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個加強連的隊伍,再稱為“第一團”就不好意思了,於是改名為“陸軍突擊總隊”(不直接叫傘兵是為了保密),雖然掛上了“陸軍”的招牌,卻仍然在第五集團軍的建製之內。說穿了,其實就是杜聿明手底下的一個傘兵旅。
這其中的玄機奧妙,蔡智誠當然無從知曉。但是,他既然知道了“突擊總隊”就是自己嚮往已久的“戈曼德”,就一定要想辦法參加進去——有潘崇德的榜樣擺在麵前,蔡智誠已不再擔心自己不夠格。因為,小潘的綜合素質並不比自己強,他能進“鴻翔部隊”,自己就更應該能夠做得到!
可這時候,“鴻翔部隊”在207師的招兵工作已經結束了。“招募辦”在昆明憲兵部隊還有最後一場麵試,於是,第二天,蔡智誠就帶著申請材料跑到了憲兵十三團。
招募現場,除了蔡智誠,其他人都是憲兵。主考官看見憲兵司令部裏鑽進來一名陸軍少尉,不禁愣了一下,解釋說:“我們隻招收士兵,不招錄軍官”
蔡智誠對此早有準備,挺著胸脯回答:“學生投身國防,並不是為了升官發財。如果能夠加入鴻翔部隊,我甘願放棄軍銜,從普通士兵幹起”
主考官似乎很滿意,拿起蔡少尉的簡歷看了一遍,又問了問207師學兵訓練營的幾位長官的名字,然後遞給他一張表格:“根據你的情況,應當先經過207師政治部的批準。給你一天的時間,辦完相關手續再來報到”
蔡智誠拿起表格就往師部跑。慶幸的是,這時候207師的師部已經從曲靖搬遷到了昆明,距離並不遠;更值得慶幸的是,這時候的各學兵大隊正在罷課鬧事、嘈嘈著“驅逐師長羅又倫”,政治部的人對一幫學生兵頭疼得要命,聽說有人想走,真是求之不得,立刻簽字蓋章,在所有的欄目都填上“同意”、“同意”,好象生怕有誰反悔似的……
就這樣,1945年4月底,207師機炮訓練大隊的少尉見習教員蔡智誠,終於正式加入第五集團軍陸軍突擊總隊,成為了一名國軍傘兵技術上士。
從207師參加鴻翔部隊的士兵很多,主動降銜的人物也不止一個。但蔡智誠卻是207師最後一個報到的,而且,他也是唯一一個來自學兵訓練大隊的學生兵。
蔡智誠參加“鴻翔部隊”的時候,陸軍突擊總隊已經組建一個多月了。
說來有趣,美國人原以為第五軍的傘兵不會有多少人馬,頂多不過是一支偵察部隊,因此認為從第十四航空隊隨便弄點裝備就足夠打發了。誰知道杜聿明的胃口居然那麽大,翻開花名冊一看,林林總總將近四千人!這麽大規模的隊伍,陳納德的航空隊哪裏應付得下來。
魏德邁總參謀長吃了個啞巴虧,答應過的事情又不好反悔,鬱悶了半天,最後隻得派飛機空運物資,把原本為印度軍隊預備的空降裝備先送給中國傘兵——不過,從這以後,魏德邁將軍再和中國軍方打交道,凡事就都要簽個備忘錄、先把細節講清楚,這也算“吃一塹,長一智”吧。
話又說回來,美國人的裝備也不白給。他們派遣了一支三百多人的“顧問團”,團長是考克斯中校,美方顧問不僅要負責中國傘兵的訓練和考核,就連部隊的作戰調遣也要參與指揮,所以,這支陸軍突擊總隊實際上是由杜聿明和美軍司令部共同領導的。
傘兵的訓練方式果然和普通步兵大不相同。
蔡智誠屬於突擊總隊的“第四期補充兵”,訓練營設在昆明東南的宜良機場。報到當天,軍需部就送來一大堆長槍短槍,有阻擊步槍、衝鋒鎗、卡賓槍,還有四五式手槍和勃郎寧輕機槍。負責訓練的美軍顧問是個大胖子上尉,他並不組織新兵射擊,而是一人發給一張雨布,鋪在地上讓大家練習拆卸,把這些槍枝拆了裝、裝了拆,足足折騰了一整天。
第二天上射擊場,剛加入傘兵的這些“新兵”其實都是老兵了,本以為實彈射擊沒有什麽稀奇,可到了現場才知道,美軍的訓練要求和國軍的《步兵操典》根本不一樣。就拿射擊姿勢來說,美軍顧問特別強調步槍背帶的使用,臥姿、跪姿用“套背帶”(lopp sling),站姿用“挽背帶”(hasty sling),射擊完畢之後還要清洗槍具。而國軍部隊裏決不會允許把槍背帶弄來弄去,更不允許用肥皂水擦洗槍枝零件——在當時,《步兵操典》被奉為國軍的金科玉律,也隻有這些美國人敢於打破規矩、另搞一套。
令蔡智誠印象最深的,是美軍顧問十分重視訓練安全。實彈射擊的時候,每個射手身後都有檢查員,反覆核查操作程序。在打靶場練了好些天,用各種槍枝從50碼、100碼、打到200碼,彈殼堆成了小山,接著又練投彈、練爆破……從來沒有發生任何事故,這和103師的新兵營簡直有天壤之別。
不過,美國佬也有出事的時候。
蔡智誠剛到宜良基地沒幾天,訓練營裏就發生一件大事——負責指導汽車駕駛的美軍教官(一個中士)夥同翻譯和油庫看守,把十幾桶汽油拉出去賣了。
在當時,後勤的口號是“一滴汽油一滴血”,盜賣軍需油料屬於嚴重的犯罪。中國軍方偵破此案後,決定槍斃翻譯和油庫看守,沒有處罰美國兵。可美軍司令部卻認為那個翻譯是美軍顧問團聘請的人員(西南聯大的教員,不是軍人),應該由美方審判,又把翻譯從刑場上救了下來。結果,根據美國人的調查,盜賣汽油的主謀應該是教官和看守,於是就把那個美軍中士判了死刑,卻把中國翻譯給釋放了。
這其中的玄機奧妙,蔡智誠當然無從知曉。但是,他既然知道了“突擊總隊”就是自己嚮往已久的“戈曼德”,就一定要想辦法參加進去——有潘崇德的榜樣擺在麵前,蔡智誠已不再擔心自己不夠格。因為,小潘的綜合素質並不比自己強,他能進“鴻翔部隊”,自己就更應該能夠做得到!
可這時候,“鴻翔部隊”在207師的招兵工作已經結束了。“招募辦”在昆明憲兵部隊還有最後一場麵試,於是,第二天,蔡智誠就帶著申請材料跑到了憲兵十三團。
招募現場,除了蔡智誠,其他人都是憲兵。主考官看見憲兵司令部裏鑽進來一名陸軍少尉,不禁愣了一下,解釋說:“我們隻招收士兵,不招錄軍官”
蔡智誠對此早有準備,挺著胸脯回答:“學生投身國防,並不是為了升官發財。如果能夠加入鴻翔部隊,我甘願放棄軍銜,從普通士兵幹起”
主考官似乎很滿意,拿起蔡少尉的簡歷看了一遍,又問了問207師學兵訓練營的幾位長官的名字,然後遞給他一張表格:“根據你的情況,應當先經過207師政治部的批準。給你一天的時間,辦完相關手續再來報到”
蔡智誠拿起表格就往師部跑。慶幸的是,這時候207師的師部已經從曲靖搬遷到了昆明,距離並不遠;更值得慶幸的是,這時候的各學兵大隊正在罷課鬧事、嘈嘈著“驅逐師長羅又倫”,政治部的人對一幫學生兵頭疼得要命,聽說有人想走,真是求之不得,立刻簽字蓋章,在所有的欄目都填上“同意”、“同意”,好象生怕有誰反悔似的……
就這樣,1945年4月底,207師機炮訓練大隊的少尉見習教員蔡智誠,終於正式加入第五集團軍陸軍突擊總隊,成為了一名國軍傘兵技術上士。
從207師參加鴻翔部隊的士兵很多,主動降銜的人物也不止一個。但蔡智誠卻是207師最後一個報到的,而且,他也是唯一一個來自學兵訓練大隊的學生兵。
蔡智誠參加“鴻翔部隊”的時候,陸軍突擊總隊已經組建一個多月了。
說來有趣,美國人原以為第五軍的傘兵不會有多少人馬,頂多不過是一支偵察部隊,因此認為從第十四航空隊隨便弄點裝備就足夠打發了。誰知道杜聿明的胃口居然那麽大,翻開花名冊一看,林林總總將近四千人!這麽大規模的隊伍,陳納德的航空隊哪裏應付得下來。
魏德邁總參謀長吃了個啞巴虧,答應過的事情又不好反悔,鬱悶了半天,最後隻得派飛機空運物資,把原本為印度軍隊預備的空降裝備先送給中國傘兵——不過,從這以後,魏德邁將軍再和中國軍方打交道,凡事就都要簽個備忘錄、先把細節講清楚,這也算“吃一塹,長一智”吧。
話又說回來,美國人的裝備也不白給。他們派遣了一支三百多人的“顧問團”,團長是考克斯中校,美方顧問不僅要負責中國傘兵的訓練和考核,就連部隊的作戰調遣也要參與指揮,所以,這支陸軍突擊總隊實際上是由杜聿明和美軍司令部共同領導的。
傘兵的訓練方式果然和普通步兵大不相同。
蔡智誠屬於突擊總隊的“第四期補充兵”,訓練營設在昆明東南的宜良機場。報到當天,軍需部就送來一大堆長槍短槍,有阻擊步槍、衝鋒鎗、卡賓槍,還有四五式手槍和勃郎寧輕機槍。負責訓練的美軍顧問是個大胖子上尉,他並不組織新兵射擊,而是一人發給一張雨布,鋪在地上讓大家練習拆卸,把這些槍枝拆了裝、裝了拆,足足折騰了一整天。
第二天上射擊場,剛加入傘兵的這些“新兵”其實都是老兵了,本以為實彈射擊沒有什麽稀奇,可到了現場才知道,美軍的訓練要求和國軍的《步兵操典》根本不一樣。就拿射擊姿勢來說,美軍顧問特別強調步槍背帶的使用,臥姿、跪姿用“套背帶”(lopp sling),站姿用“挽背帶”(hasty sling),射擊完畢之後還要清洗槍具。而國軍部隊裏決不會允許把槍背帶弄來弄去,更不允許用肥皂水擦洗槍枝零件——在當時,《步兵操典》被奉為國軍的金科玉律,也隻有這些美國人敢於打破規矩、另搞一套。
令蔡智誠印象最深的,是美軍顧問十分重視訓練安全。實彈射擊的時候,每個射手身後都有檢查員,反覆核查操作程序。在打靶場練了好些天,用各種槍枝從50碼、100碼、打到200碼,彈殼堆成了小山,接著又練投彈、練爆破……從來沒有發生任何事故,這和103師的新兵營簡直有天壤之別。
不過,美國佬也有出事的時候。
蔡智誠剛到宜良基地沒幾天,訓練營裏就發生一件大事——負責指導汽車駕駛的美軍教官(一個中士)夥同翻譯和油庫看守,把十幾桶汽油拉出去賣了。
在當時,後勤的口號是“一滴汽油一滴血”,盜賣軍需油料屬於嚴重的犯罪。中國軍方偵破此案後,決定槍斃翻譯和油庫看守,沒有處罰美國兵。可美軍司令部卻認為那個翻譯是美軍顧問團聘請的人員(西南聯大的教員,不是軍人),應該由美方審判,又把翻譯從刑場上救了下來。結果,根據美國人的調查,盜賣汽油的主謀應該是教官和看守,於是就把那個美軍中士判了死刑,卻把中國翻譯給釋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