願意在向科學進軍的道路上,在攻克邊疆地區科學堡壘的戰鬥中,接受當一名爆破手的任務,我有信心保證完成任務。
就這樣,彭加木繼續在邊疆“鋪路”、“架橋”,為邊疆添磚加瓦,添草加木。
1959年8月14日下午,彭加木親自來到烏魯木齊車站,迎接前來新疆指導工作的上海科學家王應睞、殷宏章、蘇元復、曹天欽、周光宇、焦瑞身。盡管當時的新疆分院還正在施工、建設之中,卻使這幾位老科學家感嘆不已!
彭加木的導師應睞教授,曾寫下了這樣的觀感:
在烏魯木齊市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我親眼看到了彭加木同誌在那裏的工作情況。使得我大為驚奇的是,當時新疆分院雖還處在建院時期,但實驗室設備已相當齊全,有些現代化的精密儀器也已安裝起來,真是琳琅滿目。問起分院的同誌,才知道原先的工作條件是極為困難的,連玻璃管、酒精這種實驗室常用物品都很缺乏,工作幾乎無法開展。多虧彭加木同誌幫助他們設計實驗室,採購儀器,安裝設備,以至培養幹部,掌握技術,才取得了像現在這樣的成績。當時新疆分院已經開展了一些研究工作,彭加木同誌是重病初愈的人,但依舊幹勁十足地投入糠醛生產試驗等研究工作。這一切都使我十分感動,使我認識到他支持邊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