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美國軍人的事情隻有美軍自己可以管,中國方麵無權幹涉。大街上經常可以看見醉薰薰的美國兵,搖搖晃晃、嘻嘻哈哈、瘋瘋癲癲,根本不把中國軍警放在眼裏。可他們也有害怕的人,那就是美國憲兵。
憲兵繫著白腰帶、手拿短軍棍,鋼盔上寫著“mp”。他們發現酗酒的士兵,就在路邊畫個圓圈,讓醉漢在圈子裏罰站。憲兵寫個小紙條,註明處罰開始的時間和結束的時間、貼在違規士兵的軍服上,然後就走了,那醉漢站在圓圈裏東搖西晃、一個勁地看手錶,卻始終不敢離開,老百姓在周圍喊“哈羅”、喊“ok”,他也懶得答應,一副沮喪的模樣,真是又可憐又好玩。
美國的憲兵威風,中國的憲兵就差勁多了。蔡智誠所在的“第四期補充兵”就是從憲兵三團和十三團招來的,絕大部分都是中學畢業生,這些人都沒有打過仗,突擊總隊也沒打算讓他們上火線,準備把他們訓練成“摺傘兵”、補充到後勤單位。
5月10日,總隊訓練處主任李宜年(朝鮮人,黃埔生,47年回國後被刺殺)到宜良基地視察新兵。“第四期補充兵”列隊接受長官的檢閱。
李上校走過蔡智誠麵前的時候,發現了小蔡胸口上的“雲麾”勛標,就問:“你在哪裏得的勳章?”
“報告長官,在鬆山”
“鬆山?你不是憲兵麽?”
“報告長官,我不是憲兵。原先在103師,後來在207師”
“噢……”,李宜年點點頭。
於是,檢閱之後,蔡智誠就離開了宜良機場,轉到巫家壩機場接受跳傘訓練。
在昆明,陸軍突擊總隊有三個訓練場,“第四期補充兵”所在的宜良基地是基礎訓練營,“崗頭村基地”是戰術訓練營,巫家壩是傘兵營地。當時,“一期兵”已經能上天了,“二期兵”屬於機降部隊、在崗頭村訓練,蔡智誠到了巫家壩,就和“三期兵”一起、在地麵練習跳傘動作。
剛開始,蔡智誠接受的考核比較簡單,單槓、跳馬、立定跳遠,這些都是中學體育課上的內容,很容易完成。後麵的項目就比較新鮮了,“天橋行進”是在一根晃晃悠悠的木板上走來走去,目的是為了練習平衡能力,免得以後在飛機裏遇到顛簸就動彈不了;“高台跳躍”是從一個三米左右的台子上往下蹦,主要練習跳傘的落地動作;“機倉躍出”是在一架假飛機裏坐好,掛好傘鉤、檢查傘包,然後根據指令躍出機倉,目的是為了練習離機動作;再有就是“吊傘架”,背著傘包吊在三角架上,練習操縱方向——這些內容也不算難。
讓蔡智誠比較頭疼的是“空中飛躍”和“連續飛躍”。前者是從一根木樁上起跳,抓住兩米開外一個晃來晃去的吊環;後者更誇張,一長溜木架子上掛著十多根繩子,抓住第一個繩索盪過去、再抓住下一根繩索盪起來……如此循環反覆,象隻猴子一樣盪悠到終點。蔡智誠總是從繩子上、吊環上摔下來,練了兩個星期、整得鼻青臉腫,好不容易才過了關。
不過,令大多數人最為難的“高塔跳下”,蔡智誠卻覺得無所謂——那是一座四十多米高的垂直塔架,頂端有間小房子、一根鋼絲繩從塔頂連接到地麵,傘兵掛著安全帶、順著鋼絲滑下來,中途還要做幾個技術動作——這其實沒有什麽危險,但問題是新兵們從塔頂的小房間裏鑽出來,一探頭看見腳下離地麵那麽遠,頓時就慌了,站在門口不敢動。再加上教官又在旁邊狂吼:“one second,two second,three second,go go go!”,更是緊張得不知怎麽辦才好,好多人都是在這個環節上卡了殼。
“高塔跳下”之後就來真格的了,上飛機跳傘。
空中訓練之前,地麵的考核項目必須全部合格。蔡智誠是45年5月30號首次上天的,這時候,許多與他同期的、比他早期的補充兵,甚至許多“傘兵一團”時期的老兵都還在地麵上練習,沒有取得上飛機的資格。
有資格上飛機的人也不一定能過關——按美軍的規定,跳傘考核實行的是“自願原則”。在進行裝具準備的時候,教官就告訴大家:“不想跳傘的人可以出列,不受處罰,也不會失去下次再跳的資格”,臨出發的時候又說一遍、上了飛機還這麽說,於是就有人卸下傘包離開了。帶隊官急忙朝機艙外麵嚷嚷:“還有座位!誰來參加?”,跟著就有其他傘兵自願補充進來……
飛機升空,先轉悠兩圈,讓大家放鬆情緒。
黃燈亮是準備跳傘,傘兵起立檢查掛鉤和傘具,綠燈一亮就開跳。這時候,有人頂不住了,死活不肯往前走,哭得滿臉鼻涕眼淚,教官是不能逼著新兵往下跳的,隻好讓他們再坐著飛機回去——第一次出現這種情況可以原諒,但如果下次還是這樣,就隻能轉到其他部隊,沒資格當傘兵了。
頭一次跳傘,蔡智誠也害怕。最緊張的是從座位走向艙門的那段路,按條例規定,傘兵跳傘時手掌的四指應該放在艙門的外側,可走到機艙門口,大部分人都不由自主地用雙手頂住機艙的內壁。遇到這種情況,教官隻好把這人拉回來重新排隊,反正他一旦採取了這個姿勢,你想推他出去也辦不到。
憲兵繫著白腰帶、手拿短軍棍,鋼盔上寫著“mp”。他們發現酗酒的士兵,就在路邊畫個圓圈,讓醉漢在圈子裏罰站。憲兵寫個小紙條,註明處罰開始的時間和結束的時間、貼在違規士兵的軍服上,然後就走了,那醉漢站在圓圈裏東搖西晃、一個勁地看手錶,卻始終不敢離開,老百姓在周圍喊“哈羅”、喊“ok”,他也懶得答應,一副沮喪的模樣,真是又可憐又好玩。
美國的憲兵威風,中國的憲兵就差勁多了。蔡智誠所在的“第四期補充兵”就是從憲兵三團和十三團招來的,絕大部分都是中學畢業生,這些人都沒有打過仗,突擊總隊也沒打算讓他們上火線,準備把他們訓練成“摺傘兵”、補充到後勤單位。
5月10日,總隊訓練處主任李宜年(朝鮮人,黃埔生,47年回國後被刺殺)到宜良基地視察新兵。“第四期補充兵”列隊接受長官的檢閱。
李上校走過蔡智誠麵前的時候,發現了小蔡胸口上的“雲麾”勛標,就問:“你在哪裏得的勳章?”
“報告長官,在鬆山”
“鬆山?你不是憲兵麽?”
“報告長官,我不是憲兵。原先在103師,後來在207師”
“噢……”,李宜年點點頭。
於是,檢閱之後,蔡智誠就離開了宜良機場,轉到巫家壩機場接受跳傘訓練。
在昆明,陸軍突擊總隊有三個訓練場,“第四期補充兵”所在的宜良基地是基礎訓練營,“崗頭村基地”是戰術訓練營,巫家壩是傘兵營地。當時,“一期兵”已經能上天了,“二期兵”屬於機降部隊、在崗頭村訓練,蔡智誠到了巫家壩,就和“三期兵”一起、在地麵練習跳傘動作。
剛開始,蔡智誠接受的考核比較簡單,單槓、跳馬、立定跳遠,這些都是中學體育課上的內容,很容易完成。後麵的項目就比較新鮮了,“天橋行進”是在一根晃晃悠悠的木板上走來走去,目的是為了練習平衡能力,免得以後在飛機裏遇到顛簸就動彈不了;“高台跳躍”是從一個三米左右的台子上往下蹦,主要練習跳傘的落地動作;“機倉躍出”是在一架假飛機裏坐好,掛好傘鉤、檢查傘包,然後根據指令躍出機倉,目的是為了練習離機動作;再有就是“吊傘架”,背著傘包吊在三角架上,練習操縱方向——這些內容也不算難。
讓蔡智誠比較頭疼的是“空中飛躍”和“連續飛躍”。前者是從一根木樁上起跳,抓住兩米開外一個晃來晃去的吊環;後者更誇張,一長溜木架子上掛著十多根繩子,抓住第一個繩索盪過去、再抓住下一根繩索盪起來……如此循環反覆,象隻猴子一樣盪悠到終點。蔡智誠總是從繩子上、吊環上摔下來,練了兩個星期、整得鼻青臉腫,好不容易才過了關。
不過,令大多數人最為難的“高塔跳下”,蔡智誠卻覺得無所謂——那是一座四十多米高的垂直塔架,頂端有間小房子、一根鋼絲繩從塔頂連接到地麵,傘兵掛著安全帶、順著鋼絲滑下來,中途還要做幾個技術動作——這其實沒有什麽危險,但問題是新兵們從塔頂的小房間裏鑽出來,一探頭看見腳下離地麵那麽遠,頓時就慌了,站在門口不敢動。再加上教官又在旁邊狂吼:“one second,two second,three second,go go go!”,更是緊張得不知怎麽辦才好,好多人都是在這個環節上卡了殼。
“高塔跳下”之後就來真格的了,上飛機跳傘。
空中訓練之前,地麵的考核項目必須全部合格。蔡智誠是45年5月30號首次上天的,這時候,許多與他同期的、比他早期的補充兵,甚至許多“傘兵一團”時期的老兵都還在地麵上練習,沒有取得上飛機的資格。
有資格上飛機的人也不一定能過關——按美軍的規定,跳傘考核實行的是“自願原則”。在進行裝具準備的時候,教官就告訴大家:“不想跳傘的人可以出列,不受處罰,也不會失去下次再跳的資格”,臨出發的時候又說一遍、上了飛機還這麽說,於是就有人卸下傘包離開了。帶隊官急忙朝機艙外麵嚷嚷:“還有座位!誰來參加?”,跟著就有其他傘兵自願補充進來……
飛機升空,先轉悠兩圈,讓大家放鬆情緒。
黃燈亮是準備跳傘,傘兵起立檢查掛鉤和傘具,綠燈一亮就開跳。這時候,有人頂不住了,死活不肯往前走,哭得滿臉鼻涕眼淚,教官是不能逼著新兵往下跳的,隻好讓他們再坐著飛機回去——第一次出現這種情況可以原諒,但如果下次還是這樣,就隻能轉到其他部隊,沒資格當傘兵了。
頭一次跳傘,蔡智誠也害怕。最緊張的是從座位走向艙門的那段路,按條例規定,傘兵跳傘時手掌的四指應該放在艙門的外側,可走到機艙門口,大部分人都不由自主地用雙手頂住機艙的內壁。遇到這種情況,教官隻好把這人拉回來重新排隊,反正他一旦採取了這個姿勢,你想推他出去也辦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