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是對的。他的辛勤勞動,對邊疆的科學事業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本來,彭加木是王應睞教授的得意門生和助手。當彭加木在三年前打報告要到邊疆工作時,王應睞教授有點捨不得,一再挽留他在身邊工作。如今,他親眼看到了彭加木對邊疆的貢獻,讚揚他的“鋪路石子”精神,稱譽他是名副其實的科學事業中的“建築工”、“鐵道兵”、“鋪路石”。
原先對彭加木離開上海深表惋惜、嘆為“電泳走子龍”的曹天欽教授,此時此刻,也深受感動。他認為彭加木“看得6,想得更廣,而且以實際行動,在條件還不具備的地方赤手空拳創造條件,在廣闊的荒地上開墾播種。他的貢獻不隻是一個點或幾個點,而是麵的貢獻”。
彭加木奔走不息。1960年,他在北京協助建設中國科學院綜合考察委員會的中心化驗室,並指導工作。這一“鋪路”任務完成之後,他又“起錨”了。
1960年8月,彭加木離開北京,風塵僕僕應邀來到陝北榆林治沙試驗站,在那裏參加了治理沙漠的生物固沙試驗。經過幾個月的奮戰,他寫出了題為《生物固沙試驗》的科學論文。
這年月底,彭加木回到上海。意想不到是,他的身體又遭到了病魔的襲擊,一場新的考驗開始了!
◆再鬥病魔
從西北回來,彭加木感到異常疲倦,周身乏力。他的視力,又明顯地減退了。
夏叔芳深知彭加木的“牛”脾氣,他非到萬不得已,是不肯上醫院的。他把曹醫生請到家裏來。曹醫生一看,發覺苗頭不對,無論如何要彭加木到中山醫院149來複診檢查。曹醫生還給彭加木施加“壓力”——如果不來複診檢查,就正式通知你的領導!這下子,彭加木沒有辦法,隻好來到中山醫院。
這一次檢查,非常嚴格、認真。
曹醫生為了檢查彭加木的上腔靜脈情況,進行了血管造影。為了注射造影劑,所用的針頭比較粗。造影劑是從手臂上的“貴要靜脈”打進去的。由於彭加木多次注射氮芥,以致手臂的靜脈血管壁比較硬,針頭滑來滑去,紮不進血管。曹醫生急得汗水、淚水一起流了下來,彭加木卻一聲不吭,麵不改色,鼓勵曹醫生道:“不要緊,慢慢打,再換個地方打。”另外,曹醫生還抽取了彭加木的骨髓,進行細緻的化驗。
沒想到,幾天之後,中山醫院通知彭加木——住院治療!
彭加木預感到可能是病情惡化了,不得不住進了中山醫院。
發現了什麽異常情況?原來,曹醫生在做了血管造影之後,發現彭加木上腔靜脈嚴重阻塞。更使她吃驚的是,在彭加木的骨髓塗片中,查出了少數“異常網狀細胞”,推斷他可能患有“網狀細胞性淋巴瘤”。
“網狀細胞性淋巴瘤”,是一種更為危險的惡性腫瘤。醫學文獻指出,這種惡性腫瘤患者,除了特例之外,一般隻能活三個月。
彭加木又一次麵臨著死神的挑戰。
彭加木向曹醫生打聽,自己究竟又患了什麽嚴重疾病?這一次不同了,經過曹醫生與組織上商量,認為彭加木經受過四年前那場生死考驗,他的毅力是驚人的,可以把病情告訴他。
彭加木知道自己剩下的時間不多,便更加抓緊工作。……
三個月過去了,彭加木依舊活了下來。當醫生和護士向他投來驚異的眼光時,他風趣地說:“我是不會死的!死了閻王爺也不敢收留!”
他一出院,又投入了緊張的戰鬥。當時,上海正在舉辦全國性的“高級生物化學訓練班”,彭加木主動要求擔任輔導工作,經常忙到深夜。
這時,中國科學院綜合考察委員會領導得知彭加木又一次瀕臨險境,為了他的健康,勸他調離中國科學院綜合考察委員,在上海安排適當工作。彭加木卻念念不忘新疆,在1961年4月18日覆信中國科學院綜合考察委員辦公室的領導:
我在醫院查的問題主要有兩個:一是上腔靜脈阻塞,一是在骨髓檢查中發現少數異常網狀細胞,有患網狀細胞瘤的可能。
網狀細胞瘤是一種比較討厭的病,病情的發展常常是快的,往往在一兩個月之內可以達到十分嚴重的地步。現代醫學尚無根治此病的方法……
我目前病情幸而尚無顯著的發展。
……餘留下來讓我能繼續工作的時日,恐怕未必會有很長久。按一般而論,似目前狀況再維持一兩年或三五年,即屬十分罕有的例子,如不能善於利用此短促時光,為社會主義建設多盡一份力量,實堪惋惜,內心亦常為此焦急不安。
現在天氣已經轉暖,新疆地區的氣候亦已將成為我可以在該地區工作的季節,未悉我現在是否可以前往新疆的準備?
經過中國科學院綜合考察委員與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領導共同研究,考慮到考察隊的生活異常艱苦,彭加木的身體已不能適應,決定自1961年4月底,把彭加木調回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工作,戶口也由北京遷回上海。但是,領導上也考慮了彭加木再三要求赴邊疆的強烈8望,同意彭加木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在合適的季節中,去新疆工作幾個月。1961年夏天,彭加木又奔赴新疆了。從此,他不顧身患重病,每年夏天差不多都抽出三個月的時間,堅持去新疆工作。有一次他去南疆考察生物資源,一連坐了十六天汽車,終於翻過了高聳入雲的天山。盡管他是咬緊牙關才度過那漫長而艱辛的十六天,但他為自己闖過了這一難關而感到無比歡欣。
本來,彭加木是王應睞教授的得意門生和助手。當彭加木在三年前打報告要到邊疆工作時,王應睞教授有點捨不得,一再挽留他在身邊工作。如今,他親眼看到了彭加木對邊疆的貢獻,讚揚他的“鋪路石子”精神,稱譽他是名副其實的科學事業中的“建築工”、“鐵道兵”、“鋪路石”。
原先對彭加木離開上海深表惋惜、嘆為“電泳走子龍”的曹天欽教授,此時此刻,也深受感動。他認為彭加木“看得6,想得更廣,而且以實際行動,在條件還不具備的地方赤手空拳創造條件,在廣闊的荒地上開墾播種。他的貢獻不隻是一個點或幾個點,而是麵的貢獻”。
彭加木奔走不息。1960年,他在北京協助建設中國科學院綜合考察委員會的中心化驗室,並指導工作。這一“鋪路”任務完成之後,他又“起錨”了。
1960年8月,彭加木離開北京,風塵僕僕應邀來到陝北榆林治沙試驗站,在那裏參加了治理沙漠的生物固沙試驗。經過幾個月的奮戰,他寫出了題為《生物固沙試驗》的科學論文。
這年月底,彭加木回到上海。意想不到是,他的身體又遭到了病魔的襲擊,一場新的考驗開始了!
◆再鬥病魔
從西北回來,彭加木感到異常疲倦,周身乏力。他的視力,又明顯地減退了。
夏叔芳深知彭加木的“牛”脾氣,他非到萬不得已,是不肯上醫院的。他把曹醫生請到家裏來。曹醫生一看,發覺苗頭不對,無論如何要彭加木到中山醫院149來複診檢查。曹醫生還給彭加木施加“壓力”——如果不來複診檢查,就正式通知你的領導!這下子,彭加木沒有辦法,隻好來到中山醫院。
這一次檢查,非常嚴格、認真。
曹醫生為了檢查彭加木的上腔靜脈情況,進行了血管造影。為了注射造影劑,所用的針頭比較粗。造影劑是從手臂上的“貴要靜脈”打進去的。由於彭加木多次注射氮芥,以致手臂的靜脈血管壁比較硬,針頭滑來滑去,紮不進血管。曹醫生急得汗水、淚水一起流了下來,彭加木卻一聲不吭,麵不改色,鼓勵曹醫生道:“不要緊,慢慢打,再換個地方打。”另外,曹醫生還抽取了彭加木的骨髓,進行細緻的化驗。
沒想到,幾天之後,中山醫院通知彭加木——住院治療!
彭加木預感到可能是病情惡化了,不得不住進了中山醫院。
發現了什麽異常情況?原來,曹醫生在做了血管造影之後,發現彭加木上腔靜脈嚴重阻塞。更使她吃驚的是,在彭加木的骨髓塗片中,查出了少數“異常網狀細胞”,推斷他可能患有“網狀細胞性淋巴瘤”。
“網狀細胞性淋巴瘤”,是一種更為危險的惡性腫瘤。醫學文獻指出,這種惡性腫瘤患者,除了特例之外,一般隻能活三個月。
彭加木又一次麵臨著死神的挑戰。
彭加木向曹醫生打聽,自己究竟又患了什麽嚴重疾病?這一次不同了,經過曹醫生與組織上商量,認為彭加木經受過四年前那場生死考驗,他的毅力是驚人的,可以把病情告訴他。
彭加木知道自己剩下的時間不多,便更加抓緊工作。……
三個月過去了,彭加木依舊活了下來。當醫生和護士向他投來驚異的眼光時,他風趣地說:“我是不會死的!死了閻王爺也不敢收留!”
他一出院,又投入了緊張的戰鬥。當時,上海正在舉辦全國性的“高級生物化學訓練班”,彭加木主動要求擔任輔導工作,經常忙到深夜。
這時,中國科學院綜合考察委員會領導得知彭加木又一次瀕臨險境,為了他的健康,勸他調離中國科學院綜合考察委員,在上海安排適當工作。彭加木卻念念不忘新疆,在1961年4月18日覆信中國科學院綜合考察委員辦公室的領導:
我在醫院查的問題主要有兩個:一是上腔靜脈阻塞,一是在骨髓檢查中發現少數異常網狀細胞,有患網狀細胞瘤的可能。
網狀細胞瘤是一種比較討厭的病,病情的發展常常是快的,往往在一兩個月之內可以達到十分嚴重的地步。現代醫學尚無根治此病的方法……
我目前病情幸而尚無顯著的發展。
……餘留下來讓我能繼續工作的時日,恐怕未必會有很長久。按一般而論,似目前狀況再維持一兩年或三五年,即屬十分罕有的例子,如不能善於利用此短促時光,為社會主義建設多盡一份力量,實堪惋惜,內心亦常為此焦急不安。
現在天氣已經轉暖,新疆地區的氣候亦已將成為我可以在該地區工作的季節,未悉我現在是否可以前往新疆的準備?
經過中國科學院綜合考察委員與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領導共同研究,考慮到考察隊的生活異常艱苦,彭加木的身體已不能適應,決定自1961年4月底,把彭加木調回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工作,戶口也由北京遷回上海。但是,領導上也考慮了彭加木再三要求赴邊疆的強烈8望,同意彭加木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在合適的季節中,去新疆工作幾個月。1961年夏天,彭加木又奔赴新疆了。從此,他不顧身患重病,每年夏天差不多都抽出三個月的時間,堅持去新疆工作。有一次他去南疆考察生物資源,一連坐了十六天汽車,終於翻過了高聳入雲的天山。盡管他是咬緊牙關才度過那漫長而艱辛的十六天,但他為自己闖過了這一難關而感到無比歡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