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隻要把手伸出機艙,就不再感到害怕,反而會產生躍躍欲試的衝動。教官一拍頭盔,傘兵的身子就往前撲,怎麽蹦出去的都不知道。
剛離開飛機的時候,強烈的氣流刺激著眼睛,讓人覺得很不舒服。可不一會,“嘭”的一聲,背後震動一下,傘衣打開了,降落傘隨即漂浮在空中,傘兵們在天上哈哈大笑、衝著地麵狂吼亂叫,真是興奮極了。
抗戰期間,國軍傘兵隻具備強製開傘(掛鉤跳傘)的手段,沒有裝備備用傘(有也不會用)。所以,一方麵,士兵跳出飛機以後隻能聽天由命,如果主傘出毛病就死定了;另一方麵,這也使得傘兵的空降高度幾乎是固定的,從600公尺處跳出機艙,就等於有400公尺的距離要任憑地麵火力“打活靶”。
不過,在當時,蔡智誠他們並沒有感覺到這其中的可怕。跳傘成功的喜悅蓋過了一切擔憂,每個人的心情都沉浸在“天兵天將”的幸福和自豪之中。
跳傘成功之後,就可以正式編入傘兵分隊。蔡智誠當天就被分配到傘兵二隊的第二分隊。
陸軍突擊總隊下設二十個隊(以後又增設了一個特務隊和兩個補充大隊),每個隊的兵力相當於一個加強連,火力卻超過了普通的步兵營。
以蔡智誠所在的傘兵二隊為例。該隊編製208人,下設6個分隊(排),1、2、3分隊為傘兵分隊,4、5、6分隊為機降分隊。每個傘兵分隊36人,配備火箭筒3門、輕機槍3挺、狙擊步槍3枝、衝鋒鎗9枝、卡賓槍18枝;4分隊(炮兵分隊)配備60迫擊炮6門;5分隊(機槍分隊)配備0.50英寸氣冷式重機槍4挺;6分隊(工兵分隊)配備掃雷器、爆破設備和建築器材。
傘兵二隊配備有美式吉普車(機降車輛),各分隊配備了電台和對講機,組長以上軍官配發望遠鏡,此外,每個傘兵都備有指南針、傘兵刀和四五式手槍。
傘兵二隊隊長是薑鍵少校,第二分隊隊長是周之江上尉,蔡智誠是二分隊的技術上士,任務是負責設備維護。二分隊的傳令兵是他的老熟人——207師戰防炮營的通信兵潘崇德。
突擊總隊的各個隊都有自己的代號,一隊“諸葛”、二隊“伏波”、三隊“世忠”、四隊“武穆”,這四個隊是“鴻翔部隊”最早完成訓練科目的連隊——不過,說是“完成訓練”,其實有點打馬虎眼。比如蔡智誠隻跳過一次傘,連傘兵證章都沒有得到,也算是合格的軍士了。
根據美國人的規矩,無論官兵,必須連續跳傘八次(每次的考核內容都不一樣),全部合格,才能頒發傘兵證章。如果中間有一次不過關、或者兩次之間的間隔時間超過一個月,都必須從頭再來。按照這個標準,別說傘兵二隊,就連全突擊總隊也沒有多少人能拿到傘兵證章。
當然,這事也不能怪當兵的。傘兵證章是個橢圓型的胸牌,上麵畫著個帶翅膀的降落傘,蔡智誠做夢都想得到那個東西,一有空,他就抱著傘兵裝具、揣著跳傘成績表跑到機場上,等著帶隊官喊:“還有座位!誰來參加?”,可等來等去也沒等到機會。
1945年6月6日下午,蔡智誠和幾個同伴擠在一輛摩托車上,準備去機場當“替補”。車子剛到路口就被攔下來了,一群帶白箍的哨兵擺著手說:“回去回去,機場戒嚴了”
傘兵二隊的幾個士兵隻好往回走,一路上還議論著:“機場戒嚴是怎麽回事?是不是有什麽大人物要來視察了?”
回到軍營,看見傳令兵潘崇德正跑來跑去地通知大家:“今天下午開澡堂,要洗澡的趕快去”。那時候,連隊澡堂的鍋爐是燒柴油的,通常隻在晚飯後開放一兩個小時,現在居然讓大家下午去洗澡,肯定是遇到什麽事了。
晚飯後,兵營裏忽然來了一夥美國軍官。蔡智誠還在想:“今天又戒嚴又洗澡的,難道就是為了迎接這幾個美國佬?”,可就在這時,分隊長周之江傳達命令:“各組進入戰鬥準備,即刻領取戰備物資”。
傘兵分隊下設三個戰鬥組(班),組長都是些中尉少尉。他們跑到庫房裏來領彈藥,一邊議論著:“要打仗了,打什麽地方呀?”
“嗨!誰在乎那個,當傘兵的,坐上飛機直奔戰場,到哪裏打仗?跳下去就知道了”
夜裏十點,蔡智誠和他的戰友們乘車前往昆明巫家壩機場。
——看過《兄弟連》的朋友應該知道,101空降師506團2營e連的官兵是在喬治亞州訓練了一年多以後才奔赴歐洲的,並且又在英國經過了多次演習才踏上戰場。而國軍第五集團軍陸軍突擊總隊第二傘兵隊,組建時間不到三個月、接觸傘兵裝備隻有兩個月,大部分戰士的跳傘經歷不超過四次、沒有進行過任何演習,可他們同樣登上飛機、義無返顧地投身抗日戰場了。
傘兵們陸續走進機艙的時候,美軍顧問赫斯少校對中國小夥子說:“年青人,我為你們而自豪。今天以前,隻有同伴知道你們的名字,明天以後,你們的名字將會是中國軍隊的驕傲!”
1945年6月6日夜間,“陸軍突擊總隊”第二傘兵隊進入“紅色戰勤(登機)準備”,各分隊根據作戰條例的規定領取軍需物資。這一下,可把蔡智誠忙壞了。
剛離開飛機的時候,強烈的氣流刺激著眼睛,讓人覺得很不舒服。可不一會,“嘭”的一聲,背後震動一下,傘衣打開了,降落傘隨即漂浮在空中,傘兵們在天上哈哈大笑、衝著地麵狂吼亂叫,真是興奮極了。
抗戰期間,國軍傘兵隻具備強製開傘(掛鉤跳傘)的手段,沒有裝備備用傘(有也不會用)。所以,一方麵,士兵跳出飛機以後隻能聽天由命,如果主傘出毛病就死定了;另一方麵,這也使得傘兵的空降高度幾乎是固定的,從600公尺處跳出機艙,就等於有400公尺的距離要任憑地麵火力“打活靶”。
不過,在當時,蔡智誠他們並沒有感覺到這其中的可怕。跳傘成功的喜悅蓋過了一切擔憂,每個人的心情都沉浸在“天兵天將”的幸福和自豪之中。
跳傘成功之後,就可以正式編入傘兵分隊。蔡智誠當天就被分配到傘兵二隊的第二分隊。
陸軍突擊總隊下設二十個隊(以後又增設了一個特務隊和兩個補充大隊),每個隊的兵力相當於一個加強連,火力卻超過了普通的步兵營。
以蔡智誠所在的傘兵二隊為例。該隊編製208人,下設6個分隊(排),1、2、3分隊為傘兵分隊,4、5、6分隊為機降分隊。每個傘兵分隊36人,配備火箭筒3門、輕機槍3挺、狙擊步槍3枝、衝鋒鎗9枝、卡賓槍18枝;4分隊(炮兵分隊)配備60迫擊炮6門;5分隊(機槍分隊)配備0.50英寸氣冷式重機槍4挺;6分隊(工兵分隊)配備掃雷器、爆破設備和建築器材。
傘兵二隊配備有美式吉普車(機降車輛),各分隊配備了電台和對講機,組長以上軍官配發望遠鏡,此外,每個傘兵都備有指南針、傘兵刀和四五式手槍。
傘兵二隊隊長是薑鍵少校,第二分隊隊長是周之江上尉,蔡智誠是二分隊的技術上士,任務是負責設備維護。二分隊的傳令兵是他的老熟人——207師戰防炮營的通信兵潘崇德。
突擊總隊的各個隊都有自己的代號,一隊“諸葛”、二隊“伏波”、三隊“世忠”、四隊“武穆”,這四個隊是“鴻翔部隊”最早完成訓練科目的連隊——不過,說是“完成訓練”,其實有點打馬虎眼。比如蔡智誠隻跳過一次傘,連傘兵證章都沒有得到,也算是合格的軍士了。
根據美國人的規矩,無論官兵,必須連續跳傘八次(每次的考核內容都不一樣),全部合格,才能頒發傘兵證章。如果中間有一次不過關、或者兩次之間的間隔時間超過一個月,都必須從頭再來。按照這個標準,別說傘兵二隊,就連全突擊總隊也沒有多少人能拿到傘兵證章。
當然,這事也不能怪當兵的。傘兵證章是個橢圓型的胸牌,上麵畫著個帶翅膀的降落傘,蔡智誠做夢都想得到那個東西,一有空,他就抱著傘兵裝具、揣著跳傘成績表跑到機場上,等著帶隊官喊:“還有座位!誰來參加?”,可等來等去也沒等到機會。
1945年6月6日下午,蔡智誠和幾個同伴擠在一輛摩托車上,準備去機場當“替補”。車子剛到路口就被攔下來了,一群帶白箍的哨兵擺著手說:“回去回去,機場戒嚴了”
傘兵二隊的幾個士兵隻好往回走,一路上還議論著:“機場戒嚴是怎麽回事?是不是有什麽大人物要來視察了?”
回到軍營,看見傳令兵潘崇德正跑來跑去地通知大家:“今天下午開澡堂,要洗澡的趕快去”。那時候,連隊澡堂的鍋爐是燒柴油的,通常隻在晚飯後開放一兩個小時,現在居然讓大家下午去洗澡,肯定是遇到什麽事了。
晚飯後,兵營裏忽然來了一夥美國軍官。蔡智誠還在想:“今天又戒嚴又洗澡的,難道就是為了迎接這幾個美國佬?”,可就在這時,分隊長周之江傳達命令:“各組進入戰鬥準備,即刻領取戰備物資”。
傘兵分隊下設三個戰鬥組(班),組長都是些中尉少尉。他們跑到庫房裏來領彈藥,一邊議論著:“要打仗了,打什麽地方呀?”
“嗨!誰在乎那個,當傘兵的,坐上飛機直奔戰場,到哪裏打仗?跳下去就知道了”
夜裏十點,蔡智誠和他的戰友們乘車前往昆明巫家壩機場。
——看過《兄弟連》的朋友應該知道,101空降師506團2營e連的官兵是在喬治亞州訓練了一年多以後才奔赴歐洲的,並且又在英國經過了多次演習才踏上戰場。而國軍第五集團軍陸軍突擊總隊第二傘兵隊,組建時間不到三個月、接觸傘兵裝備隻有兩個月,大部分戰士的跳傘經歷不超過四次、沒有進行過任何演習,可他們同樣登上飛機、義無返顧地投身抗日戰場了。
傘兵們陸續走進機艙的時候,美軍顧問赫斯少校對中國小夥子說:“年青人,我為你們而自豪。今天以前,隻有同伴知道你們的名字,明天以後,你們的名字將會是中國軍隊的驕傲!”
1945年6月6日夜間,“陸軍突擊總隊”第二傘兵隊進入“紅色戰勤(登機)準備”,各分隊根據作戰條例的規定領取軍需物資。這一下,可把蔡智誠忙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