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興的莫過於王光煒了,得了“青天白日”、又榮升為少將,103師師長的位置看來已經是十拿九穩。王少將雖然一再叮囑大家“不許胡說”,但終究還是掩飾不住滿臉的得意。


    這時候,有傳聞說,第八軍的某位首腦將要調任昆明警備司令——底下的軍官們普遍猜測那一定是李副軍長,因為李彌是雲南人,由他出任雲南省會的警備司令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隻不過,在雲南這個地界,地方大權掌握在龍雲手裏,軍隊調派控製在杜聿明手上,所謂“警備司令”根本是有名無實,遠沒有在部隊擔任主官來得痛快——以李彌的性格,如果到了那個位置上,一定是夠難受的。


    蔡智誠暫時留在了103師,他在營房裏盼望著自己的勳章,同時也等待著新任師長王光煒的到來。


    誰曉得,等到11月份,忽然從軍部傳來消息,調任昆明警備司令的居然是何紹周,李彌升任第八軍軍長。這麽一來,王光煒的師長職務就泡湯了。


    12月初,盼望已久的授勳表彰大會終於召開了,即將離任的何紹周軍長在昆明給第八軍的立功人員頒發勳章。蔡智誠穿著嶄新的製服,雲麾勳章在胸前閃閃發亮——按照規定,準尉階級的軍人最高隻能頒發第六等的勳章,“六等雲麾”雖然個頭小一點,隻能“襟授”、沒有綬帶,但它同時配發勛標,即便是穿常服的時候也能在衣領下邊別起一個小牌牌,隨時告訴別人自己是個有戰功的英雄,還真是挺威風的。


    王光煒沒有參加表彰會。李彌升任軍長以後,不僅沒有讓他當師長,反而宣布他為“榮譽軍部附員”,意思是不承認他是第八軍的正式軍官。這可把王少將氣壞了,他連“青天白日”也懶得領,逕自回貴州享清閑去了。


    不過,李彌軍長對陳永思團長還是挺不錯的,把他提升為103師的副師長,弄得老陳十分開心。可是,王光煒少將臨走的時候卻惡狠狠地說:“別高興得太早,等他穩定好部隊,早晚會來收拾你們的!”,果不其然,一年以後,包括陳永思、王景淵在內的一幫師長副師長全都被解除了職務,直接趕出軍隊、打發回家去了……


    (直到1948年底,“嫡係將領”們在各個戰場或被擊斃或被俘虜,被消滅得差不多了,國民政府才趕緊重新起用這批“賦閑人員”,給他們升官加爵、讓他們招兵買馬。然而,這些“臨危受命”的將領們早就對“黨國”寒透了心,手握兵權之後,要做的事情就是——起義)


    長官們的這些事,蔡智誠管不著、也不十分關心。表彰大會之後,他沒有返回103師的營地,而是留在昆明等著軍部給他出具推薦信,以便能夠參加當時正在組建的青年軍207師。


    12月中旬,推薦信終於到手了。信裏麵把蔡智誠吹捧得天花亂墜,誇獎他是個身家清白、忠於黨國、品德高尚、智勇雙全的大好青年——憑著這份鑑定,別說去青年軍,估計進國防部都沒有多大問題。


    蔡青年高興極了,於是就請送信的師部副官喝酒。


    吃飯的時候,103師的這位副官突然問他:“小蔡,如果有比207師更好的部隊,你願不願意去?”


    “哦?更好的部隊?在什麽地方?”


    103師的這位副官姓王,說起來,他已經是第二次給蔡智誠送信了。


    上次送來的是蔡智仁的便條。二哥蔡智仁已經隨戴之奇將軍去青年軍201師上任了(201師當時駐紮在四川璧山,戴之奇由十八軍副軍長改任201師師長),二哥邀請弟弟到他那裏去。信上說,201師是“青年第一師”(青年軍各師的番號由201至209),兵源素質和武器裝備都可以得到優先保證,完全能夠滿足三弟的從軍願望。二哥還說,他已經和103師方麵通了氣,弟弟用不著開具“推薦信”,隻要搭乘交通二團的軍車去四川就行了。交通二團是蔡二哥的老部隊,當時正承擔著西南地區各兵站之間的長途運輸任務,隻要向兵站站長提起一連長蔡智仁的名號,搭個便車應該沒有多大問題。


    二哥安排得很周到,可蔡智誠卻不想去201師。


    在103師的這段經歷使蔡智誠有了一個體會:在部隊裏,熟人多了有好處也有壞處。比如,他原本並不想介入長官之間的糾葛,但卻因為熟人和家庭背景的關係,身不由己地被捲入了派係鬥爭的旋渦之中——蔡智誠投身行伍的誌向是希望“建設一支純潔的、高尚的新式國防軍”,而這種充滿了封建舊習氣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裙帶之風正是他這個飽受民主自由思想薰陶的大學生極端厭惡的東西——所以,他不願意再去依附哥哥,再去享受那些親屬關係庇護之下的特殊照顧。


    在103師的經歷也使蔡智誠感覺到:軍隊的種種陋習並不象他原來預想的那樣簡單。不良現象的根源,並不僅僅在於士兵的愚昧無知,更主要的還在於領導階層中遺存著的舊軍閥傳統——以第八軍為例,雖然手裏操縱著現代化的美式裝備,可幹部的思想卻仍然停留在半封建的狀態,信奉的依舊是滿清時候的曾國藩的教條。在這些軍人的觀念裏,忠於“國家”和“主義”的口號其實是虛幻的,效忠於某一位長官或者某一類勢力才是最實際的行為準則——在這樣的觀念的指導下,軍隊不可能真正成為國家和民族的保衛者,隻能淪為極少數“精英”表現其個人聲望、謀取小團體私利的工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場上的蒲公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外馬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外馬甲並收藏戰場上的蒲公英最新章節